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行業為什麼越來越難做呢?

xm8023


在以前攝影可不是誰都能玩的、也不是誰都有相機的、手機拍照也沒有現在那麼強大,但是現在不一樣了,現在人人都可以玩攝影、相機也很普及了、手機拍照已經成了大眾日常拍照的一種方式。

現在你隨便去個景區都能看到下面這個場景,在以前是不可能的:

在08年的時候我和朋友開了個攝影工作室,那兩年日子過得很好,幫人家拍婚紗照、拍全家福、拍畢業照、拍兒童寫真等等。每天我們都不用出去找事情做,就在大街上開了個門店,每天都有很多人找上門來。

但後來日子就不好過了,一是同行多了,攝影機構、攝影工作室就像雨後春筍般冒了出了。二是攝影門檻降低了,很多人自己都會拍了,根本不會去請人拍。

我印象最深的應該是去幫別人拍畢業照,以前一到畢業季忙都忙不過來,基本上都是提前三個月來預約我們拍畢業照的。後來來找的人就少了,很多老師對我們說:自己的學生中有人會拍,所以就直接讓學生拍了。另外,一些老師也會拍,所以老師就拍了。

現在應該很少有人去拍證件照了,以前專門拍證件照的可是很吃香的;但現在很多人拿著手機就給自己拍證件照了,那還會去拍證件照的地方拍啊!

以前我學攝影的時候,我覺得摸一下相機都是很神聖的事情,更不用說拿著相機去拍了。但現在嘛相機已經很普及,你隨便去個景區或者公園,你都能看見很多人拿著相機在拍照。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攝影門檻越來越低是件好事,越來越多的人參與到攝影中來,讓攝影行業呈現出一片欣欣向榮的局面。

不用像以前一樣拍張照還得請人拍,然後花錢把照片沖洗出來。生活中看的美景、孩子成長的點滴、家人的幸福時刻在以前都無法記錄,但現在能很好的做到了。

攝影行業不是越來越難做,而是時代發生了變化,要求越來越高了,只有與時俱進才能保持競爭性。


攝影初級班


其實攝影行業現在確確實實是呈現著飽和狀態的樣子,至於為什麼會越來越難做,我覺得原因有三。

一、門檻低,低端從業者多

不得不說,在所有藝術門類當中,攝影屬於門檻最低的一種了。

買一臺相機,學習下基本的對焦、構圖等就能夠開始從業了,照片拍的質量如何怎麼暫時先不做評論,這樣做確確實實在不斷的壯大攝影團隊的人數規模,但是呢比較而言,整體水平不高。

二、惡性競爭

現在經常出現這樣一種狀況,肩上揹著一個單反相機就自稱自己是攝影師。想要拉業務,也不能走高精尖的路線,沒辦法只能打出價格戰了。

之前一套差不多的寫真可能需要八百左右,而現在幾乎五百塊就能搞定了,當然,要是對質量把控不太嚴格的話,基本上三百也能拍一套。這樣極大地壓縮了攝影師的利潤空間。

因為化妝、服裝、器材損耗、攝影師個人時間成本等等都是需要考慮在內的。有些攝影師甚至在賠本賺吆喝。

以上就是一些我關於攝影行業的討論,圖片源自網絡,侵刪。


光影的光陰社


不知道你所謂的“難做”是指的什麼?我感覺,目前攝影行業並不是真的難做,而是形勢變了,跟以前大不一樣了,經營和發展思路也要改變才行。實際上,縱觀整個攝影行業,其實是比原來蓬勃發展得更多更快。

首先,現在進入了“全民攝影”時代,攝影的門檻大大降低,這必然使得買相機買鏡頭買各種器材和配件的人越來越多,拉動整個器材行業的發展和更新換代,這是多好的事兒呀,我們可以有更多的選擇,能滿足更個性化的需求。

另外,現在各種攝影培訓班、攝影學校都很多,不可否認全民的攝影水平比原來普遍有了很大的提高,這也是好事,直接促進了各種攝影展、攝影大賽逐漸越來越多,拉動整個社會的攝影審美觀的提升,人們對藝術的欣賞水平也提升了。

因此,作為專業的攝影人,都能明顯的感覺到行業形勢不同。攝影行業不再神秘高不可攀,就是個技術活,而沒有那麼多追求藝術的高雅。從業人員比原來多了,追求功利的人也多了,有些風格和做法是我們以前不怎麼能接受的。另外,現在如果經營影樓經營工作室還跟以前一個思路,可能會覺得競爭越來越激烈。其實這也是正常現象,時代不斷地向前發展,哪有一成不變的行業。現在傳媒行業不都玩新媒體了嘛,零售行業不都玩新零售了嘛,工業不都玩大數據人工智能了嘛,攝影也需要新的思路。只不過新思路究竟是啥,大家還沒找到,都還比較茫然在嘗試。


