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纜行業迎利好 超14000億高鐵項目即將開工

近日,傳來好消息!超過14000億高鐵項目來襲,為“失血”嚴重的線纜行業帶來千億利好。

外有貿易戰,內有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基建投資成為中國經濟的自救良方。軌道交通項目最先挑起大梁。

近日,傳來好消息!超過14000億高鐵項目來襲,為“失血”嚴重的線纜行業帶來千億利好。

1、35個大型高鐵項目即將開工,總投資超14000億元

國家發改委近日召開的新聞發佈會透露,1月份至10月份,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5.7%,其中基礎設施投資增長3.7%。其中,鐵路項目最先挑起大梁,投資額佔比最多。

尤其是我們的世界名片工程——高鐵,高投資額與跨區域、長工期、高標準的建設,在接下來很長一段時間裡將成為帶動經濟發展的最強力引擎。

中國史上鐵路開工最大熱潮開啟。即將開工的大型高鐵項目多達35個,總投資超14000億元:


線纜行業迎利好 超14000億高鐵項目即將開工


線纜行業迎利好 超14000億高鐵項目即將開工


2、超14000億元將花在這些地方

下半年以來,國家發改委已經批覆了包頭至銀川鐵路銀川至惠農段、上海經蘇州至湖州段、重慶至黔江等三個高鐵項目(後兩個項目計劃於2018年年內開工)可研報告,總里程529.14公里,總投資1031.65億元。

在國務院辦公廳於近日發佈的《關於保持基礎設施領域補短板力度的指導意見》中,指出了本輪鐵路領域建設開工熱潮的聚集地。

鐵路領域:將以中西部為重點,加快推進高速鐵路“八縱八橫”主通道項目,拓展區域鐵路連接線,進一步完善鐵路骨幹網絡。加快推動一批戰略性、標誌性重大鐵路項目開工建設。推進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等地區城際鐵路規劃建設。加快國土開發性鐵路建設。實施一批集疏港鐵路、鐵路專用線建設和樞紐改造工程。

中西部鐵路建設

以中西部鐵路建設為重點,“高潮”可以說就是川藏鐵路了,川藏鐵路是國家“十三五”規劃重點項目,總投資2700億元,目前已具備全線開工條件。

川藏鐵路最難修的康林段(康定到林芝)加快了開工建設路程,不僅中鐵工業組織了中鐵科工、中鐵裝備、中鐵九橋、中鐵工服等所屬單位,開始研究製造應用於川藏鐵路的極端裝備,部分地址勘察、環評的相關標段也在近日發佈了中標單位。

康林段全線隧道共58座,約787公里,佔線路總長86%,其中特長隧道30座,約669公里。按照目前方案,全線長度大於30公里的隧道有7座:易貢隧道53.9km、伯舒拉嶺隧道33.5km、色季拉山隧道41.7km、折多山隧道37.8km、業拉山隧道33.5km、海子山隧道37.3km、芒康山隧道30.4km。

八縱八橫

2016年修編的國家《中長期鐵路網規劃》,2017年印發的《鐵路“十三五”規劃》,“十三五”期末高鐵歷程將達3萬公里,2030年末形成“八縱八橫”高鐵格局。

2017年12月28日,石家莊至濟南高鐵建成通車,標誌著“四縱四橫”鐵路網完美收官,也開啟了“八縱八橫”建設的新局面。“八縱八橫”讓更多的城市成為了“高鐵新貴”。

最炙手可熱的新貴可謂是合肥了。“四縱四橫”時代,合肥只接入了滬漢蓉一個幹線通道,但到了“八縱八橫”時代,以合肥為中心突然冒出一個華麗麗的“米字型”規劃——除了滬漢蓉,合肥還接入了京深高鐵、合福高鐵、合杭高鐵、合鄭高鐵、合蚌連高鐵。此外,合肥還規劃了多條城際鐵路:合六城際、合淮蚌城際、合寧城際、合蕪城際、合安城際。

另一個顯而易見的新貴是重慶。普鐵時代的幾大幹線表現為“五縱三橫”,重慶沒有直接接入任何一條幹線。進入“八縱八橫”時代後,重慶一躍成為沿江通道、夏渝通道、包海通道三個幹線的交匯,並通過連接線併入蘭廣、京昆兩大通道。10月,重慶發佈了《重慶特大型鐵路樞紐規劃》的主要內容,到2030年,重慶市將形成銜接18條幹線鐵路(包含了9條高鐵、4條快速鐵路和5條普速鐵路)的特大型鐵路樞紐。

