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戰國時期中國西藏地區屬於哪個諸侯國,有何史料記載?

丁家紅太


春秋戰國時期,我國的西藏不屬於任何一個諸侯國。

由於地處雪域高原,在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西藏地區與中原諸侯國之間基本沒有多少交往,更談不上治理和統治。

根據藏羌同源的理論,我國古代史籍中記載的羌或戎,有可能就是藏族的前身。

西藏地區真正被統一起來,建立一個廣大的地方政權,是在公元7世紀,也就是著名的松贊干布和他的父親朗日松贊兩代人努力的結果。

在這之前的漫長時代,根據藏族重要史書《賢者喜宴》的記載,西藏曾經歷過一個小邦時期,其時間,大約從公元前1000年到公元前5世紀,其中,正好囊括了中原地區的春秋時代。

這個小邦時期,無非就是各部落或部落聯盟自行為政,整個西藏沒有一個統一的政權,相當於更早時期的中原地區的方國時代。

《賢者喜宴》說,“諸小邦喜爭戰格鬥,不分善惡是非,定罪之後投之監牢。”“小邦不給眾生住地,居草原也不允許,惟依恃堅硬岩石,飲食不獲,飢餓乾渴,藏地眾生極為艱苦。”

其中,重要的小邦包括:

象雄,即今阿里地區一帶,據本教傳說,其王城稱為瓊隆銀堡。

羅昂,在今天的娘若香波一帶;

亞松,在今天的唐古拉山以南;

悉補野,在今天的乃東縣。


聶作平


春秋戰國時期中國西藏地區還處於化外之地,不屬於任何一個華夏諸侯國,歸類於西戎諸部。當時華夏最西部的國家為秦國,秦穆公雖然稱霸西戎、滅國十二、拓地千里,但勢力卻沒有伸入西藏地區,因為進入西藏比進入巴蜀還要艱難十倍以上。西藏海撥高,既苦且寒,又不適合農業生產,徵之無益,守之費錢,故直到唐朝西藏才發展起來,到了元朝才納入中央管理。

春秋戰國時代的西藏屬於西戎,當時沒有建立國家,散佈著大大小小的無數部落。西戎與秦國相鬥,打不贏秦國就大量西遷,其中一支羌人遷至西藏,與當地人民結合形成了今天的藏族。西戎本來就不是一個國家,而是西部各部落的總稱,故當時西藏仍然為部落形式。漢代時西藏出現了一個象雄王國,根據漢文和藏文典籍記載象雄王國存在了一萬八千年,西至新疆、南至印度、東至巴蜀,北至河套,是一個很大很強盛的王國。

象雄王國在春秋戰國時代應該存在,只不過是以部落聯盟的形式存在,公元7世紀吐番攻滅象雄王國,建立了西藏曆史上的第一個國家。《藏族人口史考略》一文記載,根據軍隊的比例,象雄人口應不低於一千萬,遠古象雄文明的勢力曾經波及到如今的四川、甘肅、青海、雲南,覆蓋整個西藏地區。不過人口上千萬明顯有誇大的成份,當時是養不起這麼多人口的,他們的軍隊應當是全民皆兵,不可按華夏諸國的軍隊比例計算人口。

西藏位於青藏高原西南部,面積約120.223萬平方公里,2012年統計的人口約308萬,平均海撥4000米左右,以農牧業為經濟基礎。公元7世紀以前的西藏曆史資料稀少,7世紀至13世紀為吐蕃王朝統治時期。1271年忽必烈建立大元朝,將西藏納入中央政府直接管轄,劃分行政區域進行有效管理。1368年明朝建立後,明朝繼承了對西藏地方的國家主權,採用僧官封授制度管理西藏。清朝則直接派了駐藏大臣處理西藏事務,達賴、班禪須經中央政府冊封成為定製。1951年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與西藏地方政府簽訂協議,西藏和平解放;1956年4月22日西藏自治區政府成立!


大秦鐵鷹劍士


答案是不屬於哪一個諸侯國,不過我可以簡單說一下西藏在吐蕃王朝崛起之前的歷史。

青藏高原大致可以分為四個部分,亦及南部的喜馬拉雅高山區,位於青藏高原南部邊緣,然後就是在岡底斯山脈和喜馬拉雅山脈之間的雅魯藏布江沖刷出的藏南平原,這裡也因此成為吐蕃的發源地,是吐蕃文化的核心地區。在岡底斯山和念青唐古拉山脈北部是廣袤無垠的藏北高原——羌塘,是良好的牧場。



