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亭序》中第一字“永”字的最後一筆,是中鋒用筆寫出來的嗎?

千千千里馬


《蘭亭序》中的第一個“永字的最後一筆是用中鋒寫出來的嗎?



首先我要告訴大家,王羲之的所有點畫,都是中鋒。會中鋒用筆的人,永遠不會寫出不合中鋒用筆的筆法。之所以存在爭論,因為爭論的人不會用中鋒,認為“側鋒取妍”,是《蘭亭序》姿媚態妍的奧妙所在。


其實不是高端的科學難題,別人保密便無法獲知。《蘭亭序》在那裡放著。中鋒、側鋒、或者是什麼鋒,你都可以試試就能得出結論。何須爭論?

運筆是以手肘運筆的人,他的筆永遠是保持垂直於紙面的。以指腕運筆的人,筆管便是左右擺晃,或正或偏。以中鋒運筆的人,你讓他以偏鋒運筆他也不會。會用偏鋒的人,想讓他保持中鋒他也沒有這個能力。我不想和任何人進行辯論。等你弄清楚中鋒的奧秘以後,就會明白“八面出鋒”是怎麼回事。



王羲之《蘭亭序》中的”永字“,他的最後一筆捺畫,使用的是標準的中鋒。從墨跡中看,怎麼都無法分析得到中鋒的痕跡。還是一樣的辦法,自己做試驗,答案你一定會找到。我找到的答案是中鋒。因為我臨寫這個“永”字不下千遍。各種姿勢的用筆都嘗試過。最接近的用筆就只有中鋒才能做到他的這個樣子。

現在見到的《蘭亭序》為雙鉤摹拓本。所謂的“雙鉤摹拓”,是中國失傳已久的“複印”術。我現在正在研究恢復這一古代藝人的智慧結晶。王羲之這個“永”字的捺畫,實際上並不是完整的筆畫。在它的下沿,有不規整的輕微磨損。使得正常的書寫時,無論你使用什麼方法,都難以達到他的這個樣。以人力去模仿自然的形態,是沒有人可以做到天衣無縫的。只是使用中鋒,能夠更接近他的那種形態。



子衿書法


”永”字的最後一捺,屬於失峰或叫做走筆現象。

我們從高清圖能看出,絞筆發力點很正常。途中不但突然提前發力了,而且要命的是這個力量已經超越了毛筆的“生命”極限點……所以就出現了一根走筆的”捺”了。(屬於敗筆)

好在書寫者的經驗老道,三個字後就瞭解了這支筆的“筆性”,很快的就調整好了自己的狀態。再看下圖




”永和九” 三字是啟首連貫,在”九”字收尾部還有一點”破筆”現象,但是已經在書寫者的控制之下完美的收尾了。接著再繼續看“捺”

是否越來越順了……一個喝醉酒的人發生這種情況實在是太正常不過了。

《蘭亭序》中有大量的出峰起筆及側峰用筆,因為是小字。(古人的生活書信中,沒必要寫大字,紙張也貴死了)不但不會影響美觀,而且增添出了一種流暢與灑脫中的氣勢……

需要指出的是,出峰寫大字往往會顯得字體很軟弱。

想要進一步的解讀古人書寫的古法。那麼,就請模仿一下席地而坐的書寫方式吧(那時可沒有桌子椅子),三指書寫(鉛筆字寫法)可能是個自然選擇了 ✍


呂永亮


關於王羲之《蘭亭序》中第一個“永”的最後一筆是中鋒用筆寫出來的嗎這個問題,我認為爭論某一個字的某一起筆、行筆和收筆是否用中鋒,沒有任何實際意義,依王羲之高超的、微妙的用筆技法,他用中鋒也好,側鋒也好,一般書家是根本看不出來的。實際上,他就是用很快的速度隨意寫了一筆。

王羲之《蘭亭序》中的第一個字“永”字,並不是行書而是楷書。上圖中的“永”字,就是從楷書法帖捜集到的。所以說,《蘭亭序》中的第一個字“永”,是用楷法寫出來的,不是用行書的筆法寫出來。由此可見,王羲之在《蘭亭序》中“永”的最後一筆入紙時的動作是中鋒用筆而不是側鋒用筆。

