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商传奇——冀氏家族的传承

山西介休冀氏家族,是明清时期山西商帮中最有实力的一家。冀氏经商起步于明正德年间,经数代人艰辛努力传承至冀氏第十五世传人冀之瑜时冀氏商业已初具规模,到大清嘉庆、道光时冀氏商业在第十七代传人冀国定(冀之瑜之孙)手发展到强盛时期,冀宅净存白银300万两。

南宋时,冀氏家族祖先由山西临晋(今临猗县)迁至山西介休邬城。元朝中期,冀氏家族举家40余口人又由邬城迁驻介休北辛武村。到明朝正德年间,从冀氏第10代冀忠开始在介休邑内做卖食油的小本生意,冀氏家族由此踏上经商之路。

到清朝康熙年间,经百余年艰辛经营,已积累了一定的资本。康熙59年(1720年),新疆吐鲁番发动叛乱,清军出兵平叛,冀氏家族第十四代传人冀州升与介休大商人范毓宾往吐鲁番运送粮油。之后从这一代开始到第十七代冀国定(道光初期),相继在湖北樊城、襄阳等地创办有70多家商铺,经营以当铺为主,次为油房、杂货铺,其中资本在10万两以上的商号有钟盛、增盛、世盛、恒盛、永盛当铺和平遥谦盛亨布庄。这时,冀氏家族有资产达300 万银两。

冀国定第四房马太夫人是经商奇材,在冀国定去世后,因其五个儿子均未成年,故家族所有事务皆由马太夫人打理。她“不出户庭,而大辔在手,综理精密”,丝毫不比冀国定逊色。

大约在咸丰六七年间,马太夫人曾为五个儿子分家各立门户,并把冀氏三百余年“诚信为本”的经商理念传示后人,取名“五信堂”。冀氏所经营的商业,除平遥谦盛亨布庄(后改为票号)归五堂共有外,其余的加上他们在分家后又新设的商号均归各门独自所有。


“五信堂”除了在外地购买土地外,在原籍本村共有土地30多顷,占全村土地的三分之一。光绪初年,以廉,以中兄弟又分别以银30万两建大宅院,以正用银10余万两购北辛武村破产财主“阎百万”房舍,以和用银10多万两新建房舍和花园,只有以正留住原宅。冀氏房室装满富丽堂皇,十分讲究,又在北辛武村开设杂货、肉、药、当铺,以方便其生活需要。

后来因太平天国战争爆发,冀氏家族商号损失十余家,资已损失过半。马太夫人从湘南两湖调回山西现银五六十万,资本向北方转移,并在天津设立当铺。而期间农业连年欠收,“五信堂”捐义饷,济赈及向本邑贫困户资助日用急需和施舍棉衣等,耗资15万两白银。华北地区连年大旱,冀氏家族耗资40万两白银,利用此机会冀氏修整了冀家大院,同时也救济了逃难的灾民。

到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冀氏在北方的商号又连续受到损失,此时资产已不及巅峰时期的三分之一。光绪二十六年(1900)庚子事变,冀氏在天津、北京的当铺被抢掠烧毁,平遥县、介休县张兰镇的谦盛亨票号、谦盛钱庄发生倒账,损失银 150万两,冀氏商业从此衰败。


一个家族辉煌三四百年,与其家族诚信经营的根本分不开。虽然家族总是会在历史的交替中衰落,但是这些家族诚信为本的精神却一直广为现代企业坚守着,并永久传承。

晋商传奇——冀氏家族的传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