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陵唐朝唯一沒被盜掘的陵墓,郭沫若曾提議發掘被周總理果斷拒絕


乾陵位於省咸陽市乾縣的梁山,在唐代首都長安西北方向約85公里處。為唐高宗李治與武則天的合葬墓,建成於684年,706年加蓋,採用依山為陵的建造方式。乾陵最著名的就是它氣勢磅礴的陵園規劃,以及地表上大量的唐代石刻,乾陵是唐十八陵中主墓保存最完好的一個。

無字碑,通身取材於一塊完整的巨石,高7.53米,寬2.1米,厚1.49米,總重量98.8噸,給人以凝重厚實,渾然一體的美感。碑額未題碑名,碑額陽面正中一條螭龍,左右側各四條,共有九條螭龍,故亦稱"九龍碑"。碑的兩側有升龍圖,各有一條線刻而成騰空飛舞的巨龍,栩栩如生。碑座陽面還有線刻的獅馬圖,長2.14米,寬0.66米。其馬屈蹄俯首,雄獅則昂首怒目。碑上還有許多花草紋飾,線條精細流暢。

乾陵引人注目之處,還有朱雀門外的神道東西兩側,分佈著的兩組石人群像。石人群像整齊恭敬地排列於陵前,西側32尊,東側29尊,共61尊。這些石人是當時唐王朝屬下的少數民族官員和鄰國王子、使節,唐高宗入葬時前往參加葬禮,武則天為炫揚大唐威勢,將他們雕像立於陵前。在石人像的背部刻有國別、官職和姓名,今字跡可辨認者有"木俱罕國王斯陀勒"、"盛于闐王尉遲璥"、"吐火羅王子持羯達犍"、"默啜使移力貪汗達幹"。


乾陵陪葬墓共計17座。計有太子墓二(章懷太子李賢、懿德太子李重潤),王墓三(澤王李上金、許王李素節、彬王李守禮),公主墓四(義陽公主、新都公主、安興公主、永泰公主),大臣墓(王及善、薛元超、楊再思、劉審禮、豆盧欽望、劉仁軌、李謹行、高侃、蘇定方、薛仁貴)。

1958年的時候乾陵無意被當地一個採挖石頭的工程隊,放炮炸出來墓道口,對墓葬群感興趣的郭沫若終於是按耐不住了,他開始向總理請示希望對乾陵進行發掘,但是這次的請示周總理一直沒有批准,只是委婉的說了一句話:“不要好事都自己做了,留一點給後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