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美賣爆的《摘金奇緣》,中國內地票房為什麼涼涼了?

《摘金奇緣》上映兩天,票房蔫了!僅為595萬人民幣。

三個多月前,

這部投資3000萬美元的全亞裔大片,在北美實現三連冠偉業,大爆1.73億美元。

併成為美國年度現象級的文化大事件

著名的《時代》週刊讓女一號吳恬敏登上封面,

並寫下大標題:

《摘金奇緣將改變好萊塢》

在北美賣爆的《摘金奇緣》,中國內地票房為什麼涼涼了?

在北美髮行量很大的《娛樂週刊》,

也讓《摘金奇緣》和《黑豹》的女性卡司榮膺“年度娛樂人物”

在北美賣爆的《摘金奇緣》,中國內地票房為什麼涼涼了?

而在海外市場,表現比較突出的都是華裔人口眾多的影市

澳大利亞 1738萬美元

印度尼西亞 550萬美元

新加坡 500萬美元

新西蘭 220萬美元

中國香港 200萬美元

中國臺灣 210萬美元

有意思的是,《摘金奇緣》在東亞三大傳統影市:

中國內地(預計147萬美元收官)、日本(74萬美元)、韓國(116萬美元)都表現地非常一般。

若將這些票房數字/當地的華裔人口,會得出很多有意思的結論。

其中一條就是:

該影市的華裔平均英語水準越高,生活越西化,《摘金奇緣》的平均單人輸出票房就越高。

可以說,這部現象級電影的評論區盡顯

01

亞裔文化的極端複雜性

不得不說,對於《摘金奇緣》的價值觀,在華人社會所引發的爭議是空前的。

在豆瓣上,簡直是“吵翻天”的節奏。

在評論區,經常會出現這樣不客氣,甚至潑婦罵街式的留言。


在北美賣爆的《摘金奇緣》,中國內地票房為什麼涼涼了?


在北美賣爆的《摘金奇緣》,中國內地票房為什麼涼涼了?

總結下來,就是兩點

1)這樣一部講述新加坡華人富豪的電影,並沒有正確反映中國傳統文化

2)電影主創有意無意地扭曲了(甚至醜化)中國文化來迎合美國觀眾。

不過從高達73%的北美票房佔比來看,這部電影的確還是主要拍給美國人看的。

根據comScore數據,此片首映週末觀眾分佈為:

白種人41%,亞裔美國人38%,西班牙裔11%,非裔6%,剩餘4%

在北美賣爆的《摘金奇緣》,中國內地票房為什麼涼涼了?

細究下來,“亞裔(Asian American)”這個詞兒本身,

就是美國人:對於華裔、菲律賓裔、韓裔、印度裔等的總稱,充滿了西方白人中心論的調調。

但僅僅在華人圈中,就分成

美籍華人ABC、中國大陸人、新加坡人、中國香港人,中國臺灣人,馬來西亞華人等太多族群。

無論語言、生活環境、家族歷史、歷史包袱,都各不相同。

在歐美跨國企業的亞裔中,也存在這樣人所共知的鄙視鏈:

新加坡人、中國香港人、馬來華人、ABC、中國臺灣人、韓國人、中國內地人、印尼人。

沒辦法,人類社會總是充滿著矛盾。

不僅有種族之間的“敵我矛盾”,“人民內部矛盾”也是紛爭不斷。

即使是在美國,喜歡《摘金奇緣》的觀眾也大多數為標準的ABC,他們從小接受美式教育,在美國文化薰陶里長大的黃皮膚美國人。

在北美賣爆的《摘金奇緣》,中國內地票房為什麼涼涼了?

而對於很多成年後才去美國的華人,普遍對《摘金奇緣》裡呈現的亞洲人形象頗有微詞,認為塑造的形象太偏頗。

這種極致的複雜性最明顯的就是體現在口音上。

不得不說,導演朱浩偉在選角上真的很細心。

在北美賣爆的《摘金奇緣》,中國內地票房為什麼涼涼了?

戴帽子的就是本片的導演朱浩偉

口音就是階級、語言就是身份。所流露的信息實在太豐富!

對於臺詞的細節把控,是好萊塢電影人的絕活兒。

整個新加坡富豪家族的老太太盧燕,她在眾星捧月版的氣氛中,如太后一般出場

在北美賣爆的《摘金奇緣》,中國內地票房為什麼涼涼了?

今年91歲高齡的她,一開口就是雍容華貴的京腔,一個昔日帝國的餘暉。

之後出場的楊紫瓊也完美掩蓋了她的馬來西亞英文口音,一開場就一個電話,讓英國老爵士宣佈酒店新主的誕生

在北美賣爆的《摘金奇緣》,中國內地票房為什麼涼涼了?

