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的首晟:家人、同事、朋友的追憶


永遠的首晟:家人、同事、朋友的追憶


張首晟、餘曉帆夫婦與霍金


世界著名物理學家、斯坦福大學教授張首晟不幸於12月1日去世,永遠定格在英俊瀟灑、才華橫溢的55歲。在此,我們刊出其家人、同事、朋友等對他的悼念和追憶。

張首晟教授55歲去世,其數學專業畢業的妻子餘曉帆,貼出丈夫於2017年2月14日“情人節”給她的賀卡。張首晟、餘曉帆5歲時第一次見面,14年後開始戀愛,24歲結婚,正如賀卡所描繪,青梅竹馬。

青梅竹馬細語長,

兩小無猜雀羽賞,

網場健步容姿灑,

雲遊麗畦鏡花雙。

晨光千里映曉波,

孤帆欲窮依山亭,

今生有此雀羽緣,

何問明月幾時有。



永遠的首晟:家人、同事、朋友的追憶


張首晟於2017年2月14日“情人節”給餘曉帆的賀卡


永遠的首晟:家人、同事、朋友的追憶

張首晟、餘曉帆全家福

哈佛畢業的兒子和兒媳、斯坦福大學的女兒



永遠的首晟:家人、同事、朋友的追憶


物理學家的身體會消亡,但他們的思想將永存。在哥廷根埋葬著許多偉大科學家的一個墓地,年輕的張首晟找到了人生的使命。

餘曉帆: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天堂再見! ”

張首晟在Stony Brook 後期的導師、在斯坦福的同事和好友Steve Alan Kivelson致信斯坦福師生:

“首晟的離開是一個令人震驚的損失。長期以來,首晟都是理論物理學領域的思想領袖,他因其非凡的創造能力,對精確、優雅數學能夠闡明物理學內部與外部複雜的現實世界的問題的信念,以及對許多優秀的學生和博士後的關照而廣受愛戴。他對這一領域的許多開創性貢獻無疑將成為紀念他的豐碑。

像你們中的很多人一樣,我失去了一位摯友,他對新經歷的熱情,對探索所有學科思想和學術的熱愛,與他的悲劇結局是不可調和的。認識他的人,也會記得他與家人親密而充滿愛的關係,對於他優秀的孩子Brian和Stephanie,當然還有他青梅竹馬的愛人Barbara,他是多麼自豪。”

張首晟/餘曉帆夫婦的朋友、生物學家廖曉伶:

“到現在還不願意相信!首晟,怎麼可能? 我們都親眼目睹你對家人的愛,耳邊迴響你爽朗的笑聲,欣賞你的博學多識,感受你對知識的好奇。怎麼一下子就成了過去呢?你是一個太希罕的品種,一個太獨特的人!一定是天妒英才了。請你走好,天堂裡從此有你的笑聲!”

斯坦福大學生物系教授、美國科學院院士駱利群告訴《知識分子》:

經過一個長夜,我醒來之後第一件事依舊是想著關於首晟的點滴。

我到斯坦福不久就認識了首晟以及他們一家,到現在已經二十多年了。 每個人都知道他是一位傑出的物理學家,但是他還是我知道的二十一世紀罕有的博學者之一。 首晟對於這個世界上的很多事情都保持著極大的好奇,同時會針對一些關鍵論點提出深刻的問題,並且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抓住問題的本質。他的這些特質體現在了我和他在這些年的對話中,這些對話包括他渴求向我學習生物和神經科學,或是給我解釋物理及機器學習(他最近的幾個興趣之一)。

對於他的兩位傑出的子女Brian與Stephanie以及兒媳Ruth來說,首晟是一位寵愛且自豪的父親。對於與他青梅竹馬, 兩小無猜的妻子Barbara 來說,首晟是一位深愛她的丈夫。這麼多年來,他們依然用上海話交流。

首晟同時也是一位優秀的詩人。我的妻子曉伶曾向我展示過首晟寫給 Barbara的兩首中文詩,其中一首寫於2017年的情人節,講述了他們倆的愛情故事,也表達了他對於Barbara和兒女的溫情。他寫得是如此優雅,展示了首晟作為藝術家的一面。

