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24顆最罕見的鑽石(1)

由於內容過多小編今天先給大家介紹13顆,明天再給大家介紹剩下的11顆罕見鑽石,下面就請大家跟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鑽石居世界五大珍貴高檔寶石之首,素有“寶石之王”、“無價之寶”的美譽。國際寶石界定鑽石為“四月誕生石”。世界上最早發現金剛石的國家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的印度,鑽石是最堅硬的物質,無堅可摧,永不磨損,一經切磨便光輝永恆……


世界上24顆最罕見的鑽石(1)


海之光

世界上24顆最罕見的鑽石(1)


千禧之星

1992年一位挖鑽人在扎伊爾(現剛果民主共和國)姆布吉馬伊(Mbuji-Mayi)地區一個小村子附近的河流沖積砂礦裡發現了一顆晶體近乎完美,重777克拉的毛鑽。他把這顆具有吉祥數重量的神奇鑽石賣給了戴比爾斯公司駐當地的採購商。經過數年研究之後,鑽石專家們才決定如何加工這枚稀世瑰寶。為了最大限度地展現該鑽的光彩,世界頂級鑽石切割師們竟然把這顆重777克拉的毛鑽的自身重量切割掉75%,最後被加工成了一顆203.04克拉,火光耀眼的梨形鑽。

為了迎接人類進入三千紀,戴比爾斯公司把這顆巨鑽命名為“戴比爾斯千僖之星”。這枚寶鑽是迄今為止世界上最大的D級無色,內外均無瑕的稀世珍寶。專家們普遍認為“戴比爾斯千僖之星”是人類歷史上最美麗的鑽石,屬於無價瑰寶。 這顆203.4克拉的鑽石於2000年1月1日在英國格林威治“千禧大廳”向公眾展示以慶祝千禧年。著名影星蘇菲·瑪索應邀為“千禧之星”名貴鑽石揭幕。當蘇菲·瑪索手持“千禧之星”時她幾近眩暈,不停地說“太美了!”據說該鑽在倫敦展出時,有一批江洋大盜計劃開著推土機衝進展廳,把珍寶搶走。由於倫敦警方事先發現了這個盜竊陰謀,真品及時被複製品取代了。


世界上24顆最罕見的鑽石(1)


Nur-ul-Ain“眼之光”皇冠,共有324顆鑽石做

世界上24顆最罕見的鑽石(1)


“Star of the East” 東方之星鑽石

1908年,一對美國新婚夫婦在巴黎度蜜月。兩個年青人每人從父母那裡得到100萬美元。男青年的父親是出版業巨頭,而女青年的父親則是礦業鉅子。法國珠寶商卡地亞向新娘展示了一顆94.8克拉的梨形鑽石。本來就酷愛珠寶的新娘瞪大了眼睛,對丈夫說:“親愛的,這粒鑽石太迷人了,令我頭暈目眩。”男青年說:“親愛的,打聽一下價錢,你就會清醒了。”男青年對珠寶根本不感興趣。卡地亞先生報出了價格,年青的夫人毫不猶豫地拿出了自己錢包裡的所有現款,並向丈夫要了一點,用127萬美元買下了這粒D色梨形大鑽。 那位新娘就是瑪克琳夫人。

這兩件首飾(包括“噩運之鑽”與“東方之星”,瑪克琳夫人常一起佩戴),使美麗的她更顯莊重、富有,“珠光寶氣”用在她身上再恰當不過。 瑪克琳夫人對這兩顆鑽石十分珍愛,有時將它們串在一起。

