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古代的皇帝,你會採取什麼措施來讓國家強盛?

zhwabc


這是個腦洞大開的題目,但回答很簡單,

一是掌握信息,二是把握好平衡。

歷史上無數愚蠢的決策,大都是掌握信息不全面造成的。

西漢末有王莽謙恭能幹,隋末存糧無數但民不聊生,明朝眾正盈朝但外有女真內有民變,清末皇權穩固但不知世界變化。無論是天下局勢變化、各路豪強的興起、外族興衰變化,還是身邊百官的一舉一動,軍隊的戰鬥力和精神面貌,百姓的生活狀態,都是皇帝應該掌握的基礎信息。

無數皇帝在未能掌握全面信息的情況下做出決策,必定偏離現實千里。同樣,缺乏實時、詳細、真實的信息反饋來源,又使得國策的及時調整成為空話。

因此,必須有n個(n大於等於2)渠道的信息來源,無論國內國外,上至天象變化,下至土壤墒情;大至天崩地陷,小至螞蟻搬家。這些情況都應該在帝王的掌握範圍內。

同時,還應當有n個(n大於等於2)信息分析渠道,把最值得關注的信息篩選出來,並進行分析、判斷,進行短期、中期、長期預測和研究。

信息系統必須是與文官行政系統分離的獨立渠道,獨立向帝王負責,主要是防備各級文武官吏,哪怕採用特務手段都在所不惜。畢竟題目設定是在古代。

既然是皇帝,就要保護好自己的位置,以及保護好這個國家。

軍隊系統和文官系統的平衡,行政系統和監察系統的平衡,決策機構和執行機構的平衡,地方和中央勢力的平衡、各個子系統內部的平衡,是皇帝需要考慮的第二個事情。

嚴禁一方獨大。

文官獨大,就是明末東林黨;武將獨大,就是唐末藩鎮;外戚獨大,就是東漢;宦官獨大,就是中晚唐和東漢末期,地方獨大就是春秋戰國。這些國家機器的組成部分,一旦過於強大,就如人體得了癌症,九死一生;

如果皇帝和文官穿一條褲子,就是軟弱媚外的大宋和閉關鎖國的滿清,屬於腦子出問題了。

這裡要清楚,獨大不是技術方面的強大,而是權力的獨大。如軍隊的技術強大體現在裝備先進、訓練有素、戰法科學;文官行政系統的技術強大體現在行政效率和國策制度的前瞻性、科學性。這些方面越強大越好,只要有所制約、內部平衡,不必擔心失控。

一定要劃出一條紅線,嚴禁各方過線。要用制度手段限制各方的最大權力,分清各方權力的最後邊界。這樣,即使是一般水平的皇帝,只要控制住這些紅線,也能保護好自己,同樣也能保護好這個國家。

在掌握全面信息的前提下,這個不難做到。無數帝王忽略了信息的重要性,被矇蔽自己尚不知道,單純相信文官行政系統與單純相信宦官帶來的後果是一樣的。

以上兩點說起來容易,但皇帝也要做大量的基礎工作。

首先,帝王要把握好政治風氣,避免各個系統之間、系統內部的良性競爭轉化為惡性黨爭;

其次,要花費大量時間精力來掌握信息,每天研讀這些信息資料就是一個很累人的事情;

第三,要加強學習,瞭解古代歷史和當代決策背後的深刻內涵,提高自己的認知水平。

做到這些,基本上沒有什麼後宮三千、江南遊玩兒的時間了。


至於國家結構、政治制度、經濟發展策略、軍事戰略、民生物價、官吏考核,這些專業性的事情都由下面的各級文武官員來決策和執行,依靠系統之間和系統內部的自我激勵、自我改良機制實現良性發展。

在掌握全面信息和把握好各方平衡的前提下,國家治理水平必然會顯著改善,至少不會出現明顯的錯誤決策。如此,國家強盛指日可待。

用數學和工程的思維方式去解讀歷史,妄圖以古喻今。理工男讀歷史,歡迎關注和討論。


理工男讀歷史


本人出身普通家庭,上的又是普通大學,素無大志,混的也是馬馬虎虎,常以“世上事兒都不齊,人家騎馬咱騎驢,回頭看看推車的,比上不足下有餘”這句話自我安慰(或曰麻痺)。故從未作這樣不知天高地厚的非份之想。僅從一個業餘歷史愛好者的角度做一番假設,我想也可能是紙上談兵、事後諸葛之類的夢囈,經不起推敲;即便如題目設定,生於古代,出身皇家,正位九五,能力非凡,神通廣大,也不敢以一朝之定製而包攬百代。豈不聞智者雲:“慮天下者,常圖其所難,而忽其所易;備其所可畏,而遺其所不疑。然而禍常發於所忽之中,而亂常起於不足疑之事。豈其慮之未周與?蓋慮之所能及者。人事之宜然,而出於智力之所不及者,天道也”。那怕是總結前朝的教訓,也只能防於此,而失於彼,智可以謀人,不可以謀天。治國理政,不是解代數題,沒有既定的公式和步驟,當然也不會有標準統一的答案。天才的藝術家(如繪畫、音樂、文學等)多半不是學校培養的,卓越的管理能力和鉅富的發財門道也不是書本上學來的。對與不對,反正我是這樣認為。歡迎各位師友批評、批駁、批判,本人決不生氣。