無花無花


營業性攝影是夕陽產業,現在已經顯現。但不會消失,只是極大收縮。會像發達國家,一個城市只有兩三家攝影工作室,接拍高端廣告商業攝影,也有為數不多的兼職攝影師接拍活動攝影等業務。還有一些高水平的攝影師給雜誌供稿和參加攝影大賽,但他們大多不做營業性攝影。國外基本沒有影樓這種東西,中國這種遍地影樓全民大攝影只能是短暫的特定階段的產物。將來寫真類人像攝影需求會越來越少,婚紗攝影這種大中華地區特有的形式能持續多久還不好說。

攝影的火爆是個社會現象,在一個國家經濟飛速發展時期都經歷過攝影興起的階段,70至80年代的日本和臺灣都經歷過,60年代的美國人也以脖子上掛著徠卡相機為榮。但之後也相對冷落下來,迴歸到正常。從事職業攝影的人少,業餘攝影的人多。相機在發達國家銷售情況可以體現,中畫幅高端相機和民用卡片機銷量大,呈啞鈴型結構。相對來說,中國是橄欖球型結構,中低端單反銷量大。

未入行但又有志於從事營業性攝影的朋友要慎重。


謠言剋星


這個從幾個面來講吧

首先,門檻低~前面幾位都說了,一臺全畫幅配個小痰盂就是攝影師,二話不說就能出門接片了,技術都是次要,有臺相機敢自稱攝影師的一大堆。畢竟器材價格對於現在的收入來說並不貴。這種屬於“先驅者”隨後就有了不同的效仿者~

其次,這個原因也很有意思,很多人的認知中攝影師有點高大上,而且可以從事自由職業不受約束也造就了一批人的跟風。

其實還有一種人我不知道你們見過沒,最初純粹為了搭訕妹子而買的相機,很大程度上攝影師的顧客大多是女性,也就造就一部分專門尋著味道來的~

再就是看著別人脖子裡掛個相機自己也想同一個“夢想”的一部分

我瞭解到的大概也就這麼多。

也就是這種現象,讓更多的人願意踏入這個行業,從而出現了各種怪相~就有了各種各樣的你的寫真500我300,你的300我100~最後呢其實都是一堆扯淡的,拍完給你10張,想要其他的,好啊,一張40-70不等……當然這只是價格上的。然後經營上也是怪力亂神的樣子,很多小工作室小影樓拍不出像樣的樣片就開始買,買一些拍的比較好樣片,掛在自己店裡招攬生意,實在不知道該怎麼用語言來表達這種感覺,唯一就是覺著噁心!當然也有不掏錢盜圖的,更……從業者越多,想這種亂七八糟辦法的人也就越多~然後就有了現的這個樣子


光影的影


對於攝影愛好者而言,由於經濟的高速發展和數碼單反相機的普及,攝影的進入門檻是變得越來越簡單的,在一般人看來,攝影行業應該是越來越好做才是。但其實不然,在職業攝影師眼中,攝影行業的發展是越來越難的。

這裡說的行業發展難,並不是說攝影行業在走下坡路,畢竟數碼單反相機的普及造就了世界第一的攝影愛好者大國,而且手機相機功能的提升,使得越來越多的攝影愛好者能隨時隨地拍出自己想要的作品,這對我國攝影的發展是有推動作用。那為什麼在職業攝影師眼中,攝影行業越來越難做了呢?

一. 互聯網經濟的衝擊,傳統影樓遭受衝擊

酒香也怕巷子深,一個不懂展示和推廣自己作品的攝影師,是無法得到好的發展的。特別是在這個互聯網經濟和內容創業大行其道的今天,很多網紅攝影師很輕鬆就能年入百萬,一年到頭接單子接到手軟,而反觀現在的影樓,基本很難再和以前相比,連婚紗攝影、兒童攝影都已經開始網約拍攝,個人寫真基本在影樓已經不多見了。

其實這是客戶主動選擇的結果,客戶自己選擇喜歡的攝影師,然後預約進行拍攝,符合市場規律。這對於以影樓為代表的傳統攝影行業來說,實在是一次不小的衝擊。

二. 社會整體藝術鑑賞力尚有欠缺,有待提高

一個人的價值觀和審美觀是深受整個成長環境影響的。而人的價值觀和審美觀反過來也會影響他們所處的周圍環境。

對整個攝影行業而言,一樣的,有什麼樣的需求就有什麼樣的作品,而攝影師的作品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整個攝影行業的潮流和風向。當前社會整體藝術鑑賞能力尚有欠缺,攝影市場空間畸形,一些好作品無人問津,而一些莫名其妙、讓人看不懂的作品反而卻被冠以“攝影藝術”之名屢屢獲獎,不得不說這是一種畸形的審美。可能有人會以藝術之名反駁,不好意思,我確實看不懂,我實在是不懂藝術。

圈內造假也是不少,比如下面這張,福建省第25屆攝影展藝術創意類獲獎作品,很壯美,一點都看不出是PS的。

作品原地址:http://www.fjsy.org/Item/Show.asp?m=1&d=15962



三. 攝影圈子魚龍混雜,派系林立,互不對眼

這是阻礙攝影行業發展的第三個原因,老法師和新銳互打嘴仗已經成為近年來的常態,而在各自的內部群體裡,“毒德大學”之聲卻不絕於耳,聽不到一點個性和批評意見,這樣天天歌舞昇平,還怎麼發展?還怎麼提高呢?

