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秸稈怎麼處理才好?

不知道269396006


  長期以來,每逢夏收和秋收時節,農村有些村民圖省事,往往一把火將小麥或玉米秸稈點燃焚燒,殊不知,就是這樣輕易的一把火,直接導致了大氣汙染,使空中懸浮顆粒數量明顯升高,降低大氣環境質量。焚燒產生大量的一氧化碳、對人體、空氣、土壤、交通安全和生命財產造成危害。

近年來,河南盧氏縣採取以下有效措施,基本使農村焚燒秸稈問題得到了解決。

一是把沼氣建設作為惠及農村群眾的民心工程、生態工程和富民工程來抓,通過召開沼氣建設現場會,廣泛開展秸稈綜合利用的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宣傳,讓廣大群眾充分認識到焚燒秸稈的危害性和綜合利用的有效途徑,通過實地參觀沼氣建設現場,真切感受沼氣帶來的幸福生活。同時,還按照國家標準對每個建沼氣農戶進行補助。如一個5口之家,建造一個8立方米容積的沼氣池,用戶每年可節省燃料費700多元;用沼氣照明,一年可節約用電280多度,電費160多元;用沼液做肥料每年可節約買化肥錢400餘元。

  二是縣政府強化問責、嚴管重罰。把農村禁燒秸稈作為目標責任之一,實行縣領導包鄉鎮,鄉鎮領導包村,村領導包組的層層承包責任制,對發現的著火點要第一時間到達現場、第一時間快速撲滅、第一時間嚴肅追責,堅決把秸稈焚燒影響環境質量的現象遏制在萌芽狀態。對故意縱火焚燒秸稈、尋釁滋事、擾亂社會治安的人員,公安、消防部門要依法予以嚴厲打擊。

  三是綜合利用。大力推廣機械化秸稈還田、秸稈飼用、秸稈青貯、秸稈能源化、秸稈基料化等技術,提高秸稈綜合利用率,增加農民收益,保護生態環境。縣農牧部門組織技術人員,深入田間地頭技術指導,解決秸稈利用中遇到的難題,引導農民群眾發展農業循環經濟,推動傳統農業產業轉型升級。

  四是宣傳引導。採取發放明白紙、簽訂承諾書、懸掛宣傳橫幅、電視滾動字幕提醒、發送手機短信、宣傳車巡迴宣講、設立固定禁燒站點以及開展“小手拉大手”、“科技下鄉”等各種群眾易於樂於接受的宣傳手段和活動,努力做到秸稈焚燒家喻戶曉、人人皆知


舌尖上的天然


農村秸稈處理起來確實很頭痛,尤其是大量的秸稈不能焚燒,處理起來是要花費很多精力的,主要用作有機肥原料以及作為青儲飼料的原料。

做有機肥:以一噸為例,將秸稈粉碎了,然後加入2包優菌康有機肥發酵劑、10公斤尿素,200公斤畜禽糞便,一起拌勻了打堆發酵即可,毎隔2-3天翻堆一次,至少翻3次,需要經過25天左右可以腐熟好,成為很好的有機肥。

做飼料:以一噸為例,將秸稈碎了,加入2包生態寶微生物飼料發酵劑原種,100公斤玉米粉或者麥麩,一起拌勻了,密封發酵即可。2-3天即可使用。口感香甜,色澤金黃。動物愛吃。對腸道有很好的保健效果。






農業微生物


農村秸稈目前為止沒有得到有效的利用,大部分農民對於秸稈最直接的方式就是焚燒,這樣不僅是資源浪費,還會對空氣造成很大的汙染,可謂是零利用。

筆者出生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對於農村發展歷歷在目,過去家家戶戶都是種地,這些秸稈也得到利用,有的用來當柴火燒,有的用來做蓋房子的材料,有的就被編成小籃子,反正是沒有浪費的,但是時代在發展目前秸稈在農民眼中沒有多少價值,只能燃燒吧。所以個人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去處理秸稈。

1.加大開發利用,可以利用秸稈來冬天取暖,現在家家戶戶都是樓房,用秸稈來取暖,專門研發那種效率高的壁掛爐,這也可以解決農村取暖問題,又不會造成資源浪費。

2.當地政府做好秸稈的回收工作,政府可以聯繫內蒙或者新疆養殖大戶,這些秸稈經過打碎包裝,完全可以作為牲畜的飼料,同時農民又可以獲得一定的收入。兩全其美

3.利用秸稈可以做一些工藝品,比如稻草秸稈,都可以用來加工,這樣也是變廢為寶。

4.目前秸稈咱們還沒有充分的利用,比如石油可以提取很多材料,對於秸稈同樣可以利用,這都是有機物,所以政府還要加大對新能源利用投入科研資金。

綜上所述,對於農村秸稈堅決不能一燒了之,而要千方百計的利用,變廢為寶才是王道!



