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改革開放40週年——經濟發展篇

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经济发展篇

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做出了對於當代中國發展具有歷史性影響的重大決策,開啟了改革開放和集中力量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歷史新時期。40年來,當代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第一大工業國、第一大貨物貿易國、第一大外匯儲備國,連續多年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超過30%,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主要穩定器和動力源。圖為1978年,安徽省鳳陽縣小崗村的18位農民在“包產到戶”契約上按下手印。從此拉開了中國農村改革的序幕。中新社發 鳳陽縣宣傳部供圖 攝

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经济发展篇

1979年7月以來,中國在廣東省的深圳、珠海、汕頭市和福建省的廈門市設立經濟特區。圖為1980年9月,建設中的深圳特區。中新社記者 黃永照 攝

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经济发展篇

圖為1981年,福建福州,福日電視有限公司即將出廠的電視機。中新社記者 黃清全 攝

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经济发展篇

圖為1982年,時任河南省鄢陵縣縣長吳德榮上門為該縣第一個年收入"萬元戶"頒發勞動光榮匾。中新社發 張培林 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