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婆在農村老家帶小孩,自己在外面打工掙錢,假期回家小孩不讓自己抱,你有什麼感受?

一點三農


多少有點心酸難過和無奈吧。誰不想老婆孩子熱坑頭,天天閤家團圓,盡享天倫之樂。但現實是殘酷的,在家沒有好工作掙不著錢,連養家餬口都成問題,更不用說是讓妻兒過上好的生活。這樣,就不得不撇家舍口外出打工。當看到自己在外打拚掙的錢能撐起一個快樂的家一一妻子開心幸福,兒子健健康康,活潑可愛,油然而生的成就感很快就會化解那不良情緒。再說,親不是借的,不讓抱也只是暫時的,熟悉幾天,父子也就親密無間了。


柳泉老翁


首先是無奈心酸,無奈的是家庭經濟條件所迫你不得不背井離鄉外出打工掙錢養家餬口,打工期間各種身累心累說多了都是淚,心酸的是自己親生的孩子見到自己形同陌生人避而遠之,這種尷尬是一瞬間的,但是形成這個原因卻是日積月累的,

其次是愧疚,一年到頭來為了生活奔波,沒什麼時間回家探望孩子,你會感覺到深深的自責,在她最需要陪伴的時候卻不能陪伴在她的身邊一起成長,如果在外還賺不到什麼錢帶回來,愧疚感會加倍,

其實遇到這情況你也不用悲觀,這個還是需要耐心和時間去化解我們與孩子之前的陌生感隔膜,有假期或者平時少點休息把假期湊到一起常回家陪伴她,買她喜歡的玩具,陪她一起互動看她喜歡的動畫片,總之投其所好,只要拉近和孩子的距離,什麼都好辦了。出門在外的時候也要每天或隔天抽點時間出來和小孩視頻聊聊天,或有條件的可以接過一起生活一段時間,我相信你的孩子肯定會很粘你,到時候左右爸爸右一聲爸爸地叫,你的幸福感自然而然地油然而生


社會已入中年心


這種情況幾乎成為普遍的社會現象,很多在外務工常年不回家的人都遇到過這樣的尷尬。幾點建議:

一,常回家看看,雖然是自己的孩子,血濃於水,但時間長了,再親的血緣也會淡漠,何況是不諳世事的蒙童。不管在外打工的地方多遠,逢年過節或者假期,一定不要心疼路費和麻煩,哪怕同孩子一起吃頓晚飯,也能拉進父子關係。

二,現在網絡如此發達,無論多忙多累,儘量每天同孩子視頻聊天,讓孩子時時記得還有爸爸在外牽掛著他。

三,經常給孩子寄點禮物,回家時一定要給孩子帶喜歡的禮物,讓他覺得見到爸爸是件愉快的事,並時時有所期盼。

孩子需要親情,大人也是。多同孩子溝通還能愉悅情緒,提高工作效率的。


怯怯嘶語


1,直接感受是心酸,自己在外打拼就是為了孩子和家人更好的生活,以及孩子將來有更好的物質基礎。如果回家,孩子主動叫爸爸、且繞著你的身邊轉,該有多幸福啊!

2,孩子不讓你抱,說明至少3歲左右了,有一定的感性思維了。由於孩子對爸爸的形象不經常看到,所以不知道爸爸是個什麼樣,不讓抱,是正常的。只要你掙錢在外沒有亂花,我想你自己也能理解和調節情緒的。

3,對老婆好點,讓她在孩子面前刻意多說爸爸,特別是給孩子買好吃的時候,強調爸爸讓買的,這樣在孩子印象中就樹立爸爸的概念了,回家時,讓老婆抱著孩子迎接你,你手裡拿著孩子最喜歡的好吃的和玩具,老婆同時說爸爸回來了,孩子就不應該拒絕你抱。但抱會兒可能就要到媽媽懷抱了!

4,平時也可和老婆孩子視頻,多說些孩子想聽的話,多給孩子看你手裡他/她喜歡的玩具,慢慢就對爸爸的印象深刻了,回家就不陌生了。所謂混個臉熟就是這個道理!