銀杏之鄉新村


對於農村秸稈怎麼處理才好這個問題,絕大部分的農民基本採用直接焚燒這樣的方式,這樣不僅增加了大氣汙染,還浪費了資源,所以我覺得這樣是不可取的做法。要想提高資源的使用率,我有以下幾個觀點。

1、農村秸稈實際上是一種資源,對於政府而言,可以加大回收力度,把它賣給一些養殖大會,秸稈打碎可以用作牲畜的飼料,而將賺得錢可以補貼給農民,這樣農民也更會傾向於這種方式。

2.農村的秸稈還可以用來做一些工藝品,用來觀賞。

3.農村的秸稈可以利用技術手段,製作成一些牙刷、凳子等,這些都是需要技術相對較高的企業才能做,對此可以將秸稈給這些企業,讓他們廢物利用,變廢為寶。

總而言之,我覺得秸稈是一個寶貝,應該更高效的去利用,變廢為寶。謝謝


雷洋論三農


【條垛堆肥處理】

雨水較多的地區, 建立封閉式棚室發酵場。 人工或用剷車堆肥, 通過人工或翻堆機翻堆保持堆體有氧狀態, 好氧連續發酵實現腐熟、 滅菌、 除臭、 去水、 乾燥, 生產固體粉狀腐殖肥。

[1] 預處理

通過相應的粉碎機, 將秸稈粉碎成粒。糞便與碎料混合(混合料),一般摻入 一定比例畜禽糞便(雞糞、 牛糞、 豬糞、 兔糞等),糞便充足且時, 可增加糞便比例。添加 華沃 2 號腐殖劑。

[2] 混合均勻

將發酵料混合均勻,溼度控制在 60%左右。

[3] 堆積發酵

發酵料成梯形建堆,堆高和體積不要太矮小,一般高度 1.5 米或根據翻堆機規格而定,寬度 3 米左右或根據翻堆機規格而定,長度根據場地確定。堆體表層以腐熟料覆蓋為宜。

[4] 翻堆發酵

採用人工或機械方法進行堆肥物料翻動和重堆。翻堆不僅能保證物料供氧,促進有機質的均勻降解; 而且使所有的物料在堆肥內部高溫區域停留一定時間,以滿足物料殺菌和無害化的需要。 翻堆既可以在原地進行, 又可將物料從原地移至附近或更遠地方重新建堆。

連續發酵時間為 10~20 天。發酵完成後,可獨立堆放(繼續陳化) 或裝袋銷售。


老賈222222



新農人曾小二


一家一戶土地面積不大,耕種時間充足的情況下最好是攏堆集中漚肥利用效果好,如果是大面積機械化耕作,可以充分粉碎還田深埋,循環幾年後可以徹底改變土質,因為深埋,當年對後茬作物影響輕微,如果遇到特殊情況,比如時間緊迫要影響播種,萬般無奈的情況下不得已必須燒掉,就不能武斷地限制,說實話農忙時燒的那點秸稈對霧霾到底有啥影響只是“磚家”們的臆想,從過去年代,三夏季節搶種搶收,麥子一響龍口裡奪糧,一切都要為糧食生產讓路,什麼形式主義都滾遠遠的,總之民以食為天,土地欠收直接影響的是人的嘴巴和肚皮,現在因為大量在進口糧食所以才把自產自銷的糧食不放在心上,但是這種靠買米過日子的做法遲早會給人們以教訓的,碗端自己手裡說話都硬氣得多,估計誰都願意只要不冷不餓有霧霾起碼人活著,沒有霧霾但是缺吃少穿飢腸轆轆這樣的日子怕是沒有人願意吧?所以凡事都是一分為二看,別事事一刀切。


5126910732雲飛豹


秸稈循環利用是最好的歸宿。但是全國普片秸稈直接還田,這樣給土壤的病蟲害留下了禍根,這就是農藥一年比一年跟新的快,用的多的原因。政府的秸稈補貼是有的,但是農民多以老弱幼為主所以秸稈的回收是剛需直接的問題,人力物力跟不上。其實農民是願意把秸稈拉出田地的,這樣附著在秸稈上的蟲卵,病菌,連同雜草全部帶走,對土壤有好處。建議政府牽頭對農村附近可以利用秸稈的企業進行文件指導回收秸稈,同時使用農民秸稈的企業在政策或者其他方面會得到政府的扶持或者優先考慮。如此良性循環,農民解決了秸稈問題,國家解決了環境問題,企業也得到了實惠。


淮河岸邊一農民


最簡單省事環保的方式就是就地燃燒,既做肥料又殺蟲子。那些狗屁專家說的汙染環境,純粹站不住腳!因為不燃燒,殺不死蟲子,蟲子來年更多,農民為殺蟲子只能買農藥。專家認為燃燒秸稈汙染空氣,那麼專家鼓勵大力使用農藥殺蟲就不汙染環境了嗎?關鍵汙染與農業無關,這一點那些收了黑心錢的專家心裡最清楚,就是隻知道欺負老實能幹的農民!


有約不過夜來半


農村秸稈處理的方法:

一個是作為牲畜飼料,入腹還田,增加有機質。

二個是在不是富裕的農村用作燃料,燒水做飯取暖。如果光用電氣取暖做飯,豈不是對有限資源的浪費。

三個是秸稈還田,但是必須深耕,政府給予適當的補貼。有的地方雖然有秸稈還田,但是在土壤表層,沒有起到應有的效果。

四是以鄉鎮為單位擠壓成塊狀便於運輸,送到有關企業,作為燃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