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人說認真做音樂的人都很窮?

l靜觀萬物l


認真做音樂的人都很窮,這個問題是片面的。目前認真做音樂的人很多朴樹,許巍,薛之謙,李健……

做音樂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創作的靈感,承受的住市場的考驗,真正堅持下來做音樂需要時間給你答案!剛開始做音樂就讓人接受沒那麼簡單,無論朴樹,許巍還是薛之謙,李健都在這個行業數十年了,才有屬於自己的榮光!

沒有人會隨隨便便一夜成名!努力後,交給時間給你答案。


我有酒你有故事嗎564


我覺得,你的問題可能要反過來,變成“沒有錢,真的很難做好音樂麼?”!

OK下面為大夥算個賬!

1.曲子 — —市場均價:4000

2.詞 — —市場均價:4000

3.編曲 — —市場均價:4000

4.編曲分軌混縮 — —市場均價:2000-4000

5.錄音 — — 市場均價:500/小時、通常只要不是太垃圾的歌手,3小時足以;所以價格為1500。

6.貼唱+母帶混縮 — —市場均價:2000

OK,所以一首歌曲出來得要:4000+4000+4000+3000(分軌我們取箇中間)+1500+2000=18500.

當然,有人肯定會反駁說:“居然是做自己的音樂,那詞曲肯定是自己的吧”。沒毛病,所以是18500-8000=10500.

以上的價格,是你把你腦子裡的音樂想法呈現出來需要的最低成本,如果再低·····呵呵吧,一分錢、一分貨的事情,那種什麼180快包錄好的,你要想想為什麼他要弄這麼便宜,他不想賺錢麼? 或者說為什麼“拼夕夕”那麼便宜!

同時你還得想想,你要如何才能讓腦子裡面有優秀的、或者說與眾不同的音樂想法?這裡需要花的到錢,是不敢想象的!

我們都曾經有音樂夢想的,最後都慢慢的被消磨了,或者也是自己沒有足夠去堅持吧!!!

附上作品鏈接:https://music.163.com/playlist?id=2497790878&userid=100286154


CoolPlayPiano


“認真做音樂的人都很窮”是個偽命題。

為什麼這樣說?因為現在音樂人有錢的太多了,你能說這些人都沒認真做音樂?像周杰倫、阿黛爾都是認真做音樂的富豪。

過去的音樂界富豪大多數是像滾石合唱團和埃爾頓·約翰這樣的歌壇老將,因為他們的歌迷年齡層普遍較高,花得起高價門票欣賞他們的演出。但是最近幾年,排行榜上升速度最快的都是一些年輕的音樂人,像紅髮艾德,阿黛爾和卡爾文·哈里斯這些人。網絡收聽音樂,網上下載和商品代言等模式增加了年輕音樂人的收入,並幫助他們面向全球市場,通過這些模式他們賺錢的速度比老一輩音樂人快更多。

所以你能看出來,如今音樂也是完全市場化的,只要能把握住市場的脈搏,摸透聽眾的口味,當然還要加上專業的市場運作,怎麼會不掙錢?

然而…確實有很多很多做音樂的人,窮的叮噹響。他們中間有一部分,是因為堅持心中的夢想,堅持陽春白雪,堅持做小眾市場的嚴肅音樂,不願意去迎合市場,去博取佔絕大部分的那些一般口味的聽眾的歡心。對這樣的音樂人,我表示尊重,對他們因此而貧窮也表示同情。

同時,還有一大批所謂玩音樂的人,也在哀嚎做音樂不掙錢,他們究竟為啥那麼窮?現在的國內樂壇幾乎是一潭死水,老的苟延殘喘,年輕的曇花一現。做唱片不掙錢,搞演出也不掙錢,整個行業幾乎跌入谷底。

騰訊音樂的彭迦信提供了兩個數據:60%的原創音樂人月收入不超過2000;80%的原創音樂人作品沒有被收聽。這兩個數據反映了當下原創音樂人面臨的兩大困境:收入與傳播。

就是說,這些音樂人苦啦吧唧創作了那麼多音樂作品,可是沒幾個人聽!沒有聽眾你怎麼掙錢?你不窮才奇怪啊!

一味跟風,沒有自己的特色是致命傷。周杰倫剛火時,滿大街都是模仿的作品,簡直是東施效顰。再過一段時間,民謠火了,結果大家又一窩蜂的搞民謠,什麼樣的妖魔鬼怪都來了。很多勵志成為中國民謠解放者的小夥們,在還沒有玩轉吉他時,忽然發現民謠風過了!現在流行嘻哈,立刻扔下吉他帶上大金鍊去火鍋店嚐嚐火鍋底料到底是個什麼味道。所以首先還是堅持做出自己的特色吧,你自己都不喜歡,做出來的東西誰能喜歡?

請做好你自己,做出自己的特色,你會有錢的!





團長的小窩


為什麼有人說認真做音樂的人都很窮?