紅藍推演


男人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出門打工,當時還是抱在懷裡什麼也不懂的小寶貝。(真想多抱會孩子,真是捨不得的放手)

當男人打工回家時,孩子已經是個活蹦亂跳的,小調皮蛋。(多次想到回家,孩子一下撲進自己的懷抱,是多麼的幸福)

孩子:媽媽你快看,家裡來了個不認識的男人。

媽媽:孩子,這個是你爸爸啊!快叫爸爸。

男人:孩子,快過來,讓爸爸抱抱。

孩子下意識的跑到媽媽的身後說到:我不認識他,我才不讓他的抱呢!

男人看到這一切,很是尷尬又無奈。看樣子,人的感情是長期培養出來的,而不是說血緣關係從不熟悉,瞬間就能熟悉的,也要靠慢慢的培養。

為了生活,沒辦法,當地找不到合適的工作,只能外地打工或出國打工。

看似失去了,陪伴家人、孩子的最好時光,其實也是給今後打下穩定的基礎,只有根基堅硬,才會有以後的幸福。

祝願所有背井離鄉的打工者,夢想成真、萬事萬順,都能圓滿的掙到錢後與家人團聚,幸福未來^O^


祥雲行天下


小時侯,我爸也常年在外打工,但我還是最喜歡他。記得有一次,我看他把大坨紅糖分成小塊時,不小心劃傷了手。我真的感受到了心痛。我聽說,爸爸給他姐妹擺龍門陣時說過,“誰要敢欺負我女兒,我一定找他算賬”!所以,我的底線是,我即使做得不好的地方,也不能向我爸投訴,我不想讓他們操心。雖然,在一起的時間少,但做到真正的陪伴,孩子也會心裡有你的。我們雖然能每天有陪著孩子的時間,但玩自己的事情更多!



花粉666


這確是是一件讓人很心酸的事情,在中國有千千萬萬個這樣的家庭。老公為了一家人能有一個好的生活,選擇背井離鄉的去打工。而自己老婆留在家中帶孩子和照顧老人,這都是一種無奈的選擇。作為一年四季都在外辛苦打工掙錢的父親來說,當春節回家一家人團聚的時候,才發現自己的小孩似乎把自己當成一個陌生人,作為父親此刻的心裡一定是很難受,也很心酸。

但是對於小孩來說,由於年齡尚小,他肯定是誰帶他的多,誰陪她吃飯睡覺,誰接他放學回家,他就會自然而然的和誰親。這是小孩的一種本能,作為大人的父親需要理解。同樣當小孩慢慢長大以後,學了更多的知識,明白了更多的道理也就會慢慢理解父親是為了自己有一個好的生活,才離開自己到外面打工的。

就像我們小時候不聽話時被父親,痛打一頓的時候,那時心裡一定是很討厭父親的。可是當我們慢慢的長大成人了才知道,父母打我們也是為我們好。所以作為父親,好好掙錢,給他一個好的教育長大以後他就會理解了。當然這過程中作為母親也應該時時刻刻不忘教育孩子,父親外出打工並非是不要他而是給他掙錢讓他有好的生活,要它理解父親。只要母親時時的正確引導,孩子也會和父親慢慢建立起親密的關係。


職場一線


我生完孩子就在老家帶孩子,老公在外邊打工。經常回去了也不讓他爸爸抱,他心裡有些難過。現在孩子大了點,我就帶著孩子跟他一起在外邊打工。

畢竟現在孩子每天一個變化,會叫爸爸了,分開會再見了,自己會站了。他現在經常就會說,老婆孩子熱炕頭真幸福。如果不是為生活所迫,誰不願意過這種日子。

我建議儘量陪著孩子,或者老婆和你一起。孩子3歲之前,和爸爸媽媽在一起是最好。對她性格形成也是有好處的。



帶著寶寶去打工


心酸是肯定的,但是你要看開,你為了是給孩子更好的生活,是承擔這個家的頂樑柱,因為孩子還小,回家的時候多跟孩子接觸,血溶於水這句話還是很對的。



全能老大叔


在這樣快節奏的生活中太現實了,所以我們要常回家看看,雖然是自己的孩子,但時間長了,再親的血緣也會淡漠,何況是不諳世事的蒙童。不管在外打工的地方多遠,逢年過節或者假期,一定不要心疼路費和麻煩,哪怕同孩子一起吃頓晚飯,也能拉進父子關係。現在網絡如此發達,無論多忙多累,儘量每天同孩子視頻聊天,讓孩子時時記得還有爸爸在外牽掛著他。經常給孩子寄點禮物,回家時一定要給孩子帶喜歡的禮物,讓他覺得見到爸爸是件愉快的事,並時時有所期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