京津冀

北京作為“高鐵”霸主,在全國高鐵網絡中佔的權重自不用說,但是圍繞“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主題,北京與天津、河北的協同發展行動計劃出爐,提出要打造“京津冀1小時通勤圈”,跨越三省市密集的交通網絡,新一波城際鐵路的建設勢不可擋。

伴隨京津冀而來的,當然還有全國的焦點城市——雄安新區。比如正線全長92.4公里,總投資335.3億元,連接北京與雄安新區之間的新建城際鐵路—京雄城際鐵路已經開工;正線全長540.684公里,設計時速350公里的雄安至商丘高鐵計劃於2019年開工。

長三角城市群

長三角城市群包含上海、南京、無錫、常州、蘇州、南通、合肥、蕪湖等26個城市,是“ 一帶一路”與長江經濟帶的重要交匯地帶,在中國國家現代化建設大局和全方位開放格局中具有舉足輕重的戰略地位, 要串起26個城市,沿江高鐵的規劃勢在必行。

而且可以說,接下來這萬億的鐵路建設中,有超過一半的投資額都將融入到這些沿江高鐵的建設中。比如剛剛批覆的滬蘇湖高鐵、渝湘高鐵重慶至黔江段都屬於沿江高鐵,其中渝湘高鐵重慶至黔江段還是“八縱八橫”廈渝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完善“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發展交通運輸體系重要部分。

粵港澳大灣區

作為中國的兩個大灣區建設的中的一員——粵港澳大灣區,依託良好的海灣資源推動著周邊乃至全國經濟發展,要建設好這個大灣區,帶動的基建投資也都是萬億級的。

作為粵港澳大灣區的重要城市之一,廣州的戰略地位重新獲得鞏固,四縱四橫時代,北京、上海分別接入了三條幹線通道,廣州只接入了一條幹線通道(京廣通道),難免失落。但是“八縱八橫”時代,廣州成為京哈~京港澳通道、蘭廣通道、廣昆通道三個幹線通道的交匯樞紐。

計劃於2019年1月開工,總投資840億元的廣湛高鐵,同時串聯起了長三角與粵港澳大灣區,以及剛剛確立要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和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的國家戰略城市——海南。

另外,深圳在高鐵網絡中也獲得了難得的“高鐵樞紐”地位。傳統上,廣東省內的幹線交通網絡一直以廣州為中心,深圳一個既非直轄市亦非省會的城市,則一直處在交通末梢的地位,需要通過廣州接入國家幹線交通網絡。“四縱四橫”讓深圳直接接入了東南沿海客運專線,“八縱八橫”時代則直接接入了沿海通道與京九通道。現在深圳已經擁有廣深港高忒,而正在修建深茂高鐵以後將直達粵西。

國土開發性鐵路建設

國土開發性鐵路建設,主要是以區域密集的鐵路網為主,換句話說就是以城際鐵路居多,具體則建設以成南達萬高鐵、成自宜高鐵、蘭州至張掖三四線、西十高鐵、盤興高鐵等城際高鐵線路為代表,發展城際、市郊(域)鐵路,可以完善區域鐵路網絡,優化城鎮密集區交通網絡。

不僅僅是這已經確定在2018、2019年的14000億高鐵,接下來還會有更多的鐵路項目加快規劃審批流程,加入開工熱潮。很多下游配套行業都將享受利好!

3、線纜行業將分享千億利好

電線電纜是國民經濟的重要配套產業,各行各業的發展都離不開它。軌道交通是電線電纜行業最重要的下游市場之一,鐵路、城際軌道、地鐵等軌道交通的發展都曾推動和促進我國電線電纜產業的持續增長,高鐵也不會例外。

粗略估計,這將帶來一個千億規模的線纜市場。鐵路建設將帶來對牽引電氣設備的巨大需求,牽引電氣設備又將拉動電纜需求,包括機車電纜、通信和信號電纜等。按照相關部門的計算標準,牽引供電設施佔軌道交通工程總造價的7%—10%。可想而知,超14000億高鐵建設帶來的這個大蛋糕,對電線電纜行業及企業來說,將是一個不小的誘惑。

大家都磨刀霍霍,但這僅僅只是到2019年要開工的高鐵。根據《中長期鐵路網規劃》提出的目標,到2025年我國鐵路總營運里程將達到17.5萬公里,其中高鐵里程達到3.8萬公里,到2030年鐵路總營運里程達到20萬公里,高鐵里程達到4.5萬公里,而截至2017年底,中國鐵路營業里程達12.70萬公里,其中,普鐵總里程達到10.20萬公里,高鐵營業里程達2.5萬公里。

毫無疑問,未來鐵路固定資產投資額都將維持高位,誰能提前把握住這波機遇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