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山縣:“原地倍增”計劃促民企“集約”發展

衡陽日報訊(記者 劉思遠 通訊員 夏建軍)“我們不僅將手機屏色域從75提高到了105,成本也從500元降到10元。”近日,衡山縣佳誠新材料公司新研製的手機量子點膜引來許多客戶考察洽談,公司負責人介紹說,該產品即將實現量產,目前已與OPPO、小米、華為等公司簽訂戰略協議。據悉,去年該公司產值約3億元,今年有望實現產值和稅收雙雙“原地倍增”的目標。

今年以來,衡山縣推出在不增加用地或少增加用地的前提下,力助現有民營企業實現規模與效益倍增的“原地倍增”計劃,以加強創新驅動和傳統產業改造為核心,營造優質服務環境、積極解決企業需求,力爭培育一批當得起家、扛得起旗的大型龍頭企業。

經前期摸底、詳細調研和嚴格篩選,共有10家企業被納入“倍增計劃”,佔全縣工業重點項目總數的“半壁江山”。記者注意到,這10家試點企業去年營收均超過2000萬元,營收增長不低於5%,具備科技創新、總部經濟、產業鏈整合、資本運營等一項或多項“標籤”。

為使企業“輕裝上陣”,該縣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在要素保障、資金扶持等方面出臺配套政策措施,重點加大對試點企業的扶持力度。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多次深入企業走訪調研,為企業解決問題。至9月底,全縣累計摸排出企業需要解決的問題260個,已解決142個。

該縣還設立中小企業發展基金,完善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幫企業解決融資難題,並積極為企業爭資跑項,引導鼓勵企業進行技術改造、加強產學研合作。今年,全縣先後為企業爭取到科技計劃項目13項,工業技改和製造強省項目8項,爭取項目扶持資金超1000萬元。前不久,佳誠新材料新建成的省級企業技術研發中心獲得省科技廳新興關鍵共性技術項目認定,正在申報國家級行業技術中心及省重點實驗室。

“原地倍增”計劃推行以來,衡山縣不少試點企業實現高速發展,項目建設加快推進。z成科技今年5月建成投產第二條生產線,新增產能18萬噸,比以前增加了一倍。嘉力機械在去年完成工業總產值1.08億元的基礎上,增資5700餘萬元添置生產及檢驗設備,預計可年增產值1億元。據統計,今年1至9月,全縣10家試點企業產值、稅收同比分別增長23.8%、11%。(編輯:王丹 責編:雷昕 三審:李少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