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是在布大局嗎?

煮酒論世界


特朗普是在佈一個大局,這個大局分兩步走。第一步,口號是美國優先,內容是貿易戰,目標是阻止亞洲某大國的經濟繼續崛起。特朗普的策略是先將世界現有的經濟秩序搞亂,促使某經濟大國失去原有的有利的平穩的發展經濟的大舞臺。具體講,讓世貿組織垮臺,讓有關經濟組織、經濟協議等失去效力等。然後,特朗普再組建有利於美國發展而不利於甚至將亞洲某經濟大國排除在外的世界貿易組織。比如,美國與歐盟經濟淡判,與日本經濟淡判,與加拿大和墨西哥的經濟談判等。最終,形成一個以美國為圓心、以追隨美國的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地域為半徑的經濟大圈子,再吸納有關地區、組織和部分國家進入。它們之間簽定新的經貿協定,互通互補,同舟共濟,但美國是舵手。這樣一來,在特朗普看來,亞洲某經濟大國就失去了繼續崛起的世貿基礎。他正在為此興風作浪,搞亂世界。

第二步,如果第一步對美國來說,真成功了,那麼,特朗普就會抓住機遇,大力發展美國經濟,使美國經濟在幾十年內甚至上百年內

仍然獨佔鰲頭,而亞洲某一經濟大國每況愈下。如果,第一步格局失敗了,美國孤立無援,既失去了歐盟又失去了亞洲日本等盟國,

美國必然發動戰爭。那個戰爭一定是針對亞洲某大國的一場大戰,因為“垂死”必然“爭扎”,這是規律。

我們不該掉以輕心,不該忽視特朗普的所作所為,應採取積極對策,才能做到“我自巍然不動”。我堅信勝利永遠在我們這一邊,更願繼續看到“風景這邊獨好”。



根言木語


我個人覺得,從特朗普執政一年零7個月所推進的政策看特別是對外政策看,應該說是很有邏輯的,或者說是在一步一步地謀篇佈局。從這個角度看,關於特朗普不靠譜的說法的確有待商榷了。我們只能說,由於他不具備政治或外交經驗,的確經歷了一段時間的調整期,但現在看這種調整正在收尾。甚至,特朗普的商業思維與經驗,反而正在為他提供完全不同於一般政治邏輯的佈局手段,這也是令全世界比較頭疼的地方。

必須看到,特朗普在對外政策上的整體方向是完全符合美國國內共和黨乃至整個戰略界的一般共識的。比如,強化軍事力量、強調對中東地區的關注、放棄氣候合作,這些都是共和黨完全可以接受的政策傾向;再如,對中國與俄羅斯的強硬做法,也完全是符合當前美國各界的共同傾向。甚至,雖然特朗普被認為是徹徹底底的“反奧巴馬”,但他卻延續了奧巴馬時代的所謂“戰略收縮”,比如慎用武力、不輕易動武,只是表現方式是徹徹底底地退出或者威脅退出,旨在最大限度地給美國減少負擔。

同時,我們經常口口聲聲說特朗普“反全球化”,但事實上現實情況卻是特朗普反對的並不是全球化本身,而是讓各國獲益、而美國獲益相對減少的全球化,他的目標是重塑全球化的規則乃至流向,繼續保持美國的絕對優勢、繼續保持美國相對獲益最大的地位。這一點是需要努力布大局才能實現的。所以,我們看到的是,特朗普現在正在打碎一切,徹底與他認為不符合美國利益的規則與現實作別,進而下一步他的確可能要在自己製造的廢墟上構建出新的符合“美國優先”的制度與秩序安排。這也是為什麼特朗普政府已經開始提出“印太”、試圖與歐盟嘗試推進零關稅的原因所在。從這個意義上講,特朗普應該是有戰略邏輯的,至少是有長期規劃的,不是不靠譜。

但不可否認的是,特朗普不破不立的做法在手段運用上的確極端,損失了美國的國家信譽,鬆動了美國的盟友體系,雖然可能有一些實際利益,但一定嚴重損害了美國的軟實力。這種“破“的做法一定會在後續”立“的過程變得非常艱困。從這個角度說,特朗普的確還是有一些”不靠譜“。但問題在於,在特朗普看來,傳統政治人物的套路都沒有辦法解決問題,只能採取非同一般的做法。

