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發展的技術難題有哪些?該如何解決?

覓夜店


本人最近剛好參加了一個有關VR可視化數字技術培訓實驗,有感而發。要了解技術壁壘首先要了解技術要求吧。

VR(虛擬現實技術)主要包括模擬環境、感知、自然技能和傳感設備等方面。(1)什麼是感知?聽覺、觸覺、力覺、運動、嗅覺和味覺等,還有計算機圖形技術所生成的視覺感知。(2)什麼是自然技能?是指人的頭部轉動,眼睛、手勢或其他人體行為動作。由計算機來處理與參與者的動作相適應的數據,並對讓用戶的輸入做出實時響應,並分別反饋到用戶的五官。(3)什麼是傳感設備?是指三維交互設備,像商場裡體驗機上的VR眼鏡、4D蛋椅等。

好了,接下來談談我對VR的技術障礙。(1)無法給使用者帶來逼真的沉浸式體驗,當今的實現方法有待完善。(2)“輸入”也是一大困擾。雖然現在xbox的手柄可以成為pc的控制器,但是在實際應用中還缺乏一些經驗,其他控制裝置依然不能模擬使用者的雙手。(3)缺乏統一的標準。這門技術仍處於初級階段,無論是粗糙還是漂亮,演示方式五花八門,空有熱情,沒有統一的標準。(4)容易讓人感到疲勞。這是我的親身體驗,鏡頭的移動過程中,焦點交替更換,給用戶帶來噁心的感覺。敏感人群更容易眩暈。目前還有一些研究顯示,女性通常比男性更容易對這些設備產生不適反應。


程序媛進化論


硬件上:

首先清晰度,目前雖然使用了菲涅爾鏡片,但是由於4k屏放大後的像素點問題,以及傳輸帶寬的問題,網絡延時問題,使用者還是有明顯噁心、頭暈等症狀,不適合長期佩戴,而且物理重量較重,長時間佩戴,對頸椎和脊椎是否有損失目前尚不得知。

軟件上:

目前相應的資源匱乏,尤其是優質資源,目前行業應用做的最好的應該是VR看房,其他行業,暫時沒有很強關聯的使用場景。而且操作系統目前人機交互方面也存在不足。

除了索尼在遊戲場景開發的PS VR,其他領域一直沒有較好的產品


喵灰灰吃小魚


VR技術難點不小。例如頭盔使得活動範圍受限,並且有一些輻射,很多玩家表示,頭盔戴久後會有一些刺激,例如頭疼。除此之外,VR需要很高的顯示技術,但是目前市場上的顯示技術用於VR清晰度不夠。另一方面,雖然VR應用已經打開,但是市場上尚無爆款產品,依舊是小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