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才女蕭紅一生中有幾段戀情,蕭紅為何屢遭拋棄?

莫凡推薦


心理學上有個“原生家庭”的概念,所謂原生家庭,就是最初成長的家庭,通常的組成是自己和父母。

原生家庭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一個人一生的軌跡,通常,如果原生家庭缺愛,那麼孩子長大後多半會因為缺乏愛的能力,而造成各種悲劇。

悲情女作家蕭紅,她的濫情背後,根源就在於原生家庭“極度缺愛”。

“30年代文學洛神”,這是世人對蕭紅的評價,可見其文學才華之高。

她魯迅最青睞的學生,是魯迅到死都念念不忘的女弟子。

但這樣一位天才,卻偏偏頻頻在感情上受挫,她逃婚、做第三者、非法同居、未婚先孕,還曾兩次懷著孕嫁人......


這些在今天聽起來依舊匪夷所思的事情,正發生在上世紀30年代的蕭紅身上!

而之所以發生這些,與蕭紅遇人不淑有關,但根本原因,還是她的“缺愛”。

“半生盡遭白眼冷遇……身先死,不甘,不甘。”

1942年,蕭紅在寫下這行字後永遠地閉上了眼睛。過世少,她在總結自己一生悲劇時說:“我這一生的悲劇在於,我是一個女人。”

實際上,蕭紅一生的悲劇雖不全因性別,但最初在原生家庭的種種非人際遇,確實是因為性別而起。

因為重男輕女觀念的存在,蕭紅出生後就不被父母待見。在蕭紅的整個家族中,唯一給過她溫暖的人僅有她祖父一人。蕭紅的父親張廷舉,不僅沒給過她關愛,還是她逃不開的噩夢。

在蕭紅9歲那年,母親就離世了,不久後繼母便進了門。在繼母的挑唆下,父親張廷舉竟在蕭紅私奔回來後,因為一件小事,而要活埋這個“敗壞門風”的丫頭。


好在當晚,小姑和小嬸趁著夜深人靜,撬開窗戶偷偷放走蕭紅。可以說,如果不是她們乘黑放走蕭紅,20歲那年蕭紅就難逃一死。

在那以後,蕭紅與父親徹底斷絕了往來,張廷舉還將蕭紅的名字從族譜清除了出去……

逃離故鄉後的蕭紅,一路跌跌撞撞,她在懷孕被拋棄後,遇見了蕭軍,很快她就不顧自己已孕與他墜入了愛河。

以後,在與蕭紅感情出問題以後,她又接著愛上端木,並再次懷著蕭軍的孩子嫁給了端木。

從離開原生家庭後,她身邊便沒斷過男人,似乎,每個對她好的男人,她都會不顧一切地愛上。這種愛,看似是付出(身體),實際卻是不斷地索取。而她之所以如此急切地索取,全因她對愛的渴望太深。

蕭紅就像一條餓急了的魚,只要看到一點點魚餌(男人的好或者愛),她就會不顧一切地咬上去。

結果,自然是以一次次的痛苦告終。

蕭紅的悲劇,是無數原生家庭缺愛女子的悲劇,她的身上有天下缺愛女子的影子:因為太渴望愛,所以,她每次遇到對她好、給她這種缺失愛的男人,她就會不自主地淪陷,草草將自己一生交付出去。



而與之相反的有愛的能力(或者叫不缺愛的)女子,則輕易不會被男人的一丁點好感動。她們更不會為了那一丁點兒好喪失判斷力,因為在她們的世界裡,這些男子的好,並不那麼有吸引力。很簡單,這些,我得到過很多,不稀罕。

有位父親曾說,他要把最好的愛給女兒,這樣,她就不會被臭小子騙,因為她會懂得最好的愛的樣子,輕易不會為別人的一丁點付出感動。

這位父親的做法,與蕭紅父親恰是反面。

相比之下,缺愛的蕭紅並不懂愛的真諦。她不斷地與男人戀愛,與其說是濫情,不如說是上癮式空虛愛。

蕭紅太渴望、需要那種愛,她試圖用這種愛去填補內心缺失的那個巨大空洞。但每一次,她都失望而歸,因為,她的缺失是任何外在的所謂“愛”都填不滿的。而帶著某種缺失去找愛,註定只能是悲劇。

“原生家庭裡有多缺愛,愛情裡就有多卑微。”蕭紅用自己31歲的悲慘歷程,印證了這句話的真實性。


記者李滿


上個世紀初的女性文本中,充斥著逃離的主題,這些偉大的女性終於能從自己的遭際出發,將解放的想象轉變為具體的行動,當然在那樣的環境中,出逃的路並不是一條康莊大道——魯迅先生曾經提出過一個問題“娜拉出走後會怎樣”。

他認為娜拉在強大的經濟壓力下,要麼還是會回家,要麼會沉淪,而等待中國出走女性的,照樣是漂泊和受難,在無情的社會洪流中苦苦掙扎。

【丁玲】

蕭紅的一生,也是不斷逃離和陷落的一生。她的出生就是不受歡迎的,因為祖母和父親都盼望著能生一個男孩,結果卻生了一個女孩,祖母和父親的失望是可想而知的,他們因此在日後也對她很不好。但是祖父對她還是很不錯的,在他的幫助下,她進入了哈爾濱東省特別區區立第一女子中學校,她第一次反抗了父親給她定下的親事,這門親事的對象就是呼蘭地主的汪廷蘭的兒子汪恩甲。