總之,特朗普的做法的確是在布大局,只是手段上的確以傳統標準判斷有些“不靠譜”,但這種佈局到底是否能夠實現預設目標,還需要長期觀察。


刁大明


迄今為止,特朗普已經執政將近兩年,可以說時間還是過得很快的。特朗普當政之初的系列言行,包括現在的一些做法,都給外界留下了強烈的不靠譜的印象。因此,如果說特朗普的內政外交是在布大局,確實會引發很大的爭議。


然而,如果透過現象看本質,透過特朗普紛繁複雜,也可以說東一榔頭西一棒槌式的內政外交政策來看特朗普當政一年多以來美國內政外交環境或說態勢的變化,那麼,應該說,雖然特朗普此前沒有任何從政經驗,但特朗普的施政還是取得了很大的成效,或說在按照特朗普的思路在前進。

就內政而言,儘管面臨 “通俄門”等事件的掣肘,但特朗普推翻了奧巴馬醫改,推進了移民改革,推出了大規模稅改計劃,推出了大規模的基礎設施重建計劃,可以說,這些方面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績或進展。而且,特朗普的系列政策並非頭腦發熱,而是符合美國共和黨的一貫政策理念,因此也得到了共和黨內諸多大佬的支持。可以說,至少是在內政方面,特朗普的理念得到了實施。



就外交而言,特朗普堅持美國優先,動輒對他國揮舞制裁大棒或說狠話,即便是歐盟,加拿大,墨西哥,日本等盟友和夥伴也不例外。因此,特朗普的外交政策面臨很多非議,也引發很多批評。然而,就實際效果而言,至少是在經貿領域,特朗普政府在與盟友的交涉過程中確實為美國爭得了更大的利益。而且,特朗普堅持強軍,推進印太戰略,重視經貿平衡,對中俄強硬,重視中東問題等,實際上也符合共和黨的傳統理念。因此,雖然特朗普可能沒有大戰略,但就實際效果而言,特朗普在外交上系列做法恐怕會產生一個對美國比較好的結果。

因此,本人傾向於認為,即便我們不能說特朗普是在布大局,但特朗普的系列做法可能產生一系列意想不到的結果,導致看起來像是美國在布大局。


西域都護


對金融市場,中國要有策略,特朗普推特上宣示自己的勝利,主因就是所謂的中國股市下跌27%。美國政府對金融市場看得格外重要,任何動盪必然都會招致國內的反對以及潛在的經濟危機。美國股市已經連續上漲10年了,以蘋果為首的科技股更是不斷創出新高,蘋果市值都過萬億美元了。美股目前在歷史高位,設想一下,如果中國政府放出風去如果美國繼續貿易戰將停止蘋果手機在中國區銷售,那麼蘋果的股價會怎麼樣,以蘋果為首的美國科技股會怎麼樣,想必至少跌去個20%,如果美股在此位置急跌20%的話,美國國內環境以及輿論會如何可想而知,特朗普還會像現在這樣得瑟嗎,還能贏得中期選舉嗎[靈光一閃]


Charles7026


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以後,很多人並不看好這個“商人”,實際上特朗普的行為證明了這點,為了美國利益,退出各種組織,在世界各地打起貿易戰。但與其說是特朗普在布大局,倒不如說美國在布大局,畢竟特朗普是否能在2020年的選舉中勝出還是個未知數,特朗普這個階段想的最多的是現階段的業績,為自己贏得更多的選民支持。

美國發動貿易戰,恐怕是蓄謀已久,特朗普只能算是個執行者。隨著第二經濟體的迅猛發展,美國感受到的不再是俄羅斯威脅,也不再是歐盟的威脅,而是這個經濟總量跳躍增加的第二經濟體。所有國家都是美國這場佈局中的棋子,美國就是要通過貿易戰,打亂現有的市場秩序,破壞現有的市場制度,包括有人提到的拋棄WTO,重新制定新的經濟法則,鞏固美國對全球經濟的控制力,消除一切威脅美國霸權的可能。

在美國的這場佈局中,美國憑藉單方面對第二經濟體動手,恐怕會傷敵一千自損八百。如果直接聯合歐盟和日本等盟友,恐怕並不容易,第二經濟體是對於美國是炸彈,但對於其他國家第二經濟體是蛋糕,非常誘人。美國只能對局內的所有國家施壓,逼著他們妥協,進而促成新的經濟體,剩下的就只有專心對付第二經濟體。

等到美國的新佈局完成,對於世界經濟的傷害將是巨大的,美國必然是不在乎的,美國要的就是話語權,霸權地位不容置疑。當然第二經濟體現在也不是那麼脆弱,要聯合所有力量打破美國的佈局。


