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奠鐵道兵烈士有感

鐵道兵情懷-607

祭奠鐵道兵烈士有感

第一篇友情來稿在戰友網上刊發以後,通過您的點贊和好評,同學們都紛紛傳閱,其他方面也影響很好。謝謝您和戰友網的大力支持!

今天發來的第二篇文章是我院中國哲學專業碩士研究生沈衛同學寫的《祭奠鐵道兵烈士有感——祭掃德昌烈士陵園記》,文章寫的情感豐富,筆觸細膩,穿越時空,對比當年與今天,展現內心世界,也很打動人。對鐵道兵烈士懷有崇高敬意,這使我們作為烈士的戰友感到很欣慰。今向戰友網推薦,請多指正!

謝謝!

方鹿 上

祭奠鐵道兵烈士有感

祭奠鐵道兵烈士有感

——祭掃德昌烈士陵園記

四川師範大學中國哲學專業研究生沈衛

2018年7月13日早上,細雨陪伴著我們來到了德昌縣烈士陵園,天氣似乎也很理解我們,帶著一絲沉重。八點半左右,我們在陵園門口排隊,準備好花圈。我們列隊進入大門,同學們抬著花圈拾級而上,不長的一段石階,我卻像走了很久。腦海裡想象著鐵道兵烈士們為國為民英勇獻身的事蹟。如今,他們靜靜地躺在陵園的水泥墳塋裡,守望著這條他們為之獻身的鋼鐵大道。水泥蓋上的紅色五角星象徵著他們崇高的精神。


祭奠鐵道兵烈士有感


師生登上石階緩步進入陵園

在青翠幽靜的陵園裡,我們排好了隊,手持“重走成昆鐵路,傳承鐵道兵精神”的橫幅開始默哀。默哀時我不禁在腦海裡想象成昆鐵路修建時那些年紀甚至比我還小的年輕戰士們的工作生活場景。在那個本應該是風花雪月的年紀,別人的風是輕擺楊柳拂面而來,他們的風是穿山過水撲面而來,在這些險峻山巒的某些角落,罡風陣陣,它帶不來溫柔的撫慰,但能帶走他們並不厚重的衣物下的那絲暖意;別人的花是零落成泥卻又常開不敗,他們的花是汗滴墜地濺起塵埃,他們應該是沒有那個閒情逸致去欣賞生活帶來的美,繁重的工作壓迫著他們的身體和精神;別人的雪是日出消融簷上落白,他們的雪是夜明堪聽折枝聲,在他們眼裡,雪應該只是路邊鞋底的汙水罷了,代表著麻煩和寒冷;別人的月是良宵清光此夜常在,他們的月是陰晴圓缺知音難在……。


祭奠鐵道兵烈士有感


  全體師生默哀祭奠鐵道兵烈士,從左到右依次為宗靈意、陳海均、李利、駱彥、王薇、蔡方鹿、姜智、羅海軍、餘一、張力方、沈衛(本文作者)、陳慕華,後排右餘江、張前亮

我浮想聯翩,想了很多,蔡老師的聲音將我拉回現實,他在為這些長眠了近半個世紀的戰友致悼念辭,他講了很多他與戰友並肩“戰鬥”的歲月,講他們一起“打眼放炮、出渣倒料”的艱苦歲月。他講在離開鐵道兵的漫長歲月裡他是如何驕傲又悲痛於自己戰友的付出與犧牲。我聽著蔡老師的聲音慢慢哽咽,我擔心這位光輝歲月的見證人,這位雖然矍鑠但還是年近古稀的老人會忍不住自己的淚水,我沒有同他類似的經歷,所以我沒辦法與他同情,我只能用我貧乏的語言來講述我的一點點猜測。這段歲月留給他的一定是即使不是最美好但仍然閃閃發光的回憶。


祭奠鐵道兵烈士有感


蔡方鹿老師致辭

蔡老師致辭之後,我們一行人的學生代表陳有良同學接著發言,有良同學用他質樸的語言傳遞著內心的讚美與敬佩----“光陰荏苒,轉眼間近50年過去了,今天我們面對著英烈們的墳冢,我們彷彿又能夠看見當年鐵道兵戰士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英勇身姿。在他們的眼中,沒有個體的小我,只有祖國和人民的大我;在他們身上,沒有個人的小利,只有國家和民族的大利。這就是鐵道兵精神,這是一種不計個人得失,不顧自己安危,忠於祖國、忠於人民,視國家和人民利益至上的崇高革命精神!”是啊,那得是多麼堅定的信念,多麼強烈的集體主義和愛國主義精神才能鑄就鐵道兵戰士們的鐵的意志,才能鑄造這條在崇山峻嶺中的翻越攀騰的鋼鐵巨龍!