楊紫瓊與男一號亨利·戈爾丁和女三號嘉瑪·陳標準的倫敦口音一起,用一水的英倫腔代表了新加坡超級富豪高高在上的階層。

在北美賣爆的《摘金奇緣》,中國內地票房為什麼涼涼了?

女一號吳恬敏那一口標準的美式口音,則代表了普通美國人對於亞洲富豪生活的好奇心。

在北美賣爆的《摘金奇緣》,中國內地票房為什麼涼涼了?

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之後,亞洲富豪群體的崛起令美國人猝不及防。對這一群體充滿了好奇心。根據瑞士銀行發佈的報告,亞洲富豪已經在數量上超過美國,每兩天就會在在亞洲,誕生一位億萬富翁。

而在小富豪高家的飯桌對話上,女主人一口機關槍吐字的新加坡口音,非常平民而侷促。一股濃濃的島國土豪的氣息油然而生。

在北美賣爆的《摘金奇緣》,中國內地票房為什麼涼涼了?

這樣的口音,早已被真正的權貴階級拋棄。

因此,本質上,“亞裔”只是美國人視角下的宏觀概念。

但亞裔文化內部的複雜性遠超美國人的想象。

當中國觀眾抱著看“中國富豪”的想象去看《摘金奇緣》,看到的卻是滿口英語的ABC在展示新加坡富豪的生活

在北美賣爆的《摘金奇緣》,中國內地票房為什麼涼涼了?

題材上又是老套的[流星花園+灰姑娘],文化差異暴露無遺,在內地水土不服,票房遭遇冷遇,也能理解。

不過,上映兩天595萬人民幣,實在忒低了點。

口袋君不得不提一個敏感的話題:

02

好萊塢電影高清資源提前洩露

是否會影響中國票房

根據口袋君長期觀察,一部電影能否上熱搜,一般就三個里程碑式的時間節點。

當前時間點:時光網的“大家都在搜”如下6部

在北美賣爆的《摘金奇緣》,中國內地票房為什麼涼涼了?

1.大片發佈首款預告片時。

《復聯4》若下週發預告,必上熱搜。

2.大片上映前後1-2周。

《海王》《狗十三》《毒液》(雙重因素 你懂的)

3.高清正版首款介質發佈之時。

《影》《邪不壓正》《萬聖節》

口袋君(微信公眾號:kdmovie)很早就發現:

宣傳一部電影,和辦一場婚禮,從傳播規律上極其類似。

選定檔期,就相當於給婚禮選個好日子。

這個好日子選好了最好不要動。

發佈預告,就相當於給親朋好友發請柬。

讓大家看清楚新娘新郎的面容。鎖定參與婚禮好友的時間。

大片上映,就相當於重金打造的婚禮正式舉行。

在北美賣爆的《摘金奇緣》,中國內地票房為什麼涼涼了?

高清正版首款介質首發,類似將婚禮照片發朋友圈和社交媒體。讓更多無法到現場的人分享和回味婚禮瞬間。

而這次,《摘金奇緣》的內地檔期由於比北美晚了3個多月,華納選擇在11月初就發佈了此片的藍光碟,直接導致電影傳播節奏完全被打亂。

讓此片的傳播力勢能和熱度在內地上映時,極低。

對此片最有好奇心的中國影迷群體,提前1個月就已看完此片。

覺得好看的,發朋友安利之後,導致更多人去看完高清資源。

覺得不好看的,要麼去豆瓣打低分,要麼就直接默默地提都不提。

不過,又有同學要問了,華納是傻子麼?

為什麼不等《摘金奇緣》內地上映後,再發布首款高清正版。

這個問題,口袋君曾與海內外業內人士廣泛討論過。

以下回答也能解釋為什麼韓版高清資源能出那麼早。

首先,高清盜版都來自於正版。

全球高清正版發佈時間不一致,但盜版是一致的。

只要片方敢放第一版高清介質,大家就敢看。

這一點華納不傻,都是知道的。

第二,歸根結底還是因為一個字:錢。

以這次《摘金奇緣》為例。

上映前,樂觀地估計:

此片內地票房1億人民幣。華納拿1/4,359萬美金。

電影票錢一般一年後才到賬。

韓國網絡院線則有20萬人願意付15美元一部來購買數字版。300萬美金。

一個是立刻到賬的300萬美金,一個是一年後才到賬的359萬美金。

答案很清楚了。

歸根結底,

好萊塢電影高清資源提前洩露,90%以上的情況會影響中國票房。

最好的例子,就是

2015年的《小黃人大眼萌》4.36億人民幣

2017年的《神偷奶爸3》10.38億人民幣

為什麼同樣的IP票房會差那麼多。

因為前者在上映前兩週,韓國發高清資源了。


在北美賣爆的《摘金奇緣》,中國內地票房為什麼涼涼了?