武丁仗劍決雲霓


第一, 剷除政敵,將國家大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例如,將嚴重危害自己統治的政敵或囚禁、或流放,如果遇上謀反之臣,一定要誅殺。

第二,任用賢臣,幫自己治理國家。任用文官幫自己治理內政,任用沒什麼野心的武將幫自己鎮守邊疆。

第三,大力開荒,增加耕田面積,輕徭薄賦,重視水利建設,尤其是把黃河水患降到最低程度。

第四,整治官場作風,嚴懲貪官汙吏,必要時將皇親國戚嚴懲,起到殺雞嚇猴的作用。

第五,大力推行多元化的科舉,盡取更多優秀人才為國家效力,尤其是獎勵科學技術人才。

第六,繼承古代絲綢之路,包括歐亞大陸的陸路通商,南海、印度洋的海路通商,將國外先進技術引進國內,促進國內科學技術發展,尤其是將引進的 洋槍、洋炮、洋艦進一步改進,並大批量武裝軍隊。

第七,反擊強敵,收復河山,派重兵鎮守新疆、西藏、東北、外內蒙古,臺灣並設置省級行政單位 ,鞏固邊疆統治。

第八,不分長幼,立一位成年的,德才兼備的王子為太子,並任命德高望 重,又沒野心 老師為太子的老師,全力輔佐太子。


權說故事


我是西村翁,分享觀點,交流互動,不喜勿噴!

皇帝作為中國古代歷史上的最高統治者,其對國家、對民族的影響力自然尤為巨大。要回答題主所問,個人認為首要的一點就是必須立足於時代背景,不能以當前眼光解決彼時的問題。我認為,如果作為一名古代的皇帝,應當採取一切有利於國家強盛的措施,推動國家的發展。

具體來講:一要固根本。如果皇位足夠穩固,這條可以忽略。如果有隱患,則必須將鞏固皇位作為根本之策,除權臣,掌權柄,團結一切力量,做一名名實相符的天子。二要舉賢才。開科取士,不拘一格降人才,根據形勢需要,儘可能將真才實學之人用到所需之處。三要務農桑。中國古代是農耕社會,農桑為天下之本。一方面,廣開良田,輕謠薄賦,鼓勵生產;另一方面,嚴格制度,控制土地兼併。四要興商業。破除重農抑商政策,農商並重,通其有無,抽其稅收,富國而利民。五是強軍事。任用將帥之才,訓練勇武之士,外抵強敵,開疆拓土;內鎮奸邪,以防肘腋之變。六是廣交通。一則外通鄰邦,傳播中華文明,修邦國之交;二則內陸交通必須四通八達,修驛道,交通便利,有利民生。七是肅貪官。高薪養廉,嚴刑懲貪,建立高效權威的監察體系,維護官僚體系的有效運轉。八是普教育。建立國家教育制度,儘量提高教育普及率。九是倡文化。蒐集整理歷代文史資料,修書編史;鼓勵各類藝術門類發展,以文化文明彰顯強國風範。十是擇儲君。再有為的皇帝,再長壽的皇帝,都逃不過自然規律。選擇一位優秀的儲君,方是為國家著想的一等大事,必須擇其賢而立。畢竟,其做的不好的,或者你想做好而沒有做到的,他會做的更好。

一個皇帝,一個國家,其事之繁,其任之重,絕不是憑空想象可以完全涵蓋的,也不是短短几句話能夠說清的。以上就算是夢迴古代,做了一個皇帝夢的施政綱領吧!


西村翁


要說明這要分時代,但是基本幾點是不變的,首先整飭吏治,發展農業和手工業,我想說一點,減稅並不是最有效的措施,因為減的稅總會被地方官吏或惡霸強徵,要改善的民生不能靠減負,當然,減負不能不減,不過要強民不是一味撫民;第二,河道的治理決不能忽視,要強化河道管理機構的設置,並行與朝內行政體制;第三,發展科技,不能只依靠文臣,要有工科人才,還要大力培養,這是封建時代對待科技的手段;第四,開放沿海,發展商業,加強海防,對軍隊建設要不斷強化,監察軍隊建設,堅決杜絕軍隊腐敗問題和裙帶關係問題;第五,廣開言路,但不要風聞言事,造成人心惶惶;第六完善教育制度,加強素質教育和科技教育,不要走儒家教育一條道路。還有很多想法,這是主要幾點吧。


CompleteCosmos


如果我是皇帝,

本人中人之姿,不如漢武帝的雄才偉略。也不如嘉靖皇帝的帝王心術。一個普通人如果當了皇帝。那他寫那國家富強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不問世事。把權力全部交給大臣。然後讓你信任的大臣替你辦事。自己在後宮好好的造小人。這個是有先例的。比如明穆宗朱載垢。



林曉東2020


答:選出全國人大代表,到人民大會堂共商國是。


潭州樂客



坐看雨收雲散


我一定實行君主立憲!既保江山永固,子孫萬世稱皇稱帝,又讓人民當家作主,君民一心,國富兵強民安!


大憨子822


近代日本的軍國主義不錯。建一個忠於自己的軍校。最重要讓底層百姓吃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