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說現在的網文毫無邏輯、同質化嚴重,這是為什麼?

白穎姐


有一點需要注意的是,大部分網文都喜歡偏向讀者喜好——讀者喜歡虐文,作者們就往虐了寫,讀者喜歡霸道總裁文,作者們就都這樣寫。

尤其當某個網文關注度高時,就會出現很多“仿文”,根據“長尾理論”,這些“仿文”累計起來的關注度也不小……諸如此類,數不勝數。

網文作者門檻低,直接導致了網文質量參差不齊,當優秀的作品出現時,如上一點所說,會有很多質量不高的“仿文”作者不斷模仿和抄襲。



橙子教你說普通話


說到底,還是急功近利的心態在作怪。



現代生活節奏越來越快,大多數人更願意利用碎片時間去看資訊,去了解世界的最近動態。於是催生了一種“文化”——快餐文化


不知道是哪一天,媒體和網絡寫手發現了流量的作用。

他們發現寫網文比出版作品更好賺錢,而且速度更快,確實也是這樣。後來,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寫網文的大軍中。



於是,有了各種爆文,各種心靈毒雞湯,各種標題黨。今天一篇你的同齡人正在拋棄你,明天又來一篇人生還長著急什麼,這頭消費了你的焦慮,那頭又給你開一付治癒藥方,這刻起鬨女人就要好好打扮自己,轉頭又說腹有詩書氣自華……千千萬萬寫手,你方唱罷我登場,大有七國爭雄之勢。

而實際上,是一大堆鍵盤俠的一場場複製粘貼秀。複製粘貼後的結果,能不同質?



同質化現象是網文作者和讀者雙方共同作用的結果。

正統文學作品需要思考,這對於那些讀者來說,是枯燥無味的。



網文作者機智地察覺到了這一點,並利用了它。每天產出幾十篇八卦娛樂,風流豔史,奇聞異事網文。在餵飽讀者粉絲的同時,順便撈點錢。 這些讀者也很開心,常常高呼一聲,終於有人懂我了!


羅定之子


首先這個說法我是認同的。因為我本身是一個書蟲,愛看各類書,不乏網文,我最多一年看過內容和故事架構很接近的三本書,當然後面兩本都沒有看完就不看了。

現在一個類型的小說可能有幾萬部,其實大家都是在使用同樣的模式在創作不同名字的同樣的小說而已。”而且很多作者是看了或者看多了這類的書覺得自己也能寫,於是就寫出了這類“模擬文”。這也是網絡文學環境造就的,在目前網絡文學的生態環境下,同質化的書也就越來越多。記得南派三叔說過:“目前這種網絡環境很多有想法的作者沒有創作的空間。”那這是為什麼呢?因為網絡小說的作者們想要生存,就必須有收入。有的作者為了迎合讀者寫一些很沒有水準但是大眾喜歡看的作品。

這種網絡小說不健康的生態,使得網絡小說內容和品類的高度同質化。玄幻小說裡的“打怪升級”套路就是典型。

所以說這些問題是環境造成的,社會環境,作者讀者所處的環境。

現在常常遇到一些看書的人的態度,讀起來爽就行了。正因為有了這樣的讀者,才產出了越來越多這樣的作品。


碧海銀沙


  • 自從貓膩、南派三叔、天蠶土豆、忘語……成神後,網文已經可以按照特定的套路批量化生產了,也就是流水性作業,部分網文只是書名、人名、地名、物品名、法術名……不同罷了,故事情節基本相同,這就是題主所說的同質化,這種情況在當今網文界非常普遍。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漢·司馬遷《史記·貨殖列傳》

  • 知名網文作者的月收入高達數萬、十數萬,作品完成後,版權又可以賣數百萬,如此大的利潤,導致部分網文作者因寫不出同等精彩的故事而動起了歪腦筋,致使網文創作抄襲成風。


如果有100%的利潤,資本家們會挺而走險;如果有200%的利潤,資本家們會藐視法律;如果有300%的利潤,那麼資本家們便會踐踏世間的一切。

——網絡流行語(篡改馬克思《資本論》)

  • 這句話同樣適合於網文創作,只要有利可圖,良心、道德、操守、法律……對於某些人而言形同虛無。

  • 題主說“網文毫無邏輯”,我深以為然。對於玄幻、仙俠、魔幻、機甲類網文而言,能符合常規邏輯就算是不錯了;現在的網文動輒數百萬字,唯有如此網文平臺和作者才能賺到錢,因此,對於一部數百萬字的作品而言,能符合常識性邏輯就已經很難得了。

  • 網文被稱為“馬桶文化”,意思是蹲馬桶時才看網文,拉完了,放水一衝,馬桶裡有些許痕跡,讀者的腦袋裡同樣如此;網文也被稱為“

    快餐文化”,“快餐”一詞很隱晦,一說“快餐”,部分男人立馬想歪了,通過“快餐”解決需求後,才提起褲子,“快餐”長什麼樣就想不起來了。

  • 因此,網文不需要太嚴密的邏輯,只要不犯常識性邏輯錯誤就行了。以其把寶貴的時間浪費在“馬桶”和“快餐”上,不如讀讀文學名著、看看古詩詞、朗誦散文名篇……


一何鄙


要解釋這個現象,我們首先要從其源頭說起,網文分信息資訊和文化領域,不管什麼分類,都有其共同點,互聯網資訊平臺興起的時候,它是把傳統的資訊和文化傳播實體領域完全的顛覆、打碎!