上圖中的“永”字,都是王羲之寫的行書“永”,這六個永字只有一個與《蘭亭序》中的第一個字“永”相似,最一筆也是中鋒用筆,其它的五個“永”字都是標準的行書的寫法。

上圖中的“永”字,就是王羲之《蘭亭序》中的第一個字——“永”。放大看,就是標準的中鋒用筆。

我的觀點是:既然學王羲之《蘭亭序》,就要認真的一個字一個字的學,還要從一個一個的點畫學,把每個字的筆法和結構的全部細節都弄清楚,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把《蘭亭序》臨摹出形似和神彩。

關於某一個字的枝節問題,還是不要過於較真的好。學書法,抓住“主流”才是關鍵!我這裡說的“主流”,就是古人的

筆意。


以上為個人觀點,一家之言,僅供參考。


中州耕牛堂主






為龍書法


其實別太糾結這個問題,古人給你留下十八搬兵器,咱不能只用菜刀。。沈尹默先生提出:“用筆之妙,無非筆筆中鋒”。殊不知此論斷害了多少學書者。筆筆中鋒不知怎樣寫字。有興趣的話可以看看王羲之的手札,都是中側並用。古人云正以取勁,側以取妍,側鋒並不是一用就犯法一樣。當然,不同書體中鋒側鋒的比例不一樣。比如正書(篆,隸,楷)就基本上是中鋒。而行草書就會大量運用側鋒。因為側鋒的運用會提高書寫速度,方便點畫的鏈接,同時側鋒也能表現出和中鋒不一樣的質量和形態,一副好的作品本身就是在製造矛盾解決矛盾,而中側之分就是矛盾的兩面,只有中鋒字就呆板,只有側鋒字就過媚。所以行草一類表現裡比較強的書體,側鋒的運用是必然的。

你所說的永字的捺就是側鋒,中鋒也可以寫捺,但是質感個形態與側鋒不同。

學習書法,要活,要自然,別糾結。

希望回答對你有幫助,望讀者點贊關注,私信交流





書山勤為徑


對勁,是筆芯和副毫一起造成的

古人講筆法為筋骨血肉,而不是分開來說。

筋就是筆尖所走的線,

骨就是筆芯所走的線,也叫中鋒,只要筆芯相對在中間範圍他就起作用

肉就是副毫所走的線,就是所謂側鋒,骨和肉是一起的,你看看李世民的書論早就說清楚了嘛,幹嘛把都有的東西分開來說?

李世民說以心為筋骨,心若不堅則字無勁健也。

以副毫為皮膚,副毫不圓則字無溫潤也。

如圖所示


最後在強調一遍,古人的筆心是用麻紙捲起來的,看下圖,和現代的散心筆不一樣!!!


含章子


答案是否定的。行、楷書凡捺畫全用中鋒無法完成準確的形體特徵。需順勢中鋒入紙,而後逐漸轉入偏鋒,最後再由偏鋒逐漸轉入中鋒離開紙面完成。偏鋒時筆鋒處於筆畫外側。

行書《蘭亭序》捺畫寫法:

楷書《《九成宮》捺畫寫法:


張慶濤中國書法大課堂


謝謝你的提問。目前,我們對中鋒和側鋒的理論解釋有些含糊,如果辯論能夠明確一些,那就好了。

《蘭亭序》第一個字“永”字的最後一筆“捺畫”,明顯與唐代楷書的捺畫不一樣。


不一樣在什麼地方呢?這就是,上面的輪廓線比較直,下面的輪廓線比較圓,正好是一個“內方外圓”的書寫效果。

如果按中鋒用筆,那麼筆畫應該“對稱”才合理。

這個筆畫出現了方圓不對稱現象,所以,好像不完全是中鋒寫出來的。

其實也不對,寫還是中鋒,只是有一些內外力度不同而已。

個人認為筆的運行,一直是變化的,就是在一個筆畫以內,也會有中不中偏不偏的情況。顏真卿很多豎畫,也會在垂露,懸針部位偏鋒的。這樣的筆畫和技法很多。

《蘭亭序》第一字永字最後一筆,顯然沒有用正中鋒寫出,而是一個“離心拋”的“偏鋒”。

這個技法,還是中鋒主體,但是,一則圓,一則方,所以表現力很強。

實際我們討論的就是什麼是中鋒,什麼是偏鋒。


顏真卿《麻姑仙壇記》中善於控制內外筆鋒的例子“引”的豎法,沒有用經典的“垂露”,也沒有用“懸針”。看見,他深得王羲之筆意。

這個問題好像理論上說的不是很清楚。討論一下也許對大家有幫助。“永”字一邊直線,一邊弧線的特點,其實也是王羲之常用的技法。

要寫出這個效果,主體還是中鋒。但是技法上採用了“離心拋”的方法,所以,就不是很對稱,而是一邊直線,一邊弧線。


顏真卿厲害了,他寫豎畫,有不少在“垂露”或“懸針”部位,喜歡用這個技法。

實際上,我們看很多書法的不少筆畫,都採用這個技法。

有的寫出來,有點像月牙,那麼,內圓和外圓的線是不一樣長的。

如果是真正的中鋒來寫,效果太對稱,就寫不出這種不對稱的效果了。

所以,中鋒也是可以變化的,利用側鋒有“內鋒”和“外鋒”機制,善於控制側鋒的力度,就會寫出富有立體感的筆畫。

王羲之的筆法之妙,就在於他對中鋒的“分力”技法,發揮得非常極致。


千千千里馬


多年前,我曾在公交車上與一個相識的書法人抬槓,那人習字多年,在當地小有名氣,雖然我不大看得起他的字,但他確實是比我寫得好,因為我懶,很少習字,所以我們倆抬槓,他的態度總是居高臨下,滔滔不絕,很少容我說話。那次抬槓,緣由是什麼想不起來了,只一樣至今也忘不了,就是,他說書法是線條的藝術,我說不對,是塊面的藝術,沒等我說完,他就極盡言辭的高聲反對,我幾次想補充自己的觀點,都被他阻斷,直至下車,也沒機會表達出來。

昨天受邀答題 ,因為事多,就忽略了。今日得空,翻來一看 ,竟想起當年的那次抬槓,正好藉此把我的觀點補充完整了。雖然那小子看不到。

從大處說書法是線條的藝術沒錯,無論是單字還是整篇,各種字體的書法都是由線條構成的,但是 ,具體到線條的細節卻是由塊面連接合成的,再說具體點,就是,線條是由塊面合成的。各種一小節一小節的寬窄不同,方圓不同 ,枯潤不同,急徐不同,力道不同的小塊面合成了具有各種變化的連貫的線條。這樣的線條表現是立體的,生動的,有變化有磁性的。說到磁性,我就想起騰格爾,刀郎,汪峰,田震等歌唱家的嗓音,那是有著滄桑歲月質感和富含內心情感的極具表現力的磁性音質,這種音質能將歌者與聽者置於同一場景之中,沒有疏離和隔膜。比如 ,同是歌唱草原,胡松華的音質,透亮,有光澤 ,聲線集束勻稱無雜質,但這種聲音讓人感覺不到草原的歸屬感 ,是草原之外的人對草原唱的讚歌,而騰格爾的音質正好相反,嘶啞,粗礪,嘈雜,有毛邊,但是磁性極 強,而且渾厚飽滿,情感表達的真摯熾烈 ,是用心血,用生命歌唱自己的家鄉 ,直擊人心,震撼人心,將聽者拉進天堂一般的內蒙古大草原。

說了半天,似乎是離題萬里,驢唇不對馬嘴。您會說,這些廢話與王羲之蘭亭序的永字的那一捺,有毛關係呀?確實沒有直接的關係,我只不過是表達了這樣一個意思,即書法筆畫線條的運行是中鋒用筆這是沒有錯的,也是必須的,只是中鋒用筆不能一味的均勻不變,不能一個力道,要有變化,有塊面的體積感,不能光滑沒有磁性,因為沒有磁性,就很難生髮出氣韻,就如啟功的書法,好看,光潔有力,筆筆中鋒,但看上去總是缺少點味道和意趣。

至於蘭亭序永子字的那一那捺,到底是中鋒還是偏鋒,就不重要了。體積有了,質感也出來了,呼應合理,結字得體,整體不違,就是好筆畫。


梅蘭竹菊53118


我看不全是中鋒。

我認為起筆後是中鋒,到點畫開始變寬處就是偏鋒了,到出鋒收筆處——即捺筆末端三角形部分,又是中鋒。

可以看出捺畫的書寫過程是這樣:逆鋒起筆後第一段是半個斜著的豎畫,是中鋒寫成,穿過橫折豎鉤後用偏鋒寫出中間最粗的一段,轉為中鋒後先按以承續中部的寬度,後提以逐漸變細,越寫越細,最後出尖。

所以,這些動作是瞬間組合完成,是中鋒和偏鋒的結合。

不過,這個捺畫的中間部分,用筆該稱為偏鋒還是側鋒,我是拿不準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