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裡荀彧一開始幫助曹操,為何後面不幫助了?

談文論史


荀彧其實一直在幫助曹操,幫了一輩子,唯一的不幫就是不幫他篡漢!

其實曹操的心裡想什麼,以荀彧的頭腦又怎麼可能會不知道?早知道,甚至連奉迎天子的計策都是他向曹操提議的啊!當時這其中也不排除其有一部分想要保護天子的心理。

曹操制霸北方的規劃與藍圖是荀彧一手籌建的,而在軍事上,在曹操爭雄天下之時亦是多次有奇謀,有大功,並且,曹操的文臣班底裡面,有相當一部分都是荀彧推薦的啊!

這樣一個人,可以說是曹操心腹中的心腹!但就是這樣一個人,卻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漢臣!忠君愛國的漢臣!在當時的朝廷,在他看來,能夠苟延殘喘多一點時間就不錯了,他也不傻,當時的漢庭,早已經是名存實亡了!這點他心裡肯定是清楚的!想來,若當時皇室但凡有一點復興的希望,可能也未見得能有這樣的故事流傳下來了。

但是他荀文若也是有自己的氣節的啊,生為漢臣,盡力而為!但求無愧於心!


海落潮溟


在董卓時期,曹操手持三星刀入室刺殺董卓,雖然沒有刺殺成功,但是因為這一事例被天下人聞之,被世人稱頌。也為後來曹操招兵買馬產生了立竿見影的效果,後來曹操憑藉著自己文韜武略馳騁天下,吸引了不少人才來投奔他。當然,荀彧就是其中的一位,因為荀彧有王佐之才,受到了曹操的重用,可以說成為曹操手下第一謀士。雖然在演義中,世人都稱曹操是漢賊,其實不是的。在曹操起兵之後,先後滅張繡,袁術,袁紹,呂布,馬騰,張魯等等,使原本四分五裂的大漢王朝,又統一了近一半的地盤,雖然說這些地盤實際上是曹操的,但是名義上還是大漢的,因為曹操是以大漢的名義去東征西討的。這時候荀彧對曹操還是挺滿意的,因為在當時從客觀的看,曹操對大漢還是有功的。外人都稱曹操是挾天子以令諸侯,但是曹操內部都稱“奉天子以令不法之臣,所以荀彧也是這麼認為的。雖然曹操讓漢獻帝遷都,緊閉漢獻帝,但是曹操還是對漢獻帝禮貌有加,讓漢獻帝也稍微感受到一點點做皇帝的味道。但是後來,曹操要稱王,這個意義就不同了,因為漢漢高祖早有遺言;非劉氏著不得稱王。曹操的行為徹底的背叛了大漢,與大漢的法紀背道而馳,所以,這時荀彧就忍受不了,開始悖逆曹操,不再為曹操效力。直至後來被曹操給逼死。




小杰談影視


道不同不相為謀,亦各從其志也。起初,曹操也心懷興復漢室的夢想,也有著一腔熱血,入十八盟義軍,討伐董卓。荀彧是堅定的復漢派,內心深處認定自己是一個漢臣(從未參加銅雀臺詩賦會可看出),他需要找到一個自己可以依附,可以寄託夢想的人,而那個人就是曹操。但隨著自身的發展壯大,人的內心是會發生改變的,曹操在強大後,內心早已將匡扶漢室忘的一乾二淨,此時的曹操早已將漢室的綱常倫理拋到九霄雲外。曹操也許顧及到漢室的最後僅存的一點民意,怕不得民心才沒敢進一步造次,不然他說不定會推翻漢獻帝,已經繼大位。然而這一切都與荀彧入夥曹操的初衷所違背,他深深感到痛心,不願再助曹操,如果再出謀劃策,只會使曹操有了更進一步的膽量與資本。



毛驢視頻


有“王佐之才”的荀彧

荀彧為人公正,觀念傳統,堅持正統禮法,存心扶危濟傾,有志匡復漢室。而曹操是一代梟雄,權利和野心與所處位置,已經推著他朝著謀取天下這條路走了。



他起初之所以幫助曹操,是因為他相信曹操有維護漢室,維護大漢王朝有這個能力,而當時的曹操也是這麼想的。

但是人會變的,隨著曹操功勞變大,權力變大以後,野心也就大了,到後面做魏公的時候,荀彧才意識到嚴重性,這個時候他們的思想已經不統一了,他的勸阻只會讓曹操反感,增加對他的殺心。