後來,這兩顆巨鑽還是到了哈里·溫斯頓手中。1951年埃及國王法魯克新婚,請溫斯頓夫婦在家裡吃飯。溫斯頓與國王飲酒暢談一直到黎明時分。溫斯頓向國王展示了94.80克拉的梨形大鑽,並講述了鑽石的來歷。埃及國王十分興奮,手拿鑽石站在窗前,口中唸唸有詞:鑽石的星光,我們倆的眼光,我新婚王后的美麗眼睛,東方的陽光和即將退去的星光,啊,“東方之星”,這就是“東方之星”。於是,“東方之星”就成了這粒鑽石的稱謂。埃及國王留下了“東方之星”,商定的價格是112.5萬美元。

然而,1952年埃及國王還沒有付清鑽石款就被革命者推翻而流亡。 溫斯頓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追回了鑽石。 1969年溫斯頓將其賣掉。 1977年“東方之星”的主人請溫斯頓為其重新鑲嵌成V型項墜。 1984年溫斯頓將“東方之星”買回第二次又賣了出去。 1992年最後一次將其購回並一直擁有至今。


世界上24顆最罕見的鑽石(1)


Cullinan“庫利南”(非洲之星Ⅰ)

1905年南非發現了重達3106克拉的鑽石原礦,新開通的跨大西洋電纜將消息迅速傳遍全球,當時寶石界行家就估計原礦的價值高達75億美元。由於南非當時是英國的殖民地,大家一致認為應把它運往倫敦,獻給愛德華七世國王。這件舉世無雙的珍品引起世界各地珠寶大盜想入非非,有關人員花了幾個月時間考慮如何保障運輸安全。最後,倫敦警察廳決定,最佳原則是“越簡單越安全”。大如茄子的鑽石被裝進一個沒有任何標識的包裹郵寄出去,一個月後出現在白金漢宮的皇家郵局裡。1908年2月10日,這顆巨鑽被劈成幾大塊後加工。加工出的成品鑽總量為1063.65克拉,全部歸英王室所有。最大的一顆鑽石取名為“庫裡南1號”,也被稱做“非洲之星(Cullian)”,重530.02克拉。

說起鑽石之王,“非洲之星(Cullian)”當之無愧,這顆當時世界上第二大的寶石級金剛石是1905年1月在南非的普列米爾金剛石礦山發現的,當時稱“庫利南”鑽石,是一塊晶體不太完整的金剛石塊,顏色為無色透明、無任何瑕疵、質地極佳、重達3106克拉。“庫利南”這個名字是取自當時該礦總經理的名字。

1905年1月,南非普列米爾金剛石礦山的監督員佛烈德維爾,在礦場散步時,在夕陽的反射中發現一件閃光物體,起初他以為是掉在泥裡的玻璃瓶,當他用手杖把它挑起、颳去泥土之後,他一下子驚呆了,幾乎不能相信自己的眼睛,竟是一塊大如拳頭的金剛石。由於他獲得奇寶,而得到了一萬美元的賞金。


世界上24顆最罕見的鑽石(1)


Regent“攝政王”

這顆鑽石是在1701年,由在戈爾康達的克里斯蒂納河畔帕特爾鑽石礦幹活的印度奴隸發現的,原重410克拉。這名奴隸為了把鑽石帶出礦山,忍痛割破自己的大腿,將鑽石藏在皮肉之中,然後纏上綁帶,逃出了礦區。他向一個英國船長吐露了秘密,並提出與該船長分享鑽石,而條件是幫助他逃離這個國家,船長表面上答應了這個奴隸的要求,但在旅途中,船長偷走了鑽石並把他扔入了茫茫的大海之中。

