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四歲的小夥伴打起來了,一媽媽衝上去就扇對方小孩,你怎麼看待這事件?

二胎全職媽媽親子


這位高知媽媽是典型的“有知識沒文化”。

曾經看到一幅漫畫,有兩個小孩打架,分別回去找自己家的父親過來。兩個家長過來互相指責,最後打了起來。等雙方打得筋疲力竭,傷痕累累的時候,躺在地上哼哼唧唧的時候,卻發現兩個小孩子早已在一旁一起玩耍了。

這個高知母親在處理小孩打架的問題上還真不如農村大媽。記得我們小時候,同村的小朋友打架,家裡人知道了,二話不說,先給自己的小孩子兩巴掌,現在想來,這些農民真的叫純樸。這些大媽比這位高知媽媽心胸開闊得多。

一個四歲的小孩在一起打架,就憑他們的力氣,又會造成什麼傷害呢?小孩子的打打鬧鬧很正常,只要不是造成傷害,大人一般不要介入。大人無端介入,只能讓不是矛盾的矛盾升級了,有的家長為此還大打出手,說明你的心胸狹隘,小雞肚腸,經常這樣,只能會讓自己的孩子陷入孤立。

如果孩子衝突較大,大人應該阻止雙方,再心平氣和地聽雙方申訴自己的權利,對錯誤的一方進行批評教育,讓孩子承擔自己應該承擔的責任,也有利於培養孩子的守紀意識和擔當意識。

家長切忌孩子面前謾罵,甚至出手傷人,這會給自己的孩子帶來很不好的影響,孩子以後會動不動用武力解決問題。這個高知媽媽的舉動,可謂是贏得了當下,卻輸掉孩子的未來。

兒童是小孩子樹立正確的價值觀的時期,每個家長都要認真對待孩子們相處中發生的矛盾和問題,採取正確的措施,尤其自己要做好表率,做孩子的好榜樣。


呱呱文史


對於這件事情,我是很不贊同這個媽媽的做法的。

首先,孩子很正常

作為兩個四歲的孩子之間發生摩擦是很正常的,如果這個時候一方的母親衝上去打另一個小孩子,肯定是不對的。

孩子之間的小摩擦很正常,對孩子也不會有什麼傷害,作為媽媽卻如此激動,顯然是不理智的。

其次,孩子的事情孩子解決

4歲的孩子本來對自己的行為都不能很好的理解,作為一個高知媽媽卻還要如此出手,顯然是不明智的。



孩子的問題讓孩子學著自己解決,不僅僅是在幫助孩子成長,更在鍛鍊孩子的社交能力。


一家人三座城


這種問題其實不是我們這種小人物可以給正確答案的,應該是那種所謂的“育兒師”和“教授”才可以回答“正確答案”吧!在這裡我只能說說自己的理解,不喜勿噴哦!我只是作為一個孩子的父親表達自己個人的看法而已,各位海涵哦!

兩個四歲的小孩子打架,首先不會造成什麼損傷,更不會危害別人,呵呵!有也是輕微的磕碰!如果是我家的孩子和同齡的小朋友打起架來了。

我可能有兩種處理方式:

其一,就是不去理會他們,讓他們乾脆打打架算了,可能不一會兒兩個小孩子就會玩的更密切了!這樣也會讓孩子學會自己去面對麻煩,讓孩子知道什麼樣的人你是不能惹的,武力也永遠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一定要靜下心來去思考。

其二,我會過去詢問孩子發生了什麼事,具體的原因是什麼,如果是自己的孩子錯了,就要認真誠懇的去向小夥伴道歉認錯,如果是對方的錯,那就要讓對方小朋友道歉,不道歉就讓孩子自己打回去,大人自己可是萬萬不能動手的!