智帝輝煌


很簡單啊。曹操背叛了革命,選擇了篡漢。

一開始,曹操是以忠臣形象為世人所知的。無論是與十常侍鬥法,刺殺董卓和討伐董卓。都是為大漢不畏生死的忠臣良將。給那些漢人以希望。

所以呢,曹操得到了尊重。漢獻帝出事的時候先想到曹操和袁紹來救駕。文武才子都來投奔曹操,其中就包括荀彧叔侄。

可是呢,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之後,逐漸取得一系列成就,野心越來越大。由丞相甚至要封王。這就引起了忠臣荀彧的不滿。

要知道,王是有封地和自治權的。還可以世襲罔替有宗廟的。當時的北方大地都是曹操打下來的,都算他的封地,那不就是要篡漢嗎。

所以,荀彧終於認清楚了曹操的野心。不再合作。而曹操也因為成功而驕傲自滿聽不進去反對的言語。所以曹操逼死荀彧為結果。

而荀彧的死,也讓曹操意識到了篡位對自己的危害性。所以曹操以周文王自詡,讓繼承人曹丕替自己篡漢。


亂神虎


首先我要說下,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意義。。曹操挾天子,在現在看來,好像比較沒用,其實在哪個消息閉塞的時代,是很管用的,畢竟天子代表朝廷,是正統。這樣很多民間的有才志士才會投靠曹操,畢竟哪個時候的啟蒙教育就是學的文武藝,賣給帝王家。這也是讓曹操麾下猛將如雲謀士如雨的原因所在。而荀彧恰好就是這麼一個人。。他從小的志向就是振興漢室。。而曹操一直也對下面的人是這麼宣傳的。比如曹操打哪路諸侯,他的聖旨絕對是某某某要造反,不聽朝廷調遣云云。而荀彧本人,並不知道曹操的野心。到後來曹操要封魏王,這才導致荀彧如夢初醒,開始大力反對曹操,而曹操對荀彧這件事上如果處理不好,會有更多人去反對,但是又不能明目張膽的殺荀彧。最後送個空飯盒。荀彧一看,知道曹操要他死。活活餓死在家。


品茗聽雨1982


荀彧剛開始幫曹操是希望他能扶漢興漢,那個階段也只有曹操能殺匈奴、平西涼,剷除董卓、呂布、張繡、袁紹等各種勢力。

通過荀彧等人的出謀獻策,曹操也逐漸統一了北方,但吳國早已佔據江東,劉備也正在經營蜀國 ,而曹操也逐漸有佔據後漢的野心,有意廢漢稱帝。

荀彧仍存扶漢理念,得知曹操早已改變初衷和誓言,自然不願意再幫下去,那是與虎謀皮,道不同,不相為謀,當即反對曹操稱帝。

不久,曹操給了荀彧一個空殼子,似乎是給荀彧一個選擇的機會,荀彧自然明白其中意思,但他心存漢室,只能選擇自殺。


知足常樂6144539457


一開始的時候,天下大亂,漢獻帝年幼,又沒有自己的武裝,群雄爭霸,地方割據,荀彧必須選擇一明主實現自己的抱負,曹操當然是首選。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曹操建銅雀臺,暗示廢漢自立,這個時候,荀彧就知道曹操的想法了。


其實荀彧,忠心的是大漢朝,並不是曹操。曹操為什麼不廢漢獻帝,因為大漢雖然山河破碎,但是人心依舊在。但是曹丕的時候,人心就變化了,所以曹丕廢漢


螞蟻搬家周進文


荀彧是忠於漢室而非曹操,剛開始曹操是為漢室做事,是最起碼錶面是忠於漢室的,後期曹操已經有明顯的造反的傾向了所以荀彧不忠於他

www.baoyijiaju.com


寶藝傢俱


荀彧有自己的政治立場,一心想匡扶漢室。他作為曹操的謀士,也是想借曹操之手達到興復漢室的目的。 曹操前期的確有興復漢室之心,但是隨著曹操勢力的不斷增強,他個人野心越來越大,最後完全架空漢獻帝。這與荀彧的政治目標相差甚遠,兩人矛盾日益加深,自然不能在幫助曹操了。而曹操與荀彧的關係也漸漸變得微妙,最終荀彧終不得志,自殺結束自己的一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