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悟空的真實身份是什麼?孫悟空的出生地在哪兒?

手拿金箍棒、騰雲駕霧、嫉惡如仇的美猴王孫悟空,是家喻戶曉、人人喜愛的大眾明星。近年來,為了推動旅遊業的發展,不少地方都爭著註冊為孫悟空的故鄉。孫悟空的戶口到底該落在什麼地方呢?學者們對此有什麼不同的看法呢?

談到孫悟空的籍貫,就必然涉及到他的形象來源。有學者認為,孫悟空的形象來源於印度史詩《羅摩衍那》中的神猴哈奴曼。哈奴曼是印度神話中風神和母猴所生的神猴,後來成為羅摩王子的得力幫手。因此,孫悟空的家鄉定是印度無疑。

另一派學者認為,孫悟空是來源於中國古代神話裡的水怪“無支祁”,無支祁的形象可以在《山海經》、《淮南子》、《吳越春秋》、《拾遺記》、《金剛經》等古書裡找到。《太平寰宇記》卷十六稱:“大禹治水三至桐柏山,乃獲淮渦水神,名曰無支祁……形若獼猴,縮鼻高額,青驅白首,金目雪牙,頭伸百尺,力九象……”與翻江倒海、無拘無束的孫悟空十分相似。


孫悟空的真實身份是什麼?孫悟空的出生地在哪兒?


另有學者認為,孫悟空是中國固有神話與印度佛教相融合的產物。無論孫悟空的形象來源是“本土說”還是“混血說”,大家都認為孫悟空的籍貫應該在中國。當然,孫悟空的形象在中國人心中紮下了根,有關其籍貫的爭論也集中在中國大陸,印度國籍說基本上被否定了。

孫悟空到底是中國的哪省哪地人呢?一種說法是,孫悟空是江蘇連雲港人。由於孫悟空經過吳承恩的再創作而童叟皆知,因此最初學界猜測,孫悟空是作者吳承恩的老鄉,即江蘇連雲港人。且連雲港有花果山水簾洞,與《西遊記》中所描述的很相似。

這一說法長期以來居於主導地位,大家對之深信不疑。但這一說法畢竟猜測成分多些,證據不足。近年來,中國學術界先後發現了南宋《大唐三藏法師取經詩話》和《西遊記平話》殘本,以及元末明初楊景賢的《西遊記》雜劇。在這些吳承恩出生之前就早已存在的作品中,孫悟空的形象同樣活靈活現地存在著。於是,學術界關於孫悟空是“連雲港人”的說法也就不攻自破了。


孫悟空的真實身份是什麼?孫悟空的出生地在哪兒?


第二種說法是,孫悟空是甘肅人。甘肅是中國的西北重鎮,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是古代中國與外界聯繫的交通要道。敦煌、武威、張掖、酒泉在當時被稱為“安西四郡”,戰略位置極為重要。唐三藏去西天取經,就沿著當時的絲綢之路,沿途經過了甘肅的山山水水。近年來,在甘肅省石窟中的壁畫中,發現了《唐僧取經圖》。

圖片顯示,唐僧西去取經,緊隨唐僧的是個尖嘴猴腮的胡人,叫“石磐陀”。有人以此推定,這猴形人就是孫悟空的原型,換句話說,孫大聖是甘肅某地胡人。胡人是魏晉南北朝隋唐時期對於西北少數民族的統稱,經過長期的摩擦和融合,他們與漢民族已經融為一體,但是少數民族能歌善舞、自由奔放、蔑視權貴的特點依然不改,並且對固有的漢文化影響很大。

甘肅發現的《唐僧取經圖》中的胡人即是如此。將此胡人視為孫悟空的原型,確實很有見地,很有想像力。甘肅人以壁畫為證,認為孫悟空是甘肅人,確實有一定道理。


孫悟空的真實身份是什麼?孫悟空的出生地在哪兒?


第三種說法是,孫悟空是福建人。對於甘肅方面拿出的《唐僧取經圖》,福建方面毫不示弱,也拿出了證據。據報道,在福建北部的順昌縣寶山中,新近發現了孫悟空和他哥哥通天大聖的墓碑。原來福建省順昌縣“猴崇拜”淵源已久。寶山就如其名一樣,是座神奇的山,山上有個

叫作“山狸洞”的地方,當地盛傳裡面有“聖見”摩崖石刻。

同時洞內還發現了宋朝的瓷器碎片,碎片上有猴子圖像的痕跡,印證了順昌在宋以前就存在大聖崇拜文化。此外,歷史學家還發現,福建省在宋朝時即於文獻中出現了關於孫行者的記載,蟠桃園和東方朔的故事也起源於福建。另外,早在唐天年間,福建已有水晶宮的傳說。

福建民間傳說中猴精的形象也與《西遊記》中孫悟空的形象最接近,如福州永泰在五代時期就曾流傳該地能仁寺一和尚剃度了當地一作怪的母猴,使該母猴成為當地的保護神之一的故事。孫悟空福建籍貫之說得到了很多的實物佐證。不過,莫名其妙冒出來的孫悟空的哥哥卻是一個難以解釋的問題。

除上述幾種爭執不下的觀點外,還有的學者認為孫悟空是神話構造的形象,是屬於中國的,而沒有具體的籍貫。《西遊記》本身是一部浪漫主義的神話小說,其中的人物形象如孫悟空、豬八戒、沙僧及形形色色的妖魔鬼怪,是佛教傳說與中國固有神話傳說相融合,經過中國人民千百年的醞釀流傳而塑造出來的形象,其中雜糅了各地方的很多民間傳說,除了唐僧是以唐太宗時期三藏法師去印度取經為歷史依據外,其他的形象實難斷定某個人物究竟是何方出身。

爭來爭去,江蘇連雲港、甘肅和福建三地各有證據,最終還是無法確定孫悟空的人物原型來自何處,即孫悟空屬於哪裡人。看來,孫悟空落戶哪方仍將是一個懸而不決的難題。不過,無論孫悟空出身何方,人們都一樣喜愛他,又何必拘泥於他的籍貫呢?

本文摘自中國歷史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