我對於不得不用過去式來寫上面的內容感到無比悲痛。這個世界失去了一個才華橫溢的頭腦,人類失去了一位優秀的成員。(原文為英文,《知識分子》翻譯。)

物理學家、中國科技大學教授潘建偉:

首晟老師儘管年長我不多,在物理上卻是我們老師輩的傑出人物。首次面對面認識他是十八年前在普林斯頓大學慶祝Wheleer九十週歲生日的會議上,感覺他為人很謙和,交談間他再三叮囑,如我去斯坦福訪問一定要聯繫他。後來多年雖偶有接觸,但瞭解不多。直到近年來,我們希望在超冷原子實驗體系上研究拓撲量子物質和相變,對他的工作了解越來越多,而他又對拓撲量子計算很感興趣,所以接觸也就越來越多。今年我們先後在斯德哥爾摩和上海多次見面,討論理論和實驗上開展拓撲量子物質和計算的可能合作。很傷感,一切合作還沒開始就已經結束。希望首晟老師在天國一切安好!”

清華大學教授魯白:

“張首晟是我所見過的少數極有天分,又不斷進取的科學家之一。我與他交往不多,但每一次總能感受到他思想的火花。他興趣廣泛,非常好學,交談中總能問出很好的問題。他是一位true intellectual,追求智識生活,似乎是他人生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教授、著名華人化學家、美國科學院院士楊培東在微信表示:

“心痛,言語無法表達。”

華東師範大學黨委書記、哲學家童世駿回憶道:

“今年10月16號楊振寧先生與他最心愛的弟子一起訪問師大,在逸夫樓報告廳聽他講演時楊先生對我耳語說,‘首晟一定能得諾貝爾獎,他做的工作太重要了。’”

著名應用數學家、普林斯頓大學教授鄂維南:

“幾年前我們討論過深度學習。當時他非常想了解為什麼深度學習能夠WORK,背後的數學原理是什麼,能不能有一個簡單明瞭的解釋。我當時承諾他一年之後告訴他。這些年來一直在努力。但是還沒有徹底弄清楚。他最關心的是簡單明瞭。應該說這個我現在可以告訴他了。前幾天我還在想這個事情。計劃找個時間去斯坦福跟他談談。”

香港科技大學物理系教授戴希:

美國西部時間12月1日,一盞曾經照亮整個理論物理學界的燈永久地熄滅了。

在人類探求未知世界的歷史上,有過許多這樣偉大的靈魂,他們放出的光驅走黑暗,照亮了我們將要到達的遠方。在大多數情況下,他們是慢慢熄滅的,在很長的時間裡,他們會變暗,在風中搖曳,卻依舊頑強地亮著,嘲弄著黑暗,鼓勵後繼者們繼續向前。但首晟卻是在最炫目,最高光的時刻突然熄滅,讓人難以接受,悲痛萬分。

我雖然不是他的學生或博後,但一直把他視為科研生涯上一位重要的導師,一個把我帶進拓撲物態研究,這一重要領域的領路人。

從2006年開始,一直到2013年,我和首晟,還有方忠、曉亮、朝星等一起合作完成了許多後來成為經典的工作,現在閉上眼睛,眼前就會浮現出那段時光,特別是在斯坦福的那些日子,那些在他辦公室裡的討論,和他家裡的party。記得有一次,他帶著我和曉亮去IBM實驗室開會,在那座俯瞰整個硅谷的山頂,他停下車,對著山下正野蠻生長的硅谷對我們說,“人生要做一點大事,要追求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的理論和徹底顛覆遊戲規則的技術,而不是在舊框架裡修修補補。”