元龍解局


我多次重申,美國總統現在的瘋狂狀態不是它一己之力。應當是美國的巨型幫派家族利息集團(包括日,韓美鐵桿盟友國家巨型家族利息集團)的幕後支持指示,特朗普只不過是個跳樑小醜傀儡而已。我想國家智囊團應該也是清楚的。我們吃瓜群眾仇視的不應是某人某國某總統,那樣剛好上了它們的當,正所謂“一葉障目”。我們當下要做的就是,儘量支持國貨!儘量不在美國和它的盟友國家消費!我們國家現在打的是貿易戰,也就是用人民幣當子彈,炮彈!大家這點應當清楚,你在美國和它的盟友國家消費!那就是相當於給它們送子彈送炮彈!最後想說“國家有難匹夫有責”!如有不同意見,敬請指正!!!




善良壞男人1


特朗普是個獨特的總統,說其布大局也好,還者是有大圖謀也好都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有人說特朗普年齡大了沒有連任的想法,那麼很顯然是大錯特錯了。特朗普是一個精明的商人,其懂得怎麼贏得民心。雖然特朗普特立獨行的風格遭到了美國精英階層的不少非議,但是直到目前其在支持率還是處於高位的。對於大多數民眾而言還是把利益的短期追求放在第一位的。

特朗普將很多重要事項都放在了11月份,針對伊朗的第二輪制裁在11月,針對俄羅斯的全面制裁在11月,其實這不僅僅是一種巧合,而是因為美國在11月將進行中期選舉。毫無因為,特朗普的目前的佈局是為屆時的中期選舉佈局,特朗普想贏得更多支持,從而擁有更大的決斷權。

打擊伊朗、制衡俄羅斯、肢解歐盟等等,特朗普的佈局都是圍繞美國優先和美國霸權展開。雖然特朗普表面上看十分的不靠譜,但是其獨到的佈局風格還是值得關注,絕對不能輕視,更不能覺得其沒有章法。美國到處收割財富,到處軍事威脅,世界各個角落惹是生非,其實就是為了美國恢復元氣。因為目前的美國陷入了債臺高築,經濟空心化的困局。


深度軍備


說特朗普是在布大局或者下一盤大期,有點言過其實。

因為即便在他贏得了與希拉里的選戰之後,考慮到年齡因素,特朗普恐怕也沒有連任的“非分之想”。而直到目前,任期接近過半,仍然在“通俄門”中掙扎。這無疑會直接影響美國的中期選~舉形勢。及當前很多方向上的政策推進和未來目標落實。


如果共和黨在中期選舉中失利,那麼接下來的兩年裡,特朗普就會成為美國人所說的“跛腳鴨總統”,也預示特朗普不會再有第二個總統任期了。“中選”節點馬上就到,只要蓋子揭開就知道輸贏了。如果象黨贏了,那麼特朗還有會兩年的“為所欲為”期和不能確定的四年第二任期。相信特朗普有大布局的人,只能寄希望於在2016年大選中的運氣能常伴特朗普。

別的就不說了,白宮當前的對歐政策出現了很嚴重的問題,美歐矛盾正在極具尖銳化。特朗普弱化北約、促進歐盟一體化和防務自主化進程不正常舉動,也怨不得國內在野黨和媒體抓住其“通俄門”不放。北約是美國全球一超霸權的重要支柱,而這跟支柱離開其中的歐盟成員國就成了豆腐渣。

打掉一個核心聯盟(北約),削弱一些區域聯盟(挑動中東沙特和卡塔爾內訌),看不出特朗這樣做是在佈設一個多大的局兒。正如媒體所說的,特朗普,就像一頭闖入瓷器店的驢子(大象更確切些),把什麼東西都打破了。問題是打破的東西,是要修補還是要重新設計再造新的。如果是後者,那麼美國選民還會給特朗普機會嗎?

雖然是兩黨輪流執政的格局但是美國的國家總體戰略仍然具有很高的一慣性。很多人把特朗普上臺後的諸多做法看作是他一個人特立獨行的風格,而實際上特朗普特立獨行只是表現在推特治國、張口就來(信口雌黃)的、在美國總統史上前所未見的“超常規”莽撞角色。

至於他標榜的“美國至上”並非新新事物,而是深刻在美國驢象兩黨(“驢子”是民主黨的黨徽,“大象”是共和黨的黨徽)骨子裡的國家戰略原則。換誰都一樣!