孩子是每個父母的心頭肉,自己的孩子被其他孩子打,任何做父母的心裡都會很難受,只是再難受也不能對著孩子的面蠻不講理無理取鬧。四歲的孩子懂得什麼,前一秒是在打架後一秒就有可能在一起玩的不亦樂乎了,作為母親不問緣由就上去打對方的孩子,不管是不是對方的錯這個母親都是不應該,這樣簡直就是蠻不講理無理取鬧的潑婦!有這樣的母親可想而知這個孩子也不是什麼有好的品行的孩子,正所謂有其母必有其子,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每個孩子都是非常優秀的也是非常善良的,只不過被這些糟糕的母親和家庭造就成他們未來的悲哀!


壹枝煙壹杯茶


四歲小朋友打架,一方的媽媽衝上去扇對方孩子。這樣的媽媽叫人怎麼看?

1、這是一個夜叉型的母親。兩個幼小夥伴動手,即便有一方佔了劣勢,也不至於受多大的傷。這個母親衝上去,蠻橫不講道理、霸道不講策略、動手不可理喻、以強凌弱沒有教養,這哪裡是現代女性啊,這不就是老輩子的夜叉嗎?

2、這是一個溺子型的母親。愛護孩子是母雞也會的,但是愛要有度,愛要有法,以犧牲別人孩子的利益、身體為代價的愛護,只能叫溺愛。這哪裡是保護幼子的母愛啊,這不就是老輩子的護犢子嗎?

3、這是一個沾光型的母親。吃虧難受,沾光沒夠。四歲的小夥伴動手,做為母親,理應把孩子們分開,勸說一下,不一會兒就能和好如初。這下好了,動手扇孩子,傷的不只是孩子的身體,還有對方打人的心!

人們常說,母親決定孩子的未來,女性左右民族的明天。母親們啊,出手前可要慎之又慎啊。


辣筆老李


而且很多家長因為小孩子的衝突經常大人打成一堆,甚至因為一些小糾紛,打到派出所,我個人覺的,真的沒必要。

遇到強勢家長我們該如何處理兒童糾紛

前幾天我兒子和一個大姐姐發生拉肢體糾纏,然後對方姐姐家長過來給我兒子就是有巴掌。

但是我進行拉冷處理,我看我兒子被扇的不是厲害,我先就我兒子抓拉姐姐頭髮進行拉道歉,雖然我兒子比姐姐小,但是誰先動手誰就是錯誤的,所以我兒子也進行了道歉。

其次我跟這個家長說了如下幾句話:您好家長我知道現在的孩子也不多,每個都是家裡的掌上明珠,你在過來的時候剛好看見我兒子在反擊,處於條件反射,你確實會加入幫你閨女的行列

但是,你有沒有考慮過,我們大人總是以惡意的心態揣測小孩單純的靈魂,因為我孩子我一直看著他們,他只是給姐姐說我們回家吃飯吧,沒有抓住姐姐肩膀抓到拉頭髮,你剛好就這個階段出現,

而且小孩子之間,排斥家教不好的熊孩子,大多數或許絕大部分都是無比善良單純的,他們前一分鐘還在吵鬧,後一分鐘又一起玩耍,如果加入大人的矛盾,兩個孩子之間就真的沒有友誼可續,孩子終究不可能永遠和家長在一起,如果不給他們處理矛盾的正確解決辦法,橫加干預,孩子以後也沒有辦法正常過集體生活,或者長大後無法正常交往朋友。

所以當孩子發生矛盾正確的做法是

首先,要了解全過程

去人多的地方,比如遊樂園公園等孩子密集的地方,就是矛盾多的地方,因為孩子很單純,喜歡就會去搶,別人喜歡你的也會搶 ,採取交換也不一定願意 所以人多的地方看管好孩子,不要玩手機,專心陪玩,看好自己孩子不與別人孩子發生衝突,或教孩子如何處理衝突。