【袁文康飾演汪恩甲】

其實蕭紅並沒有一開始就拒絕汪恩甲,相反,兩人是時常通信的,在信件中,汪恩甲逐漸暴露了他富家子弟的沒落氣息,還暴露了他抽鴉片的陋習。蕭紅便日益不滿,她對父親說想要退婚去北平唸書,遭到父親的拒絕,此時最疼愛她的祖父也已經去世,蕭紅苦悶萬分,就逃到了當時在北平唸書的表哥陸振舜處。

陸振舜早有家室,他們的事在當時引起了軒然大波,並令她的家人受到牽連:她父親時任省教育廳秘書,因此事被撤職,弟弟被迫轉學,汪家也退了婚。而她自己,也沒能和陸振舜走下去——1931初,陸振舜抵擋不住來自家庭的壓力,回到了哈爾濱,而蕭紅也在回家後被變相地軟禁在了福昌號屯這個偏僻的小鎮上,十個月後,蕭紅才艱難地從這個鎮上逃離,來到哈爾濱。

【蕭紅】

隨自由而來的是生存的壓力——女作家中,沒有人能比蕭紅更能深切地體會到作為女人生存的不易,但蕭紅並不因此放棄了自由。她在哈爾濱街頭流浪,風餐露宿,甚至連下等妓院都教她羨慕,但是當她和弟弟見面,弟弟勸她回家時,她依然堅定決絕地拒絕了對方,弟弟問她是否需要錢,她也回絕了——她當然知道,弟弟的錢也是父親的錢,她寧可餓死街頭也不願意接受來自家庭的施捨,因為她不願意接受父親的控制,自然也就不願意接受他的錢。

只是,蕭紅不願意接受父親的錢,卻還是去找了她的前未婚夫汪恩甲,汪恩甲收留了她,可是汪家卻不待見她,兩人只好住進了哈爾濱東興順旅館,蕭紅這時再不能嫌棄汪恩甲抽大煙了——大概此時的她已然能夠明白魯迅先生所說的那句話吧:

“夢是好的,否則,錢是要緊的。”

【蕭紅】

在汪恩甲已經入不敷出的時候,蕭紅懷孕了,汪恩甲回家求救,結果被家裡扣住,蕭紅找上門去,又被汪恩甲的哥哥怒斥,蕭紅憤而上法院提告汪恩甲的哥哥代弟休妻,不成想上庭的時候,汪恩甲卻向法官表示,他確實打算離婚,於是法院判決他們離婚,蕭紅怒而出走,汪恩甲追上來道歉解釋,兩人又和好了。

這看起來匪夷所思的一件事,其實很好理解,蕭紅需要錢,汪恩甲也需要,蕭紅向汪恩甲低頭,汪恩甲也需要向家庭低頭——到了1932年,汪恩甲已經在旅館裡欠了四百多元,他回家取錢,卻從此一去杳無音訊。

很多人說,汪恩甲是拋棄了懷孕的蕭紅,但筆者卻認為這值得商榷,因為當時兵荒馬亂,汪恩甲一去不至於全無消息,他很有可能喪生在亂兵之中——只是無論是何種原因,蕭紅失去了依靠,毫無進項,旅館老闆已經準備把她賣到妓院抵債,在這種情形之下,她遇到了蕭軍。

【蕭紅與蕭軍】

許多人把這二人的相遇描繪成一個英雄救美的美好傳說,但事實果真如此嗎?想一想,但是的蕭紅,因懷孕而臃腫的身軀,潦倒的衣著,都缺乏女性的魅力,如何能讓蕭軍一見鍾情呢?讓蕭軍感到要“不惜一切犧牲和代價,拯救這顆美麗靈魂”的,是蕭紅的一首詩:

去年在北平,正是吃青杏的時候;今年我的命運,比青杏還酸!

這首詩激起了性格豪爽又俠義的蕭軍的英雄情結,激發了他的拯救者精神,但這種精神無疑是居高臨下的,蕭軍的愛是無所顧忌的,是率性而不顧一切的,而蕭紅則是呵護和珍惜的,這愛情的開端就是不平等的,蕭軍認為我在拯救你,而蕭紅也認為自己被拯救了——但蕭紅同樣是叛逆的,她過去的逃離已經說明了一切,因此他們之間的情感危機越來越深,過去的英雄現在變成了不堪的男權主義,蕭軍脾氣粗暴,對妻子的不屑,讓蕭紅感到難以忍受,並且讓她聯想到她的父親,蕭軍也說,他愛她,但是她不是一個妻子,尤其不是他的妻子。

兩人在窮困潦倒時還可以相守,到了聲名鵲起、約稿不斷,終於可以不為生活擔心的時候,情感的摩擦反倒終於全面爆發了,蕭軍不但對她態度粗暴,還多次不忠,這讓蕭紅無比痛苦,1936年7月,兩人終於決定分開了。

