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三桂手握30萬精銳,苦戰八年,為何沒能恢復漢人天下?

t815856169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也很扯淡。

如果吳三桂真的手裡有30萬精銳,是不需要苦戰八年的;如果吳三桂真的想要恢復漢家天下,他也不會輸得這麼慘。

從1673年吳三桂揭竿而起,三藩之亂爆發;到1681年清軍殺入昆明,三藩之亂結束。吳三桂真正經歷了一次八年抗戰,但最後結果還是歸於失敗,吳三桂最後也在失敗的曙光來臨之前一命嗚呼!結束了其可恥的一生。

想當年,旌旗萬里,群雄響應!到如今,國滅身死,遺臭萬年。八年的造反之路成為吳三桂作死的一場夢。

那麼到底是什麼導致了吳三桂造反之路的失敗?靜夜史認為有以下原因:

1、吳三桂這個人不行

吳三桂從本質上說是一個軍閥,而且是一個沒有節操的軍閥。

從明朝末年救援崇禎的姍姍來遲,到和李自成由親密到決裂,到最後投降清朝成為被人鄙視的走狗,吳三桂充分發揮了有奶便是孃的軍閥本色。

這也使吳三桂從沒有真正的收穫過民心。

在那個拳頭就是真理的時代,吳三桂不得民心,固然不耽誤他取得戰爭的勝利,但是卻不能保證吳三桂真正建立一個漢家王朝。

如果說1644年沒有來得及救援崇禎是一次意外,那麼1661年勒死永曆帝則使吳三桂成為天下漢人的公敵。

跟著吳三桂造反,就像讓抗戰的仁人志士們跟隨汪精衛一起反抗日本侵略一樣,這本身就是一個非常諷刺的設定。

而且吳三桂在勒死永曆帝之後,根本就沒有做任何反清復明的準備。

在天下漢人苦苦支撐,最需要吳三桂挺身而出推翻清王朝,重建漢家天下的時刻,吳三桂在雲南大興土木,揮霍無度,培養自己的小王朝,做著永鎮雲南的美夢。

吳三桂的揭竿而起,並不是因為他想要替漢人奪回江山,而是因為自己被康熙忽悠之後惱羞成怒。

本來他主動請求撤藩就是想做做樣子,不曾想年輕氣盛的康熙將計就計,直接給了他一個下馬威,臉上掛不住的吳三桂只好選擇魚死網破。

吳三桂在興兵造反時,在民間找了一個年輕的孩子。在腿上刺上龍的刺青,宣稱是明朝的血脈,以此來收攏天下漢人的心。

應該說吳三桂的伎倆確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因為這個孩子是不是明朝血脈並不重要,關鍵是它確實讓很多漢人看到了光復天下的希望。

但是打到長江邊上的吳三桂卻選擇停下了腳步,在嶽州休整了很長一段時間後,等來了清朝重整兵馬,捲土重來的喜訊。至此戰局急轉直下,吳三桂被迫轉入戰略防禦,已經失去了取勝的可能性。

然而就在兵敗如山倒的關鍵時刻,老態龍鍾的吳三桂卻選擇自己稱帝,試圖挽回軍心。結果一下子就讓天下漢人看清了吳三桂軍閥的真面目,於是吳三桂稱帝適得其反,最後只能更加孤立。

俗話說“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在吳三桂的“英明領導下,吳三桂集團徹底走向了失敗。

2、造反的時機不行

吳三桂之所以失敗,除了吳三桂這個人不行,直接坑了整個造反集團,更重要的原因在於此時此刻已經不適合造反了。

什麼意思呢?

我國的改朝換代,中間一般都有一個幾十年的動盪期。在這個動盪期內,舊王朝覆滅,新王朝建立,地主階級和農民階級都經過了重新洗牌,新的秩序得以確立,新的王朝週期開始進行。

從1644年到1673年30年的時間裡,清朝已經基本統一了中原地區,在中原地區已經重新確立了新王朝的秩序。此時挑起戰爭不僅不會得到天下人的真正響應,反而會被人視為亂臣賊子。

在封建王朝社會,階級相對穩定,很多底層民眾一輩子見到的最高領導也就是縣令。對於他們而言,無論是哪個皇帝在位,該交的稅都需要交,該受的壓迫還得受,並沒有什麼本質的區別。

