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關羽敗走麥城僥倖不死,劉備和諸葛亮會怎樣處置關羽?

用戶264393909


如果關羽敗走麥城僥倖不死,還能安然的回到益州。我認為,只要劉備腦筋不抽風,他和諸葛亮肯定不會動關羽一根汗毛。理由有三:

第一,關羽在劉備軍中的威信極其的高,殺關羽會導致軍心動搖;

第二,東吳攻陷夷陵三峽口,劉備被堵在了益州。在走陸路出川極其苦難的情況下,關羽是收復荊州最合適的將領;

第三,劉備的性格決定了他不會殺關羽,因為他不是個嗜殺之人

下面,詳細分析一下這三點理由。


第一,關羽地位很高,威信也高,堪稱是劉備軍中的第二號人物。殺了關羽,必然會導致軍心動搖。

劉備的部隊大概分成三個部分,按照跟隨他的時間來排序,分別是北方兵、荊州兵以及益州兵。其中資格最老,同時對劉備最忠誠的,是北方兵。這批北方兵,從劉備二十八歲起兵之時就跟著他了。其中的代表人物就是關羽、張飛、趙雲。看這些人的名字就知道,北方兵在劉備集團的內部究竟是什麼地位(都是有投票權的)。

因此,劉備集團穩不穩定,關鍵就是看這批有投票權的人跟不跟劉備自己走。

關羽和張飛是最早跟隨劉備的老骨幹,從二十多歲就跟著,一直跟到六十歲。說句恭維關羽的話,他其實就是劉備軍事集團的二當家,地位要高於諸葛亮。試問,劉備怎麼可能斬掉二當家?如果劉備失心瘋,怒斬了關羽,隊伍還要不要帶了?

所以說,關羽不僅不能殺,而且還要繼續委以重任。這是為了劉備集團的團結著想。畢竟北方有曹操,東面有孫權。劉備還遠遠沒有到殺功臣的地步。



額外再多說一點。後來劉備興兵伐吳,一方面是為了奪回荊州,重新掌握主動權;一方面也是為了替關羽報仇,穩定隊伍。畢竟關羽是團隊的老二,他死了,劉備作為隊伍的老大,如果龜縮著不表態,那麼結果會是什麼?自然是這批遊俠,就用腳投票了唄。

劉備後來伐吳失敗,差點讓蜀漢亡國。但是伐吳也有個好處,就是劉備給兄弟們做了一個交代:大哥只是能力不行,但是大哥的態度還是很誠懇的

因為劉備的這一舉動,蜀漢內部的北方兵和荊州兵空前團結。後來諸葛亮五次北伐,如果沒有這種團結度,蜀漢早就散攤子了。並且劉禪的皇位在當時也是出奇的穩固,魏國和吳國後來都有權臣亂政的問題,尤其是魏國,皇位都讓人給篡了。但是唯獨蜀漢沒有這個問題,劉禪穩坐皇位四十年。

所以說,雖然真實歷史上的劉備、關羽二人的關係親密度,不像《三國演義》中描述的那麼誇張,但是關羽在劉備陣營中的地位很高,這一點是肯定的。劉備於公於私,都不能對關羽下手。



第二,蜀漢當時的行勢,和關羽的能力,劉備都不能殺他。

關於蜀漢的當時的形勢,一句話總結:完全喪失了主動權!

孫權派呂蒙偷襲荊州時,還派了陸遜等人偷襲了夷陵和武陵。這兩個地方是現在的宜昌市和常德市。有點歷史和地理的常識的人應該都知道,當年這兩個地方,就是國軍與日軍反覆攻防的戰略要地。因為如果把兩個地方握在了手上,就能卡住四川的咽喉,導致川兵無法大規模出川。

回到三國那個時代來說,劉備從益州出兵伐東吳,只能走水路。並且後勤補給線還拉的特別長。這就對水軍的要求更高了。而偏偏關羽就是一個指揮水軍的高手,著名案例就是樊城一戰中水淹于禁七軍。

當時關羽統帥的荊州水軍,用大船鉅艦直接摧毀了于禁的信心,三萬魏軍精銳近乎成建制投降。

禁與諸將登高避水,羽乘大船就攻之,禁等窮迫,遂降。——《三國志·關羽傳》

可以想象,劉備出川必須要用水軍,而關羽正好是水軍高手。如果他自斬水軍大將,豈不是傻得可愛?