因此,從這樣的邏輯來判斷:

其實華納影業自身也不太看好《摘金奇緣》的內地票房。

否則不會提前1個月發藍光碟。

商業的本質就是這樣。

人類對利潤的渴求,就相當於鯊魚見到了鮮血。

口袋君之所以會為《摘金奇緣》的過低內地票房感到惋惜。

就是因為:

拋開一切華裔內部矛盾、文化鄙視鏈、偏見、有色眼鏡,就談電影本身,這是一部

03

相當合格養眼的好萊塢商業類型片

縱觀各大評分網站,除了豆瓣給了6.2分

在北美賣爆的《摘金奇緣》,中國內地票房為什麼涼涼了?

其餘均給予70分以上的好評:

IMDB:7.2

在北美賣爆的《摘金奇緣》,中國內地票房為什麼涼涼了?

爛番茄:92% 7.6分

在北美賣爆的《摘金奇緣》,中國內地票房為什麼涼涼了?

連一下苛刻的Metacritic也給出了:74分

在北美賣爆的《摘金奇緣》,中國內地票房為什麼涼涼了?

而最能代表中國普通觀眾口碑的貓眼評分:8.4分

在北美賣爆的《摘金奇緣》,中國內地票房為什麼涼涼了?

因此,此片能在全球拿下2.36億美元的票房,不是偶然!

而是靠實打實的製作實力。

口袋君給此片打4星/78分。

平心而論,說這片是“好萊塢《小時代》”的童鞋,良心不痛嘛!


在北美賣爆的《摘金奇緣》,中國內地票房為什麼涼涼了?

你們究竟有沒有吃過《小時代》四部,我都吃過。

無論是品味、電影感、服化道、卡司演技,格局,《摘金奇緣》都勝出太多。

光是那麼好的歌單就秒殺100部《小時代》!

特別是Kina Grannis那首《Can't Help Falling in Love》,太好聽了!

在北美賣爆的《摘金奇緣》,中國內地票房為什麼涼涼了?

口袋君已經單曲循環多日,非常配婚禮上的氣氛。

若有正在籌備婚禮的童鞋路過,

口袋君建議你可以考慮用這首歌作為新娘出場曲。

在北美賣爆的《摘金奇緣》,中國內地票房為什麼涼涼了?

最後那首《Yellow》效果也相當不錯!

當年鄭鈞唱的《Yellow》在《流星花園》中也作為BGM出現過

當然,從故事上而言,

《摘金奇緣》仍然是老套的[流星花園+灰姑娘]的合體,故事主線也能用一句“紐約鳳凰女拜金新加坡富豪婆婆”來概括。

但整部電影的呈現方式很Decent!

特別是在最為敏感的炫富劇情上,炫耀地很高雅,的確讓觀眾看到亞洲富豪的真實作派。

在北美賣爆的《摘金奇緣》,中國內地票房為什麼涼涼了?

在北美賣爆的《摘金奇緣》,中國內地票房為什麼涼涼了?

不像《西虹市首富》那麼無比粗俗,也完全不是《小時代》土味空洞。

另外,影片中對家庭、婚姻、自我追求的討論也是全世界都會有共鳴的話題。

總之,若你是一位好萊塢愛情輕喜劇(Romantic Comedy)愛好者,那多半相當喜歡此片。

仔細想來,

我們每個人手上都有兩大資源用來投票,

第一個是腳:你選擇在哪個國家哪個城市生活。

另一項是錢:每一次花費都是一種對美好生活的期許。

無論你是支持還是反對《摘金奇緣》的價值觀,

在錢的投票下,影片的續集《中國富豪女友》已經正式立項

在北美賣爆的《摘金奇緣》,中國內地票房為什麼涼涼了?

說到底,《摘金奇緣》其實是並不涉及中國人的美國好萊塢商業片,它的創意初衷絕對不是想通過醜化中國傳統文化來討好美國白人。

作為中國人,我們本可以作為旁觀者來輕鬆觀看這部劇情俗套,但融入全新元素的成功商業片,但不知道為什麼最終還是有人會以受害者的姿態來貶低此片。

毫無疑問,《摘金奇緣》大賣的示範效應,會吸引更多的華裔年輕人投身到競爭[好萊塢院線片每年500人卡司大名單]中,並有助於讓其他族裔的人意識到:

華人面孔不都是書呆子、送外賣的、科學家,我們還具有無窮多的可能性。

若這股風潮能夠延續,距離首部華人超級英雄電影,真的不遠了!

要知道漫威《黑豹》的投資成本是2億美金,幾乎可以拍7部《摘金奇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