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考研報考人數290萬!比去年增加52萬人,各名校擴招!

關於2019考研報考人數,相信很多小夥伴都是非常關心!在2019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安全工作會上,教育部林蕙青副部長說2019年研招考試報考人數再次大幅增加,全國考生規模達到290萬人,比去年增加了52萬人,增幅21%。

回顧近二十年的考研報名人數,我們發現,2018年的報名人數是2008年的近兩倍,是1998年的近十倍。除了少數年份報名人數有略微回落以外, 二十年來考研報名人數呈現直線上升趨勢。

一、名校擴招人數

不少考生選擇考研是出於“名校情結”,那名校的碩士研究生擴招人數就更值得關注了。通過查找42所一流大學建設高校2018年和2019年的碩士研究生招生簡章、招生計劃、專業目錄等資料,蒐集到了其中39所一流大學建設高校近兩年的計劃招生人數。

2019考研報考人數290萬!比去年增加52萬人,各名校擴招!

二、從招生數量上看

2019年計劃招收碩士生人數最多的高校是華中科技大學,擬招收8500名碩士生,與去年持平。同樣招收碩士生人數超過8000人的還有吉林大學,四川大學緊隨其後,今年招收7600名碩士生。

對比各高校2018年和2019年的碩士研究生計劃招生人數,可以看出,39所一流大學建設高校中,有多達28所高校擬擴招碩士研究生,有7所高校計劃招生人數與去年持平,另有4所高校招生人數有所減少。

2019年擬擴招碩士生最多的高校是復旦大學和華南理工大學,計劃招生人數均比去年多了700人。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天津大學和蘭州大學的擴招人數也在500人以上。

三、研究生擴招了,考研就容易了麼?

其實也並不見得,畢竟推薦免試(即“保研”)已經佔據了不少招生名額。2017年8月,教育部新增中國科學院大學等54所高校獲得備案,全國具有推免資格的高校至此增加至 366所 。

對於名校而言,推免更是成為了不可或缺的重要招生手段。上述39所一流大學建設高校中,有9所高校在2019年的碩士研究生招生簡章中明確寫出了擬接收推免數和全日制碩士生計劃招生數。如下表所示,9所高校的推免比例均超過了 40% ,其中7所達到了 50% 以上。(注:推免比例=擬接收推免數/全日制計劃招生數。)

2019考研報考人數290萬!比去年增加52萬人,各名校擴招!

若具體到院系或專業,很多院系或專業的推免比例則要更高:

以北京大學為例,體育教研部和燕京學堂的推免比例為100%。教育學院和前沿交叉學科研究院的推免比例分別為88.89%和86.67%。信息科學技術學院、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國家發展研究院、歷史學系等推免比例超過了70%。總體來看,北京大學的推免比例為50.76%,共有20個院系的推免比例超過了50%,其中不乏熱門專業或北大的一流學科,這在無形中加大了統招考生的競爭激烈程度。

2019考研報考人數290萬!比去年增加52萬人,各名校擴招!

在一定程度上,推免學生多來自重點大學,生源質量上更有保障,因此名校更偏愛推免生似乎也無可厚非。另一方面,每所大學的推免名額有限,大部分推免生獲得推免資格其實也並不輕鬆,他們需要在大學前三年取得比其他同學更優異的成績,才能在確定推免人選時脫穎而出。

統招考生也並不需要因為推免比例高而感到不忿或是氣餒,有近200萬人正在和你們並肩作戰。希望大家抓緊最後二十多天的衝刺時間,保持積極心態,堅持到底。

四、衝刺期各科目如何絕地反擊?

政治

明確方向,抓住重點

到了衝刺階段,我們就要將重點轉移到對知識點的記憶上,因為,縱然我們理解了考試大綱中的許多重點和難點,但是我們最終的落腳點是答題,是要把對問題的分析呈現在試卷上,而答題就需要考生能夠記憶大綱中的核心詞彙、專業術語以及程式化的句式。

抓住考研政治各個科目的重點,比如馬克思主義的“重點論”和“兩點論”相結合。我們在最後的階段裡應該給自己一個準確的定位針對對不同的複習情況人採用不同的方法:

複習得好的同學,要做到查漏補缺,根據知識體系來進一步理順各章節各知識點的聯繫及內在的邏輯結構,做到觸類旁通、融會貫通,爭取多選題儘量少失分,而這階段抓的重點問題是試論述題的答題技巧的掌握(模板)和時事政治的背誦,每週做幾套模擬題。

複習情況一般的同學要多用時間,儘量多背多記,儘可能在論述題上多得分——現在再指望在多選題上得更高的分數難度較大;打醬油的考生如果基礎好的話可用倒置法——通過練習題來熟悉考點,掌握考點,儘可能多找幾套權威的模擬題或者押題來重點識記;不要覺得政治過線就可以了,考研就像長跑,越是最後關頭越要分秒必爭,多考一分可能都是你意想不到的結果。

而且後期的複習中,我們還是要儘量迴歸知識點,用好肖八、肖四等,好好背背大題,選擇題裡就著重看一下時政的題,其他的題目當練手就好。真題已經不用做,價值不是很大。總的來說,政治就是背重點。

掌握方法,把握技巧

最後階段,還應該針對選擇題和主觀大題的解答方法進行了解,不是讓你自己寫下來,只要熟悉答題方法就可以。

考研大題綜合性非常強,大多數題目都是跨章節、甚至跨學科的(比如說史綱和毛中特就會一起出題)。答題之前要注意仔細審題,在分析解答的過程中則要注意思維的發散性。

面對一道大題,要先了解題目需要回答些什麼,想想自己該怎麼回答,或者有時候根本不知道該怎麼回答,沒事,先解釋題目中所涉及的每個概念並寫出原理的基本內容,各個知識點分段落筆。可能你看到題目之後,最大的感覺是不知道涉及了哪些概念,怎麼辦?縮小知識點搜索範圍。所以,panda建議你寫一個政治馬原所有知識點的框架,毛中特、時政等不用,最多也就用2個小時。

然後運用這些知識點聯繫實際進行分析。目前的分析題主要偏重於材料題,答題時要用學過的政治術語(知識點內容)與材料進行有機結合。

在複習方法上,儘可能採用“整理筆記”複習法,或“寫教案”複習法。把政治的各個部分整理成儘可能規範的筆記或者教案的格式,在。複習中最好把大腦、眼睛、手、嘴都用起來,不能單純地看,這樣才能加深印象,提高複習的效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