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一渠——鄭國渠

鄭國渠,是古代勞動人民修建的一項偉大工程,屬於最早在關中建設的大型水利工程,位於今天的陝西省涇陽縣西北25公里的涇河北岸。它西引涇水東注洛水,長達 300 餘里。

天下第一渠——鄭國渠

2016年11月8日,在泰國清邁召開的第二屆世界灌溉論壇暨67屆國際執行理事會傳來喜訊,鄭國渠申遺成功,成為陝西省第一處世界灌溉工程遺產。

公元前246年(秦王政元年)由韓國水工鄭國主持興建,約十年後完工。其時韓國因懼秦,遂派水工鄭國入秦,獻策修渠,藉此耗秦人力資財,削弱秦國軍隊。此舉適得其反,促進秦國更加強大。《史記·河渠書》記載:“渠成,注填淤之水,溉澤鹵之地四萬餘頃(折今110萬畝),收皆畝一鍾(折今100公斤),於是關中為沃野,無凶年,秦以富強,卒並諸侯,因命曰‘鄭國渠’。”

鄭國渠是以涇水為水源,是灌溉渭水北面農田的水利工程(據《史記·河渠書》、《漢書·溝洫志》記載,它的渠首工程,東起中山,西到瓠[hù胡]口)。1985年到1986年,考古工作者秦建明等,對鄭國渠渠首工程進行實地調查,經勘測和鑽探,發現了當年攔截涇水的大壩殘餘。它東起距涇水東岸1800米名叫尖嘴的高坡,西迄涇水西岸100多米王裡灣村南邊的山頭,全長2300多米。其中河床上的350米,早被洪水沖毀,已經無跡可尋,而其他殘存部分,歷歷可見。經測定,這些殘部,底寬尚有100多米,頂寬1 - 20米不等,殘高六米。

鄭國渠修成後,大大改變了關中的農業生產面貌, 用注填淤之水,溉澤鹵之地.就是用含泥沙量較大的涇水進行灌溉,增加土質肥力,農業,迅速發達起來,雨量稀少,土地貧瘠的關中,變得富庶甲天下 (《史記·河渠書》)。

2012年陝西省政府與陝西文涇水力發電有限公司簽訂鄭國渠旅遊風景區開發合同,對鄭國渠景區重新開發建設。

鄭國渠景區是集歷史人文、旅遊觀光、休閒度假為一體的綜合旅遊景區,以古代水利文化、大秦文化、涇河文化為主線打造。景區以鄭國渠悠久的歷史為引領,以巍巍仲山為依託,以悠悠涇水為紐帶。景區五大區域涇河地質公園區、涇河峽谷觀光遊覽區、黑溝奇峽區、文涇湖休閒度假區和北仲山後備旅遊區向遊人講述著景區濃郁的歷史底蘊和旖旎的自然風光。

涇河大峽谷

天下第一渠——鄭國渠

涇河大峽谷被譽為“關中第一大峽谷”,既有一川碧水之靈秀,又有幽谷深峽之奇觀,峽谷最窄處不過18米,船行其中,驟然逼仄,深淵絕壁橫天險,似進入另一番天地,峽谷深處兩岸壁立萬丈,其壺穴崖壁景觀堪稱千古奇景,大自然鬼斧神工之傑作。

黑溝

黑溝深幽神秘,因其地形狹長,壺穴溶洞密佈而得名,最窄處不過一米,終年少見陽光,路險景奇;傳說涇河龍王被斬後,術士袁守城心懷愧疚,在涇河邊偶經黑溝,見此地仲山四環,面朝涇河,有福地洞天之天象,便在此為龍王修廟立像以化解龍王心中戾氣;黑溝也因這則傳說更顯神秘。

龍鬚龍涎瀑

天下第一渠——鄭國渠

龍鬚、龍涎瀑布是一脈而成,又不同景緻的兩級瀑布,龍鬚瀑靈動飛揚,幾經跌宕激濺起無數小水珠,化作迷茫的水霧多姿多彩、賞心悅目;龍涎瀑氣勢磅礴,在山谷中呼嘯騰躍而出,未見其容、先聞其聲、拾級而下、驚鴻一瞥,見龍涎瀑懸在山間,洶湧澎湃、震撼心靈。

孔雀灣

天下第一渠——鄭國渠

孔雀灣深藏在河谷之間,遺世獨立,一彎碧水像一條翡翠色的綢帶;一側崖壁歷經河水千萬年的沖刷,竟是大自然的神奇之手畫下的一幅孔雀開屏美侖美奐的大型壁畫。

龍女峰

天下第一渠——鄭國渠

非文字所訴地

悠悠涇水之上流傳著一則美麗動人的愛情神話;柳毅傳書。落難的洞庭龍女與落地書生柳毅的動人故事以各種形式被演繹,龍女峰似洞庭龍女在涇河岸邊梳妝打扮著,靜候她的有緣人。

仲山晴嵐

仲山連綿不絕,風雲變幻、氣象萬千;每當雪雨霽晴,峰巒之上,藍天如洗,白雲朵朵,嵐氣嫋嫋,猶如浣溪之紗飄蕩在清流之中。

凸碧潭

凸碧潭宛若仙子遺落在涇河的一塊翡翠,晶瑩剔透、碧綠澄澈、明麗見底;碧綠的水面,倒映著兩側山峰,靜靜地看著,竟忘記了這是流動著的河水;水上多姿多彩的奇石,彷彿五彩珍珠鑲在翡翠之上。山谷中的凸碧潭格外清靜高雅,細聽蟲鳴鳥叫,感受山風流水放佛置身世外桃源。

涇岸觀潮

雨季的涇河,似涇河龍王放任了天性,疾風捲巨浪,以萬馬奔騰之勢在仲山之中肆意奔湧。涇岸觀潮可遇不可求,最佳觀賞點在文涇湖大壩處;每到洪水來臨之際,洪水順著壩下墜,觸底騰躍而起,狀如巨勺,形似龍舞,繼而築成一堵水牆,順勢而下,所過之處潮聲如雷,雲氣昏暗,山河欲摧。

天下第一渠——鄭國渠

非文字所訴地

景區南距中國第五大國際航空港——西安咸陽國際機場僅40km,距離鹹旬高速橋底出口僅10km,鄭國渠旅遊風景區具有東連西接,南融北通便捷的交通條件。從西安城區到景區的行程約為1.5小時,從咸陽市區到景區的行程約為1小時左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