至於說關羽的領兵能力,在《三國志》中也是予以了肯定的。

蜀,小國耳,名將唯羽。——《三國志·劉曄傳》

第三,劉備的性格比較寬容,比曹操和孫權強多了。若以劉備的性格來看,只要他的性情沒有大變,他肯定不會殺關羽。

歷史上的劉備,雖然不像《三國演義》中描寫的那麼誇張(動不動就哭鼻子),但也算是一個極其寬仁之人。

具體例子不逐一列舉了,這裡只說兩點:

首先,劉備從來沒有殺過功臣。尤其是從徐州就跟著他一起打天下的心腹,關羽和張飛不說了,最典型的就是糜竺。他的弟弟糜芳出賣了關羽,糜竺自縛去請罪,劉備根本就沒有追究他的意思。直接安慰道,是你弟弟犯了罪,不關你的事。言外之意:只要是跟著我混的老哥們,我不讓你們吃虧。相比較來說,孫權逼死陸遜,羞辱張昭;曹操逼死荀彧、崔琰,劉備真的是仗義之人了。

其次,劉備打過很多的仗,但沒屠過城。在漢末亂世,屠城是很正常的事,不屠城是很難得了,因為這一點很多人都做不到,比如曹操那廝。正是以為劉備不屠城,所以他到哪裡,老百姓跟到哪裡。最典型的例子是荊州十萬百姓跟隨劉備南下,怕的就是曹操那廝屠城。


所以實事求是的說,歷史上的劉備,是個倔強並且有脾氣的老兵油子(鞭打督郵),但他不是一個殘忍的人。在你死我活的漢末亂世,不殘忍的人,就已經可以算得上是仁者了。還要啥自行車啊?


總的來說,我認為劉備只要腦子不抽風,以正史上對他的記載來分析,他完全沒有殺掉關羽的可能性。即便是關羽丟了荊州,讓劉備損失了幾萬精兵,以及戰略主動權。但劉備依然不會殺關羽。

當然了,畢竟歷史上沒有發生過這件事。所以以上都是一家之言,完全是瞎猜的。


Mer86


丟失根據地荊州,論罪該斬。但是關羽是劉備嫡系中的嫡系,不會被殺。同為嫡系的張飛丟失徐州就是證明。但是不可能一點都不受懲罰,基本也就是以下幾種處罰方式:

降薪罰俸。這是最基本的懲罰,但是考慮到劉關二人的關係,未必採用這種方式。

降職降級。諸葛亮、趙雲都用這種方法懲罰過自己,所以用在關二爺身上也是適當的。

戴罪立功。關二爺手下有兵有將,再沒有後顧之憂,翻盤不是難事。既體面又得益,劉備不虧,關二爺也是捱了剋又能迅速找回顏面,作為江湖老油條的劉皇叔最可能採取的懲罰方式。

發配戍邊。其實就是重新給二爺一個立足點,一旦東征東吳或者北伐曹魏,立馬還得重用。尤其是曹魏,畏懼二爺如虎,先鋒位置有可能就是二爺的。此懲罰實則就是放二爺一馬。

大概也就是這些,純屬胡謅,以博諸君一哂。


禁街虎1


可以肯定的講,劉備不會處罰關羽,還會和他一起帶兵攻打東吳。

第一,失荊州,關羽的過錯很小!

劉備打敗曹操以後,佔領漢中。這個時候關羽進攻襄陽、樊城其實是抓住了良機。


一,曹軍剛剛在漢中失敗,士氣低落。二,襄陽、樊城曹軍很少,不超過萬人。三、襄樊地區前一年爆發了反抗曹魏的起義,民心可用。四,此時東吳正在進攻合肥,曹魏分身乏術。

綜合以上幾點,可見關羽進攻襄樊地區的選擇是沒有問題的。

第二,關羽在前線打的很好,失敗根本原因是東吳的偷襲。

關羽攻打襄陽樊城很順利。迅速攻克襄陽,成功包圍樊城。並且水淹七軍,打敗了前來增援的于禁,俘虜三萬多人。雖然被徐晃打退,但關羽仍然包圍著樊城。即使曹魏舉國來援,關羽也能從容撤退,絕不會丟掉荊州。



而且,關羽在荊州後方佈置了大量警戒部隊,防備東吳偷襲。這些佈置都沒有問題。

關鍵就是東吳背信棄義,突然偷襲。而糜芳傅仕仁不戰而降,這才導致關羽全軍崩潰、滿盤皆輸。罪魁禍首是孫權!

