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首詩歌該怎麼理解?

MM姠咗囀


“歌為詠志,言為心聲”作為一個詩歌愛好者,有時候真的感到困惑,從人類有了文字,就誕生了詩歌,不論是最早的《詩經》,《離騷》,還是漢晉的古體詩,唐詩宋詞元曲清詩,詩歌讀來都有一種無比自豪的中華文化獨有的美感,即使民國時期,西風漸盛,以追求自由為主的新詩大行其道,余光中、卞之琳、徐志摩、聞一多到後來的席慕蓉、海子等等,都有很美的詩歌傳唱,到了互聯網時代,應該更多優美的詩歌誕生,可看到的大多是一些讓人作嘔的所謂詩歌,如果連一點美感都沒有的詩,也能叫做詩歌嗎?何況每一首詩歌讀後,就算不能感悟人生,賞心悅目,至少不要褻瀆詩歌這兩個字。

這位作者的詩還是第一次讀到,不知其何許人也,無法評判。但是這樣直白的詩,真的引不起閱讀的興致,也不想去理解。也許是我落伍了,呵呵!


白亦詩234


一首《九月》,百般情結。釋義如何,各有見解。

且先看文章,"九月是一個不可理解的月份,它過去了,就過去了"。作者一一靈遁者。

贊且稱之為詩歌,其內容簡單明瞭的 ̄句話,卻寫出極不簡單的意義與主題。

作者靈遁者,名家,當然這篇詩歌自當稱之為名作。名作自有名作的不凡。正如名人說的話稱之為名言,凡人所說的話稱之為俗語一樣。同樣的一句話,帝王將相說出,則有雄心壯志,偉大的抱負。而平頭百姓說出,則口吐狂言,瘋言瘋語,狗嘴裡吐不出象牙。


正如此篇,九月是個不可理解的一個月份。難道七月八月或十月,十一月就是可以理解的月份。它過去了,就過去了,寫得平淡自然,心情多麼安然,不愧是靈魂的逃遁者。

我不是作者,不在局中,自然不知局中之事,不知其滋味如何!或許我知識有限,根本就不懂得此詩歌,其含義的深刻。

不妨模仿一下寫寫體會與心得。

《九月》是一篇不可理解的一首詩歌,說它詩歌了,就算詩歌了。

生活處處有詩意,人人都可當詩人。詩意人生是我們每個人的所求,但是請不要褻瀆了詩歌。
圖片來自網絡!


紅塵一過客


九月是一個不可理解的月份,

它過去了,

就過去了。

我見過清溪邊的櫻桃林,

那晶瑩滴露的果,

那紅豔豔的唇。

我見過山坡上的蘋果林,

那肥碩的屁股,

那渾圓的腰身。

我這徒增一身老皮的梧桐,

風吹不下一隻果,

落葉帶走了魂。

九月過去就過去了,

送走這一個秋,

期待又一個春。



258xmqc青草香夢


海子希望你能過去給他洗腳去!


狼哥161507250


九月是一個不可理解的月份,但她是麼麼噠的金黃、深邃、成熟;她孕想了的是什麼呢!她過去了,就過去了,可我心底卻涼涼的;她過去了,就過去了,可我卻失去了她......





到老不死


二他爸來回答!

我懵了!只注意兩個逗號!一個句號啦!

哇塞塞!

曠世奇才的好《溼》耶!

頭條上人才輩出啦!

您忙!二他爸告退!

歐了!



二他爸


嚴格來說,《九月》對於寫者本人來說可能是一首短詩。“九月是一個不可理解的月份,它過去,就過去”。只有他自己能理解自己的九月是什麼樣子,是快是慢抑或亦喜亦悲?“它過去了,就過去了”,這是對曾經美好的眷戀還是傷痛的忘卻?這過於的簡單,在別人眼中就是一句無法揣摩的話,根本不是什麼詩。

有人說,詩最美的地方是一種朦朧。假如我在一張白紙上寫上一個“|”,說它是一幅最賦於詩意的畫;我可以比喻成天柱也可代表開頭,還可以比擬成直道又能喻意為正義。這種單獨得分不清楚是什麼的東西,別人還認可我這叫畫嗎?詩的朦朧會有它的尺度。模糊看不清的影子不叫詩意。

詩與畫常常有著緊密的關聯,一句好詩在意境中能形成一幅畫,一首好詩能以靜或動可形成一幅幅的生動的場景表達一種鮮活的寫真。畫上添詩,如同畫龍點晴。

我只是一個詩詞愛好者。偶爾寫過一些現代詩,對於仿古詩非常少,不擅長也不喜歡於平仄壓韻的注重,別人說我的是打油詩。以我的表達手法的塗鴉可以去給童孩們當歌唱,也能讓農者商人一眼看穿。於是做不了高大之上奢侈品,只好當成是自娛自樂作罷。

觀點也是隨感而寫,請多多指教。



楊樹林子666


九月是個不可理解的月份,

它過去了,

就過去了。

喂!三毛!

你看見它

是走過去的

還是跟跑過去?

沒看見

唉,阿Q!

你知道它怎麼過去的

去你媽媽的‘不知道’。


包絡萬想


九月秋收在望,冷熱交替,火與冰糾結,成與敗一瞬間,多少個愁與憂,才有十月的豐收,只見十月豐收不見九月愁,過去了,誰也不知它的暗濤洶湧,過去就過去了,就當什麼也沒發生


大海142581829


不象詩的體裁,但九月可是有些特色,在我江西九江來說:.氣侯由熱轉寒,陽轉陰。桂花,花中處子,不以色美獨醇濃香。菊,百花凋謝,凌霜獨放。重陽,念友,思親,避疫,敬老。還有酒香。比任何節日內涵都豐富。

塾不知作者指的是哪一方。令人迷茫。無從想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