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囊息肉的症狀有哪些?

車德莉


膽囊息肉一般無症狀,多為體檢時由超聲檢查發現。少數病人可有右上腹疼痛,存在食慾減退、噁心欲吐、腹部不舒服等感覺;極個別病例可引起阻塞性黃疽、無結石性膽囊炎、膽道出血、誘發胰腺炎等;體檢時可能有右上腹壓痛。

由於快節奏的生活,年輕人的生活習慣越來越不良好,膽囊息肉的患病率也就變得得越來越高,而多數人患膽囊息肉一開始沒有明顯的症狀,所以難免會有所忽視而任由病情惡化,威脅生命健康。

建議朋友們在日常生活中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不要抽菸喝酒,也不要熬夜慢性消費自己的健康,同時也不能暴飲暴食。一旦身體出現了異常,不要拖延,儘量儘早抽時間前往正規醫院做全身檢查,以便趁早發現病因,儘快治療,恢復健康!

喜歡這個回答,請點贊或推薦給朋友。收穫更多靠譜的肝膽相關知識,關注【肝膽外科醫生劉波


肝膽外科醫生劉波


膽囊息肉的大部分病人由於症狀不是很明顯,往往是病人在體檢時通過腹部超聲發現。那麼,什麼是膽囊息肉呢?

首先,膽囊是一個能夠儲存、收縮、分泌膽汁的空腔器官,附屬於肝臟;其次,膽囊是人體不可缺少的器官,膽囊的病變往往影響到人體功能,膽囊息肉就是其中一種病變。顧名思義,膽囊息肉是“膽囊壁多長出肉類物質”,醫學稱之為隆起性病變,常常與膽囊的炎症、結石有關,而膽囊分泌的膽汁是幫助消化脂肪類食物,所以有肥胖、高血脂症的病人更應該經常鍛鍊和體檢,防病於未然。

膽囊息肉,症狀往往不是很明顯,經常表現為上腹部不適,如果不去醫院就診,很多人會懷疑是消化不良或者胃脘部疾病,而不會懷疑膽囊的問題,除非體檢或者合併其他膽囊疾病(膽囊結石、膽囊炎等)出現右上腹疼痛被迫就診時才會發現。膽囊息肉如果直徑小於10mm,病情還不至於太嚴重,而且治療上也沒必要手術,但是膽囊息肉直徑大於10mm,或者息肉是惡性息肉,也就是有癌變的可能,這時的病情已經到了行膽囊切除手術的地步,否則隨著病情的發展,最終結果就是膽囊癌。

一般到醫院就診的病人都是有明顯不適的症狀,但由於膽囊息肉在平時的症狀不明顯,很多人往往會拖延病情,所以規勸大家定期體檢是很有必要的。

本期答主:張新東,醫學碩士

歡迎關注杏花島,獲取更多有用的健康知識。


杏花島


膽囊息肉患者在沒有發作的時候是沒有任何不適症狀的,但發作起來膽囊息肉的症狀表現與慢性膽囊炎有點相似,患者的右上腹部會感到十分疼痛,如果膽囊息肉患者還有膽結石存在的話,會更痛就跟刀絞一樣。還有可能出現一些消化不良的症狀,比如噁心、嘔吐的症狀,另外,還可能出現明顯的發熱症狀。

雖然膽囊息肉沒有癌變的情況,可是如果膽囊息肉還伴隨著膽囊結石的話,膽囊癌變的機會有可能增高。

所以,膽囊息肉患者在日常生活的護理不可小視,飲食上一定要儘可能的少吃高脂肪、高膽固醇食物,比如動物的肝臟等膽固醇含量較高的食物,膽汁分泌過程中,高膽固醇易形成結石;膽囊息肉患者烹飪上首選植物油,不要吃動物油,遠離煎炸的食品,飲食上以清淡為主,但減少粗纖維的攝入,減少對胃黏膜的刺激;另外,膽囊息肉患者一定要戒菸戒酒。

目前治療膽囊息肉最好的方法就是手術切除息肉,不過手術治療也是有缺點的,比如在治療的時候會出現血管損傷、臟器衰竭等一些併發症,無論哪一種併發症都會導致嚴重的後果。因此膽囊息肉患者在決定手術前一定要慎重考慮。


大家醫聯醫生集團


【膽囊息肉有哪些症狀?“膽囊息肉樣病變”是怎麼回事?】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9528000206b6c46c90c8\

醫學微視


作為一名膽囊息肉患者,我來回答這個問題很有切身體會,就跟大家聊聊我的情況吧!

我是在2016年末檢查出來的膽囊息肉性病變。以前是一直沒有任何感覺的。後來在一段時間,總感覺右胸部不太舒服,以前做身體檢查的時候醫生說我有點輕微脂肪肝,我還以為是脂肪肝什麼的導致的呢。

後來好些天不見好轉,去了醫院做的肝膽b超,結果醫生說是多發性膽囊息肉。而且最大的都已經八毫米了!這可把我嚇壞了,還以為要活不了了呢!

上邊就是我的檢查單子。後來回來了在網上查閱有關資料。原來膽囊息肉在醫學上稱其為膽囊黏膜隆起性病變,是指膽囊壁向腔內呈息肉樣突起的一類病變的總稱。它在病理上是有良性和惡性之分的!