與蕭軍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端木蕻良是一個很有依賴性的人,他柔弱而有藝術家的氣質,當二蕭的感情陷入困頓時,端木曾經給予過蕭紅安慰,這讓蕭紅很感激——1938年,蕭紅懷著蕭軍的孩子,嫁給了端木蕻良。

【端木蕻良】

這讓兩人的朋友都感到驚詫,二蕭共同的朋友訝異於端木的散漫和洋派,端木的朋友則好奇他娶了一個憔悴的孕婦。

這段婚姻裡,蕭紅果然像老朋友們預料的那樣,她變成了照顧人的一方,端木的自我與軟弱讓蕭紅對這段婚姻也越發搖擺,何況到了1941年,蕭紅的肺結核已經非常嚴重,臥床半年了。只要端木蕻良幾天不出現在她的身邊,她就會覺得自己已經被拋棄了,直到端木回來,她才會稍微平靜一些。

在病榻上,她又抓住了另一個人——駱賓基。駱賓基是她弟弟的朋友,當時大戰爆發,駱賓基護送蕭紅進入思豪大酒店五樓後,端木蕻良消失不見,蕭紅請求駱賓基將她送到許廣平那裡,駱賓基無奈地放棄了搶救自己手稿的想法,留下來照顧蕭紅,一直到蕭紅去世。

【駱賓基】

根據駱賓基自己的日記記載,當時他是感到蕭紅對他而言是個負累。可是日後葛浩文《蕭紅評傳》中卻說,在蕭紅去世之後,端木蕻良和駱賓基前往桂林同在孫陵那裡謀差使,兩人因為打架被勸退了。打架的起因就是駱賓基拿出了蕭紅的遺信,遺信中大罵端木蕻良,還說她的作品版權裡沒有端木蕻良的份,端木蕻良十分生氣,兩人不但打了起來,日後還一起去上海雜誌公司分公司理論,結果是駱賓基勝訴。

駱賓基還透露說,他獲得了蕭紅的愛,準備兩人病好了就結婚——葛浩文的這一說法,遭到駱賓基的部分否認,

蕭紅在臨死前,對駱賓基說了一段話,也許這就是她對自己這些愛情的定論吧:

“我一生最大的痛苦和不幸卻是因為我是個女人。”


潯陽鹹魚


蕭紅本姓張,名秀環。蕭紅是筆名,是她在跟蕭軍在一起是用的筆名,意為小紅軍之意。

蕭紅1911年6月2日生於哈爾濱市呼蘭區一個富裕家庭。九歲,母親病故。

蕭紅一生追求自由,追求愛情。她一生中公開的戀情有四段。

1、最初的戀情。

蕭紅的初戀是表哥陸振舜。陸振舜當時有妻子,但是蕭紅不管這些。毅然決然地在19歲就逃婚跟表哥同居。然而好景不長,一年以後,陸振舜因為經濟原因迴歸家庭。

2、蕭紅跟娃娃親,汪恩甲。

汪恩甲是又蕭紅的父親做主,在蕭紅十四歲上就許配的人。此人比蕭紅大幾歲,是個小學老師,然而此人不求上進,且是個癮君子。蕭紅不喜歡這個人。然而,命運弄人,蕭紅跟表哥私奔,出走,對方還是個有家室的人。這在當時社會是絕不容許的。所以,蕭紅回家之後,家人親友乃至村中相親對蕭紅都是指指點點。再加上蕭紅又憐惜窮人。她建議伯父不要提高地租,遭到伯父的反對跟毒打。伯父跟她父親說,這個敗家女,趕緊累死她!蕭紅給家人綁在小黑屋子裡,在小姑很小嬸子的幫助下,才得以逃離家庭。從此以後,跟家庭決裂。

蕭紅在外期間,不得已,投入到汪恩甲的懷抱。

然而,命運弄人,汪恩甲的家人得知汪恩甲跟蕭紅在一起,就斷了他們的經濟來源。沒有經濟來源的汪恩甲又拋棄蕭紅,回到家庭。

3、三郎蕭軍。

汪恩甲拋棄蕭紅之後,蕭紅已經懷了孩子。

她貧困潦倒,房主又幾次催要租金。這個時候,蕭紅認識了蕭軍。蕭軍看著身懷有孕的蕭紅,頓生憐憫之情。

蕭紅的幾句詩,打動了蕭軍。

那邊清溪唱著,這邊樹葉綠了。姑娘們啊,春天來了。去年在北平,正是吃著青杏的時候,今年,我的命運比青杏還酸。

哈爾濱發大水,蕭軍把蕭紅接走。

然而,蕭軍卻是個暴君。不僅對蕭紅家暴,還移情別戀,愛上了別人。

4、與東北作家端木蕻良。

蕭紅跟蕭軍感情分裂之際,端木蕻良走進了蕭紅的心中。二人在婚禮之際,蕭紅說,我只想過正常的老百姓式生活。然而,即便如此,端木蕻良還是拋棄了她。

5、與駱賓基。

蕭紅臨死前,駱賓基看過她幾次。駱賓基欣賞蕭紅的才華。


忘記了是在哪裡看過這樣一句話,說蕭紅,哪個男人見了她,都會愛上她。我感覺這句話真是諷刺。對男人的諷刺。每一個愛上蕭紅的人,都未能始終。

為什麼男人們容易愛上蕭紅,卻又很快拋棄她?