就像是三國中說的,合久必分 分久必合,以前組織化公司化的實體資訊和文化傳播結構,被互聯網打碎,很多紙媒都紛紛倒閉!如今在互聯網上又形成很多個小的個體,大多數都是些個人的媒體,因此在發文的內容,就沒有了以往傳統紙媒專業人員的編輯和審核,會出現質量參差不齊的問題!內容的專業度上,完全不能和昔日的組織結構和公司化的團體性內容同日而語!

但這也是一個階段性的過程,是一個傳統向互聯網過度的過程,就如分久必合,慢慢的被互聯網打碎了的內容結構組織,會在互聯網上重新的建立起來,通過公司化的專業化的運營,逐漸的取代分散化的個人媒體形式!到時個人的內容質量問題會得到改善!

但個人的崛起終歸是歷史的發展,雖然組織化會改善這種現象,但不會消滅個人媒體的存在,只會並存!




餅子啃書


市場決定產出!

假如網文同質化嚴重,只能說明市場有這種需求!這一點從各大網文站,動輒幾百上千萬的流量就可以看出。

那麼讀者為什麼喜歡這種沒有內涵,行文重複,情節單調的文章呢?我以為讀者追求的主要是網文的輕鬆明快釋放壓力不用思考。

讀者願意被網文作者用這種狗血的情節來帶動他們的節奏,只要語句通順,再有一點文化氣息就更好。本質上和觀眾們追肥皂劇沒有什麼不同。

社會節奏如此快,工作學習壓力如此大,讓每一個人都感覺自己在絞盡腦汁艱難的活著,休息的時間就更不願意動腦子。

這也是很多人不願意讀名著、讀哲學類書籍、讀文化類書籍的原因吧!

這種現象從側面反映了讀者更願意過簡單的生活,從中體會幸福、感受主角光環、率性隨意為所欲為。一方面舒緩緊張的情緒,另一方面調節自身的心情同時還能激發讀者日益枯萎的想象力,對工作生活都是一種補益,那又何樂而不為呢?

市場的需求既然是這個樣子,作為網文的創造者、生產者,沒有理由不迎合市場!

當然,對於情節重複、同質化嚴重的現象,也很能說明網文作者缺乏想象力、缺乏創新力,使網文創作陷入了一個停滯期。這點需要廣大網文作者去突破、去創新。

創新從來都是要冒很大的風險,整個社會都在呼籲賺快錢,那最廣大的網文作者有沒有必要去冒這個風險呢?我認為一定會有的,或遲或早罷了!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喜歡請點贊,謝謝!


o十一二o


目前,我是說目前,寫網文的都是傻逼,至於為什麼還能活著,因為老網文的傻逼更多


加勒比河馬


現在的網文毫無邏輯,同質化現象嚴重是不爭的事實。究其原因,無怪乎以下三條:一、快餐式的文化氛圍使人無暇顧及行文的邏輯性與創作的特色性。二、急功近利的價值觀使許多人不知道創作出好的網文要有"板凳要座十年冷"的勵練。三、物慾橫流、金錢至上的社會風氣嚴重打擊了創作者的積極性,使真正有特色、有邏輯性的作品很難面世。


榮庵老師


餅子啃書

1小時前 · 青島華品智訊文史作者 文化領域創作者

要解釋這個現象,我們首先要從其源頭說起,網文分信息資訊和文化領域,不管什麼分類,都有其共同點,互聯網資訊平臺興起的時候,它是把傳統的資訊和文化傳播實體領域完全的顛覆、打碎!

就像是三國中說的,合久必分 分久必合,以前組織化公司化的實體資訊和文化傳播結構,被互聯網打碎,很多紙媒都紛紛倒閉!如今在互聯網上又形成很多個小的個體,大多數都是些個人的媒體,因此在發文的內容,就沒有了以往傳統紙媒專業人員的編輯和審核,會出現質量參差不齊的問題!內容的專業度上,完全不能和昔日的組織結構和公司化的團體性內容同日而語!

但這也是一個階段性的過程,是一個傳統向互聯網過度的過程,就如分久必合,慢慢的被互聯網打碎了的內容結構組織,會在互聯網上重新的建立起來,通過公司化的專業化的運營,逐漸的取代分散化的個人媒體形式!到時個人的內容質量問題會得到改善!

但個人的崛起終歸是歷史的發展,雖然組織化會改善這種現象,但不會消滅個人媒體的存在,只會並存!

餅子啃書

青島華品智訊文史作者 文化領域創作者

8697粉絲 · 161贊


logolaozi


先解釋第一個問題,毫無邏輯。

這個有點誇張了,小說還是有邏輯的,不過網文字數太多,不好駕馭,而且更新速度快,所以有時候邏輯會出問題。

同質問題,那就更好說了。

寫網文是為了什麼,肯定是賺錢啊。

一個題材火了,大家一看有市場,肯定會一擁而至。

網文不可避免出現這些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