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亂報培訓班,培養孩子各種習慣和特長有最佳年齡!


不要亂報培訓班,培養孩子各種習慣和特長有最佳年齡!



習慣培養要抓早、抓小

“我們實驗30年的結論:孩子習慣形成關鍵在小學和幼兒園,初中是彌補階段。”關鴻羽介紹,

6個月時嬰兒是學習咀嚼關鍵期,

8個月時是分辨大小、多少的關鍵期,

2歲3個月是建立是非觀的關鍵期,

2歲至3歲時是學習口頭語言第一的關鍵期,

2歲半至3歲是教孩子做到有規矩的關鍵期,

3歲是培養獨立性、計算能力發展的關鍵期,

3歲至5歲是音樂才能發展的關鍵期,

幼兒階段是觀察力發展的關鍵期,

四歲以前是形成形象視覺發展的關鍵期,

4至5歲是學習書面語言的關鍵期,

6至7歲是學習習慣培養、智力發展的關鍵期,

8至9歲是紀律分化的關鍵期,

9至10歲,13至14歲是邏輯思維發展的關鍵期。

整個小學階段是記憶力發展的關鍵期,

初中階段是意義記憶即理解記憶的關鍵期。

習慣培養要具體化、可操作性強

“你要努力,你要認真,你要專心,這些都是正確的廢話,學習習慣越具體越好,越有操作性越好。”關鴻羽說:“養成教育要近一點、小一點、實一點,提出要求明確而不含糊、具體而不抽象。”關鴻羽談到,對於習慣的培養,第一次非常重要,所以一定要抓好第一次,孩子第一次盛飯盛太多吃不完,就是硬塞也要吃完,不能讓孩子形成“我吃不完媽媽吃剩下的”這種觀念。

培養孩子各種特長的最佳年齡

孩子學習一些才藝特長是一件好事,有的孩子覺得學習是一件快樂的事情。有的孩子反覺得是一件負擔,孩子如感到是負擔,就不太好了。再加上教育目的和方法不得當,可能會適得其反。因此,家長在送兒童去學習的同時,還應尊重兒童自己的興趣。而且,家長還應根據兒童生理發展的特點,理智地選擇學習時間。下面給各位家長提供了一些建議性的資料,以供家長參考。

◎一、學小提琴的適齡期

小提琴演奏是單手拿琴站立演奏,自己要想演奏出好音樂,對手及指頭尚小、力量不夠的3-4歲幼兒來說,過於勉強。因此,建議學習小提琴的年紀為5~6歲較適當。

◎二、學鋼琴的適齡期

在音樂世界裡,聲音是有感情和生命的。太小的寶寶是不宜學鋼琴的,因為要學習鋼琴需要寶寶具備一定的能力,這其中包括寶寶的認知能力發展到一定的水平,最起碼能認識簡單的五線譜,也包括一定的聽力分化及對音樂的感受能力,如區分音樂的高音、音色、單調等,還包括手部精細動作的發展,一定的手眼協調能力及手指的力度和手發育的大小等。

因此,一般的兒童學習鋼琴在2-3歲時,效果無法期待,6-10歲開始學,想成為鋼琴家又慢了一點,在3-5歲時最好讓孩子先聽好的音樂,欣賞好的音樂,一般4-5歲開始接受鋼琴等樂器的技術指導,學鋼琴比較適宜。當然,可根據自己孩子的情況,提早或推遲些。


不要亂報培訓班,培養孩子各種習慣和特長有最佳年齡!



◎三、學繪畫適齡期

由於孩子在1歲或1歲多已會“塗鴉”,2-3歲開始對形狀、顏色產生興趣,4-5歲開始對實際事物、經驗過的事物有了認識並畫出,5-6歲時,不是畫看到的東西,而是畫認識的東西,此時的孩子觀察力、想象力、甚至表現欲都很高。因此,從2歲半到3歲孩子最純潔的時候開始,最為適宜

◎四、學戲劇的適齡期

所謂戲劇,就是使用自己身體所有的器官、機能來表現,從發聲、發音練習開始到音樂、古典、芭蕾等,要有廣泛的訓練才可。這些訓練可以配合年齡及身心發展情形分別進行,所以從3歲到成年,只要有志於演戲,任何時候都可以說是“適齡期”。


不要亂報培訓班,培養孩子各種習慣和特長有最佳年齡!