我想有這麼幾個原因。

蕭紅太任性了,太自我了。她追求自由,卻總是忘了經濟決定自由。她崇尚自由,卻不願意獨立。她只想依附在男人身上,她的愛是藤蔓,太過柔軟。

初戀情人,鑑於對方有家庭,就不該去打擾。沒有未來的愛情,不值得追求。汪恩甲,也不知道蕭紅有沒有愛上這個男人,算是生活的一種無奈吧。對於蕭軍,蕭紅是愛的,但是,她愛錯了人。端木蕻良,又是個十足的無責任心的男人。

總是,蕭紅太柔弱了。大男子主義的社會,壓迫了蕭紅。蕭紅的脊樑又是軟的,彎的。蕭紅曾經說過,女性的天空是低的,羽翼是稀薄的,而身邊的累贅又是笨重的。

蕭紅遇人不淑是一個原因,男權社會又是一個原因,蕭紅個人的性格也是原因。

我想,如果蕭紅生在現在,命運也不一定就好。她太任性,太自由了。自由到沒有任何束縛,就壞了。


卜玉霞


如果跟表哥私奔到北京也算上到話,蕭紅有四段感情。至於蕭紅為什麼總被拋棄,張耀傑對蕭紅的評價說:“蕭紅很有文學才華,但是做人是不及格的”。這個評價還是很中肯的。

1.不顧大環境私奔,被陸哲舜放棄。在當時比較傳統的大環境下,蕭紅和表哥陸哲舜在沒有獨立經濟來源的狀態下,盲目私奔。後來這段關係被陸家發現,由於陸家要挾斷絕陸哲舜的經濟來源,為了生存陸哲舜放棄了蕭紅,蕭紅被迫回到老家,準備與未婚夫結婚。

2.盲目依靠、一錯再錯被汪恩甲遺棄。蕭紅的這次私奔在呼蘭小城掀起狂風巨浪,被夫家知道後,與夫家對簿公堂、被退婚、父親被迫離職、弟弟被迫轉學。隨即家裡人將蕭紅送往農村躲風頭,這期間可能家裡人沒什麼好臉色,蕭紅不堪忍受又毫無準備的離家出走。走投無路,她只好依靠男人,面對男人她沒有一點鑑賞力,她選擇了已經放棄她的前未婚夫汪恩甲,蕭紅應該想到汪家已經不可能接受她了,要不然也不用對簿公堂,但是她還是選擇跟汪恩甲在旅店同居,落了一個大著肚子被拋棄的下場。

3.成也蕭軍敗也蕭軍。在蕭紅被旅館囚禁的時候,遇見了蕭軍。蕭軍是個很英雄主義的人,同時也是一個很飢渴的人,他與即將臨盆的蕭紅髮生了性關係。而此時他剛把自己的老婆孩子趕回家。蕭軍在感情上是一個很不安分的人所以在與蕭紅在一起期間多次出軌,加之暴躁的性格經常對蕭紅大打出手。由於蕭軍救了蕭紅,在精神上一直統領蕭紅、蔑視蕭紅。而後來小有名氣的蕭紅,對尊重越來越渴望,不堪忍受來自蕭軍精神上和身體上的欺壓決定分手。其實這是一個明智的決定,但是這時蕭紅懷孕了,懷了蕭軍的孩子。

4.長不大的男人端木蕻良。如果和平年代蕭紅選擇端木是沒有任何問題的,女強男弱的家庭比比皆是。但是戰爭年代就不一樣了,蕭紅兩次懷孕生產都對身體造成了重大創傷。而端木作為一個大少爺,啥都不會啥也不管一點都不知道照顧人。蕭紅本身身體不好又四處逃難還得照顧端木身體很快就垮了。其實端木還是很愛蕭紅的,他是唯一一個娶蕭紅的男人,況且當時蕭紅還懷著蕭軍的孩子。端木本身家境良好,他娶蕭紅是克服了種種壓力。很多人對端木罵聲一片,覺得他在香港拋棄了蕭紅,但是當時那個情況下總得有一個人出去找生路,如果都在家裡,兩個人只能是等死!蕭紅最後的去世跟戰亂有關係也跟蕭紅自己的決定有關係。局勢不穩定,保守治療是比較保險的一種方式,然而手術蕭紅堅持要做,雖然端木是堅決反對的,果不其然蕭紅術後並沒有發現腫瘤,也就意味著白白捱了一刀,蕭紅身體本來就不好,這樣一折騰,半條命都折了進去。又加上沒有好的醫院收治,蕭紅很快就去世了。

蕭紅這一輩子,用性格決定命運來形容再確切不過了。她總是意氣用事,不滿意現狀,盲目地改變現象,從一個火坑跳進另一個火坑。





東窗日紅


蕭紅,原名張乃瑩,一共有四段戀情,每一段戀情都以悲劇收場,屢遭拋棄,可以說是遇人不淑,可以說是性格不合,以可以說是動盪歲月的任何不確定因素。懷著汪恩甲的孩子和蕭軍在一起,懷著蕭軍的孩子嫁給了端木蕻良,一生可謂坎坷。正如她自己所說:

“我的作品也許不會有人看,但緋聞永遠流傳”

表哥陸哲舜

蕭紅的父親,給她訂了門婚事,據說對方是個大煙鬼,人品不怎麼樣的一個人,蕭紅極力反對,可她的父親對她近乎冷漠,她唯一的溫暖祖父也已過世,於是在青梅竹馬的表哥幫助下,逃到了北平,就讀於北平大學女子師範學院附屬女子中學,和對她早有情意的表哥一起,然而表哥早有家室,這對於家鄉,引起了軒然大波。於是兩家斷了他們的生活費,在北平的生活瞬間變的困頓,受不了天寒地凍,缺一斷食的表哥拋棄蕭紅,回到了家鄉。

這段戀情就這樣結束,在金錢在現實面前妥協,如果說表哥是負心,那蕭紅的錯誤,就是不該與一個有家室的在一起,在那個年代蕭紅固然有著對舊時代,對包辦婚姻的反抗,可是同時她又沒有獨立的能力,來支撐這份自由。


汪恩甲

父親安排的未婚夫,表哥的逃走,使蕭紅也不得不再次回到哈爾濱,但家人仍要他和王恩甲結婚,甚至把她關起來,她假意妥協,再次前往北平,汪恩甲也追了來,於是本就囊中羞澀的蕭紅與汪在一起了,並懷了孕,這時汪的家庭認為蕭紅作風有問題,不在同意,由於不足夠還旅店的錢,汪恩甲也拋棄了蕭紅。

此時的蕭紅,既然當初不同意在一起,就更不應該在後來也汪恩甲一起,況且此時連婚約都已接觸,還有什麼保障可言,有什麼理由可以相信,他是真的對你好。


小小紅軍

臨近產期的她,生活困頓,行動不便,寄給雜誌社求救信,藉此認識了蕭軍,一個才子,一個才女,惺惺相惜,志同道合,他們共同經歷了很多歲月,也因此有了蕭軍蕭紅的筆名,意為小小紅軍,這應當也是蕭紅人生中影響很大的一段時光,可漸漸蕭紅顯露的才華在蕭軍之上,大男子主義的蕭軍,開始無法忍受這種生活,加上生活的困頓,讓兩個人漸行漸遠。

他們像是蕭紅所有戀情裡最契合的一對,但才子才女的結合,也禁不住生活的窘迫,禁不住環境的誘惑,他們還是走向了陌路。

端木蕻良

端木蕻良,是蕭紅蕭軍共同的朋友,在困難的歲月,甚至還在一張床上睡過覺,他不像蕭軍嫉妒蕭紅的才氣,他常常誇讚蕭紅,後來蕭紅與蕭軍分開後,他們走在了一起,然而此時蕭紅已經懷著蕭軍的孩子,他們還舉行了婚禮,到後來悲劇還是發生了,在戰爭打到香港,性格懦弱的端木蕻良自己一個人逃走了,留下了重病的蕭紅。


也許天妒英才,蕭紅的感情道路總是不順,遇人不淑,有別人的問題,也有自己的性格問題,但更多的是從來沒找到一個有擔當,心胸寬廣的人,可能沒有誰配的上一代才女的她,在生命的最後,只有好友駱賓基陪在她的身邊。

但緋聞也好,作品也好,她終究留下了一抹濃重的色彩,有著那個動盪歲月敢於反抗的精神,有著充滿文學的作品。

圖片來源:蕭紅本人圖片和《黃金時代》《蕭紅》,這兩部電影都在描述她的一生,不同角度,不同演員,但演繹的同一個人,更具多樣性的色彩。


蠻吉star


蕭紅的感情路不順,主要和她的處境有關。在我看來,她的每一段感情,都像是溺水的小孩抓到最後一根稻草,拼命地掙扎,最後還是徒勞了。

第一段:逃離家庭卻被汪恩甲棄於旅館。

蕭紅出生的家庭是當地的地主,相當於現代瀋陽一帶,思想比較保守。家裡管理的是她的爺爺,認為女孩子就是要嫁人生娃。他給蕭紅找了一戶人家,許配對象叫做汪恩甲。當時蕭紅受了“五四運動“的影響,認為應該自由戀愛、反抗家庭啊,離家出走啊。


於是,她就離開家了,她的對象汪恩甲找來了,兩個人住在一家旅館裡,說好要一起私奔。此時,蕭紅是對汪動了感情了,兩人發生了性關係,蕭紅的肚子裡有了汪的孩子。但是,汪恩甲受不了家裡的壓力,一走了之了。


因為欠房費,蕭紅被扣押在旅館裡,她就寫信給報社的人。報社的人叫蕭軍救。可是蕭軍也沒錢啊,他只能想辦法把蕭紅逃出來啊。之後,蕭紅把孩子生了,送人了,和蕭軍在一起了。


第二段:逃離了旅館卻被蕭軍棄於西安。

上面我說完了蕭紅和蕭軍的認識過程了,他們沒錢啊,他們就一起到上海發展。蕭紅的文筆好,比蕭軍更早成名,受到的關注也多。當時,蕭軍心理不平衡,東北男人又愛面子。於是,蕭軍自己在外面和女人鬼混,回家打蕭紅。

