一個95後的“血淚”炒幣史

還記得當年那個在知乎上提問的女生嗎?她問道:“大三學生手頭有 6000 元,有什麼好的理財投資建議?”

在這條問題下面,長鋏給了她一個價值千萬的答案:“買比特幣,保存好錢包文件,然後忘掉你有過6000元這回事,五年後再看看。”

一個95後的“血淚”炒幣史


自從那條知乎火了之後,大學生這個群體正式走入幣圈人的視野。這條來自2011年的神回覆,直到現在都還有人在不斷點進來頂禮膜拜,無一不為錯過了千萬身家的答主可惜、感嘆。

在知乎上一搜,會發現很多大學生都在問“什麼數字貨幣值得買”之類的問題,人人都想成為下一個被“點撥”的幸運兒。小楊也不例外。

我是在一個比特幣論壇裡認識小楊的,他在論壇裡的ID叫“還沒暴富的第686天”。他說:“我就是看了長鋏的回覆才開始瞭解比特幣的。”

很難想象,97年的小楊,已經在這個圈子裡堅持了686天了。

一個95後的“血淚”炒幣史


王喵喵:聽說你是“半個早期玩家”,你是什麼時候接觸到數字貨幣的呢?

小楊:2016年底我看了一條知乎故事,講的是一個大學生投了1萬本金炒幣,然後赤手空拳地賺了200萬回來。那個時候我大二,每天還在苦哈哈地做兼職,每個月生活費只有1500,看到這條知乎我才意識到,原來真的有這種暴富神話存在,這讓我感到震驚也很興奮。200萬,真的太刺激我的神經了!

我花了很多很多時間去了解這個東西,期間也嘗試著私聊長鋏(當然並沒有回我),也許從那個時候開始,我就開始做這個暴富夢了吧!在全網深入瞭解比特幣之後,2017年1月,我徹底拋棄了自己的兼職事業,正式入場追夢。

當時在火幣上,只有比特幣、以太坊和萊特幣三個幣種可以交易,比特幣以太坊單價太高買不起,我以21塊的單價買了萊特幣。那是我第一次交易,現在想想那種感覺還很奇妙。

王喵喵:據我所知,萊特幣後來一直漲到了2000,你賺了多少?

小楊:萊特幣我21塊入的,到200的時候我拋了一部分,覺得自己賺了10倍特別牛。所以我開始頻繁交易,餘額寶的收益率是5%,只要我的幣保證5%以上的收益,就等於我賺了。

但慢慢地我發現一個問題,這也許是每個新手都會犯的錯誤:喜歡單價便宜的幣,喜歡短線神操作快進快出。

我頻繁地去做短線,錢賺了一些,但我的幣越炒越少了,到最後我手上的籌碼寥寥無幾。這也是我第一次認識到了“囤幣”的重要性。

王喵喵:去年94對所有的炒幣者都是一場災難,你當時在做什麼?

小楊:去年94,是狂風暴雨的一天。我只記得我那天還在吃著雞排,刷著手機突然看到的文件,心裡想的第一句話就是“大事不好”,想著趕緊把手裡剩下的萊特幣拋了避避風頭。

我登上火幣時萊特幣還是170,等我掛完160賣出的單子並刷新頁面之後,萊特幣的一根瀑布線讓我腦袋懵了,就F5那麼一個瞬間,萊特幣暴跌了40%。我160的賣單掛在頁面上,像個被嘲諷的笑話。

這件事情給了我很大的打擊,也讓我感受到什麼叫做“恐懼”和“無奈”。我有種被欺騙的憤怒卻不知該如何宣洩。等把手上的幣出乾淨之後,我卸載了手機裡所有炒幣相關的APP,就當這一切沒有發生過。

後來12月萊特幣漲到了2400,翻了100倍,我又一次腦子發懵了。不過現在想來,其實也沒有特別地懊悔,畢竟我當時的認知淺薄,也不太可能能拿住萊特幣。

王喵喵:後來又是什麼契機讓你重新回到了幣圈呢?

小楊:我中間因為94自閉了有小半年。直到過年的時候,我才從這段事實中脫離出來。我一個做電商的朋友在朋友圈裡瘋狂刷屏,花了400個ETH進了李笑來的群,還投了100個ETH的項目,搞得風生水起。今年2月,我重新入場。

這一次我記住了一個道理——不要玩短線,操作還不如不操作,囤幣長線持有才是王道。

比特幣誕生後直到現在唯一一條定理:囤幣的傻子100%都賺了,炒幣的聰明人90%都虧了。

王喵喵:你最死忠哪個幣呢?

小楊:比原吧,讓我痛並快樂著,讓我愛恨交加。我5塊錢上的車,當時還信心滿滿地跟室友說,比原能漲到50,後來漲到了7塊5我沒出,再後來,一路跌到了7毛,現在還套著。

還有比特幣就不用說了,每一個炒幣者都應該永遠留50%的倉位給比特幣做風險對沖。我現在很少短線操作了,立志做一個堅定的囤幣者。而且現在我單身,一人吃飽全家不餓,每個月除了吃穿用度,剩下花不完的錢我都會全部拿來買幣。

王喵喵:炒幣兩年,有令你印象最深刻的東西嗎?

小楊:Fomo 3D 。毫無疑問,這是對我衝擊最大的區塊鏈遊戲,一夜之間我知道了“原來人性是真的可以這麼悲哀”,我知道了“金融背後就是人性”,每個人都在想辦法割後面的人的韭菜。這件事情讓我真正開始思考“人性”,可以說重塑了一次我對社會的認知。

王喵喵:你覺得大學生應該像你一樣炒幣嗎?

小楊:我不建議現在的大學生玩幣。我聽過一個事情,有人搞校園貸去玩幣期望能一夜暴富,這部分人就屬於極度缺少基本的金融常識的群體,如果這種人進到這個圈子裡,別說賺,本金都會虧的一毛不剩。因為他們的心性不穩容易受影響,對於社會也缺乏基本的認知。

我現在是一名區塊鏈行業從業者。我是真的很喜歡這個行業,哪怕是熊市,我也會伴著這個行業一起成長,我堅信,它會“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結束了與小楊的聊天,指針剛好轉過了12點。

我關閉了對話框,刷新了論壇,發現他的論壇ID改成了“還沒暴富的第687天”。也許這就是他對這個行業不知名的儀式感和信仰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