在羌塘西部,可以通過喀喇崑崙山口進入帕米爾高原,直達中亞腹地,而羌塘東部則是海拔逐漸降低的安多地區。高原東部,則是山水相間的橫斷山區,被藏人稱為“朵康”。

《新唐書·吐蕃傳》記載——“吐蕃本西羌屬,蓋百有五十種,散初河,湟,江,岷間,有發羌,唐旄等,然未始與中國通。”唐朝人認為吐蕃的先民是羌人。而吐蕃族正是遷徙過去的羌族部落和西藏的本土居民交融而形成的。至於本土居民的來源說法就很多了,最經典就是獼猴變人說以及苯教文獻中的卵生神話說。



在更早的《後漢書·西羌傳》中則有這麼一條記載,就是公元前5世紀的時候,一個叫無弋爰劍的羌人從秦國手中逃了出來,他逃到一個山洞中,並和一位被割掉鼻子的婦女相識結為夫婦,逃入湟水流域,並且成為了當地羌族部落的首領到了公元前4世紀的時候,由於秦國在西部的擴張,成了很多遊牧部族的噩夢,一部分羌人在爰劍曾孫的帶領下經過輾轉遷徙,來到可黃河以西數千裡的土地上。

很明顯在春秋戰國時期,青藏高原屬於化外之地。但到了東漢時甘肅青海等地的羌族部落越來越壯大。公元101年,護羌校尉周鮪率領3萬大軍和迷唐羌大戰,後者不敵向西逃遁,按照周鮪的報告,他們其投奔發羌去了,可見此時的發羌已經在藏北高原站穩了腳,勢力甚至還影響到了朵康地區。



至於吐蕃的贊普世系,其第一位贊普聶赤贊普那也是公元前2世紀的事情了,此時華夏已經進入了西漢時期。當然除了吐蕃之外還有更古老的象雄文明,當然,象雄文明在春秋戰國時期是個什麼狀態我就不得而知了。


大唐安西節度使


那時還沒有哪個諸侯國管轄過西藏,西藏直到約800年後的唐朝才建立起統一的奴隸制王朝吐蕃,而當時也只是名義上奉過唐朝為宗主,並沒有真正歸唐朝管轄統治,並且吐蕃還與唐朝爭霸拉鋸了兩個世紀,可謂強盛一時。直到600年後的元朝才首次納入中央王朝統治,正式併入中國版圖。

唐時期的吐蕃帝國曾強盛一時,是為大唐的百年勁敵!

在唐朝最鼎盛的高宗時期曾多次打敗唐朝,安史之亂後吐蕃攻陷河西走廊,甚至一度佔領長安,隨後幾十年攻滅安西北庭都護府,達到極盛。不過最終還是唐朝笑到了最後,吐蕃先唐朝一步滅亡分裂,此後再沒有出現過強大的政權。


龍拳舞秀


很遺憾給不了你想要的的答案,春秋戰國時期,華夏的邊界還未涉及西藏地區,當時的核心區域是黃河流域,輻射區域也只能算到長江流域(楚文化區域),最大的影響區域也不能超出秦帝國的版圖,但這也與當時的西藏地區相隔甚遠。眾所周知西藏地區與中原地區的相互交流最大的歷史性事件就是唐朝的文成公主入藏了,之前更多是一些間接的(歷史上印度與西藏之間的交流更為久遠,佛教所說的須彌山所指就是前些年很火的岡仁波齊,佛教無疑也就間接成為了西藏與中原的一個交流中介,文成公主入藏的最為珍貴的東西就是佛祖十二歲等身像),而政治上的統合這是由黃金家族的一位親王闊端與西藏薩迦派活佛薩迦·班智達(大元國師巴思八的叔叔)舉行涼州會盟所奠定的,清朝的駐藏大臣與中央認定的金瓶掣籤制度完成了政治上鞏固,民國於清帝退位詔書獲得了這一法統的繼承而延續至今。所以所謂中國是不斷髮展變化而來,而現在存在著那些一些否定元清這些少數民族政權的人無疑根本不理解何為中國,也無從談起承擔維護國家統一的重任。



peter20100211


不屬於中國,當時是化外之地,住的吐蕃的祖先,雪山野人!


仗劍笑看



七年觀歷史


不屬於任何一國。秦徵巴蜀開拓的是今四川重慶;秦人西征,也只佔領了今甘肅東部和青海西寧周邊地區。青藏高原遠未涉足,與中原國家沒有交集,屬於蠻荒之地,尚未開發


閒庭信步看經典


西藏在元朝才正式歸中央政府管轄。


笑傲人生100824396


秦惠文王滅蜀,三星堆金沙的蜀人逐漸被趕到了青藏高原,在隋唐時期發展為吐蕃,你看至今藏戲的面具圖騰跟三星堆的面具沒有多大的區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