◎五、學書法的適齡期

書法是一種技巧性很高的藝術,字要寫得漂亮且具有藝術性,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必須按照學習規律,一步一步的學習,練習、循序漸進,經過長期的練習,才能掌握書法的確要旨,學習書法,年齡不宜太小,學齡兒童從三年級開始學習書法,較為適當。因為這個年齡已適應學校生活,對文字的理解也較深,可以開始學。幼兒園和小學一二年級學生,理解力較弱,但若有興趣,還能持續學習的話,在這個時期開始學了不會太早。按習慣書寫文字的意義而言,這個時期開始學習書法,也是適合的時期。

在學習過程中,應先根據孩子所認識的簡單字,執筆寫字,學習要由易到難,初學要先學“描紅”,學習基本知識,宜選擇收筆明顯平衡的柳體、顏體等,孩子學習正楷入門與否,要看其離開字帖後能否寫得像所臨摹的字體,當楷書學到一定程度後,才能開始學習行書、隸書及草書。在指導孩子學習書法時,要注意孩子學習的姿勢,習慣和態度,練習時間不宜太長,多帶孩子參觀書法展覽、有碑刻的名勝古蹟等,對孩子取得進步,要給予鼓勵,增強孩子的自信心。

◎六、學英語的適齡期

幼兒期是口語發展的最佳年齡階段。正常兒童四歲時便能掌握母語的全部語音,而且也能學會其他民族的語言。如果想將來英語說得像國語一樣好的話,儘早學比較好,隨著年齡增大,過了5歲,母語習慣已形成,發音機制逐漸穩定並限於母語,再學外語就有語音干擾,會困難很多,因而只要家庭條件允許,孩子最好從小學點外語,1-2歲就開始親近英語,3歲以後跟著老師正規學習比較好。

◎七、學圍棋、象棋的適齡期

圍棋和象棋的開始適齡期是3-4歲,只要孩子能區分棋子的黑和白,棋上的文字可以瞭解即可。這兩種棋都有很難的專業術語,如果要充分了解,一般是從小學三年級開始。

◎八、學游泳的適齡期

“游泳訓練班”一般是教授基礎的確良方,有各年齡都能學習的課程,0-2歲的“嬰兒游泳班”、“3歲幼兒”、“幼兒”、“學童”、“高級”、“選手培訓”等,因此,母親想要“讓孩子學游泳”或孩子“自己想要學游泳”時,就是游泳的開始適齡期。

不要亂報培訓班,培養孩子各種習慣和特長有最佳年齡!


◎九、學體操的適齡期

根據幼兒發育,1歲幼兒跟著節奏會手舞足蹈,搖動身體,2歲幼兒已經可以抓住東西,3歲幼兒可以跑到目的地,4歲幼兒會單腳跳、翻跟斗,兩腳交互輕跳。體操不論幾歲開始,都是越早開始越有完成高度技巧的可能性,一般來說,體操才藝從3歲開始較為適當。

◎十、學溜冰的適齡期

專家和教練一致認為:越早學越好,一些活躍的選手大約是在4歲到小學入學前後開始學溜冰的,4-6歲是溜冰的開始適齡期。早一點開始學,就像講母語一樣,可以在自由、無意識之中,掌握溜冰的竅門。

◎十一、學棒球的適齡期

孩子到了4-5歲就可以把球往牆壁或屏障丟的,再把彈回來的球接住。把牆壁當作對手來投球、接球,是當捕手的基礎練習,可以培養正確的控球投球能力。會投球、接球之後,方能和小朋友一起遊戲打棒球。一般來說6-7歲以後就可以加入棒球隊,8-9歲才會握硬球出不會太遲。

如果幼兒2-3歲已會踢海灘球那樣輕那樣大的球,則在4-5歲的時候可以往一定的方向正確踢球,可以讓孩子學會踢遠一點,或是踢到固定距離的基本踢法。因此,從2-3歲就開始接觸球、踢球,等到上小學參加踢球隊,就可以充分享受踢球的樂趣。

◎十二、學乒乓球的適齡期

如果3歲的幼兒能學會玩丟球、接球的動作,能做到“接丟高球”動作能力的孩子,一般來說3歲就能打乒乓球了。可以正面把球打回去的話,就可以用拍子打球。孩子如果有興趣,就沒有什麼開始適齡期,也就是說隨時都可以開始學乒乓球。

◎十三、學滑雪的適齡期

孩子從3歲開始可以自由使用身體,如跑步時突然很快地停住,或來個急轉彎,或馬上衝出去跑。站在指導者的立場,從理解力這點來看,學滑雪的適齡期在4歲左右比較適合。若穿上滑雪器具也能走路的話,2歲半的幼兒也可以滑雪。

◎十四、學柔道的適齡期

孩子在2歲左右都喜歡被父母逗弄身體,玩成一團,3-4歲的孩子則喜歡抓大人的腳,也喜歡從前後面攻擊父親球,5歲時可以前後左右自由迴轉。練習柔道基礎的運動能力,到小學一、二年級左右就可以學會了,但正規的柔道學習到小學四年級開始學習比較適當。

