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面騎士為什麼以蝗蟲為原型?

MJ我愛你


這裡是專注假面騎士、奧特曼特攝,同時瞭解高達並對手辦頗有研究的模玩神秘人為你解答。

關於假面騎士為何以蝗蟲為原型,模玩神秘人從以下幾個方面分析:

1、受整個日本的文化背景影響

日本人喜歡昆蟲的歷史可謂是源遠流長。在亞洲,日本是最早建立昆蟲學會的國家(1917年),也是第一個舉辦國際昆蟲學大會的國家(1980年)。以《昆蟲記》聞名的法布爾深受日本國民的喜愛。日本有過一個調查:選出日本人最喜歡的一百位世界歷史偉人。結果西方科學家中,只有四人入選:牛頓、居里夫人以及萊特兄弟,還有一位就是法布爾。由此可見,法布爾人氣之高。日本著名昆蟲學家、文學教授奧本大三郎,曾經花十年時間,專門為孩子們編寫了法布爾的《昆蟲記》(全8冊)。這是我們目前讀到的文字最佳、最適宜少兒閱讀的《昆蟲記》了。

2、符合市場需求

曾經有人對日本人做過一個為什麼日本的孩子會喜歡如蜻蜓、硬殼蟲、鍬形蟲、蛐蛐等昆蟲的調查,結果,一般的回答都是:“蜻蜓漂亮呀,你沒聽過那令人如醉如痴能滋生無限鄉情的童謠歌曲‘紅蜻蜓’嗎?聽了,你也會喜歡的呀。”而對硬殼蟲鍬形蟲的回答則多是“威武、好鬥、有武士精神,所以,男孩子特別喜歡。

假面騎士最初是孩子向的動漫作品,而小孩大多對昆蟲富有好奇心及探索精神,在日本的小學甚至會佈置作業讓孩子們去捕捉昆蟲,所以為了迎合觀眾,假面騎士的形象設定為昆蟲也就不足為奇了。
3、創作者個人原因

這個也跟假面騎士最初原型創作者石森章太郎有很大的關係。在昭和13年1月25日,日本宮城県登米郡石森町出生了一個男孩石森章太郎,原名是小野寺章太郎,可謂是土生土長。父親康太郎是地方公務員,在他認識這世界之前,就生活在一個自然世界裡,夏天在河中打魚,晚上和姐姐由惠一起摘野菜,捉螢火蟲,就這樣過了快樂的童年生活。所以從小他就對大自然有著不一樣的情感。因此他在創作第一部假面騎士時候,設定的假面騎士不僅僅只是自然(蝗蟲象徵)直接向人類(文明象徵)反抗,而是自然跟人類(假面騎士是蝗蟲跟人類的合體)合作對抗邪惡……和諧地跟自然共生,同時,石森章太郎也希望藉此傳達對小朋友的愛。 4、角色能力設定需求

石森章太郎對於假面騎士的必殺設計是高空中的騎士踢,所以需要很高的彈跳力,於是給予假面騎士蝗蟲一般的彈跳力。

更多假面騎士內容,搜索今日頭條官方賬號: 模玩神秘人

希望以上的回答能幫助到你!如果喜歡模玩神秘人歡迎點贊和關注哦~有什麼不同看法也歡迎留言討論啦~\\(≧▽≦)/~啦啦啦~



模玩神秘人


假面騎士原作者石森章太郎起初構造的是一個蟑螂人,但市場反響不大,後來改變了思路,畫出來的形象偏向現實,被人誤認為是蝗蟲,結果市場反響反而變好,石森章太郎就順著這個思路畫了,然後動畫製作就依照後來的蝗蟲人制作皮套,所以會造成以蝗蟲為原型的現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