對於我來說,我相信對許多其他人也一樣,首晟是那個為我們解鎖一個全新世界的人,他為我們照亮的絕不僅僅是拓撲絕緣體,還有用科技推動人類社會變革的永不停歇的嘗試和雄心。2012年冬天,我們在三亞開會,在飯桌上用幾張餐巾給我講比特幣背後的數學原理和區塊鏈技術,一直講到半夜,他說用了整個聖誕假期的時間,在家裡把中本聰的原始論文整個推導了一遍,對其背後嚴謹的數學原理歎服不已,並認為是未來人類社會建立的基礎。我後來看過好幾本介紹區塊鏈的書,但再沒一個人能用如此簡潔的語言,把其背後的數學原理講得那麼透徹,後來首晟給我看過他做演講的ppt,題目是“In math we trust” 。這也的確是他一直堅信的,建立在數理邏輯基礎之上的人類理性,最終會解決人類自身發展中碰到的所有問題。在這一點上,首晟是樂觀主義者,而我永遠是悲觀主義者。但至少有一次是他贏了,2005年的某一天,他在黑板上給我們寫了一個數學模型,說這個模型就是拓撲絕緣體,要把相應的材料體系找出來。我說這不可能,在凝聚態物理的歷史上從來沒有對著數學模型找材料的先例,哪有那麼巧的。結果他是對的,第二年就找到了HgTe,後來又有了Bi

2Se3,再後來找到了上千種拓撲絕緣體材料,物理所的方辰和翁紅明同學還編起了拓撲材料字典。

首晟,無數後繼者們正在沿著你照亮的道路前行,願你的靈魂在天堂之上能獲得安寧,你是我們永遠的導師。

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員丁洪:

今天一大早看到首晟去世的消息,真的非常震驚,我不能相信,也無法相信他是因為抑鬱症離開。印象中,從未聽說過張首晟有抑鬱症,也從未在與他的相處中感受到絲毫抑鬱的跡象,但或許這事情太私密,只有最親近的家人才知道。

首晟很善於跨界,不僅科學做的出色,也對投資、歷史、哲學等有研究,聽他談論歐洲文化和歷史是種享受。他也很熱心公益事業。2009年,我和首晟、饒毅、田剛發起了科學文化論壇,這個論壇就是現在的未來論壇的前身。首晟也是未來論壇的創始人之一,幫忙組織科學家委員會,只是因為後來工作繁忙,才退出了理事之職。

今年6月,我去斯坦福大學做報告,與首晟和他太太,還有他同事在學校旁邊的中餐館聚餐,併合影留念。沒想到,這卻成了我們最後一次合影。真希望這一切都不是真的。

復旦大學物理學系教授施鬱:

得到張首晟教授去世的消息非常震驚和悲痛。

我上世紀九十年代初第一次見到年輕瀟灑的張首晟。當時他在中國高科技中心講他和合作者關於量子霍爾效應的金茲堡-朗道理論。記得有次他和幾位活動參加者一起喝啤酒,還談到他在德國留學的經歷。後來在汕頭的華人物理學大會上又遇到首晟,不久後他又訪問復旦,介紹他和學生關於高溫超導體中子散射的一個最新理論。正好那段時期我學習過他與之相關的關於哈伯德模型中超導配對的一些工作。張首晟的這些工作源於楊振寧先生的一篇文章以及張首晟和楊先生合作的一篇文章。後來張首晟進一步發展出高溫超導的SO(5)理論。SO5還成了張首晟研究組的網絡節點名稱。

2005年我回復旦工作。那時首晟經常訪問復旦。最初我們的辦公室位於一個巨大的辦公室中簡單隔開的相鄰小間。2007年12月22日,首晟給復旦幾位同事發來電子郵件,告訴我們他前一天在復旦報告的“自旋霍爾效應”被Science評為當年的十大進展之一。其實在這篇Science論文發表之前,首晟就在復旦講過。

近年來在各種場合也經常遇見首晟。記得2014年訪問清華大學時,旁聽了首晟主持的一個創新討論課。2017年1月在新加坡,首晟還問我是不是每年作個諾貝爾獎預測。最後一次見到他是今年10月29日在上海,和他簡單聊了他最近用人工智能預言元素週期表的工作。

張首晟教授崇尚狄拉克和楊振寧的研究風格,善於抓住複雜問題的簡單核心,用簡潔漂亮的方法(比如對稱性)解決問題。傑出的理論物理學家張首晟永垂不朽!