而小農經濟最大的特點就是求穩,他們最不希望看到的就是社會動盪。所以好不容易盼到社會穩定的底層民眾,自然是不願意跟隨吳三桂再重新掀起腥風血雨的。

所以造反時機選錯了,吳三桂的成功也就更加渺茫了。即使吳三桂前期能夠取得巨大的勝利,但是他終歸會被廣大民眾所唾棄,最終走向慘痛的失敗。

3、清朝是難以打敗的。

從1644年清朝入關到1673年吳三桂造反,滿清賴以成功的八旗已經開始走向腐化,拉不開弓,上不得馬的現象逐漸增多。

但這並不意味著清朝可以被輕易打敗。

由於是少數民族入主中原,所以他們對前朝的經驗進行了充分的總結,並進行了諸多的改良,這使得清朝能夠最大限度地避免前朝出現的大多數問題。

在吳三桂起兵造反時,清朝入關不過30年時間。30年時間,對於一個王朝而言還處於一個蓬勃發展的階段,雖然八旗出現了頹廢的現象,但是並不意味著整個清朝軍隊不堪一擊。

因為清朝的軍隊從來都不是單指八旗。事實上除了八旗,還有更大數量的綠營,他們是清朝中期以後的軍隊主力,也是打敗吳三桂集團的主力。

除了軍隊尚可一戰,清朝所處的位置也決定了吳三桂不可能徹底消滅清朝。

因為清朝和蒙古各部的特殊關係,使得清朝佔據了東北和蒙古高原等一系列廣大區域。如果吳三桂佔領北京,那麼清朝依舊可以依託東北和蒙古高原的廣大區域進行反擊,並再次尋找機會入主中原,而吳三桂則不可能不斷的發動北伐,對清朝進行斬草除根。

在先前的文章中,靜夜史分析過:中原王朝想要對北用兵,需要克服地形,氣候,後勤等一系列難題,而這是極其難以克服的。

所以即使吳三桂打過嶽州,越過長江,也不可能徹底消滅清朝。而如果吳三桂不能一鼓作氣消滅清朝,那麼等清朝緩過神來捲土重來,那麼吳三桂集團的命運最後還是失敗。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夜史,期待您的關注。


靜夜史


吳三桂造反的時候,康熙才十九歲。

在吳三桂的眼中,康熙就是一個乳臭未乾的小孩。

因此,吳三桂在造反的初期是非常自信的。

而且吳三桂的戰績也不錯,剛開戰,雲南、四川、貴州、湖南都被吳三桂佔領了。

這樣看,吳三桂很快就會將清朝的江山奪取。

吳三桂在歷史上的名譽並不是很好,當明朝總兵的時候,放清軍入關。

投降清朝後,吳三桂有開始絞殺李自成和張獻忠這些反清的力量,而且對明朝皇族也是大肆絞殺。

因為他的這些舉動,此人成為當時最大的漢奸。

雖然他在漢人的眼中不是很好,但這次起兵,吳三桂還是得到民眾支持的。

很多已經投降清朝的官員,投靠了吳三桂,據統計有五百多位。

因為得到這些地方官員的支持,吳三桂在起兵不到五萬的情況下,兵力迅速擴展到了三十萬。

這是吳三桂的兵力,我們再來看看清朝的兵力。

清朝八旗軍當時差不多十萬,而且戰鬥力並不是很高,康熙年間的八旗軍開始養尊處優,對戰爭是非常恐怕的。

這種情況可以說對吳三桂是非常有利的,把清軍趕回關外指日可待。

當時清朝的一些貴族確實有回老家的念頭了,不過康熙皇帝是非常堅決的,他發誓平定三藩,不過這時候心裡並沒有底氣,他是有搏一搏的心態的。

就在康熙忐忑的時候,吳三桂的一個舉動幫助了康熙。

吳三桂不幹仗了,直接稱帝了,吳三桂在起兵的第五年,年近七十的吳三桂建立了大周國。

此舉天下震驚,吳三桂恢復華夏之乾坤的旗號,瞬間倒了,吳三桂的私心被人看在眼裡,士兵渙散,人心離散。

後來清軍將昆明攻克,三藩之亂也平了。


史家吟唱


首先吳三桂手握30萬精兵的說法是從哪裡來的?這個說法完全是胡說。

吳三桂造反時掌握的編制兵力,漢八旗10600,綠營21600,總兵力32200人,這是吳三桂自己能真正掌握的實力。吳三桂在雲南有蓄養私兵,但云南不是啥富裕發達人口眾多的地方,吳三桂又不能完全控制雲南,養個三四千私兵頂天了。完全歸吳三桂掌握的兵力,也就三萬多人。