◎十五、學劍道的適齡期

2-3歲的孩子賽跑不懂競賽,但4-5歲有了個性,懂得自我主張以後,會不服輸,自負心強,競爭力也強。6-7歲時由於創造的意欲精神開始萌芽發展,懊惱之氣會表現於全身。戴防護面具,穿上防護衣,是劍道開始練習的基本,從體力和精神的發展來看,小學三年級左右是學習劍道的最好時期。

◎十六、學韻律的適齡期

為了調和孩子的身心發展,把韻律放入教育法的韻律創始者艾米爾?傑克?達古洛茲認為,在幼兒期、兒童期才需要的韻律教育,才會有效果。因為在幼兒期,頭腦和身體平行地成長,這是頭腦經常性地把印角和情感傳達給身體的時期,音樂及韻律導入身體,通過身體訓練的課程,一般在3歲左右開始比較好。


不要亂報培訓班,培養孩子各種習慣和特長有最佳年齡!



◎十七、學西洋舞(芭蕾、現代舞)的適齡期

幼兒在2歲半到3歲左右就能踩出步伐。讓幼兒習慣團體活動,培養正確的音感是其目的,所以一週練習一次左右就夠了,讓孩子從事很難的動作對身體發展並不好。技巧的指導從肌肉尚柔軟的6-7歲開始比較理想、芭蕾舞要兩腳打開180度的動作,這個動作不趁早開始不行。

◎十八、學古典舞蹈的適齡期

學古典舞蹈的適齡期是4-5歲,從這個年齡開始學才藝,是因為這個時候身體很柔軟,符合日本舞蹈的體型,此時智能已發展、運動神經及感受性也開始運作,會自動自發努力,在仍是白紙的狀態下,對所教的事物也會毫無抵抗地加以吸收。

◎十九、學珠算的適齡期

在孩子2-3歲時,開始對數字有興趣,提出關於數的疑問,在4-5歲時,手指的靈巧度增加,可以撥弄算盤,但這時由於基本的加、減、乘、除沒有概念,所以這時學珠算,效果不會很理想。在小學三年級學珠算比較合適,因為這時學校已學習乘法、除法,並加以理解。

國外教育專家最新出爐的兒童教育準則!


1、對孩子提出的所有問題,都耐心、老實地回答。

2、認真對待孩子提出的正經問題和看法。

3、豎一個陳列架,讓孩子在上面充分展示自己的作品。

4、不因孩子房間裡或者桌上很亂而責罵他,只要這與他的創作活動有關。

5、給孩子一個房間或房間的一部份,主要供孩子玩耍。

6、向孩子說明,他本身已經很可愛,用不著再表現自己。

7、讓孩子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8、幫孩子制定他的個人計劃和完成計劃的方法。

9、帶孩子到他感興趣的地方去玩。

10、幫助孩子修改他的作業。

11、幫助孩子與來自不同社會文化階層的孩子正常交往。

12、家長養成合理的 行為習慣並留心使孩子學著去做。

13、從來不對孩子說,他比別的孩子差。

14、允許孩子參加計劃家務和外出旅行的事情。

15、向孩子提供書籍和材料,讓孩子幹自己喜愛的事情。

16、教孩子與各種成年人自由交往。

17、定期為孩子讀點東西。

18、讓孩子從小養成讀書的習慣。

19、鼓勵孩子編故事,去幻想。

20、認真對待孩子的個人要求。

21、每天都抽出時間和孩子單獨在一起。

22、不用辱罵來懲治孩子。

23、不能因為孩子犯錯誤而戲弄他。

24、表揚孩子會背詩、講故事和唱歌曲。

25、讓孩子獨立去思考問題。

26、詳細制定實驗計劃,幫助孩子瞭解更多事情。

27、允許孩子玩各種廢棄物。

28、 鼓勵孩子發現問題,隨後解決這些問題。

29、 在孩子乾的事情中,不斷尋找值得讚許的地方。

30、不要空洞地和不真誠的表揚孩子。

31、誠實的評價自己對孩子的感情。

32、不存在家長完全不能與孩子討論的話題。

33、讓孩子有機會真正做決定。

34、幫助孩子成為有個性的人。

35、幫助孩子尋找值得注意的電視節目。

36、發揮孩子積極認識自己才幹的能力。

37、不對孩子的失敗表示瞧不起,並對孩子說:“我也不會幹這個。”

38、鼓勵孩子儘量不依靠成年人。

39、相信孩子的理智並信任他。

40、讓孩子獨立完成他所從事的工作的基本部分,哪怕不會有積極的結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