我想用我的親身經歷來告訴那些同樣為音樂而奮鬥的朋友,喜愛音樂的朋友.

我是一個網易雲音樂認證歌手,可能是受到了家裡面的影響,從小我就特別喜歡音樂,但是我喜歡的風格跟大眾是不一樣的,很多人喜歡流行音樂,但是我在很小的時候就很喜歡迷幻搖滾,空靈搖滾和硬核搖滾,小時候大家的偶像都是周杰倫啊,林俊杰什麼的,而我的偶像卻是Linkin park,Green day,我覺得,他們的聲音是有力量的,非常男人的感覺,我覺得當時中國的搖滾遠不及國外,可能是對搖滾的態度不一樣吧,08年,臺灣有一個綜藝節目叫做《超級星光大道》,裡面有一個選手一開口便讓我記住了他,直到現在,他還是我最愛的歌手,他就是蕭敬騰,我第一次聽到一個人的嗓音可以這麼的多元化,爵士風,搖滾風都可以駕馭,相信聽過他的歌的人都聽過那首《王子的新衣》,簡直搖滾風炸裂,可能是受了這些我愛的歌手的影響,我就在15年和好朋友們組建了人生中第一支樂隊,Daybreak Moment,我們都酷愛搖滾樂,可是剛組建成功我們就遇到了問題,經濟問題,我們需要設備,需要排練的排練房,那時候我們都沒有經濟來源,只能把每週的飯錢省下來去排練,樂器我們也是租的,我們有了作品,但是好景不長,我們終究被現實給打敗不得不解散,那時候第一次覺得,如果想玩音樂,經濟真的需要很充足,後來還是想堅持做下去,於是我就開始了原創音樂,我開始在garageband上自己寫歌,寫完以後,去錄音棚裡錄vocal,做後期,相信玩音樂的人都知道,錄vocal,做後期是很需要經濟的,特別是你去找別人幫你做,自己做還好,你需要很好的設備,音響效果,有些後期軟件還需要購買,麥也必須要好一點的不然效果很差,這些對於剛開始做音樂的人來說其實是很難受的,所以認真做音樂的人,會把很多經濟消費在這上面,當你做到後面,你會覺得這些設備又不夠好,你就會想換,很正常,但是這是絕大部分人做音樂的情況,如果你本身很有錢,當然不需要考慮這些,總得來說,玩音樂,真的需要用錢來堆起來

最後,希望大家可以去網易雲音樂聽我的歌,我叫周伯毅,謝謝大家,以上都是我的個人觀點,可能有些人不太認可,但是沒關係,致敬每一個還在為音樂奮鬥的人!



誰讓我是伯毅呢


我覺得這樣子分析全面一些,把它分成三大類:第一,著名音樂人,他們佔據市場5%。他們利益最大化,得到了市場給予的最高的回饋,靠音樂掙了錢。比如最近因為吸毒又回到公眾視野的陳羽凡。還有比如從圈內製作人到後來的歌手金志文。還有國內出名的唱片公司(現在用傳媒公司)恰當點,此類公司簽約音樂人,等等不計其數的音樂人其實真的是賺了很多錢的。第二,在當地有名氣的音樂人,他們佔據市場50%,他們靠著音樂養家餬口是沒有問題的。比如音樂家協會會員,一些學校老師,琴行和藝術中心藝員,藝術單位簽約演員。第三,無名音樂人,他們佔據市場45%,他們靠音樂生活,但還是為了生計另謀職業的音樂人。他們用理想做著音樂,但是由於沒有名氣,作品無人知曉。因為現在在市場經濟的環境下,音樂產業也需要大量的資金來推動。我們只看發光面,背後的經歷沒人會知道,但是一首好作品從無名音樂人身上可能一輩子都不會出來,一旦遇到經濟支撐它就可能百花爭豔。比如沙漠駱駝,原為一位老師的作品,沒人會知道有這麼一首歌,而當這位老師的學生沙漠駱駝的演唱者展展與羅羅,抄襲老師的作品,後又得到傳媒公司的資金支持一炮而紅。還有一些獨立音樂人,他們為了做出更好的音樂,掙點錢兒又來投入到設備之中最終結果永遠沒有錢。


頭手足


你好:我是音樂人金髮,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認真做音樂的人為什麼很窮,我來分析分析:

1消耗時間:如果一個人要把作詞、作曲、編曲、混縮、演唱等東西摸熟,需要大量的時間,天才級別的保守估計也要五年到十年時間,這期間會浪費很多賺錢機會

2消耗錢財:如果只做原創歌曲其中的一部分,另外的交給別人做,消耗的資金很多。比如聽一位高層次的音樂人講《新貴妃醉酒》,光胡力編曲的費用都要30萬,有一些甚至百萬後期

