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小的我不能戀愛,長大的我不會戀愛

有一天,我老公一臉猥瑣地問我:

“你知道Jay有女朋友了嗎?“

Jay是我大兒子,9歲,小學三年級。

很小的我不能戀愛,長大的我不會戀愛

白色和紅色鬱金香與藍藍的天空

石!

破!

天!

驚!

我最震驚的,不是他這種討人嫌的熊男生居然能交到女朋友,而是我居然不是第一個知道的!

雖然我當時心裡百感交集,但我還是像個出色的演員那樣面不改色,雲淡風輕地回了一句:“知道啊。”

你們知道,父母之間也是有競爭的,是要在孩子面前爭寵的。

雖然第一輪很明顯我已經輸了,但氣勢上不能輸!

我心裡已經盤算著怎麼去套Jay的話了。

於是某天聊天的時候,不知道怎麼聊到“女朋友”的話題,我這個心機婊媽媽怎麼能錯過機會?!

我假裝隨口問Jay:“你有女朋友嗎?”

他倒是很坦然:“有啊。”

每一個家長都是遺失在民間的影帝影后。

我繼續不動聲色,問他:“哦?是哪個女孩子?”

他告訴我是哪個班的,叫XXX。

那個女孩我見過,跟Jay在同一個地方學鋼琴。

“她也把你當男朋友?”

“那當然。”

“那男女朋友在一塊都做什麼啊?”

“就下課的時候一起玩。”

“現在放假,你們都很久沒見面了,要不我們約她出來玩吧。”

“不用。”

我:……

“那你以前喜歡的女孩,已經不喜歡了?你只有她一個女朋友嗎?”

“對。”

“那她呢?”

“她好像有很多個男朋友。”

我:???

我想起他念幼兒園的時候,喜歡高一級的成熟範兒小美女,每天自願當小跟班,可人家根本瞧不上他。後來小美女畢業,他低落了好一陣子。

小學一年級,喜歡一個單眼皮女孩,沒有任何進展,人家就轉學了。

到了三年級,眼看著好不容易“脫單”,結果……

看來他需要接受社會主義愛情觀的薰陶了,我跟他說:

“兒子你知道嗎,我們同時只能交一個女朋友,或者一個男朋友。否則就是對他/她的不尊重。”

很小的我不能戀愛,長大的我不會戀愛

安徽淮北:百畝荷花競相開放

跟Jay聊了幾次後,我大概猜到,他所說的“女朋友”和我們平常說的早戀不是一碼事。

他們這個年紀的“早戀”,更多是一種懵懂和欣賞。

可即使如此,我還是羨慕兒子。

為什麼呢?

我從沒“早戀”過,但我被“早戀”觀念荼毒過。

小學一年級,我和班上一個男生玩得特別好。

我們總是同進同出,一起寫作業,一路回家,差點要手拉手上廁所了。

因為太要好,班上同學有時會開開玩笑,比如看到我倆進教室,就有人起鬨:“快看,小情侶來啦。”

但我們知道,那真的只是開玩笑。

可是很快,班主任把我倆叫到辦公室,一派痛心疾首:

“7歲就早戀,你們倆思想怎麼這麼不單純?”

從那以後,我們倆打個照面都戰戰兢兢,不敢說話,不敢打招呼,生怕老師又來一次痛心疾首。

漸漸的,我們從曾經的同進同出,完全變成了同班的陌生人。

可天知道,在兩個6、7歲孩子的概念裡,哪有什麼“早戀”?

在我們心裡,對方就是閨蜜,就是朋友,就是兄弟。

到底是誰思想不單純?

到底是誰用大人的繁複來染指孩子的簡單?

因為“早戀”的帽子,我失去了人生中第一個異性好朋友。

從那開始,“早戀”兩個字就在我心底種下了種子:早戀是一種錯誤。

很小的我不能戀愛,長大的我不會戀愛

花朵 春天

小學五年級的暑假,我轉過一次學。

轉學前,班裡一個男生塞給我一個紙條,除了簽名外只有三個字:我愛你。

這是我第一次收到男生情書,第一反應應該是興奮?感動?或是害羞?