尚可喜耿精忠兩藩,直屬兵力各為漢八旗3000綠營6000,各9000人,比吳三桂實力差得多,不過他們所在的廣東和福建比雲南要富裕發達的多,財源上更有優勢。但尚耿兩藩和吳三桂並無歷史淵源,三者身份上也是平等關係,一起起兵只是因被撤藩成為共同受害者。這個聯盟非常脆弱,尚耿也更不會認吳三桂為主。

(吳三桂)

吳三桂的造反,並不是處心積慮野心勃勃的精心謀劃,是被康熙皇帝輕率的卸磨殺驢行為逼反的,事先沒有進行政治和軍事準備,造反後也顯得缺乏合格的政治方略。

吳三桂在雲南,曾經親自用弓弦勒死南明最後一位皇帝永曆皇帝,這個行為本身就可以看出吳三桂根本沒有想過有朝一日造反的問題,可謂滿清忠實的老狗。吳三桂也以為,有明朝沐英家族的先例,自己家族在雲南保持一種特殊地位清廷還是會允許的。

吳三桂造反後,因為清廷卸磨殺驢的行為引起了諸多有一定獨立性的漢奸將領們寒心,紛紛起兵相應吳三桂,一時間聲勢浩大。但這些人和尚可喜耿精忠兩藩一樣,和吳三桂只是一種聯盟關係,而不是奉吳三桂為主。這就給了滿清朝廷非常大的分化瓦解的政治空間。

吳三桂輕率的稱帝行為更是敗筆,吳三桂和諸多盟友本就是聯盟關係,表面上奉明為主還能讓大家有點政治餘地,稱帝更容易毀壞聯盟的基礎,也更不利於吸引各地民眾文人歸附。在滿清的殘暴統治下,即使吳三桂本身臭名遠揚,但相比滿清,還是有一定政治號召力,稱帝則嚴重損毀政治號召力。

吳三桂本來就年老,等吳三桂一死,繼承帝位的吳世璠更無政治號召力,敗亡就不可避免了。


仁勇校尉


平定以吳三桂為首的三藩之亂是康熙一生最重要的武功之一,也是鞏固滿清統治的重大事件。吳三桂起兵之初,勢若破竹,銳不可當。然而僵持八年之後,還是這場曠日持久的戰爭還是以吳三桂的失敗而告終。究其原因,有以下兩個方面可供參考。

吳三桂方面用兵失誤:一是吳三桂在對清軍實施鉗形突擊時,沒有使用戰略遷回,沿長江東下江浙,以分散清軍力量,聯合反清力量,配合正面戰場的攻勢行動。長江下游是清朝的主要糧食生產地,物產豐饒,可為戰爭提供足夠的軍需物質。另外,明朝的遺老遺少大多聚在江浙一帶,反清風氣濃厚。若吳軍一到,基本可為吳三桂所用,吳三桂力量勢必猛增。然而,吳三桂錯失了這樣的機會。

二是在戰爭後期,吳三桂優柔寡斷,心存與清廷劃江而治的幻想,不再採取積極進攻的態勢。戰爭初期,吳三桂取得主動權,但隨著戰爭的深入,吳三桂沒有按照原定戰略計劃,進取中原。而是畫地自牢,停止進攻,企求與清王朝劃江而治,客觀上為清軍提供了喘息機會,使其加強了長江沿岸的防禦力量,勝利的天平開始向清軍傾斜。

康熙方面的指揮得當無疑是清軍得以勝利的主要因素。首先,在撤藩初期,康熙反應迅速,及時調整兵力部署,頂住了吳三桂軍隊的迅猛攻勢。其次,在戰爭過程中,康熙能任用賢人,根據戰爭的形勢,適時制定正確的戰略部署。如任用趙良棟,招降王輔臣等。


與書居



吳三桂造反一開始就是名不正言不順,打著“興明討虜”的口號起兵反清,簡直天大笑話,南明最後一帝永曆帝就是死在他手上的,要知道明清是兩個不同民族建立的,殺死永曆帝就意味著絕了漢人最後的希望,假稱要擁立朱三太子復明,卻自始至終都沒有找哪怕一個冒牌貨充場面,最後更是自立為帝與剛開始的口號背道而馳,所謂的30萬精銳也是擴大,三藩加起來精銳30萬都沒有,當時跟風加入反清大軍的幾十萬沒問題,但吳三桂精銳部隊最多十萬,這些都是沒有成功的原因。