高峰軍事觀察


特朗普先生由於是美國總統,所以國人心裡再怎麼著也得把特朗普高看一眼,即便他是一個真正的瘋子,那也一定是一個高深莫測的瘋子,反正不敢把美國的總統說得蔥花烙餅,免得別人說自己嘛也不懂。


特朗普本來就是一個花花公子,他年輕時把大量的時間有沒有都用在女人身上不好說,但他並沒有把大量的精力用在做學問上,這好像還是很確定的。

後來特朗普做了商人,好像還一度破產,他是不是一個很成功的商人不好說,但他並沒有達到美國頂尖的那種財富高度卻是一定的。

再後來特朗普做起了脫口秀節目,他是不是機智幽默不好說,但他只是因為那一句“你被解僱了”才出了名卻是肯定的。

最後特朗普打算摻和摻和美國的總統選舉,他是不是憑實力打敗了希拉里不好說,但他是因為更符合美國選民急於改變美國的政治體制的那種心理當選卻是肯定的。

這樣拉長了歷史來看,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不但出乎別人的意外,也出乎了他自己的意外,本來想攪局的人卻成了舞臺上的主角,你說特朗普會怎麼想?


第一,特朗普並沒有一個明確的政治主張,他的“美國優先”並不是他的發明,這個“美國優先”是和國際局勢格格不入的,最終也必將危害美國自己的利益。

第二,特朗普的美國治理基本上都是在靠他的直覺來進行的,他並沒有成熟的理論體系,也沒有系統的治理規劃。這個可以從他的官員任命的非常混亂上可知一二。

第三,特朗普的很多做法都是矛盾的,他說了那麼多的謊話,言而無信,只能證明他並沒有一個成熟的系統的想法,基本上是想到哪兒就說到哪兒,除了一心要讓美國優先這點外,其他的基本上都是被他臨時拉來湊數的。

對美國國內,特朗普基本上是在憑著直覺在蠻幹,就算經濟似乎數據不錯,可他也說不清到底哪裡點火點對了。


對俄羅斯,又要親近,又在更加嚴厲的攻擊制裁;

對我國,也是想起印太戰略就玩一會兒印太戰略,想起貿易戰就打一會兒貿易戰玩玩,反正哪個也不怎麼認真。

對歐盟,更是逼盟友造反的節奏。好好的黑道老大不去當,非要把小弟一個個都逼成敵人。

在中東,更是在敘利亞毫無建樹後,再把對美國這盤棋最要緊的一個沙特玩成了死棋子,連自己的美元霸權恐怕也快要保不住了。

整個來看,特朗普就是一頭撞進美國大瓷器店的瘋牛,他東一頭西一頭把所有有用的和沒用的擺設都撞了個稀里嘩啦,但他自己至今為止除了和墨西哥簽了一個協約外,似乎什麼也沒建立起來。


你要說這樣的一個美國總統竟然在佈一個什麼大得不得了局,下一盤很大很大的棋,你自己信嗎?就算有,可那又是一盤什麼樣的棋呢?是一盤自己填自己眼的大臭棋吧?


蛙眼看天下


與其說特朗普是在布大局,不如說他是在下一盤大棋! 以地球為“棋盤”;軍事霸權為“經”;經濟制裁為“緯”;地球上除卻美國之外的國家,都被他視為棋子。可惜其中,有的力量強大,如伊俄超出他的意料之外,反過來做了那個與他對弈的棋手。 棋局名為“論川普如何花樣作死”。


1.其中,日本、韓國、菲律賓等國是他的亞洲馬前卒。

美國以日韓作為一個戰略支點,到處插手亞洲諸國內政,煽風點火。

2.以色列是他安在中東的釘子兼攪火棍。

以色列不光是美俄對抗的棋子,還是美國在中東刷存在感,試圖控制世界石油話語權,分化伊斯蘭國家的一記妙手。 我很期待川普和美國在以巴問題上如何被打臉。現在它們已經被伊朗和敘利亞接連的慘痛打臉了。



3.澳大利亞是他的從庸。

在特朗普迴歸“孤立主義”和淡化意識形態的背景下,澳大利亞將自己視為“西方文明的捍衛者”,“義不容辭”地扛起狗腿大旗。


4.敘利亞是他試圖對付俄羅斯的工具。

西伯利亞熊最終破釜沉舟拼死一擊,使敘利亞成為它們挖美國美元祖墳、反攻為守的主戰場。

問:為什麼要攻打敘利亞?

答:我們懷疑他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

問:為什麼不攻打俄羅斯?

答:他真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

敘利亞交手,反而促使普京更加努力,把更多的反對力量掃地出門,美國人“賠了夫人又折兵”。


川普又在棋盤上,下了一步爛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