而對於攝影藝術的理解在年輕和年長攝影師身上也有著明顯的區別,甚至到了產生代溝,無法溝通的地步,估計很快就要上升到意識形態領域的分歧了,這樣還怎麼發展攝影行業?

四. 盜圖成風,維權困難

生活在中國,不知道是攝影師的幸運還是悲哀。在中國,盜圖的成本基本為零,不要說那些自媒體平臺不經授權盜用圖片了,就是圈內大咖也是不是會發生這麼幾件翻車事故。就比如之前VCG的簽約攝影師唐僑(麥田守望者)盜圖這件事,吵得沸沸揚揚的,後來視覺中國主動和唐僑解約,這事兒想必圈子裡的朋友都瞭解。唐僑也算是職業攝影師了,連職業攝影師都盜圖,你讓我們這些攝影愛好者怎麼辦?

五. 數碼單反普及,人人都是攝影師

數碼單反近幾年得到了極大的普及,每個人都有拍好照片的需求。不得不說,這對於攝影行業的發展是有極大的促進作用的。但凡事有利也有弊,數碼單反的普及也降低了攝影入門的門檻,人們的審美各不相同,所以對攝影的需求也是千差萬別,拍出來的作品自然也是五花八門。

現在的攝影行業,做攝影教學比做職業攝影的賺錢多了,為什麼?因為相機都有了,下一步就是學技術了。這也是很多網紅攝影師開教學課程的原因,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作為一個鍵盤攝影師,我在這裡也只能期望這些網紅攝影師能靠譜點兒,畢竟提升社會整體攝影能力和審美的重任就在你們肩上了。

不說了,我要上課了,要好好提升自己,不然不能跟你們繼續吹牛了


圖片研究所


攝影行業難做最重要的原因就是門檻越來越低。設備越來越智能。從業人員暴增,和同行之間惡性競爭。

一,門檻降低。在膠片時代攝影是一門技術活,攝影師是靠著技術和經驗來拍照的。從裝卷,拍攝,沖洗,放大。每一項都提現出技術性。所以在膠片能夠成為一名優秀的攝影師是需要掌握非常的的知識和拍照技術的。

二,攝影設備越來越智能。現在的數碼相機對於幾十年前的膠片相機可以說已經變成非常簡單且智能了,無論是誰經過簡單的培訓都能夠使用並且拍攝出不錯的照片。

三,由於門檻低和攝影裝備越來越便宜。目前已經進入了一個全民攝影時代,一部智能手機就可以進行拍攝。所以吸引大量的從業者,想在行業裡分一杯羹。


四,攝影從業人員越來越導致市場接近飽和(低端攝影)這時候為了能夠在攝影領域活下去,很多人選擇了惡性競爭來吸引客戶,這進一步導致市場混亂。

雖然攝影行業越來越難做但是也有很多攝影師賺的盆滿缽滿,在這個互聯網經濟時代要不斷改變才能適應。


定格影像


因為現在攝影的門檻實在是太低了!在以前,膠片,暗房這些是一般人所接觸不到的。而現在,誰手裡沒有能自動美顏的智能手機,誰手機裡沒有各種美圖APP,誰電腦裡沒裝著PS?除了結婚照這樣的“硬菜”目前還是需要到影樓裡消費一下,其他還真沒攝影行業什麼事了。舉個真實的例子,前段時間我妹妹的孩子學校需要交證件照,她就按APP的引導直接拿手機拍了就傳給學校了。在這個全民都是攝影師的時代,攝影行業不難做才怪,而且趨勢會越來越難做~


阿杰133041140


攝影的商業性通過互聯網才得到更好的發展,誰優誰劣一目瞭然。那些覺得現在攝影不好作,是大家審美水平提高了,要求從業人員素質提高了。優質的攝影師依然可以創作出好的產品,並且通過網絡,媒體等渠道獲得更多的關注。質量不怎麼樣的攝影師。想想其實社會各行業都是這優勝劣汰的市場規則。


洪亮bfa


C端的攝影是夕陽行業,以後就是寡頭時代,淘汰率會高達99%。B端商業攝影市場份額能保持,但是會被AI和更智能的工具取代,比如用自動儀器流水線拍攝產品照,證件照,甚至婚紗照。門檻降低是主要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