在名分上吳三桂反覆無常,就好比當年身為明臣降清又反清一般,反清之初的口號是“興明討虜”,還說要擁立朱三太子,結果自始至終就根本沒有朱三太子,而且形勢不好的時候,為了給己方提氣,建立周政權,自己稱帝,雖然對於自己部下頗為打氣,畢竟主子成為皇帝他們也就是從龍之臣了,但是更嚴重的是他失去了天下漢人的支持。


在軍事上吳三桂為代表的三藩起兵之初,因為口號要反清復明比較迎合大眾,哪怕他之前有殺永曆帝的汙點,也有很多人追隨,因為明亡清興後,清朝統治者先後通過剃髮易服文化精神上打擊漢人,跑馬圈地等惡政剝奪漢人利益,朝堂之上漢人官員是沒有地位的,康熙帝時期更是鑑於前明江南士族支持的東林黨亂政朝廷,大力打擊江南士族,同時打擊的還有漢人地主勢力,避免漢人報團,這樣一來當時的漢人無論底層百姓還是上層地主官僚都對於清廷是很不滿的,在這種不滿之下他們寧願追隨吳三桂,加之三藩舊部遍佈全國各地,吳三桂為代表三藩的兵力一度達到幾十萬。

吳三桂為代表的三藩一度擁兵幾十萬,但是首先三藩是一種鬆散聯盟,三藩是一種平等關係,並非吳三桂領導,而且就真正精銳來說最多十萬。其次雖然獲得當時漢人支持,擁有不斷的兵力補充,但畢竟只是烏合之眾並非精銳,最關鍵的還有一批漢人勢力持觀望態度,因為吳三桂的名聲太臭了,最後吳三桂稱帝后更是失去了漢人支持。還有全國各地的舊部雖多有起兵響應,但是被康熙以堅決打擊吳三桂,對其他的反叛者卻實行招撫的方式各個擊破,如陝西王輔臣起兵響應吳三桂,清軍先是大軍壓境將其再度逼降才專心對付的吳三桂。


吳三桂聲名狼藉,起兵之初看似聲勢浩大其實根基並不穩定,唯一的勝算在於速戰速決,趁清廷沒有反應過來直接揮師北上直搗黃龍,因為當時滿清上層也是人心惶惶,相當一部分人都想退回關外東北祖地。

而吳三桂這個人屬於軍事上的將才,政治上鼠目寸光的小人,起兵之初就是為了保住平西王時鎮守西南的榮華富貴,而且當時他已經61歲了,已是垂垂老矣了,軍事上也失去了那種銳氣,並非是真正的為了反清復明並非是真的圖謀這個天下,

打到長江邊上就沒有繼續了,加之精銳部隊有限,戰線過長,還要分兵駐守,與清廷陷入僵持中,這時候並不鞏固的聯盟開始分崩離析,三藩中的耿精忠因為臺灣鄭經的攻擊腹背受敵,倉促下撤兵再降清廷,意志不堅定的尚之信也相繼投降,吳三桂的稱帝也徹底失去了漢人支持,最後失敗也是在所難免的。

個人見解,謝謝觀看,更多精彩動動小手點個關注~


宋安之


清康熙前期,吳三桂起30萬大軍反清,得其他2位藩王支持,戰火席捲江南半壁江山,卻以失敗而終,究其原因如下:

一:先叛漢迎清,後又叛清,出爾反爾,人心不附。吳三桂為高圓圓一女子,開山海關迎清軍入關,後又因一己之私叛清,人心不肯依附。

二:名不正言不順。吳三桂起兵旗號是反清復明,但是南明永曆帝是被他親手逼死的,並且在起兵後期,他自立為帝,立國號周,如此,不得明朝遺老支持。



三:三藩面和心不和。吳三桂,耿精忠,尚可喜三藩雖然共同起兵反清,但是各懷鬼胎,都想做皇帝,都像別人衝鋒陷陣,自己保留最大有聲力量,為後來爭皇位保存實力,如此導致戰力發揮不出,必然失敗。


四:人心思安。清康熙年間,全國各地戰火已經平息,經過數十年征戰,百姓都不願意在打仗了,因此吳三桂後期兵員也不足,勢必要敗的。


挽夢俢羽


吳三桂造反其實也是被康熙逼的,畢竟康熙要削藩,這可是一個相當危險的信號。如果吳三桂同意了,那麼等他實力衰弱之後,康熙同樣要討伐他。不同意那麼就直接開始打,對於吳三桂和康熙來說,都是晚打不如早打。但是吳三桂偏偏這個時候開始了講道義,打起了明朝牌。


