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空鋪越來越多,商鋪現在不要錢都沒人接手,生意那麼難做嗎?

現在的店鋪更換的很頻繁,都是沒做幾個月就換人的,尤其是奶茶店,開的多,關的也多,都是開幾個月就開不下去了,現在很多年輕人選擇創業都是盲目的跟風,目前為止我發現開奶茶店是失敗最高的行業。

這個問題真的要從兩方面看,一現在的很多店鋪真的不便宜,第二,確實有很多店鋪很難轉讓,出現了不少空鋪招租的現象。

現在空鋪越來越多,商鋪現在不要錢都沒人接手,生意那麼難做嗎?


一、從前 找一個沒有轉讓費的店鋪幾乎不可能

在十幾年前做生意時,我為了找一個店鋪花了一個多月的時間,後來竟然找到一個沒有轉讓費的網點,原來的店主欠了水電費和房租跑了,我代繳了千把塊錢水電費而已。朋友們都認為這是個奇蹟。

我相鄰的飯店半年後轉出時,收了下家十萬塊錢。

那時候網絡經濟還沒有這麼火爆,而且商業地產供應量很少,因此大量的資金流向的商鋪。商鋪年年漲租金,但是租戶如同打不散的蒼蠅一樣,走一批來一批,房東的主要任務是考慮下個合同年漲到多少錢合適。

現在空鋪越來越多,商鋪現在不要錢都沒人接手,生意那麼難做嗎?


二、商業地產積壓嚴重的時代來了

這些年房地產的開發成了市場經濟中的一股主要力量,有住宅就有底商,好地段的商鋪還是和住宅一樣,沒等交付就一搶而空。但是漸漸的,地段稍微差一點的商鋪就沒有那麼好賣了。

原因也簡單,第一回報率不如買住宅,同樣的資金買住宅可能買幾套,這幾套住宅的租金和一套底商的租金差不多,而且住宅容易變現,升值的空間比商鋪要大。

第二就是,商鋪沒有以前那麼好租了,漲錢漲不上去,降價又不肯,所以出現了很多漲錢不成租不出去的商鋪,這一類商鋪雖然沒有轉讓費但是短時間也租不出去。

我朋友做了一個很大的海爾專賣店,因為房租上漲生意下滑就只留下了一小半處理庫存,沒有想到房東談好的銀行毀約,房子隔出來2000多平方一直閒了一年多。後來才降價租出去了。

現在空鋪越來越多,商鋪現在不要錢都沒人接手,生意那麼難做嗎?


三、互聯網經濟時代 實體經濟的沒落

以前馬路上最常見的是服裝店,但是服裝店是最受互聯網衝擊的行業,連紅蜻蜓、美特斯·邦威這種到處撒錢開店的巨無霸都沒落了。

前些天碰到朋友說,他的飯店也快開不下去了,原因竟然也是受到互聯網的影響,

前幾千美團餓了嗎大戰的時候,飯店是收益的,如同滴滴快的大戰時的出租車一樣。但是當這個市場經過幾場併購之後,被寡頭控制,開始收取佣金。

對於這些傳統飯店來說,交佣金沒有利潤,不合作沒有收入,那些家庭作坊式的餐飲從業者節省了店鋪的費用,他們可以承擔美團們的佣金還有利潤。這對於實體店鋪的衝擊是很大的。

您要知道,淘寶對於服裝店的衝擊,美團們對於飯店的衝擊,攜程們對於住宿旅館的衝擊,滴滴們對於出租車行業的衝擊,都改變了傳統經營的模式。甚至原始的農村趕大集都受到了影響。

青島有個著名的李村集,我們開玩笑說,那裡可以買一隻襪子,什麼稀奇古怪的東西都能買到,但是淘寶出現以後,我們發現,連李村集買不到的東西在淘寶上也能買到。

現在空鋪越來越多,商鋪現在不要錢都沒人接手,生意那麼難做嗎?


空鋪為什麼多,生意為什麼難做?

A、經營場所的轉變,上個世紀90年代,做生意的經營場所發生了變化,各種各樣的生意開始從街鋪進入了商場,進了shopping mall。這就大面積有造成街鋪降租,甚至空鋪。而商場在近二十幾年的開發建設過程裡,是越建越多,也越建越大,動不動就是上百萬平方米的SHOPPING MALL 。而商場越多,競爭也就越大,生意也是越來越走下坡路,商場裡換鋪率是越來起高,出現空鋪的商場也屢見不鮮。

B、經營模式的轉變,說起來就是消費模式,從實體轉向了網絡,從線下轉向了線上,而且在這個時間點上,各類消費方式都希望在線上爭個一席之地,正是一團混戰的時候,說實話,大佬們混戰,死的都是小魚小蝦,到時候難做的還是做小生意的。

C、整體經濟下滑,確實,經過改革開放的發展,國內經濟高歌猛進了很多年,但總要留出休養生息的時間來,再加上如今是信息時代,各類信息已經很透明,負面信息傳播時間短速度快,造成的影響也很大,個人覺得,經濟下滑並不有人們傳的那麼恐怖,只是此類信息被信息社會給放大了。

D、創業數量比例增加,近十幾年,隨著對經濟發展的過份追求,加上成功人士信息的各種吹捧,大批的年輕人加入到了創業的隊列當中去了,有不完全的數據統計稱,失敗比例高達90%,成功的僅有10%。可想而知,失敗的比例也就是關鋪關公司的比例,當然隨著創業潮的退去,可能空出來的餘鋪和辦公室會更多。


結語

現在空鋪越來越多的時代,是馬雲說的新零售時代的開始,我還記得小時候看過一個日本電視劇叫做《阿信》,對於阿信開超級市場對於原始百貨店的衝擊印象非常深。

今天的時代又是一個革命性的時代。跟不上節奏就只能被淘汰,空鋪現象是一種表象,背後有著新的商機,有失去的就有收穫的,就看你的眼光和行動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