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大集團的承兌匯票怎麼樣?

奔馳99999


市面上的承兌匯票有兩種,一種是有銀行擔保的,另一種沒有銀行擔保。

前一種隨便收,後一種就要根據實際情況而定了。

先說前一種,在我國的當前形勢下,銀行屬於特殊行業,它們擔保的承兌匯票一般都不會有問題。

換句話說,如果連銀行都信不過,那就不要出來做生意了,畢竟理論上什麼事情都有風險的。

再說後一種,一般大的集團公司都有很多子公司,每個子公司一般都是自負盈虧,獨立核算的。

今年恆大健康給FF注資50個億,然後沒有了下文,甚至打起了沒完沒了的官司,這個子公司的現金流肯定會受到影響。

另外每個公司發展的不同階段,情況也不大一樣,房地產前幾年順風順水,今年以來隨著國家去槓桿政策越來越嚴格,資金鍊普遍吃緊。

回到這件事情上,要根據具體情況和不同時期而定,相信每個供應商都會根據自己的財力和眼光來決斷。

解讀財富故事,研究成功之道;歡迎留言分享你的觀點,這件事你怎麼看呢?


財富與成功


恆大,品牌這幾年做的挺好,現金流很差。做過恆大工程的應該都清楚,恆大一般都是一年期的商業承兌貼息10個點。如果急用需要提前兌換,就很不划算,18,19個點才能兌現都很正常。另一個需要注意的是,商業承兌是恆大的還是其他公司的,你們沒注意恆大的每一個樓盤的開發商都是單獨註冊的公司,商業承兌都是這種單獨的公司開出來的,所以就是違約也沒有太好的辦法。現在恆大的工程沒有墊資能力的儘量不要做,會被坑死,另一個現在恆大也不是那麼穩妥吧,所謂的戰略合作伙伴包括一些國企和上市公司對承接恆大的工程都顧慮重重,今年做過的盤就發生過一個國企做土建,做了快一年了,樓都起來了,恆大沒按照約定付款,一拖再拖,直接不做了。還遇到廣田做了一部分就不做了,這都是恆大的長期合作伙伴。這種情況以前沒遇到過,都是走關係來接恆大的工程,所以說恆大情況也不算那麼樂觀。


夜空中最最黑的星


關於這個承兌,略知一二,之前聽家裡人講過一般什麼時候需要用承兌,承兌通常是和銀行合作,在銀行內存款後銀行給的一個憑證,就像支票類似,可以直接拿著承兌去銀行換錢的。有個朋友的公司和恆大有合作,聽說恆大也給過銀行承兌,其實現在的大企業,有實力越強和銀行的合作肯定也會越多,支付承兌也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恆大有一點比較好的地方是,支付了承兌會給你補一定比例的承兌貼息,這個是非常人性化,也是非常照顧合作公司的。這個承兌貼息怎麼理解呢,其實就是你在拿著承兌取錢的時候,銀行會扣除你提前取款的這部分利息,雖說銀行是最終獲利方,但是恆大能幫合作單位將這個差額補上,還是值得稱讚的。





小烏龜回眸


看到題主的問題,因為本人親身接觸過恆大集團的匯票,那我就來分享一下本人對商業承兌匯票的一些看法。

眾所周知,商業匯票按照承兌人的不同,分為商業承兌匯票和銀行承兌匯票。兩者在流通和使用以及在最後提示付款時的方式基本無異。本質的區別就是承兌人的信用情況,銀行承兌匯票當然承兌人就是銀行了。商業承兌匯票則是大企業集團或者大公司了。

銀行,在我國特定的國情下,基本是不會破產了。雖然前兩年國家通過並頒佈了銀行破產法,但可以說那只是以防萬一的兜底舉措。內行人都明白,銀保監會和人行以及地方金融辦對銀行的監管力度,真的是其他任何行業無可比擬的。而大企業大集團就難說了,雖說是大企業,但是“大”只是一個相對概念,每個城市每個行業都有不同的指標,所以商業承兌無法付款的情況比較常見,而銀行承兌只要是真票,就不會出現無法兌付的情況。

當然問中所說的恆大集團,的確是大企業中的佼佼者呢,違約風險的確很低。但是恆大集團的確很多,分公司子公司多如牛毛。題主就要注意了,究竟是母體公司的票據還是某子公司的票據,還是其他只是恆大集團合作方的票據,那可是大有不同。

最後必須提及一下,題主說要做票據,可以就是買賣票據了。銀行承兌匯票可以轉讓也可以找銀行做貼現,提前拿到資金,變現能力比較強。而商業承兌賣給銀行的方式,並不是貼現,行內人叫做商承保貼,操作方式與銀承的最主要差別就是銀行要去出票人那裡(即恆大集團)做現場調查,而恆大集團對於非合作銀行的調查,一般是拒絕的。所以即便是出票人本地的銀行,都不願意做商承保貼,就無論異地銀行了。綜上所述,商承的變現能力較弱。

以上是本人在實際工作中對商承情況的一些瞭解,望對題主有用。手機打字不易,請給贊,謝謝


老松記


商業承兌匯票肯定還是有一定風險的,能不能做主要還是看出票方信譽度怎麼樣了。說白了這個承兌匯票可以說是另一種形式上的“欠條”。如果你想做承兌匯票應該就是去打折的價格去拿了人家的匯票(也可以說是欠條,由於對方急著用錢之類的原因出售),然後承兌匯票到期以後去找欠款方(也就是承兌匯票的開票方)要回全部的欠款,從中賺取差價。我自己手頭緊的時候也有找朋友換承兌,當然那個涉及到錢比較少。