中國科學院大學卡弗裡理論科學研究所所長張富春:

昨天上午從電話中驚悉首晟突然離世,十分震撼。我失去了一位好友,理論物理學界失去了一位充滿創造力的領袖人物。他在多領域的貢獻,以及他做研究的獨特風格,將成為物理學的寶貴財富。

首晟是我在香港十年的訪問常客。那期間正是他開拓和發展拓撲物態的黃金時期。他每次訪港,都會講一下他最新的思想。是首晟與Charles Kane,平行開創了今天拓撲物態的領域。

記得第一次見到他,是大約1990年的一次會議上。當時在美國物理界,有三位Zhang 做了較有影響的工作。首晟見到我,頗為吃驚:我這位Zhang 比他大17 歲,相當於學術年齡差三代了。萬萬沒有想到,他今英年早逝,令人何等傷感!

去年夏天,報道“天使粒子”發現時,我曾答應他寫一評論,將手征馬約拉納粒子與量子霍爾效應中的分數電荷作一類比。因為一些原因,未兌現我的諾言,甚為內疚。願首晟安息!

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張雙南:

今天早晨從米蘭到北京,在幾個群裡看到張首晟教授去世的消息,但是大家還都在相互確認,我覺得肯定是什麼人在惡作劇,立刻給首晟發了一個微信,盼望能夠收到他的回信。一直到各種確認的信息傳來,我還是不敢相信,總覺得他會回信,就像上次我們在微信裡討論美學一樣。然而等了一天,不敢相信和首晟的交往就永遠成了過去

我和首晟說不上是同事,也不算是交往很多的朋友,只能算是物理界的同行吧,這麼多年斷斷續續有一些零星的交往。第一次見到首晟大概是本世紀初或者上世紀末的時候,我作為評委參加了首晟申請基金委的“海外傑青”答辯。答辯結束後,我們兩個聊天,我說特別感動你專程從美國飛來答辯,其實你這樣的國際頂尖學者,就是你不來而由你的合作伙伴代講也不可能不通過,而且我們這些人哪有資格評審你啊!他的回答讓我肅然起敬。他說,我來是表達對評委們的尊敬,也讓同行們瞭解我,對我在國內的合作也有幫助!

後來又有幾次參加各種活動,每次都聊的很開心。有一次參加完千人計劃的一次活動後,到清華南門外面一個很小門面的餐館一起吃飯,如果沒有記錯的話好像是我買的單,我們倆在店裡搶單付賬的場面應該很好看!

最近的一次比較嚴肅的打交道是在2017年1月15號未來論壇的年會上,我應《知識分子》的邀請客串會議的特邀記者,直播採訪了一群知名華人科學家,其中就有首晟。我當時介紹他的時候,說他是人生大贏家,學術成就自不用說,各種獎拿到手軟,諾獎隨時就會到來,而且是成功的投資人,顏值又特別好,氣質特別好,粉絲無數。由於首晟是那天我採訪的科學家中我瞭解最多的,而且事先又有過一些交道,所以採訪特別順利。

雖然在學術研究上我們沒有交集,但是我和首晟有一個共同的興趣就是美學,我那天採訪他的時候也問到了他的美學觀點,後來我在一篇文章裡面還引用了他的美學觀點,並且發給了他。我在國科大開的《科學方法與美學》課程裡面也講了他的美學觀點。

我那天最後問了他的最終科學理想是什麼,首晟毫不猶豫地說是大統一理論,只不過完成這個理論的條件現在還不成熟,所以暫時先放一放。但這是他做科學研究的初衷,早晚還是會回到這個方向的。首晟只能在天堂完成他的大統一理論了。

對首晟來講,科學之美就是簡潔和普適,這不就是他想建立的大統一理論所要做到的嗎?首晟去了天堂,在那裡首晟一定會告訴上帝,我終於完成了大統一理論,這個理論非常非常美!

首晟兄 R.I.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