蕭紅和蕭軍兩個人分分合合,最後蕭軍說他想去延安,報效祖國。但是,蕭紅想往文學發展,於是蕭軍把蕭紅拜託端木蕻良照顧,因為蕭紅的肚子裡有了蕭軍的小孩了。


第三段:逃離了蕭軍的婚姻卻被端木蕻良棄於香港。

蕭紅與端木蕻良究竟是不是愛情,不好說。究竟端木蕻良是去找藥找醫生了,還是真的把蕭紅拋棄在香港了,也不好說。因為蕭紅死了,只有一兩個當事人的口述,真正的歷史或許我們無法清楚。

三段感情中,傷害蕭紅最大的是蕭軍,從身體到心靈層面的傷害。但是,縱觀蕭紅短暫的一生,她最快樂的時光也就是和蕭軍在一起的幾年了。所以說,

蕭紅的一生,成也蕭軍,敗也蕭軍。


靈林玖玖,一個寫過100篇以上的書評的閩南人。


靈林玖玖


說起蕭紅,可是鼎鼎大名的民國四大才女之一(呂碧城、蕭紅、石評梅、張愛玲),被譽為20世紀30年代的文學洛神。

蕭紅在文學上的成就確實不差,作品《生死場》、《孤獨的生活》、《砂粒》、《馬伯樂》、《呼蘭河傳》等;但是在感情生活上,蕭紅可謂是多災多難的一塌糊塗。


蕭紅的一生和多個男人糾纏不清,而且每一段幾乎都以悲劇收場。然而,我們並不能因此去說蕭紅是渣女。

因為這是一個特殊的時代,處於一個新舊思想交鋒的激烈時代。作為文化人,他們是追求自由的,但他們似乎還沒有做好準備,還為了自由而自由,在感情生活亦是如此。

所以民國時代的才子佳人的情史,大多比較豐富。比如說魯迅,徐志摩,陸小曼,林徽因等人皆是如此,本文的主角蕭紅也是這其中的一員。

蕭紅的第一段婚姻屬於典型的包辦婚姻,當年的蕭紅還在讀初二,年僅14歲,父母便把她許配給了汪恩甲(只訂婚,沒結婚)。然而汪恩甲是個典型的舊時代人,吸毒,胸無大志,不是蕭紅理想中愛人。

於是,三年之後,追求自由的蕭紅私奔了,和自己理想中愛人,遠房表哥陸哲舜一起遠走北平同居。然而,蕭紅和陸哲舜的行為遭到加入的強烈反對,並斷絕了他們經濟來源。

蕭紅眼中愛情,在現實面前不堪一擊。沒了經濟來源,蕭紅和陸哲舜過的苦巴巴。最終,陸拋棄了蕭紅。

接下來蕭紅的行為確實讓人不太理解,她又回去找到了之前被自己拋棄的汪恩甲,並再次在一家同居起來。但是汪家不同意了,汪恩甲迫於家裡的壓力,在同居七個月拋下懷孕的蕭紅溜了。

蕭紅可憐啊,一個人挺著個大肚子,無依無靠,被旅館老闆掃地出門,只能向《國際協報》求助。這時候蕭軍出現了 ,蕭軍是代表《國際協報》來幫助他的。

結果二蕭之間竟然擦出火花,蕭軍不顧蕭紅懷孕,二人同居起來。孩子出生後,因為負擔不起,蕭紅只能把她送人。

但是蕭紅和蕭軍的愛情也不長久。蕭軍多情,在和蕭紅同居期間還和其他女子有染,性情剛烈的蕭紅自然無法忍受,結果遭遇了蕭軍的家暴。

最終,兩人在同居6年後,選擇分手,而此時,蕭紅肚子裡還懷著蕭軍的孩子。


蕭紅和蕭軍分手後,迅速和端木蕻良走在了一起,而這一次,是蕭紅主動的。端木蕻良也是一個大才子,他接受蕭紅和她肚子裡的孩子。

但是這一段感情,依舊是已悲劇結尾。1938年,日軍進犯武漢。端木蕻良和蕭紅準備離開武漢去避難,但端木蕻良只買了一張船票自己先走了。

蕭紅認為自己在一次被遺棄了,端木蕻良還是回來接蕭紅了,輾轉將她帶去香港。

端木蕻良再一次短暫的離開了,據說是外出為蕭紅籌集住院的費用。而留下來照顧蕭紅的,是駱賓基。當時的香港,同樣在炮火連天,駱賓基給了蕭紅精神上慰藉,但二人之間並沒有發生什麼,畢竟蕭紅此時身患肺結核,已經不成人樣,而駱對於蕭紅,更多的是同情和敬重。

1942年,飽受肺結核困擾的蕭紅終於走完了自己這短暫而又輝煌的一生,年僅31歲。

我們不是那個時代的人,無法去對蕭紅的情史說什麼。但是蕭紅悲劇的發生,不僅僅和時代有關,而且和她自身有關。

林徽因也好,陸小曼也好,都是出自大家族,不論是文化底蘊和經濟底蘊,都不是蕭紅所能比的。

蕭紅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卻不能經濟上自由,也不能在人身上自由,只能依附男人而存在。所以當蕭紅失去一個男人時,便會投向另一個男人。


