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希望女兒過的比兒子好的老人是什麼心理?

念69199882


老人重男輕女的心裡讓女兒心裡受傷。

正常來說,父母都希望自已兒女過得好,那樣可以少操點心。

不希望女兒過得比兒孑好,也是重男輕女的思想,是嫉妒心在做怪。

這樣的父母,平時滿腦孑都是兒孑和孫子,而女兒出嫁是潑出去的水,自已有多少房產和財產都是留給兒孑的,與女兒無關,只有在生病需要照顧或生活遇到經濟困難時,父母才會想起女兒,才需要女兒幫助,才覺得女兒也得盡義務,享受權利時跟女兒無關。父母這樣做讓女兒很是傷心,也挫傷了女兒對父母關愛的積極性。

女兒可以對別人絕情,對父母卻做不到,因為血脈相連,但又阻止不了父母行為,很是無奈。

很希望父母對兒女都一視同人,給他們平等愛,也會得到更多的回報。


小雅採花


在農村很多三十,四十,五十年代出生的老人重男輕女思想很嚴重,他們都認為女兒是嫁出去的姑娘,潑出去的水,女兒最終要嫁人,嫁出去以後就是別人家的人了,生了孩子姓別人家的姓,對女兒再好都沒用,而兒子能傳宗接代延續香火,老了要兒子贍養及時兒子再不孝順,他們都會對兒子好,所以很多老年人都很顧兒子,不管女兒,我們這裡就有一個老人已經70多歲了,家裡的宅基地被開發商佔了,買了20多萬元錢,他家有兩個兒子,兩個女兒,小女兒家裡很困難,身體不好,經常生病,賣地後老人把錢全部分給兩個兒子,兩個女兒一分錢都不給,小女兒住院想給父母借點錢,父母說沒有錢都分給了兩個哥,你倆個哥哥也需要錢建房子,小女兒非常傷心,哭著走了。在我們農村向這樣的例子很多。


荷葉清香123


要說這是很正常的心理!

這是正常人勢力、自私、虛榮和傳統男尊女卑思維作祟的心理所致!

沒有什麼可奇怪的!

可以不誇張的說,懷有這種心理的人絕不在少數!

自從新中國成立後,女性的地位可以說有了翻天地覆的改變,重男輕女、男尊女卑的情況已大為改觀。

所以像問題所述的情況,常人是難以理解的,甚至覺得這是個奇怪的問題。

但現實中,這種情況卻是確確實實的存在!

很偶然看到這個問題,我倒是很想說兩句。因為本人就是有幸“中了大獎”的那個人!😂

牢騷不發,說透了也得是部長篇小說才行,還是說幾件事情讓條友們分析下吧!

就從前幾天剛發生的事兒說起吧。

小孩姥姥(岳母,天津人習慣稱)這些日子鬧腰疼,到醫院檢查說是腰間盤突出,要住院做手術。住院得花錢,和兒女說了(我愛人就姐弟倆個),小舅子(我愛人弟弟)說沒錢,我愛人毫不含糊,取了兩萬塊錢,我們就送了過去。

到了小孩姥姥家,正趕上我愛人的四舅(我岳母的弟弟)也在,正在勸說我岳母,這麼大歲數了(快八十了),保守治療最好,最好別做手術。而且說了一句,即使做了手術,自己遭罪不說,結果好壞不說,還得給閨女(我愛人)找麻煩!條友們聽好了,是給我岳母的閨女(我愛人)找麻煩!

我岳母的兒子呢?我愛人的弟弟呢?我的小舅子呢?

說到這裡,應該把前提說清楚一點兒,否則大家會以為我岳母平時偏向閨女(我愛人),造成了這樣的局面,其實卻是恰恰相反——

從和我愛人結婚那一刻起,岳父母就告訴我,張家(我愛人家)歷來顧男不顧女,這是他們張家的傳統。當時我根本沒在意這句話的“深刻含義”,當時我只知道,我不在乎他們張家在乎不在乎我們,顧不顧及我們,我喜歡他們家閨女,我愛她家閨女,我們過好我們的日子,這就足夠了!

現在看來,想來,一切都歷歷在目,忽然間清晰無比!

回四(天津習俗),結婚第四天回孃家,我抱著十八寸彩電(上世紀88年,我愛人家最貴重的陪嫁)回孃家。因為我愛人跟我說,她爸爸(我岳父)說他們還沒看上大彩電呢(當時一臺十八寸的彩電要三千多塊錢)。當姑爺的沒有二話,抱回去讓岳父母看吧,我們畢竟還年輕,攢錢再買就是了……

接著就是小舅子結婚買房的事兒了。當時我還跟我愛人說,小舅子結婚,我們花兩三千塊錢(這可以說當時是我們一年的收入)送件大件,也不枉當姐姐姐夫的虛名。可我愛人當時猶豫再三最後跟我說,她媽媽(我岳母)要我們必須出一萬塊錢,給她弟弟結婚買的一間偏獨(上世紀九十年代初,一間獨單當時天津要七萬多塊錢)湊錢!

