汙衊農村留守婦女,齷齪的人你不是走眼,是眼瞎

有色眼鏡下的留守婦女

隨著農村青壯勞力外出務工甚至出國勞務,農村出現了各種留守群體,留守兒童、留守婦女、留守老人。

汙衊農村留守婦女,齷齪的人你不是走眼,是眼瞎

其中留守婦女因為性別和年齡特殊,成為很多人齷齪聯想的對象。丈夫常年不在家,這些女人的生理需求怎麼解決?是不是有很多出軌不忠的故事?生理上的需求、農村傳統的婦道、個別人的出軌故事,成為許多人齷齪的立足點。

汙衊農村留守婦女,齷齪的人你不是走眼,是眼瞎

編造出“農村婦女最難熬的就是晚上”、“留守婦女與村幹部”等駭人聽聞的故事。而這其中,很多都是根本沒接觸過農村留守婦女的鍵盤俠。用城市裡男男女女那幅眼鏡來看待農村留守婦女,你這不是走眼,是瞎眼。

汙衊農村留守婦女,齷齪的人你不是走眼,是眼瞎

他們的肩膀撐起了半邊天

真實的農村留守婦女,小吏覺得,非常的吃苦耐勞,他們用肩膀撐起了農村的半邊天。

丈夫不在家,他們承擔起家裡全部的工作,既要種地又要照顧老人、孩子。她們經常一早天不亮就下地幹活,等到澆地、麥收、秋收的時候,經常忙活到凌晨。

汙衊農村留守婦女,齷齪的人你不是走眼,是眼瞎

家裡老人、孩子生病,是她們跑前跑後、伺候忙碌。

同樣是兒媳,儘管經濟條件不行,但是農村好媳婦的數量遠遠超過城市。甚至有時候他們還得打工貼補家用。在縣城一些工地,隨著青壯年外出,女工多得是。

汙衊農村留守婦女,齷齪的人你不是走眼,是眼瞎

為什麼不去關注她們吃苦耐勞的地方,而是用放大鏡去審視個別人不檢點的行為?

給留守婦女更多的關愛

一提到關愛留守婦女,總有人不懷好意的聯想。對留守婦女最大的幫助,是在本地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讓青壯年回鄉就業,讓她們團圓團聚。或者發展互幫互助,讓留守婦女在種地、老人孩子遇到疾病的時候,不再那麼孤立無援。

汙衊農村留守婦女,齷齪的人你不是走眼,是眼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