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国乒队员王皓的壮志难酬:输了球,却赢了世界

前国乒队员王皓的壮志难酬:输了球,却赢了世界

最近无意中看到一个话题,“有没有一种运动或一个人伴你成长且充满了悲情”?

于是我便想到了他们,王皓、李宗伟。

乒乓的世界,我是看着张怡宁、王皓打球长大的。

一个是,基本功扎实,防守能力超强,弧圈结合快攻打法。

一个是,直拍横打,技术炉火纯青,正手杀伤力大,中远台对拉能力强。

涉及到的专业技术,我也不是很懂。但我们最清楚得是,张怡宁是大满贯得主,王皓不是。

王皓职业生涯共获得18个世界冠军,国乒历史上的第三位,仅次于张怡宁的19个和王楠的24个。

而充满戏剧性的是,王皓三次奥运会,都是屈居亚军。

2004年雅典奥运会,21岁的王皓经过一系列征战,在半决赛中击败自己的队友王励勤后进入决赛,决赛经过苦战,王皓最终4:2不敌韩国选手柳承敏,获得亚军。

犹记得,各大媒体纷纷指责,那是中国前后几十年第一次丢掉奥运会乒乓球冠军。

4年之后,北京奥运会,王皓经过苦战又一次进入了决赛,这次和他对决的是队友马琳。王皓不幸又败了,再一次得到银牌。

前国乒队员王皓的壮志难酬:输了球,却赢了世界

尽管这次,冠军是队友马琳。但隔着电视屏幕,依然能感受到王皓的失落和不甘。我替他难过了许久。

不久,“千年老二”这个词横空出世,占据了很多人的内心。考试第二名是老二,唱歌亚军也是老二,所有的没有拿到第一的,都统统称为“千年老二”。

学校时,生活上,家中,几乎不敢再在比拼上马虎大意,也没有往日轻松的话题,自在的心态了。

老二就是失败,就是一无是处。

2012年伦敦奥运会,近而立之年的王皓,再一次站在奥运赛场上。这一次决赛的对手是小自己5岁的张继科。结果,我们都知道了,张继科以4:1的成绩战胜了王皓。

王皓仍是亚军。

奇怪的是,这次现场的掌声多数是为他而鼓。平静的神情几乎看不出王皓的难堪和沮丧,他祝福张继科。

我也祝福他。

“输了球,却赢了世界。”央视主持人白岩松说,“第一次输球他自责悔恨,第二次他麻木困惑,这一次则是大气大度,我们看到了一个男人在8年时间里的成长。也给了我们自己一些启示,我们都是和时间按赛跑的人,赢了自己比赢对手更重要。王皓做到了。”

是的,赛后的释放化解了往日内心的不甘和沮丧,平静的心态教会了他如何面对失利。

2016年12月31日,王皓执掌的八一大商队3-1战胜霸州海润队,时隔15年再次站在了乒超联赛的最高领奖台之上。

如今,王皓已入选名人堂,同时也担任着国家乒乓球队教练。前路漫漫,任重道远。

过去的风雨历程,早已化为泡影,那些经历过挫折,失败终究成为他前进的动力,没有什么可以阻挡,他对“自由”的向往。

在看到他失利的三次奥运大会里,我才领悟,不是所有的冠军才是胜利,不是所有的失败叫懦弱。

前国乒队员王皓的壮志难酬:输了球,却赢了世界

“有没有一种运动或一个人伴你成长且充满了悲情”?

有,充满了悲情,但之后充满了对生活的渴望和激情。

如今在评判他时,大概仍有人会说他是“千年老二”。

著名的美国发明家爱迪生说过,“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但那百分之一的灵感是最重要的,甚至比那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都要重要。”

而在体育的世界,讲究的是天赋和运气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这三样,大概王皓始终缺了一点。

无碍,我一直相信一句话,一个运动员的伟大与否,是不能仅仅看成绩的。毕竟,世界冠军几年就选一次,而且只选一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