我的天,一萬塊錢!那可是上世紀九十年代初啊!

咬牙四處借錢,總算把這個難關度過去了……

為了心愛的人,你還有別的選擇嗎?

無可奈何……

後來,我們攢錢買了臺夏華29寸的大彩電,在當時可以說是吹牛了!但小孩姥姥(我岳母)見了卻是一句“買這麼大的彩電幹嘛呢?”

再後來,我們貸款咬牙買了一套140多平米的大三室,本以為小孩姥姥會很高興,誰知帶她老人家看房時又是一句:“買這麼大的房子幹嘛呢?”

你要知道,當時小孩姥姥姥爺傾其全力幫她兒子(我小舅子)才買了一套90多平米的兩居室!

有時我跟我愛人開玩笑說,她的父母不願意看到我們過的好。

我愛人深不以為然!

再後來,就到了前幾年。我兒子研究生畢業,想要繼續讀博,當時我愛人確實是有點猶豫,因為三年讀博(去日本讀博)花費確實挺大,而我則是堅持砸鍋賣鐵或者賣房也要供兒子讀博!當時小孩姥姥姥爺聽說了,又是一句:“讀這個專業(我兒子學的是物流)用得著讀博嗎?”

首先聲明,我兒子讀博,沒有向小孩姥姥姥爺要一分錢“贊助”,小孩姥姥姥爺事實上也沒有給一分錢贊助。當時我確實是感到有些詫異,但是我很快就明白了:他們的孫女,也就是我小舅子的閨女,剛剛勉勉強強才考上了一個藝體類的三本(還是通過我託人找關係花錢——花我自己的錢辦到的😂)!

我和我愛人過得比他們兒子兒媳強,小孩姥姥姥爺鬱悶不說,連我兒子比他們孫女強都是個問題,這就是問題的終極答案!

我愛人的四舅說的的確是實情。

我和我愛人今年結婚整整三十年,要是依我愛人家的傳統,我們倒是過得輕鬆舒服多了!

問題是我岳父母又遠遠超越了傳統!

依照傳統,嫁出去的閨女潑出去的水;但從結婚那一天起,我愛人不但沒潑出去,連我這當女婿的都陷入了泥潭裡!

我們不僅要無微不至的照顧姥姥姥爺家的大事小情,連小舅子的工作、結婚、買房、孩子上學等等等等…………出錢出力,樂此不疲!😂

小孩姥姥姥爺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是他們的兒子從小嬌生慣養,沒什麼本事,說狠了就是廢物一個,需要當姐姐姐夫的照顧好他,他們百年之後才好放心……

但我愛人有一次在幫他弟弟收拾出租的房子(就是當初非要我們出一萬塊錢買的獨單)時,當和我一起把一個很沉的桌子搬上樓,累得不行,就跟她媽媽說,以後該誰幹的活就由誰來幹(她弟弟弟妹根本不管,只管收租金),畢竟我們也都是五十歲出頭的人了。她媽媽又說她兒子幹活他不放心之類的話,我愛人忽然從嘴裡蹦出一句:“你不放心話,你以後就把他帶走!”

瞬時,空氣像凝固了一樣,我沒想到平時乖順孝順又顧孃家的她會說出這樣的話,因為我愛人用當下流行時髦的話來說,畢竟是個典型的“扶弟魔”!

誰知,平時能說會道又蠻橫的岳母卻是低頭不語了!

怎麼著說,我岳母她畢竟自己心裡還是有點兒數的。

條友們看到這裡,也許會說,你們夫妻倆這麼做,還不是有所企圖?或者直白了說,就是惦著人家孃家的什麼財產房產什麼的。

說起來,連我岳父母現在住的房子,前年又在他們兒媳婦的慫恿下,把畢生的積蓄拿出來,又給兒子買了一套房子(這次還好沒“命令”我們出錢)。這些都已明確的說了,將來都是屬於小舅子的(張家傳統)。我小舅子可以說,加上他結婚時和後來岳父母幫他買的一間90多平米的房子,總共擁有四套房產!在當下來講,我們小孩姥姥姥爺確實是該放心了!

從結婚時,我們就知道張家的傳統——“顧兒不顧女!”。

這本不足奇,但現實的“超越傳統”卻又讓人不得不去面對。

囉嗦這麼多,還只是提綱挈領而已,若是展開真就沒完沒了了。

還是回到問題之初吧!

現在就是這樣的現實,小孩姥姥要住院,兒子說沒錢,我們當閨女、女婿的送錢過來。不誇張的說這應該是一幅很感人的畫面,可後邊發生的事情卻是讓任何人都不能想像得到的!

就是因為我愛人的四舅一句:“做手術會給我愛人找麻煩!”(其實這是事實,雖然岳父母把畢生心血都給了他們兒子,但小舅子不怎麼管他父母也是事實)。小孩姥姥卻不高興了,口口聲聲說她不給我們找麻煩,說還不如準備幾包耗子藥吃了算了……

你會想到這樣的結局嗎?

對待兒子傾其所有,呵護備至卻還是一百個不放心;而對女兒、女婿,永遠都是不滿意!