要說感覺,我平時感覺就是右上腹部總覺得悶漲,有時候會感到肩膀疼似的。而且疼痛不是固定在一個位置,會在右半部分換地方。有時候在肩膀部位,有時候在右胸腹部位。

然後就是食慾不振,吃神馬都感覺不想香。尤其一看到油膩食物,或者肉類,一點都不想吃。有時候勉強吃一點,就會覺得不舒服,甚至疼痛感增強。

這個病的病因比較複雜,也查不出什麼原因導致的。

要說平時護理,我就和大家說說我的經驗。得病以後千萬要戒菸戒酒,不然會加重病情的。還有就是不要吃溫度上很涼的東西,也不要吃屬性大熱的食物。因為這個病中醫來說就是溼熱,吃大熱的食物會加重症狀的。飲食上要清淡,不要吃油膩的,不要吃大魚大肉。

目前西醫沒有好的治療辦法,只能是在達到手術指標的時候切除膽囊。一般以一釐米為界線,大於一釐米建議預防性手術切除,以防止其惡變的可能性。

但是如果小於一釐米,我們可以尋求中醫治療。而且有很多人在中醫治療後取得了效果。我目前也在吃中藥,如果能見到效果,誰願意去挨那一刀呢!





養生不糊塗


症狀?絕大多數人都沒症狀。

其實膽囊息肉患者大部分都感受不到什麼不舒服,往往是因為體檢的時候或者偶然在醫院做腹部B超的時候意外發現的。

至於有症狀的患者,往往是因為感覺上腹部悶脹,可是又不是很嚴重的感覺。但是如果膽囊息肉長在膽囊頸部,也就是靠近膽管的位置,那就有可能會影響膽囊排空,並且容易在吃比較油膩的食物後出現右上腹疼痛或絞痛。

再說日常。日常上來說主要要調整飲食習慣,比如要少吃油膩的和高膽固醇的食物,飲食要清淡一些。一方面油膩食物不利於膽囊健康,一方面膽固醇高的食物有可能會加重膽囊息肉。另外比如全脂奶、煉乳、奶油、雪糕等等也請儘量少吃。

說完了吃再說喝,那就是一定要限制飲酒,尤其是不能在空腹狀態下喝酒。如果過量喝酒,不僅會擾亂膽汁的分泌和排出,還會刺激膽囊形成新的息肉或促進原有息肉增長,甚至是增加膽囊息肉癌變的可能性。

還有一點是大家平時容易忽略的,那就是不吃早飯。吃早飯是很重要的一點,一方面是為清早醒來的人補充營養,另一方面則是讓超長待機一夜的消化系統正常運轉。不吃早餐很容易引起膽囊炎,同時也是膽囊息肉的促發因素之一。所以一定要規律飲食,好好吃早飯。

既然這些都是要規避的,那麼什麼才是應該多吃的呢?那就是吃素。多吃蔬菜就有很好的養肝護膽的作用。

大醫本草堂頭條號,在線醫生答疑!關注後,邀請我回答問題吧!


大醫本草堂


膽囊息肉的症狀有很多,具體到膽囊息肉的症狀可以通過以下分析:

膽囊息肉被認為是一種相當常見的疾病。雖然大多數時候膽囊息肉不值得關注,但其中一些可能會癌變。但是它不是癌症,只是需要特別注意,合理清楚自己的病情,應該引起重視 ,切記切記。

大多數膽囊息肉是無害的 - 由膽固醇累積而不是癌細胞組成。但是,膽囊息肉實際上可能是小腫瘤 - 其中一些可能癌變,而另一些則是良性生長。這些小的增長可以從膽囊壁內側戳出。

談到膽囊息肉,大小肯定很重要:息肉越大,膽囊癌的風險就越大。大於1釐米的息肉最可能發生癌變,而小於1釐米的息肉不太可能成為或最終成為癌變。

膽囊息肉根本不會引起任何症狀。但它們可能會引起膽絞痛(來自膽囊的腹痛)。這種類型的疼痛通常是由膽結石引起的,但如果沒有找到,膽囊息肉可能是責難。

膽囊息肉:診斷

為了更好地觀察膽囊,通常會進行超聲波檢查。通常可以在超聲波上看到膽囊息肉,然後可以測量它們的大小(以及它們可能存在的潛在危險)。

正電子發射斷層掃描(PET)或計算機斷層掃描(CT)掃描可以幫助評估較大膽囊息肉中癌變細胞的可能性。這些測試可用於隨時間監測膽囊息肉,以發現任何可能表明膽囊癌的可疑變化。

所以如果它是一種無害的膽囊息肉,你對此做了什麼?這是一個很多研究的問題。

答案似乎與息肉的大小及癌變的可能性有很大關係。基本上有兩種選擇:觀察和等待,或進行膽囊切除手術(膽囊切除術)。非常小的息肉,根據某些研究,小於1釐米(或小於1.5釐米)的息肉可能不需要去除膽囊手術,而是可以定期通過掃描進行監測,並重新評估任何可能表明膽囊癌的可疑變化。

大於1釐米大小的息肉更可能發生癌變,尤其是1.5釐米或更大的息肉 - 它們有46%至70%的幾率含有癌細胞。

對於小於1.5釐米的膽囊息肉的監測應每三到六個月進行一次,最長兩年,之後如果息肉沒有變化,可以停止監測。建議不要將小於0.5釐米的膽囊息肉切除膽囊進行治療。在那麼小的膽囊息肉中,膽囊癌的風險極其罕見。

出現癌變的膽囊息肉可以通過手術切除膽囊來治療。對於較大的膽囊息肉,膽囊切除術也可能被推薦用於預防膽囊癌的發展。

決定如何治療膽囊息肉需要使用周到的平衡 - 權衡手術的潛在風險與膽囊癌發展的潛在風險。關注整體癌症風險並考慮仔細監測膽囊息肉可能是保護您健康的有效治療策略。

每天我們會科普健康養生科學知識,為你我共勉而努力,我是 指尖上的芳香,我的嘴巴開光了,互動 點贊 轉發 都是運氣好的的人,歡迎給我留言互動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