吳三桂起兵的時候打的旗號是“興明討虜”,然後還跑到永曆帝墓前大哭一場,估計當時他都忘記了永曆帝是他自己親手殺死的。弄完這一出之後,吳三桂開始了同清朝對抗,他的軍隊也確實驍勇,瞬間拿下了南方大片土地。但是有吳三桂卻一直沒有遇見過滿清的八旗子弟,也就是說前期吳三桂拿到了地盤,沒消滅清軍有生力量。

本來有地盤也是好的,但是這時吳三桂野心開始暴露,使得自己一同造反的同僚對其產生了不信任。於是在滿清的糖衣炮彈之下,吳三桂很快成為了有地盤的孤家寡人。然後吳三桂沒有停止作死,開始了自己的稱帝之旅,估計此時全天下的百姓都在說:“從未見過有如此厚顏無恥之人。”本來就沒有什麼民心,加上吳三桂的一波神操作,基本上連吳三桂的部下都動搖了。



很快清軍就發揮了集中力量破其一點的攻勢,八旗軍何其驍勇,瞬間讓吳三桂全線動搖。一路敗退的吳三桂估計會想一個問題,那就是當年就是開關的時候,是不是就意味著今日的結局。吳三桂這個人很厲害,但是再厲害的人,如果失去了基本的道義和價值觀,那麼結局註定也是失敗。


小司馬遷論史


吳三桂在關鍵時刻想法太多了,如在堅決一點,說不定真的就改寫歷史了。一念之差錯失江山,真的有點可惜!


當初吳三桂以五萬人馬(號稱十五萬)在山海關對峙李自成的二十萬人馬。自知不能敵,還不想低三下四的投降大清。就試探性的向多爾袞“借兵”。其實就是想談談投降的條件唄。吳三桂開出的條件是,大清出兵助吳三桂。一統江山之後,雙方以長江為界,平分天下。這件事為吳三桂日後錯失江山埋下了伏筆。

公元1673年12月28日 陰曆十一月二十一,吳三桂召集了四陣十營的總兵,正是下令起兵抗清。打的是匡扶大明江山的旗號。自任;天下督討兵馬大元帥。還發表了檄文。一場大規模的叛亂就此開始了。

吳三桂以62歲高齡親臨校場,射了三箭,三箭全中。自視沒老,還能經得起一場戰爭。1674年1月7日,吳三桂出兵北伐。兵不血刃拿下貴州全境。

就在吳三桂佔領貴州的時候,北京城內居然也有了動靜。那就是號稱朱三太子朱慈炯的楊啟隆,藉助吳三桂造反的東風,在1674年1月18日,陰曆臘月十三,打出了反清復明的旗號起事。一天之內這幾百人就被清軍剿滅。雖然只有幾百人,可事情發生在京城,影響太大。弄的北京城人心惶惶。

吳三桂佔領貴州後,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自封為周王。身邊謀士都勸他用大明的旗號,找一個姓朱的人當皇帝,不管這人是傻,是瘋,還是神經病,只要姓朱就行。可是吳三桂沒聽。這就讓很多反清復明的人意識到,吳三桂以後自己是要當皇上的,不是匡扶大明江山。這就讓一部分人心不團結了。因為當時氣勢正勝,影響沒有馬上顯現出來。

1674年四月,吳三桂佔領了,雲南、貴州、湖南、湖北、四川、廣西。與此同時1674年4月20日,耿精忠在福建造反,主攻江西、浙江。1675年1月,王輔臣(吳三桂老部下)造反,轉眼間佔領了,陝西和甘肅。1676年4月3日,尚之信在廣東造反。

至此,三番佔領了雲南、貴州、四川、陝西、甘肅、湖南、廣東、廣西、福建、浙江、江西,此外還有湖北一部分。天下一共18個省,三番就佔了11省。

此時,形式對吳三桂一片大好。如果,這時候吳三桂稍微賣一點力氣,膽子在大一點,直搗黃龍指日可待。手下眾人力勸打過長江去。可是這時候,吳三桂就想起了若干年前他和大清提出的條件(本文開頭所寫),他就不打了。在長江南邊一呆就是三個月。這是他錯失江山的一次失誤。

人啊!什麼都可以老,就是思想不能老。如果吳三桂再年輕20歲結果絕不會是這樣。這時候年輕的康熙可沒閒著。殺了吳三桂在京的所有家人。十路大軍向南挺進,轉眼間王輔臣,耿精忠投降。尚之信也隨時能剿滅。