你會猜到這樣的老人的心態是如何的?

雖然俗話說,

最孝順的孩子往往不是父母最疼愛的!

父母最疼愛的孩子卻往往是最自私和最不不孝順的!

事實往往如此!

但老人(如我岳父母)的勢力、虛榮、自私加上根深蒂固的男尊女卑的思想,是造成這一切的根源!

因為在他們心裡,傳統來講兒子是根,寄託著他們所有的希望和夢想!

女兒則是潑出去的水,也是葉,卻還需為他們的根輸送營養!

這是我一個當了整整三十年的女婿的切身感受!😂

這樣的情形在我天朝絕不是個例。

有小舅子的女婿大都深有體會,“扶弟魔”這一名詞的橫空出世和大行其道,就是最好的證明!

拋棄狹隘自私和偏見,還是讓人間充滿更多的愛和溫馨吧!

因為家庭畢竟是我們最後的避風港灣!

無論遇到和麵對什麼,

生活都將繼續……

小車不倒推著走吧!😁





嚮往曠野


不希望女兒過的比兒子好的老人是什麼心理?我覺得題主提的這個問題,可能存在生父生母和養父養母問題,只有生和養的區別才能出現這種心理。也就是親生的和寄養的出現這種情況可以理解。否則,誰不盼望女兒和兒子都過上同樣的幸福生活呢?如果都是親生的那真的是奇談怪論了。我只認可父母偏心眼,但偏心眼也不是叫女兒生活比兒子生活好,我們姊妹六人,我父母就是偏心眼,可我很贊同父母的偏心眼,從別人看來,我父母不親我,可我不那麼看,因為我父母說的在理,我父親說:三,(我們姊妹六人,我是老三),不是爸不親你,你們都是爸的骨肉,但是你的生活比他們好,人常說餵羊喂瘦的,你看爸說的對嗎?我說爸,放心,我理解你的心情,我很贊成你這種做法。當我父母年老不能勞動的時候,我大哥和我們姊妹六人商談說:咱父母老了不能勞動了,老子養兒個個有份,咱們商談一下,一月一人給父母多少米麵,多少錢。我說哥,你這種三一三剩一的想法、做法不對。因為生活條件有好有次,我姐,我二哥,還有我四弟五弟孩子連乾糧都吃不上,你讓他們拿什麼孝敬父母呢?他們只能幫父母乾點活,那有錢給呀!我的意見這樣,咱們誰有誰給父母錢糧。如果你們都困難,那就我一個負責父母的錢和糧的問題。我大哥大笑說;三呀三呀有你這句話我就高興了,我也有能力養育父母,就按你說的辦,咱們兩個養育父母。我大哥和我時常關照父母有米麵沒有,有錢花沒有!二位老人一直過著老年人的幸福生活,直到他們離開人間。不知道,我的關點和認識,能否幫到那些為父母偏心眼,為孝敬父母,為父母遺產吵架甚至法庭公堂爭論的人群。認可我的關點,請點評。


田汝雲


哪個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過得幸福快樂?俺家就有一位,巴不得她兒子的錢全給她花,什麼都想著她,就見不得她兒子過得日子好,稍微對她不上心,就覺得我們不孝順,呵呵了人家父母都是想著法讓自己兒子過好,日子能輕快點,她倒好,想著法惦記兒子兜裡的那幾個毛爺爺,巴不得兒子家都去喝西北風,像這種自私自利,只為自己想的老太太,最後烙下的下場就是孤獨終老


桌子凳子飯盤子


兒子是自己的,女兒是別人的。

不過這老頭傻,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然後再帶富其他人,如果裡論成立,兒子將來也會富的,只是時間問題。

只能遺憾地說這老頭目光太短淺了!

不相信哲理是要吃虧的。

便宜了外人了!


紅星3718


愛兒子入魔了。兒女都是自己的孩子,兒子不爭氣怪誰?怪自己沒把兒子教育好唄!估計他兒子殺人放火他們都覺得兒子沒有錯,只要下面多長了個器官,幹什麼都是對的。女兒只要出生就錯了,你一女的怎麼可以比他精心愛護的兒子能幹呢?肯定要使勁打壓,不把你打壓的一無是處,怎麼能向外界證明他一心寵愛兒子是正確的呢?你比他兒子優秀了,不是打他的臉嗎?


真水無香22789758


有這種思想的人,不可理喻


小縱abc


一般的父母應該都不會有這種想法吧,如果兒女過的都挺好,這樣不是自己省心了嗎。也有一部分的父母重男輕女,覺著兒子才是傳宗接代的人,是家裡的頂樑柱,所以希望兒子過的比誰都好。覺著女兒嫁到別人家裡去了,是外人了,過的好不好與自己沒有關係了,這樣的父母真的讓人難過。

反正自己過好自己的日子,別的別管,父母贍養問題我們做到問我無愧就行,只要把自己的日子過好,別的事就都不是事!


沫離6


有病的父母會這麼想吧,重男輕女也要有限度,有這樣的父母的女兒真真悲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