胡史亂翔


蕭紅臨死前表示:“當我死後,或許我的作品無人去看,但肯定的是,我的緋聞將永遠流傳(此據蕭紅致友人的一封書信,見李魏:《“我的緋聞將永遠流傳”》,《青島日報》,2014年9月25日,第12版)她於1942年去世,76年過去了,還有人在追問她的“緋聞”,可見蕭紅很有預見性。

蕭紅的第一個男人叫汪恩甲,不過不是她自己挑的,而是父母替她選的,典型的“包辦婚姻”。按照一般的邏輯,蕭紅這樣叛逆的女性,肯定極力反對這樁訂親,但她沒有。訂親那一年,她14歲,還是上初二的年齡。她對汪恩甲談不上喜歡,但也不至於厭惡,否則她也不會每個假期都去汪家,還給汪織毛衣,汪的父親過世也去弔孝。

蕭紅的第二個男人是她的遠方表哥。蕭紅與汪恩甲談了3年戀愛,突然和這個表哥來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私奔到北京。在那個年代,兩人這一舉動膽子太大太叛逆了,最後卻乖乖回到老家——沒辦法,家裡斷供,她們兩人沒錢了,只能向物質低頭。

蕭紅的悲慘命運從此開始。由於她已經是一個不乾淨的女人,被汪家嫌棄,解除了婚約。蕭紅一氣之下再次出走,可沒錢的窘境逼得她回去找汪恩甲同居——在一個旅館。汪恩甲把她玩夠了,以玩失蹤的方式拋棄了蕭紅,留給她的是一堆旅館的欠費和一個大肚子。

這時,蕭紅的第三個男人也是她一生中最重要的男人來到她身邊——蕭軍。蕭軍欣賞蕭紅的才華,兩人滾了床單,最後利用一個暴雨天,將蕭紅從旅館救走。可惜,蕭軍有老婆,而且也沒啥錢,所以蕭紅只能當小三,而且生活質量很差,日子久了還挨蕭軍拳頭。

蕭紅的第四個男人很特殊,不是肉體上的,而是精神上的——魯迅。魯迅不僅是德高望重的文壇前輩,還是暖男,他與蕭紅比較曖昧的關係,讓魯迅夫人許廣平和蕭紅情夫蕭軍都吃醋不淺。在魯迅的指點和提攜下,蕭紅名氣暴漲,成為著名作家。可惜,魯迅死得早了些,否則蕭紅後來的命運不會那麼慘。她的作品產量不夠快不夠多,不能支撐自己的生活。

蕭紅最後一個男人叫端木蕻良,只是她生活上的男人,照顧她,但蕭紅卻得了不治之症,死在香港,年僅31歲。

蕭紅之所以屢屢被男人拋棄,喪失主動權,最根本的原因是“經濟不獨立”,甚至因為生活所迫,勒死過自己剛出世的孩子。她在作品中屢屢提到“飢餓”,因為她自己經常捱餓。因此,蕭紅必須不斷尋找男人作為生活上和精神上的依靠,不停換男人,不斷被男人拋棄。她沒能找到一個物質基礎好又深愛她的男人,可惜。


腦洞大開的歷史


民國女作家蕭紅在短短31年的生命歷程中,為後人了留下了《生死場》《呼蘭河傳》《馬伯樂》等著名小說,還有無數散文作品,蕭紅的生命雖然不長,但成就卻非一般人所能及。

蕭紅

與蕭紅的文學成就相比,她的私人生活也頗引人非議。蕭紅一生中與4名男性有過或長或短的感情生活,生過兩個孩子,但都送人或者夭折,因為這些緣故,所以有人說蕭紅是個“作女”。

蕭紅生命中的第一個男人是她的未婚夫汪恩甲,兩人在哈爾濱一家旅館同居半年後,汪恩甲不知所終,成為中國現代文學史上一個消失了的人物。直到近年來才有學者考證出汪恩甲的下落,原來他離開蕭紅後隨即出國留學,回國後一直在家賦閒,抗戰勝利後曾接受過國民黨政府的委任,後被中共逮捕,1950年前後死於獄中。

蕭紅與蕭軍

蕭紅懷著汪恩甲的孩子認識了東北文青蕭軍,隨即二蕭同居,孩子出生後送人。抗戰期間二蕭分手,蕭紅懷著蕭軍的孩子嫁給了東北作家端木蕻良,這是蕭紅一生中唯一的一次婚禮。

蕭紅與端木蕻良在炮火中輾轉武漢、重慶、香港等地,太平洋戰爭爆發後,香港淪入日本人之手,病重的蕭紅在香港去世。蕭紅病重期間,端木蕻良拋下妻子,獨自逃離香港未遂。期間東北文學青年駱賓基負責照料蕭紅,據駱賓基回憶,此間兩人產生了一段戀情——但這只是駱賓基自己的陳述,目前尚無其他資料印證。

駱賓基

蕭紅或遭別人拋棄,或者與人分手,其中原因很多,並不只是蕭紅的過錯,汪恩甲、蕭軍和端木蕻良都有責任,大歷史背景下小人物的命運,令人唏噓。


民國年間那些事


民國公認的有四大才女,分別為張愛玲,石評梅,蕭紅,呂碧城。

五四新文化運動後,在文學上,提倡用白話文代替文言文。以胡適、魯迅、陳獨秀等人發起了一場思想文化革新和文學革命運動。這個運動給當時文壇帶來極大活力,很快湧現出一大批在後世極有影響的文化學者和作家。