對這些,劉備看的清清楚楚,他怎麼會怪罪關羽?!


他會痛恨叛徒糜芳,更會痛恨無恥鼠輩孫權!然後帶著關羽一起領兵殺回荊州報仇雪恨!這才是真正的劉備,恩怨分明,有仇必報,而且當場就報!

早在大意失荊州前,關羽就丟過荊州。劉備也沒有怪他。


建安二十年(215年),孫權派遣呂蒙襲取荊州的長沙、零陵、桂陽三郡。

劉備當時就氣的爆炸,自己率兵五萬進駐公安,讓關羽帶三萬兵進駐益陽。準備與孫權決一死戰,大幹一場!


上將噯福斯


當關羽歷經坎坷回到了成都。心裡很不是滋味。大哥,將他的命根子荊州交到了我手裡。我卻給弄丟了。太對不起大哥了。我無法向大哥交代。也吧!。待俺見到大哥後。請罪之後。.他正想著。猛聽得一句。是二弟嗎?。二弟你在哪裡。我的二弟。又一句雷打的話語。二哥回去呀!二哥呀!可想殺俺燕人張翼德可。渣渣渣。哇哇哇。。關羽那紅臉更紅了。劉備緊走幾步來到關羽跟前。用他那大手緊緊的握住了二弟的手。二弟。你的事。大哥我都知道了。有雞就有蛋,留的青山在。不怕沒柴燒。走。大哥為你備下接風酒。難得今天我們哥三個又聚在一起。三弟。我們和你二哥有四五年沒在一起了吧!大哥。是五年。俺老張夢裡還想的二哥呀!。大哥,三弟。我關某對不住二位。尤其是大哥。我辜負了大哥的信任,將荊州弄沒了。可恨那碧眼紫鬚小兒。暗地裡使絆子。偷襲荊州。二弟我把大哥的命根子丟了。想俺關某出世以來溫酒斬華雄。土山約三事。斬顏良,誅文丑。過五關斬六將,千里走單騎護送二位嫂子與大哥團聚。古城之下三通鼓未避。斬了老蔡陽的人頭。單刀會魯肅。水淹七軍斬龐德。刮骨療毒傳佳話。大江大浪過了多少回。臨了。確載在吳下阿蒙的手裡。大哥。我這口氣出不來。我丟不起這人。年年打雁確被雁琢了眼。大哥。三弟我們來世再續手足情。我變作厲鬼也要要了呂蒙的命。說吧!按蹦黃抽出肋下寶劍就要摸脖子。君侯且慢。山人有話要說。諸葛亮搖著羽扇來到跟前對二爺說。君侯。我們莫在乎一城一地的得失。我自己檢討。我的隆中對有很大的戰略失誤。荊州四敵之地。不如我們放棄,執行鳳雛的對策。奪取涼州。君侯。君子報仇。十年不晚。千軍易得,一將難求。留著有用之身。繼續為大哥開疆拓土。你是漢王的左膀右臂。漢王離不開你。至於荊州我們順水推舟送給孫權。穩住他。我們幹我們的大事。將來天下都歸了我們。還怕你報不了仇。君侯毅下如何。二弟。就聽軍師的吧!。噢!關羽放下寶劍。手指東吳方向。紫須小兒你等的。此仇關某必報。兄弟三人又一次緊緊擁抱在一起。不易呀!淚又一次流了下來。





約定9521


我認為有以下幾種後果:

降職留用,以觀後效

作為蜀漢少有的可獨當一面的大將,關羽的確稱得上蜀漢集團的頭號戰將!劉備、諸葛亮入川,將劉備集團的根據地交給關羽就是最好的證明!諸葛亮入川前,選擇駐防荊州的軍事將領其實有很多,比如趙雲和張飛,但諸葛亮最終選擇了關羽,因為張飛性情暴戾,且有之前醉酒丟徐州的事兒,因此不敢用張飛。

至於趙雲,是在劉備和諸葛亮眼裡,趙雲是個堅決服從領導且勇猛的將才,單兵作戰能力強,但缺乏統籌計劃的領導能力。關羽雖傲慢,但有謀略,之前劉備出征總帶著關羽,就是最好的證明。

對於人才稀少的蜀漢來說,絕對不會因為一次的兵敗就會殺了的。我認為萬般無奈之下的劉備最多責罰幾句,絕不會殺了關羽,而是用激將法令其奪回荊州,一雪前恥!