不不不,是害怕。

我心裡一陣戰鼓大作,有外敵要侵害我的那種感覺。

彷彿那不是什麼情書,而是妖言惑眾的詛咒,是要把我拉向“壞學生”的毒品。

從一年級往後,有好幾次接近“早戀”的苗頭,都被我眼疾手快地掐死了。

所以這一次,沒有任何興奮或者感動,我把紙條直接撕碎扔了。

可過了幾天,我到了新學校,男生又託人帶給我一封信,上面寫著:

上次我說“我愛你”太嚴重了,我想把“我愛你”改成“我喜歡你”。

非常簡單又有誠意的表白。

可是,當時我關注的,全然不是我喜不喜歡他,該如何答覆他,而是,有沒有別人發現這件事……

我沒有給他回信,沒有任何答覆,甚至從那以後就再也沒有見過他。

因為“早戀”的陰影,我可能曾經傷害過一個純真的男生。

我完全不知道,喜歡一個人,或者被一個人喜歡,明明是一件多麼美好的事,多麼開心的事。

很小的我不能戀愛,長大的我不會戀愛

上了初中,有個男生來我家找我玩,到了晚飯時間,我們一起出門,他回家,我去找我老爸參加一個飯局。

可就在晚飯後我回到家,看到我媽披頭散髮坐在地上,身邊到處是書撕成的碎屑,她一邊哭,一邊手裡還在撕著雜誌,嘴裡是典型的中國婦女式哀怨:“好好的一個女孩子,怎麼變壞了呢?”

沒錯,她手裡撕的,都是我平時愛看的書和雜誌。

她嘴裡說的“變壞”,就是我和男生“越界”。

她以為我是和男生談戀愛到八九點不回家,卻不知道我只是去蹭我老爸的飯局而已。

在她眼裡,“早戀”的孩子,就是壞孩子。“早戀”,就是變壞。

看到那個場景,我再也忍不住,坐到地上崩潰大哭。

那是我好幾年存下來的書。我的書有什麼錯?

就算我是和男生出去玩了,就是變壞?

這件事是我老媽對我的心靈重創之一,我是很記仇的,20多年了我還清晰記得那一幕。

還有很多有關“早戀”的不好的記憶,比如我和男生拍了一張合影,不知道怎麼就被老師和同學們傳成了在戀愛,最後校方甚至請了家長(那可是我人生中第一次被請家長)……就不一一說了。

正因為這些記憶,在我小時候,一直有一個妖魔化的理念:

“早戀”,是大逆不道的“惡”。

甚至戀愛本身,都是錯的,壞的。

除此之外,有關愛情是什麼,戀愛中該如何做,該如何保護自己……我父母從來沒有教過我一句。

當然,學校裡更沒教過。

我們就是在缺乏正確的愛的教育和引導、以及將“早戀”視為洪水猛獸的環境下長大的。

我們往往不知道什麼是愛,不知道如何去愛。

我們甚至會缺乏談戀愛的能力。

我有時候會想,後來長大的我總是喜歡上渣男,總是為了渣男肆意踐踏自己的尊嚴,總是在渣男傷害自己時毫無回擊之力,這是否就是小時候戀愛觀被過於禁錮的一種“反噬”呢?

很小的我不能戀愛,長大的我不會戀愛

巨型藍色蝶

我看了很多年日劇,最讓我感慨的情節,就是當父母得知上高中/初中/小學的孩子有了喜歡的人,他們的反應絕不是一味的打壓,而是支持,甚至幫孩子們出謀劃策,讓孩子安心地去追求自己喜歡的人,也會在孩子失戀時提供能讓他們放肆哭泣的懷抱。

還記得去年刷過屏的“天台告白”吧?

日本有一所中學,每年都會舉辦“天台告白大會”,由校長親自主持,孩子們走上屋頂,面向眾人,向喜歡的人大聲表白。

校長說:“開始之前,我要送給大家幾句話,沒錯從此展開的一定是愛,即將開始的就是愛,若是隻知害怕會受傷,這可不行哦寶貝。

愛是應該被尊重的,這和年齡沒關係。

愛是美好的,哪怕可能被拒絕,可能會受傷。

所以個子矮矮的初一小男孩,用力喊出了16遍“我喜歡你”。

所以他在被女孩當眾拒絕後,忍不住哭了,卻還是用力說謝謝。

很小的我不能戀愛,長大的我不會戀愛

廣西國慶花開彩蝶舞

當然,我不反對孩子“早戀”,不等於我贊成他過早地去嘗試性,不等於我贊成他不保護自己,不等於我不介意他受到傷害。

以前當記者的時候,我採訪過一批大家眼中的社會成功人士(比如企業老闆、大學教授等)對孩子“性愛”話題的態度,印象最深的是有一位內衣品牌的老闆,他不反對女兒早戀,但建議女兒在大學之前不要嘗試性,而女兒上大學時,他的入學禮物就是——避孕套。

他是真的要讓女兒用這個避孕套嗎?

更重要的,是要讓女兒學會保護自己的這個意識吧。

後來好幾次,趁只有我和Jay的時候,我聊起他和女朋友的事。

他總是很害羞,不願意多講,也不願意讓其他人知道。

(而我居然在公號上寫了,我真是個壞媽媽)

我就跟他說:

“喜歡一個人,不是什麼丟人的事,是我們每個人都會經歷的事。所以,你可以害羞,但千萬不要覺得羞愧。‘喜歡’這種感情,是沒有錯的。”

喜歡這麼美好的事,千萬別讓偏見給耽擱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