摺疊屏手機來了,卻有人說:這螃蟹我不吃

傳聞已久的摺疊屏幕手機,終於在今年下半年拉開了智能手機新時代的序幕。

在上個月柔宇科技推出了全球首款消費者級可摺疊柔性屏手機FlexPai,隨後的SDC 2018大會上,搭載可摺疊Infinity Flex顯示屏的三星摺疊手機也在千呼萬喚中展露真容。彷彿受到了刺激似的,在接下來的一個月裡,各大廠商都先後曝出了自家的可摺疊屏手機的專利設計圖。其中不乏蘋果,華為這樣的大廠商,次居二線的廠商們也相續爆料了。

儘管摺疊屏手機的面世引來一片歡呼尖叫,但興奮之餘,存在著一個很尖銳的問題,那就是:這樣的摺疊屏幕手機真的有必要嗎?

摺疊屏手機來了,卻有人說:這螃蟹我不吃

相比於直板屏幕,可摺疊屏幕的手機可以實現0°到180°的摺疊,在相近體積大小的情況下,摺疊屏手機提供了更大的屏幕尺寸。

但是這也帶來了一些問題,手機屏幕的變大毫無疑問會影響到智能手機的續航,這也反映了手機廠商不得不為手機搭配更大容量的電池,在屏幕變大,電池增容的情況下,手機的重量是一定會增加的。甚至可能會達到近年來的最高水準。

摺疊屏手機來了,卻有人說:這螃蟹我不吃

摺疊手機看起來就像是把平板塞進了口袋,或許真不是你的錯覺。摺疊屏幕手機不管是從屏幕尺寸,還是從鉸鏈、電池續航考慮,體積和重量的問題都還沒有得到解決。這對於習慣將手機塞進緊身褲兜、習慣長時間使用的用戶並不友好。

相比於全面屏,摺疊屏手機確實存在工具屬性上潛在的價值。但摺疊屏能不能成為未來的手機形態,還得看這些潛在價值會不會在其它設備上顯現。其潛在價值,就體現在便攜式大屏的影音娛樂、輕度辦公的發展上。

摺疊屏手機來了,卻有人說:這螃蟹我不吃

攜式手機桌面化一直是手機廠商們發展的方向之一。移動手機性能越來越充足,滿足輕度辦公已經綽綽有餘,但手機屏幕的尺寸限制了移動辦公的發展。簡單的說,可摺疊屏幕的手機要能夠實現全面屏手機無法實現的方面,才能算得上有所成功。

摺疊屏手機來了,卻有人說:這螃蟹我不吃

摺疊屏的技術確實可以說得上是明年最值得關注的技術之一,對於智能手機行業來說,摺疊屏技術的手機是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智能手機在經歷了長達10年的直板屏幕時代後,終於迎來了一次巨大的變革。

但是考慮到使用場景和硬件配置,售價等因素後,對待擁有摺疊屏技術的手機還是需要謹慎看待的。目前擁有摺疊屏技術的手機很讓人迷茫,讓人迷茫的地方是,我們很難確定自己到底在什麼場合下需要用到摺疊屏手機呢?

按照三星的構想,摺疊屏設備的偉大之處在於我們可以在一個體積較小的設備上提供尺寸較大的屏幕。

摺疊屏手機來了,卻有人說:這螃蟹我不吃

從設備形態上來看這似乎就是手機和平板的結合體,而在硬件上摺疊屏手機無法繞過的問題是柔性oled屏幕的壽命能否達到我們的要求。而且如果在正常的使用週期裡,摺疊屏屏幕出現了摺痕、漏液等情況也很難處理。

作為第一代的可摺疊屏產品,這些問題誰都無法告訴我們答案,只能交給時間來檢測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