軍法從事,以儆效尤



劉備雖然仁義,和關羽是磕頭的結拜弟兄,但在社稷江山面前不會徇私,也不輕易放過他的。諸葛亮曾經揮淚斬馬謖,不是軍紀嚴明的極好證明麼?關羽若沒死,蜀漢的軍紀能否給他留下活命還是一個未知數。

不殺不罰,不逐不用

假如關羽兵敗逃回益州後,或許等待的是劉備對他的冷漠和失望,但考慮到一向將信義放在首位上,劉備可能會像關羽華容道放曹操時從輕發落,但從此以後,關羽會和馬超一樣不被重用!

關羽其實也是一個罪人,若不失荊州,沒有被殺死,劉備也不可能發動夷陵戰事,也許蜀漢的江山不可能丟掉的那麼快。總之,歷史是一面鏡子,成敗盡收其中。


獨舌視界


如果關羽僥倖能從麥城突圍,殺回益州,劉備是否會對關羽進行懲處?個人認為懲罰肯定是有的,但不會下死手甚至後期還要重用,原因就在於,只要劉備想收回荊州,關羽必須要留下。

並不否認大意失荊州給劉備集團造成了極大的損失,《隆中對》戰略徹底破滅,劉備只能面對東征東吳和從西北崎嶇的山路北伐曹操這兩個方向,但從益州的實際情況來說,兩個進攻方向都無法開展,東征東吳白白折損自己的實力,北伐曹操光從諸葛亮和姜維前後將近20次的大型進攻就可以看出,這條進攻戰略根本不可行,雖然荊州三郡丟失後,蜀漢集團還延續了將近半個世紀,但從實際情況來說,他們早就失去了翻身的本錢,滅亡就是時間上的問題而已,所以在荊州三郡丟失的問題上,關羽罪不可恕。



但如果真正從實際情況來說,關羽丟失荊州三郡,遠在益州的劉備集團也逃脫不了干係,雖然由於史料的匱乏,我們至今也無法知曉當年關羽北伐究竟是否受到了劉備的旨意,但從關羽北伐到東吳偷襲荊州三郡之前,期間長達幾個月劉備方面沒有任何動作和反應來看,這應該是一次劉備早就知曉的軍事行動,既然益州方面知情,那劉備就更應該清楚,這也是一次冒險的行動。



公元219年,在為益州之戰和漢中之戰提供了長達七年輸血的戰略支援後,荊州三郡實際上已經疲憊不堪,也引起了眾多地方士族的不滿,公元215年因首次與孫權在荊州劃分的問題上發生衝突,孫權偷襲當時還掌握著荊州五郡的關羽,戰爭剛一爆發,五郡當中的桂陽和長沙竟然直接投降淪陷,零陵在經過短暫的抵抗後也直接投降,最後在劉備直接率領5萬大軍返回荊州增援的情況下,孫權才直接停止軍事行動,可見在長期的戰爭消耗下,荊州的軍事倆已經相當薄弱,自守都是相當困難,更何況主動進攻,因此在四年之後,雖然在樊城之戰,關羽初步取得了巨大勝利,但實際上也留下了巨大的隱患,這個責任不能讓關羽一個人來承擔。



公元219年在荊州三郡淪陷後,僅過了兩年時間即公元221年,劉備在沒有經過足夠準備的情況下就匆忙發動了討伐東吳的夷陵之戰,如此匆忙發動戰爭直接的原因就是,此時距離荊州三郡淪陷過去的時間並不長,劉備集團多少在荊州地區還保留著一定的民心,如果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出兵,會獲得荊州地區一些士族和老百姓的支持,如果拖延日久當民心完全歸屬到東吳方面時,重新奪取荊州就會變得相當困難,至少從戰爭爆發後,武陵郡等地區相繼發生叛亂響應劉備,甚至還有五溪蠻夷諸多部落加盟劉備大軍來看,劉備集團當時在荊州還是具備著一定的人氣,這也是劉備匆忙想奪回荊州的原因之一。

所以如果關羽能夠成功逃回四川,相信劉備還會選擇留用關羽,畢竟劉備入川后,長期以來都是關羽把守著荊州地區,關羽在荊州還是具備著相當高的威望,他活著也可以在荊州地區籠絡相當多的人群,至少在重奪荊州方面,關羽仍然有著很大的利用價值,劉備沒有必要嚴懲關羽甚至將其處決。