吳三桂大勢已去,1678年3月23日 農曆三月初一,宣佈稱帝。當了幾天皇上。1678年10月2日,得中風與世長存。

吳三桂死後,他的部下也產生了分裂。1679年大清軍隊攻克湖南和廣西。1680年完全拿下了四川和貴州並向雲南進兵。1681年12月7日,昆明城內彈盡糧絕。吳世璠自殺,餘部降清。自此三番之亂徹底平定。

所有的歷史都是勝利者所書寫,失敗的吳三桂不但錯失了江山,還成了叛徒的代名詞。唯一留下的只有“衝冠一怒為紅顏”愛情故事,勉強算是一種安慰吧!


衝仔學歷史


因為吳三桂不得人心,實力不濟,策略失當,外加壽命不永,最終無法成功。

得民心者得天下。吳三桂起兵的時候,離大明王朝滅亡不過短短几十年,離他在緬甸絞死南明最後一位皇帝永曆帝時間更短。他帶領清軍入關,屠殺自己的同胞,這些罪惡並沒有在民眾心中抹去。

吳三桂號稱手握三十萬精銳,然而實際上並沒有那麼大的實力,他主要控制西南幾個省。而盟友耿精忠,尚之信則首鼠兩端,牆頭草。

在起兵之初,吳三桂勢如破竹,席捲西南諸省。然而佔領完湖南以後,隨即不向北發展,給了清廷部署,分化,反攻之機。在接近窮途末路之時,卻妄自稱帝,充分展示其軍閥的本性,復明不過是旗號。

當時康熙年齡不大,但卻是一位出色的政治家,政治分化與軍事打擊到位,加之北方大部分省份仍然掌握在清廷手中,吳三桂不得人心,而且沒有趁勝追擊,導致攻守易勢,局面翻盤。


生說


首先前提就是錯的,吳三桂從來就沒有手握“30萬精銳”,真的有這麼大力量,早打到北京了。

對明末清初戰爭史有些瞭解的朋友應該知道,明清軍隊裡,精銳和普通營兵分得還是很開的,前者基本上就是職業武士,後者則是當兵吃糧的小兵。

吳三桂的部下,能夠稱得上精銳的,應該是他帶過去的老遼兵,以及厚養訓練的一部分新附部隊,這部分人,實際上都在他雲南起兵時的序列裡,後來再擴張的部隊,其實素質是等而下之的,起兵之後擴軍,那更多的就是烏合之眾了。

朝鮮《李朝實錄》裡記載了書狀官孫萬雄在北京發回的戰報:

“三桂方在長沙,頭髮已長,衣冠比漢制。雖有百萬之眾,率多烏合,但手下有五六千敢死兵,即所謂苗奴也。”

這裡提到的就是吳三桂後收編的一部分雲貴土司兵,戰鬥力比較強,也只有五六千人。

那我們再看他的“老底子”,按照魏源《聖武記》的記錄:

三桂藩屬五十三佐領,綠旗兵萬有二千,丁口計數萬。

《清史稿·吳三桂傳》裡寫得更詳細:

“三桂所部五丁出一甲,甲二百置佐領,積數十佐領……三桂疏請部勒降兵,分置十營,營千二百人,以降將為總兵。”

這麼算一下,也就是說,吳三桂的遼人老底子,10600甲兵,極限動員丁口,就是5萬丁,當然這就是老人小孩兒一起上了,剩下都是他受降的部隊。

然而這並不是他的部隊全部,按照《清世祖實錄》:

雲南平西王下,官甲一萬員名,綠旗兵及投誠兵共六萬名。

這7萬人是順治十七年六月吳三桂能夠掌握的兵力,到康熙十二年十一月,13年的時間,吳三桂仍舊收降了大批的土司兵和原明軍,前後也有10000多人。

也就是說,吳三桂起兵席捲西南的底氣,實際上是8、9萬軍隊,但是其中他的遼兵老底子,只有1萬人左右,曾經長期訓練和指揮的綠營兵,也就1萬人左右,他的真正核心武力,不過是2萬人左右,另有6、7萬佔地盤的雜魚。

這個核心武力數量,比起清朝的八旗滿洲還差一半多,比整個八旗軍就更少的多,如果再將清朝多達數十萬的綠營兵與之比較,吳三桂的劣勢,就是一目瞭然的,能打出8年,實事求是地講,已經是吳三桂本人的軍事能力加了太多分了,還有八旗武力的退化,如果是建國之初的八旗,估計早給他推平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