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三角迎來地鐵通票 杭州地鐵App也能掃上海和寧波地鐵

今後去上海或寧波,再也不用排隊買地鐵票。只需要打開“杭州地鐵App”,就可以像在杭州一樣刷碼過閘。而上海人來杭州,也可用上海的地鐵App坐杭州地鐵。

昨天,“滬杭甬”在全國率先實現地鐵刷碼互聯互通,也就是說,長三角的首張地鐵“通票”來了!

這是支付寶作為技術平臺方首創的地鐵異地掃碼技術在國內首次應用,也意味著在長三角一體化戰略上升為國家戰略僅一個月時間,交通進一步一體化。

長三角迎來地鐵通票 杭州地鐵App也能掃上海和寧波地鐵


到上海或寧波坐地鐵再也不用排長隊買票

一個App刷遍三座城市地鐵

不用排隊買票,也不用帶公交卡,只要刷一下手機,1秒過閘。在杭州,很多人習慣了這種便捷的坐地鐵方式。

不過如果去上海或寧波,必須下載當地的App才能過閘。比如杭州人或寧波人到上海,需要下載“Metro大都會”App,並經過認證、綁定賬號、激活等流程,才能刷手機坐地鐵,對於很多人來說還是不夠方便。

而實現地鐵互聯互通以後,今後只需要綁定一個App,就可以通行三個城市的地鐵。也就是說,杭州人、寧波人到上海可使用自己城市的地鐵App乘坐地鐵。反過來,上海人在杭州、寧波只需要打開“Metro大都會”App,也可以像在上海一樣刷碼過閘。

背後是複雜的異地掃碼技術

這個技術就來自於杭州

看似簡單的刷手機過閘,實際上並不容易。比如各個城市的地鐵線路建造時間不同,閘機型號也不一樣。背後是複雜的異地刷碼技術,而這項技術就來自於杭州。

“不同城市地鐵的閘機生產商、系統供應商等軟、硬件不一樣,用戶的手機型號又多達數百種,如何讓乘客用不同手機在不同地點、型號各異的閘機前,而且可能信號還不好的情況下,都能迅速刷碼過閘,是最大的難點。”支付寶城市服務總經理劉曉捷說。

比如不同手機兼容的問題。參與這個項目的是來自於支付寶的張益和其團隊共5位工程師。“測試中發現一款手機的安卓6.0版本全體不兼容,最終通過數據證明他們系統存在問題,通過和手機廠家的聯合技術攻關,廠家迅速發佈補丁,解決了該問題。”

支付寶自主研發了一整套地鐵異地掃碼技術,利用雙離線二維碼等能力,再加上位於阿里雲的全國最大終端測試平臺助力,一週內就完成了全部硬件兼容性測試,解決了異地系統兼容、跨區域結算等難題,確保國內所有主流手機,即使在地鐵站信號不好的情況下,也能夠實現0.3秒過閘。

比如全球首創的“雙離線”二維碼技術。體驗過支付寶刷公交後就會發現,與在便利店“刷”支付寶不同,乘坐公交的支付信息並不是瞬間顯示,而是在“叮叮”聲響後的大約2-3秒。“雙離線”二維碼支付技術,保證了在0.3秒內,在閘機、手機雙雙離線的情況也可以保證順利刷卡乘車。

上海申通地鐵集團信息管理中心主任金濤說,這個速度的提升,對於刷碼乘車最終能真正在客流量超大的地鐵應用至關重要。

金濤說,在杭州、寧波兩地的協同及支付寶科技助力下,這次三地互聯互通是行業乃至國內的第一次,是地鐵在交通一體化上的先行先試。

在出行領域,支付寶是國內第一個探索者,而杭州則是支付寶公共出行領域技術的首發地,首條刷碼乘車公交線、首條AI公交線等都誕生在杭州。

從杭州出發,支付寶刷碼技術已經應用到全國120多個城市的大交通領域,長三角區域實現了地鐵、公交、單車、高速公路全路網覆蓋。同時,包括港鐵等在內的境外公共交通也選擇了支付寶刷碼乘車技術,大大提升了當地年輕人早晚高峰趕地鐵的效率。

2年內“互聯互通”

有望覆蓋長三角所有地鐵

昨天開始,滬杭甬三城地鐵與支付寶攜手,三地城市軌道交通刷碼過閘的互聯互通正式啟動,標誌著長三角交通一體化正式落地,跨區域掃碼從政策到技術都已經趨於成熟。

上海申通地鐵集團信息管理中心主任金濤透露,2年內,“互聯互通”將力爭覆蓋至長三角所有有地鐵的城市。

此次互聯互通在地鐵領域的嘗試,是在技術、政策上的一次嘗試和探索,給未來更多業務的互聯互通奠定基礎,比如,更多城市地鐵的互聯互通,或者是從交通單一領域擴展到政務、醫療等的全面一體化邁進。

今年6月,在長三角地區主要領導座談會上,首次提出發展長三角地鐵互聯互通,一部手機暢行長三角。通過這樣“無感”體驗,長三角人的概念正在形成。

事實上,作為全球第六個城市群,長三角已經進入了一小時生活圈。長三角擁有全國最密集的高鐵網絡,坐高鐵就像坐地鐵,16條高鐵線路交錯,開行高鐵量佔全國1/4。上海每分鐘都有高鐵進出站,長三角城市高鐵出行半徑為0.5-1小時。

長三角有全國第一個一碼通行高速網,不管是ETC通道,還是人工通道用支付寶掃碼,都可以實現一碼暢行,不用反覆繳費。滬寧杭甬3小時互通,長三角都市圈內1日往返。

全國最智慧的公交網絡也在長三角,90%以上區域已支持支付寶掃碼乘車,其中還包括絕大多數縣城。杭州還出現AI設計的公交線路,跑得比地鐵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