遼寧資深球迷


若關羽敗走麥城而僥倖不死,諸葛亮絕不可能為難關羽:因為早有之前‘’關雲長義釋華容‘’之後被劉備力保關羽,故而關羽失荊州走麥城即便僥倖不死於孫吳之手,諸葛亮也會給足劉備面子而放過關羽……。


早在之前的火燒赤壁一戰中,諸葛亮借東風火燒赤壁而大敗曹魏軍。在諸葛亮這一軍事大手筆中,諸葛亮已經為曹操設計好了曹操一行兵敗後逃跑的必經之道:華容道。而就埋伏於華容道的守將人選,劉備竭力推舉有萬夫不當之勇的關羽。而料事如神且深知關羽忠義秉性的諸葛亮知道,若啟用關羽埋伏於華容道,這無異於給了曹操一行成功逃逸的機會。但諸葛亮畢竟拗不過劉備再三的苦心力諫,而最終只得認可同意由關羽鎮守華容道,關羽亦立下了軍令狀:‘’若放走曹操當接受軍法處置‘’。果不其然:曹操一行兵敗赤壁後竟一路奔華容道而來。當曹操一行來到時,只聽見華容道路口鑼鼓齊鳴殺聲震天,威風凜凜的蜀國大將軍關羽橫刀立馬擋住了曹操一行的去路。深知關羽性格的曹操見狀遂翻身下馬,跪在關羽面前向關羽打出了攻心之牌:聲淚俱下地向關羽敘說了昔日的往事:當年關羽、劉備下邳失散,關羽因護衛劉備兩位夫人而陷身曹營。關羽得知劉備投奔袁紹後,遂單刀匹馬護衛兄長兩位皇嫂千里尋兄。從而在拒絕了曹操賞賜的重金美女和官爵後,星夜出走連闖五關,並先後斬殺了孔秀、韓福、孟坦、卞喜、王植,秦琪等曹操六員大將。曹操的一番攻心之言果然起了作用:只見關羽長嘆一聲,遂撥轉馬頭而側立一旁讓出了道路。由於關雲長的義釋華容,從而使蜀軍失去了一次徹底殲滅魏軍的絕好機會,也從此為蜀國的滅亡埋下了歷史的伏筆。

事實果然不出諸葛亮所料:關羽回到蜀軍營地後,當諸葛亮欲按照軍法處置關羽時,劉備遂向諸葛亮哭訴與關羽的兄弟之情,讓諸葛亮放過關羽。其實,料事如神的諸葛亮知道:關羽何許人也?豈是說殺就殺之輩?而只不過是做個樣子給眾人看看罷了,因為關雲長畢竟不是失街亭後沒有人出來說情的馬謖


Mrttlzz99


關羽何許人也,劉備的二弟啊!當年劉關張三人桃園結義,不求同生但求共死,三人自起兵來出生入死,感情很深的。當年赤壁之戰後,諸葛亮派關羽守華容道,可關羽念及舊情放走曹操,當時魯肅在身邊,他人四人一起上演了要同生共死的畫面。



關羽失荊州,若回到劉備身邊,劉備也絕不會殺關羽,最多就是降級,讓關羽養精蓄銳,戴罪立功,以待日後重新奪回荊州。


旺旺餅真好吃


劉備都能打著為關羽報仇的旗子,發動夷陵之戰,說明關羽在他心中還地位比較重的。如果關羽能回去的話,可能會自己要求降職負荊請罪,而劉備會說一些官面話。這樣君臣相安,又能獲得下屬忠誠。不過諸葛亮因為是法家,可能會採取點處罰措施。但是劉備畢竟是君。他的意見最重要。



崑崙國史


這個問題提的平淡,因此在回答上沒有多少發揮的餘地!人人都知道的結果,你答不答無所謂!

劉關張桃園結義,不求同曰生,但求同日死,劉因失荊州而殺關公,幾乎不可能,——那不是自殺嗎?蜀國衰落的原因,恐怕也因關羽的成分多。你想想,如果關羽很好地執行了諸葛的聯吳抗魏的大政方針,荊州不失,關羽不死,這仇沒有,那會發兵東吳?難道為了夫人嗎?以劉同志的觀點女人如衣服而論,顯然不是!那就沒了夷安之戰,火燒連營七百里,十幾萬將也不會死,以西蜀之小國,十幾萬精壯勞力,作用大了!

總之,這事成立,關羽什麼事也不會有,該怎樣還怎樣,如此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