同時,也出現了一大批女性作家及作品,她們思維細密、情感細膩,以其別具一格的創作風格和審美傾向在文壇獨樹一幟,也令同時代的男性作家刮目相看。這些女性作家將自己的人生感悟和愛情追求融合於文學作品中,達到了更鮮活更新奇的效果,令人耳目一新,成為當時文學中的一股強勁的新鮮血液。

蕭紅就是女性作家中的佼佼者,出生於清政府滅亡的1911年,祖籍黑龍江,被譽為“20世紀30年代的文學洛神”,曾用筆名蕭紅、悄吟、玲玲、田娣等,拜民國文壇一哥魯迅先生為師。她的代表作有《生死場》、《呼蘭河傳》、《小城三月》,其中,《生死場》於1935年在魯迅的支持下發表,堪稱她的成名作。

令人遺憾的是,才女蕭紅去世時年僅31歲,可以說是紅顏薄命。

跟蕭紅髮生過戀情的人大概有,汪恩甲,陸振舜,蕭軍,端木蕻良。傳說中,蕭紅暗戀過自己的老師魯迅先生,魯迅曾給蕭紅寫過這樣的詩句:我被你深深地吸引,不是因為我愛你,而是為了那逝去的青春。至於是不是真的,現在已經無從考證。

在1925年,蕭紅14歲時,由父親做主,把她許配給了汪恩甲,是黑龍江省防軍第一路幫統汪廷蘭的次子。作為小學老師的王恩甲,全身有很多毛病,是一個沒有任何抱負、喜歡抽鴉片的癮君子。眼前的人不是理想中的愛人,這讓蕭紅非常傷心,她壓根不喜歡他。在隨後的1926年,蕭紅以出家當尼姑相逼父親,讓這樁包辦婚姻暫停了一陣。這段感情也是蕭紅人生中的第一段戀情。

1928年,17歲的蕭紅遇到了真正喜歡的人,那個人就是與自己有遠親關係的表哥陸振舜,就讀於哈爾濱法政大學。當時陸振舜已婚,但蕭紅心裡就是喜歡他。陸振舜為了鼓勵蕭紅反抗包辦婚姻的決心,決定從法政大學退學,前往北平,就讀於中國大學。兩人一拍即合,蕭紅逃出家門與陸振舜婚外同居。

在現實生活面前,兩人沒有經濟來源,又不會獨立生活,再加上家庭壓力,兩人的浪漫愛情僅持續到第二年春節前夕就搖搖欲墜。無奈中,陸振舜放下海誓山盟,拋棄了蕭紅,迴歸到家人的懷抱。看著自己被心愛的人拋棄,這次戀情對蕭紅的打擊相當大。

可憐的蕭紅在北平無依無靠,只能又回到哈爾濱。這時,蕭紅未婚同居在家鄉炒得沸沸揚揚,家裡人感到非常丟人,就把蕭紅趕出家門。萬般無奈,蕭紅又去投靠汪恩甲,就是之前被許配給的丈夫。當時汪恩甲還在哈爾濱工業大學上學。

跟汪恩甲同居一段時間後,汪恩甲的母親知道了這件事,就停止了汪恩甲的生活費,兩人生活很快陷入困境。在壓力下,汪恩甲也拋棄了蕭紅,把她一個人扔在旅館。此時,蕭紅已經懷孕。

蕭紅的困境引起了一幫文學青年的關注,他們把蕭紅送到了醫院。這些人中就有蕭軍,蕭軍大蕭紅5歲,兩人經常談論文學、談心,不久就產生了感情。蕭紅出院後,很快跟蕭軍同居在一起。

最終因為性格不合,在1938年4月,蕭紅27歲時,兩人的感情最終走到了頭。傷痕累累的蕭紅離開蕭軍,而且還是挺著大肚子,懷著蕭軍的孩子。

不久,蕭紅認識了一位東北滿族作家——端木蕻良。端木儒雅性格溫和,會關心和體貼人,讓蕭紅疲憊的心有了踏實感,讓生活安定下來的想法在蕭紅心中越來越強烈了。

於是,兩人在1938年夏天,走進了婚姻殿堂,這也是蕭紅真正意義上的第一次婚姻。

蕭紅為什麼屢遭拋棄,在我看來,蕭紅是一個理想主義者,是對愛情有很多幻想的女性,除過她單純,天真,熱情,甚至決絕的性格原因外,更重要的是,她是經過新文化運動洗禮的,有思想有主見的女性,在男權社會盛行的民國時期,蕭紅以身作則,欲挑戰男性權威,追求著男女平等,想打破幾千年來,女性地位低下的壁壘。以一己之力反抗時代背景,是她悲苦命運的根源。

蕭紅曾說過:“女性的天空是低的,羽翼是稀薄的,而身邊的累贅又是笨重的。”

從這句話中,完全可以看出,蕭紅對社會現實看得也很清楚,但她還是想追求和爭取一把女性權利,卻又無可奈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