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最後1個月,蛋價咋還不穩定,到底能不能補欄?

近日,全國的雞蛋價格已經連續穩定了三天,目前產區均價還是報收在3.85元一斤左右。現在終端需求始終保持平淡,市場流通終歸一般,生產環節和流通環節都有餘貨,蛋價可以說用一個“漲跌兩難”就能概括。

今年的最後1個月,蛋價咋還不穩定,到底能不能補欄?

綜合分析下來就全國市場而言,因為當前身處淡季存欄還不高,雞蛋供應整體平穩,供需平衡還未打破,是難以出現出現大幅增長的跡象的。蛋價的再次走強,還需要等待年底消費回暖,最遲可能也要到下個月中旬了。

今年的最後1個月,蛋價咋還不穩定,到底能不能補欄?

此前,我們已經討論過臨近年底的淘雞與上雞的問題了。其實對於新時期的蛋雞養殖業而言,養雞場只管做強自己,做出特色、做出優勢,持續盈利才是硬道理。雖然當前的養殖成本很高,但有報道說當前每隻蛋雞盈利可以高達40元,所以淘雞淘與不淘,新雞上多上少,還要客觀的去看待。對行情要心存畏懼,對上雞要胸懷理智,是能在這個行業持續發展的萬古不變的道理。但是“理智”連個字說的容易,做著難,難免會有人因行情跟風上雞,不然現在的雞苗價格就不會這麼高了,豬週期,蛋週期也是這麼來的。

今年的最後1個月,蛋價咋還不穩定,到底能不能補欄?

在這個行業裡不管什麼時候都不能一味的追求大規模或超大規模,追求貪大求洋高大上。因為現在蛋雞行業都是重資產企業,資金投入越來越大,盈利也不穩定,甚至很差,資產與盈利不成正比。遇到市場波動,抗風險能力嚴重不足。所以要遵循客觀規律,因地制宜、不搞高大上、充分考慮資金、技術、管理、市場、土地的承載、糞汙的消納等等,穩中求進、風險可控才是王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