陳有良同學發言完畢後我們一同宣誓,作為新一代的青年人,我們是不能丟掉鐵道兵的鋼鐵意志的,這對於成為一個有價值的人來說是必不可少的品質。此時此刻,在我們深切緬懷革命先烈的同時,更應該看到我們身上所肩負的歷史使命。偉大的鐵道兵烈士為了祖國的繁榮昌盛獻出了自己的生命,我們也應當沿著先烈們昔日的足跡,繼承先烈們未酬的壯志,繼續前行。為國家的富強、為人民的安康,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自強不息、努力奮鬥!我們一行人莊嚴的許下了自己的諾言:“在今後的學習和生活中,我們要繼承鐵道兵的光榮傳統,發揚鐵道兵艱苦奮鬥、無私奉獻的革命精神。嚴於律己,勤於做事,從點滴出發,不怕困難,努力學習,刻苦鑽研,積極進取。為祖國的美好明天而努力奮鬥!”宣誓完成之後,我們一起唱起了《鐵道兵戰士志在四方》,這首歌唱給長眠在這裡的英烈們是再適合不過了,他們如果英魂常在,一定異常歡喜,這首歌是他們的寫照,是他們的代名詞。

祭奠鐵道兵烈士有感


全體師生宣誓,右二為本文作者沈衛

儀式完成之後,我們在蔡老師的指引下來到了他的戰友梁國仁烈士墓前,蔡老師和同學們為這位烈士整理墳塋荒草,點燃香燭。我們安靜地聽他講這位年輕的,早早就為祖國獻出自己寶貴生命的鐵道兵戰士的事蹟。這位在修建成昆鐵路的漫漫征程中不幸早早獻身的年輕戰士,即使在他的疆場上沒有敵人,沒有戰爭,但是在自然這位人類幾乎難以戰勝的“敵人”面前,我仍要稱他為“戰士”。蔡老師拿出了他珍藏的老照片一一給我們講解:入伍時的照片,其中包括梁國仁烈士的照片,全排的照片,班長排長的照片,工作場地的照片……我們在這些珍貴的照片的指引下可以暫時穿越時光,回到那個連空氣都散發著愛國熱情的時代,這是一次難得的體驗,我想,我們所有人都會珍藏在心間。成昆鐵路是西南地區乃至我國重要的鐵路幹線,北起四川省成都市,南至雲南省昆明市,線路全長1096km。於1958年7月開工建設,1964年復工建設,1970年7月1日竣工通車,是國家I級單線電氣化鐵路。沿線三分之二崇山峻嶺、奇峰聳立、深澗密佈、溝壑縱橫、地勢陡峭、地質狀況複雜,創造了世界鐵路建築史上的奇蹟。成昆鐵路與美國的阿波羅登月艙、蘇聯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被聯合國並稱為“象徵20世紀人類征服自然的三大奇蹟”。我們現在查閱資料,很多時候我們只能在歷史的歌頌下歡呼它的偉大,它的奇蹟,它的震撼,但是我們誰也不能穿越時空,回到那個即使不是遍地硝煙也和戰場沒什麼區別的時代,我們的鐵道兵戰士書寫了一曲無人再能超越的英雄史詩。

祭奠鐵道兵烈士有感



蔡老師在為我們講解梁國仁烈士的事蹟

忠誠鑄成昆,鐵魂傳新人!安息吧,鐵道兵英烈們!你們的肉身血軀已化為那巍峨蜿蜒的鋼鐵長城,光耀萬世;安息吧,英烈們!你們的忠骨鐵魂已融鑄成那永垂不朽的精神豐碑,永昭後人。有你們在前方,後來的人不會迷失方向,有你們的鋼鐵長城,就會有更多的巔峰等著我們去征服!

祭奠鐵道兵烈士有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