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軍大業》為什麼在豆瓣上無法評分?

用戶6154068983


給豆瓣一百個膽,他也不敢開放評分。畢竟《建國》《建黨》《建軍》三部曲是獻禮片,是中央電視臺、八一製片廠等幾個國有影視公司,集合國內明星的頂級陣容,拍出來為國家祝壽用的,目的是弘揚主旋律。萬一評分低,國家臉上也沒面。

三部曲我都看過,其實還行,用宏觀歷史的手法,把那個年代的一些重要事件拍出來,然後對一些名人在那個時期的故事都進行了描述,還是挺震撼的。



看我頭像是不是想叫爸


為什麼你心裡沒點逼數嗎


赤羽477


其實這是一個很簡單的問題,觀眾們對於電影的標準不一樣。而偏偏這樣的主旋律電影是不開放評分的。觀眾也不用過多的糾結評分一事,畢竟看電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當豆瓣遇上《建國大業》的時候,我覺得需要將評分和電影本身二者分開,去獨立的評判。因為建國大業這部電影本身的意義不是在劇情和演技,如果用以上這兩個標準去衡量電影,那評分低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建國大業》作為09年上映的一部,為慶賀祖國建國60週年而上映的電影,本身其應有的特殊含義就應當值得我們尊敬。電影集結了我們熟知的特型演員、明星演員,他們用零片酬出演的態度,來為我們展現了建國初期的那段可歌可泣的歲月。

由於電影本身不是為了突出劇情(因為類似的電影和那段歲月的故事,每一箇中國人都比較熟悉),加之那麼多的明星都需要安排和照顧,同時為了順利上映給祖國賀禮,於是一個走馬觀花、挨個認明星的電影就誕生了。

我依稀記得當時看這部電影的時候,根本沒有時間去關注劇情本身和演員的演技,似乎只顧著去認,這是哪個,那又是誰了。

於是我們部分認真負責的觀眾在觀看影片以後,憤憤不平的在豆瓣上給出了很低的分數,這本身並沒有錯,但是我覺得我們應該用更客觀的態度去分析看待《建國大業》這部電影。


影視控


畢竟厲害了我的國都被很多人吐槽


紋小佩琪的老哥


拍的這個既不是為拿獎,也不是為票房,藝術性和商業性都不是這片的基本出發點,只是宣傳口的一種常規形式,擱豆瓣上有啥好評價的?我猜那些介意不能評分的大多也不是衝電影本身去的。對歷史有創造性研究意見,很多地兒可以發表討論,又豈止區區豆瓣。

剩下一部分人可能也只想單純的去吐槽某某毫無演技、某某隻會耍酷,拍出來簡直侮辱先烈。建軍相比建黨、建國,也有個明顯的變化,起用的年輕偶像派藝人更多了,不像前兩部那樣老中青三代相得益彰。滿屏都是小鮮肉,不免會讓很多觀眾覺得“陣容引起不適”,不適也沒辦法,誰讓你要去看了?(演員表可都標明瞭的)畢竟還有相當部分的青少年朋友在歷史虛無的迷途裡,這個只能讓他們的偶像愛豆來打救。

給小朋友們補補課,你們沾了點光又跟著複習一遍。答案都在手裡了,還要什麼評分。


江河雜侃


如果你這條問題3天后沒有被刪除的話,我就告訴你。


玩樂帝


你竟然敢去評分,我的天。

《建軍大業》它不僅僅是影視,還有深層意義。

你是想對建軍大業這段歷史評分呢,還是電影作為自身的影視屬性。就算影視屬性,它還多個紀念意義。

《建軍大業》講得是1927年8月1日南昌起義,播映於2017年7月底,為紀念八一南昌起義90週年,明星群集,大多都是友情出演。說白了,電影不是為了賺錢 你去評個啥。

主要出品:中國人民解放軍八一電影製片廠


五毛錢一個


我想說的是,他敢放開,你敢去評嗎?人家是在保護你,孩紙。


pdo0qpp0OOpoqopq01ll


因為拍的不好,但政府壓力面前不敢說,也不會讓用戶說


浮生為悲


敢嗎?所以老外就拿這個說事,說咱們沒自由,咱們有自由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