3推廣營銷:近一段時間曝光的新聞裡提到,陳羽凡17家公司的股東,黃曉明炒一隻股票獲利以億為單位。這些人都是大資本家,他們以絕對的優勢佔據了最好的推廣營銷資源,同時也擠佔了絕大多數音樂人的生存空間。特別是一些小鮮肉為了體現自己的所謂才能,搞出來一堆垃圾歌曲,劣幣出逐良幣的現象明顯增多

4變現渠道少:音樂人一輩子能寫一首紅遍大江南北的歌就算好的,但是能收到版權費卻很少,除非是全才能搞定演出的問題

如果你同意我的觀點,請評論[關注],謝謝


音樂人金髮


因為做音樂投入的成本太大,需求決定了成本的價格,單單是在錄音上就得燒掉不少的錢。舉例你寫出了一首歌,但是你不會編曲,你不會混音,那麼就需要交給錄音室的專業人員來做,而且是按照層次的不同來製作,如果是用來發行的話,這首歌的製作費用絕對不會低於五萬,用來發行的歌曲製作肯定是相對較好的,所以費用肯定也會更高。在說說後期的推廣費,MV的拍攝,還有人工等等少則也要十萬,所以說認真做音樂燒錢不無道理。大家都想著有朝一日能夠成為大明星,在這個巨大的娛樂市場需求裡面,就決定了這些價格的成本。但是也有例外的,比如李榮浩的新專輯都是他自己搞定的,用網友的話就是“休想從我李榮浩手裡拿走一分錢!”所以說,認真把音樂學好了,能給自己剩下不少錢!


符聰聰聰聰


玩音樂的人好多。。。沒有幾個人能夠成功!關鍵你沒有那個資本,團隊玩。。。!所以中國的流行音樂已經失去人心。。。無恥!有錢的大部分推出來是垃圾。。。無錢的作品好的卻沒有人去推廣!為什麼網絡歌曲會出現一些好聽的作品。。。音樂平民化這是時代潮流。。。沒有任何人能夠阻擋。。!音樂公司已經成為過去。。。獨立音樂人的黃金時代已經到來。。。!渴望頭條能夠推出自己的音樂網站為千千萬萬的獨立音樂人,一個發表音樂作品的窗口。。。絕對成為中國音樂領域的翹楚。。。期待那一天早日來到。。。!中國的流行樂就要頭條這樣的平臺了。。。老百姓絕對支持歡迎。。。!


流浪的雲999


窮是結果,認真做音樂是過程,但是這個結果和過程是沒有關聯的。

什麼樣的人,或者說音樂人會窮呢?無非是自持孤高的、好吃懶做的,但更多的,還是自身水平不足的。音樂人其實如今已經不是一個門檻很高的職業,很多隨便做了幾個Demo的人都敢說自己是音樂人,但他們的作品質量真的配得上把音樂當成職業嗎?答案是顯而易見的。那麼他們也沒有資格說自己認真做音樂,卻很窮。

當然,我們也不能忽視,肯定有一部分懷才不遇的音樂人,但只要他們繼續認真下去,持續不斷地進行高質量的作品輸出,終將有名利雙收的一天。但他如今的貧窮和認真做音樂有直接關係嗎?並沒有,只是時機未到而已。

所以,認真做音樂的人都很窮無疑是一個偽命題,而且,很有可能是一個自怨自艾、發發牢騷的偽命題。


小眾消息


哈哈哈哈,這種話其實在某種意義上只是一句玩笑話而已。

之所以現在很多人都會這麼覺得,是受了不少影視片段等元素的影響,劇中或者別的事例中的做音樂、做樂隊的人,拿著把吉他帶著個破音箱就在大路邊賣唱,常常吃完這頓沒下頓,於是就有人認為做音樂沒出路,很難混,慢慢就變成了,做音樂就是很窮。

其實這也是有部分原因的,不光是影視片段所展示的那樣,因為做音樂,不光只是嘴上說說,或者只需要有靈感就行的。

第一燒錢的是樂器,幾百塊的燒火棍跟上萬的不光只是價錢的差別,是真的有音色上的差別,只不過沒接觸過的人可能聽不出來。

往往一個人入門可能會選擇便宜的設備,但是越往後,他的技術越來越精湛之後,燒火棍就不能再滿足他了,於是這種時候就會入手更厲害的樂器,這也意味著金錢上的付出。

第二燒錢是設備,一個好的音箱展現出來的效果也是完全不一樣的。除此之外做音樂還需要優秀的聲卡等等,跟淘寶上十幾塊的網紅直播聲卡是天差地別。

這些東西,跟樂器一樣,都是需要不停更換的。

這就是為啥說玩音樂燒錢。

但不代表每個人都這樣,我也有認真做音樂的朋友很有錢,家裡的琴跟展覽館裡的一樣,每架都上萬起步,但人家就是不愁吃穿,反而還在思考人生的意義……

但是我們其實相互之間也會調侃,說玩音樂真的玩不起,好窮啊,之類的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