其次,要教會孩子如何友好的保持距離

我家男孩子喜歡就去擁抱,不喜歡就拍拍,真的讓我傷腦筋,所以我會一直告訴他,家裡人之間喜歡才可以擁抱,出去保持距離說您好,因為不是每個家長都喜歡孩子抱他家的,尤其是女孩子的家長,沒辦法現在社會那麼亂,我要有女孩我都會緊張,同時表達拒絕不滿等要保持距離說不可以,總之不能過激行為。

最後,家長心態保持平和

不要用成人標準評判孩子的好壞,他們真的很單純,很可愛,加以引導真的都不是壞孩子,他們的熊,或只是缺愛或者原生家庭的不幸福導致的,希望大家善待自己孩子時,擁有博愛一般愛別人的孩子。





科學育兒,和我一起做個合格媽咪吧!


貓眼媽咪


我是十分不贊同高知媽媽的這種做法的,為什麼呢?原因如下:

孩子自有自己的世界,大人不要過多參與

四歲的孩子,根本不懂什麼互掐不互掐,就是有點小矛盾,打過鬧過不到一個現實中又會是手拉手的好朋友。而家長的參與則使孩子的世界裡添加了大人的規則。原先的好朋友也在家長的干預下不再友好。這就破壞了孩子世界的規矩,時間久了,也沒有孩子再喜歡和自己的孩子做朋友了。



激化矛盾,造成嚴重後果

本來只是兩個小孩子打鬧,家長一參與,直接刪人耳光,人家家長能就這樣算了?對方家長再找上門來,雙方一激動,口角變成了武鬥,很可能造成嚴重的後果。

不利於孩子性格的培養

言傳身教,也就是說做什麼事,家長都要做好孩子的榜樣。但是高知媽媽給孩子做的什麼榜樣?以大欺小?遇事找別人幫忙?很顯然,沒有一個是正面的影響。長此以往,孩子自然也不會養成什麼好的性格。



那麼遇到這樣的情況我們該怎麼做呢?

不造成嚴重後果的情況下儘量不要干預

如果孩子只是輕微的打打鬧鬧,家長就不要干預了,哪怕自己孩子是弱勢一方,也許孩子會從這件事中得到啟發,想到更好的辦法呢?

打鬧激烈的時候及時分開兩個孩子

小孩子打鬧起來也是沒輕沒重,為了避免造成意外傷害要及時分開他們,或者暫時帶領自己的孩子離開事發地



給孩子講道理

重點是和自己的寶寶講道理。如果對方比較強勢,儘量溫和的告知對方,太強勢會造成什麼後果。然後跟自己的寶寶探討一下剛才的情形怎麼解決才更好,讓寶寶可以從中得到啟發。

如此,我認為是比較好的解決方式。

我是鹿媽,有一隻可愛的女寶小鹿。我喜歡寫作,喜歡思考,喜歡分享,喜歡答疑,更喜歡積極向上的你。關注我,我們一起做正能量媽媽。


鹿兒媽媽


首先講,這位高知媽媽是愚蠢的,無知的,四歲大的幼兒,世界觀,人生觀都沒樹立起來,只是處在對外界事物認知的階段,不存在誰有意欺負誰的問題,不用大驚小怪,如臨大敵一般。四歲的幼兒有了一定的自我意識,但不懂如何和小朋玩耍,不懂如何分享玩貝,要在家長的正確引導下,慢慢的才能對他自己的行為有個正確的判斷,四歲的幼兒之間,你推我一下,我推你一下,都是正常的,像高知媽媽這樣的做法是不可取的。愛子之心家長都有的,倆孩子之間沒事了。寶媽再打起來,就得不償失了,所以要正確引導。這是小編的看法。


清淨人1959


我們小區就有這樣的例子,兩個孩子當時兩歲多,其中女孩的媽媽和外婆覺得自己孩子吃虧了,就打了男孩,女孩媽媽是附近中學的老師,她外婆也是退休教師,一直沒見過他外公,估計早離了,這家母女誰受的了啊


5274085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