很容易可以看出來,這個好不好做,關鍵在於你能不能到期了以後去把這個款拿了,對方能不能按時履約。到期了能不能拿回來錢,是這個事情的關鍵。所以我覺得大企業還是ok的吧,就是開始投入比較大。後面賺回來應該問題不大


鋼殼都市守護者


先說概念:承兌匯票

指辦理過承兌手續的匯票。即在交易活動中,售貨人為了向購貨人索取貨款而簽發匯票,並經付款人在票面上註明承認到期付款的“承兌”字樣及簽章。付款人承兌以後成為匯票的承兌人。經購貨人承兌的稱“商業承兌匯票”,經銀行承兌的稱“銀行承兌匯票”。

那麼回到本題目,恆大集團的承兌匯票就是恆大集團作為購貨人支付給對方的一種結算方式。相當於在銀行恆大賬戶上預存一部分費用,到指定日期後可以進行支取的一種商業互信支付方式。

再來討論為什麼題主說:“恆大比部分商業銀行要穩健”。具體可以從該購貨人的規模、資產、獲得榮譽等幾個方面綜合考評。

規模和資產:

恆大集團是以民生地產為基礎,文化旅遊、健康養生為兩翼,高科技產業為龍頭的世界500強企業集團。目前,恆大總資產1.77萬億,年銷售規模超5500億,累計納稅超2000億,慈善公益捐款超115億,員工14萬人,每年解決就業260多萬人,在世界500強排名第230位。

獲得榮譽:

恆大集團先後獲得世界500強、2017年中國房地產百強企業綜合實力Top10第一名、2017中國房地產百強企業-規模性TOP10第一名、 2017中國房地產開發企業500強綜合實力10強第一名、2017中國房地產開發企業500強運營效率10強……等榮譽加身

綜上:商業承兌本身考量的是支付主體的資金實力和品牌信譽,恆大集團以現在的實力來看的確表現力很強。


縱覽地產圈


本人就是這個行業的!!很多人不懂亂說,覺得恆大實力厚放心收。就是扯淡還有很多人比較明智。恆大的票分為好多種類。母公司的,一年期貼息最便宜要17個點。一般都在20-25個。全資子公司的,一般都要差一點。控股<70%子公司的,基本不要收了。完全看運氣。運氣不好延期託收坑死你。另外單張200萬以上的融資票都很不可靠。


胖子一七零


先科普一下這個承兌匯票。承兌匯票是指辦理過承兌手續的匯票。即在交易活動中,售貨人為了向購貨人索取貨款而簽發匯票,並經付款人在票面上註明承認到期付款的“承兌”字樣及簽章。付款人承兌以後成為匯票的承兌人。經購貨人承兌的稱“商業承兌匯票”,經銀行承兌的稱“銀行承兌匯票”。

其中商業承兌匯票是出票人簽發的,委託付款人在指定日期無條件支付確定的金額 給收款人或持票人的票據。承兌匯票可以由付款人簽發並承兌,也可以由收款人簽發交由付款人承兌。商業承兌匯票的出票人,為在銀行開立存款賬戶的法人以及其他組織,與付款人具有真實的委託付款關係,具有支付匯票金額的可靠資金來源。商業承兌匯票不附帶利息。

恆大集團的承兌匯票就是恆大集團作為購貨人支付給對方的一種結算方式,而題主所說的穩健,那我們從購貨人即恆大集團的規模、資產、獲得榮譽等幾個方面可以得到佐證。恆大總資產1.77萬億,年銷售規模超5500億,累計納稅超2000億,慈善公益捐款超115億,員工14萬人,每年解決就業260多萬人,並不斷榮獲多項榮譽。這樣的數據,榮譽難道是吹噓的不成?這樣實力的企業怎會不穩健呢?而且現在的大企業,實力越強和銀行的合作肯定也會越多,支付承兌也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恆大有一點比較好的地方是,支付了承兌會給你補一定比例的承兌貼息,這個是非常人性化,也是非常照顧合作公司的。


臨小牧啊


銀行承兌匯票是銀行信用,商業承兌匯票是商業信用,年化20%算比較高的,收益大風險也大。但我認為風險沒有那麼大,首先,恆大作為世界500強,又是民生地產龍頭,本身就是一個保障;其次,恆大並不是沒錢,之所以發行匯票,是想以這種方式留更多現金去進一步發展壯大。現在的市場環境大家也都看到的,風險與機遇並存,銀行給房地產的貸款少了,企業的現金流也少了,但不代表地產公司沒錢,只是怎麼更加科學地用這些錢的問題,雖然不能像以前那樣大手大腳任性地買買買,不過發點商票完全沒壓力,而且今年恆大的利潤那麼高,隨著政策環境對地產慢慢放開,地產公司的壓力越來越小,這些商票其實是很划算的。



我笑我狂哭


我以前賣房經歷過恆大的承兌匯票,一個大企業真的很摳門,某個策劃方案會被一直砍。另外他們的匯票總要等起碼大半年才能拿到錢,這還是不斷催促的,走過一大堆流程的結果。提前兌現會損失錢,這對小策劃公司來說是很不利的。他們不請大的厲害的策劃,這會提高他們運營成本,而且,死命的加班這種企業文化太可怕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