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眼中的這對母子都是“瘋子”,親人靠種地和打零工掙錢養家


在村民的眼裡,12歲的袁健康和他媽媽一樣,是個“瘋子”。8年來,父親袁良全為防止孩子亂跑,只要外出就把袁健康與神經病母親高喜個鎖在家裡,由於缺乏正常的溝通與教育,小健康至今不會說話,生活無法自理,完全靠父親照顧。如果渴了,他直接趴泔水桶旁就喝水。

見到12歲的袁健康時,他正在院子裡自己玩,不時嘴裡發出“嗯嗯”的聲音。“他只會喊爸爸、媽媽,而且有時候會喊,有時候不會!”55歲的父親袁良全告訴記者。父親袁良全說,他已記不清從什麼時候開始把孩子鎖在家裡。“得有七八年了吧!”從小健康出生到現在,他們一家就住在這裡,袁良全擔心孩子會到處亂跑,只要外出就把健康和神經病母親鎖在屋裡,不讓他出去。

“剛結婚那會兒她還沒事,後來神經病犯了,就沒再治好!”袁良全說,妻子高喜個“犯病”已經很多年,因為家裡沒錢,也就沒治好。家裡的重擔全部落在他身上,袁良全主要靠種地和打零工掙錢養家。只要外出打工,袁良全就會把袁健康和精神病母親鎖在屋裡,怕孩子到處亂跑出事。袁良全告訴說,平時外出打工,他都是帶點好心人送的飯菜回來給妻子和孩子吃。


“從小就沒吃過一口人奶,我是用奶粉一口一口把他喂大的!”在健康出生才兩個月大的時候,86歲高齡的奶奶離開人世,於是袁良全這個莊稼漢開始拉扯孩子。八年來,小健康被袁良全鎖在家裡,與精神病母親共處一室,由於缺乏正常的溝通與教育,小健康不會說話,生活無法自理,口渴了,趴在泔水桶旁就喝水。

被鎖的八年裡,小健康沒有任何玩伴,只能和精神病母親一起。可能是受到精神病母親的影響,小健康不時發出“嗯嗯”的怪聲,一刻也不停下,到處亂竄。

在小健康被鎖的家裡,沒有什麼像樣的傢俱。精神病母親高喜個蜷縮在又髒又亂的床上,時而自言自語,時而哈哈大笑。“她就這樣,自己跟自己說話,沒事還哈哈大笑!”袁良全說。

受“精神病”母親的影響,村裡沒有家長願意自己的孩子和健康一起玩,直到現在他也沒有親密的小夥伴。只有家裡的這條小狗,小健康走到哪兒,它可能會跟到哪兒。而且,一旦小健康跑出去,只有爸爸袁良全喊他,他才會回來,別人誰喊都沒用。

“孩子不笨,就是缺少教育,好好教育的話,孩子肯定會好!”袁良全現在才真正意識到,好好教育袁健康的重要性。濟南樂橄兒智障服務中心總幹事張艾玲說,“從孩子現在的情況來看,已經錯過最好的社會功能開發時期。不過依然有很大的恢復可能”。


袁健康的遭遇經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共同關注》欄目以《被鎖住的孩子》為標題報道後,讓不少觀眾痛心,袁健康的母親被村委送往濟寧岱莊精神病醫院進行為期三個月的免費治療,袁健康也被帶到濟寧岱莊精神病醫院進行診斷檢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