據說船長以1000英鎊的價格,把鑽石賣給了商人傑姆村德。後來,馬德拉斯的英國總督托馬斯·皮特以2.4萬英鎊的價格買下了這顆鑽石,並把它命名為“皮特”鑽石。

鑽石由“貝德福特號”商船運回倫敦,在倫敦,該鑽石由約瑟夫·庫帕進行切磨,鑽石的重量也從410克拉減少到400.5克拉,切磨工作所花去的費用高達5000英鎊,在18世紀初期,這可是一筆相當驚人的開銷。約過了兩年,對“皮特”鑽石又進行了重新切磨,又共耗費了一年的時間。經過精心策劃設計,“皮特”鑽石被切割、加工和琢磨成若干顆鑽石,其中最大的一顆重140.5克拉。因售價昂貴,要出售這顆巨鑽也相當困難。而另一方面,許多人對這顆鑽石非常感興趣,想方設法想見識見識。因此皮特常擔心鑽石會被盜,總把鑽石帶在身上,從不離開自己一步,經常變換住地,還經常偽裝自己。總之,皮特被這顆鑽石折騰得疲憊不堪,為了解脫這種困境,他急於出售這顆鑽石。

由於鑽石價格昂貴,許多歐洲王室聞之卻步。法國國王路易斯十四死後,他5歲的曾孫子登上了法國王位,而由奧爾良公爵伊沙克·阿本戴納擔當攝政王。為了顯示自己的權勢,阿本戴納花費了13.5萬英鎊買下了這顆鑽石,並取名為“攝政王”鑽石。

1772年,在路易斯十六的加冕典禮上,“攝政王”鑽石鑲嵌在他的王冠上。1792年,“攝政王”鑽石與法國王室的其他珠寶一起被盜,約過了一年多時間,在巴黎的一幢木結構房屋頂樓的裂縫內,找到了“攝政王”鑽石,因此它又回到了法國皇家珍寶庫。

l799年拿破崙自命為第一執政官,法國王室珠寶被用作各種籌集貸款的擔保,阿德吉唐特將軍經手抵押了許多鑽石,包括“攝政王”鑽石和“桑希”鑽石,從柏林和馬德里得到了貸款。拿破崙率領的軍隊征服了意大利,帶回了大量的貴金屬和寶石,法國的珍寶庫又開始豐富起來。拿破崙還贖回了曾經典當和抵押的大多數鑽石,其中包括“攝政王”鑽石。拿破崙把這顆鑽石鑲嵌在寶劍的護手上。此後,鑲有“攝政王”鑽石的寶劍被拆開,又把這顆鑽石鑲在另—把新做的寶劍上,周圍還鑲有玫瑰型的鑽石和其他的鑽石。滑鐵盧戰役,拿破崙被擊敗了。恢復君主政體後,查理十世把“攝政王”鑽石鑲嵌在王冠上。

拿破崙三世和歐仁妮結婚時,王室珠寶匠曼塞爾·巴布斯特為歐仁妮王后設計了一頂新的王冠,並鑲上“攝政王”鑽石。

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成立後,王室珍寶又收歸國有,在此後的大拍賣中,“攝政王”鑽石由於身價太高,而未被列入拍賣的清單中。


世界上24顆最罕見的鑽石(1)


噩運之鑽“希望”

三百多年前,在印度發現了一顆碩大無比的藍鑽石,經粗糙加工後重量還有112.5克拉。路易十四時代之,後來,法國珠寶商人達文尼(Jean-Baptiste Tavernier)從印度從當地王公貴族那裡用翡翠換取了價值33萬美元的寶石,其中包括這顆名貴的藍鑽石,44塊較大的鑽石和1122塊小鑽石,被稱作達文尼之藍(The Tavernier Blue)。他回到法國後,把這塊藍鑽石獻給了法王路易十四,並將其重新切磨成雞心型,重量為67.125克拉取名為“王冠藍鑽石”(Blue Diamond of the French Crown)。達文尼也因此授予了男爵爵位。

此後不久,災難就降臨到法王路易的身上,他最寵愛的孫子突然死去。他早年的光輝戰跡也開始衰退,並且娶了一個宗教的狂熱信徒梅恩特儂夫人為妻。她給路易的生活帶來許多不幸。而塔沃尼後來據說在俄國被野狗咬死。

路易十六在得到了這塊“王冠藍鑽石”後不久,他和王后瑪麗·安託瓦內特在法國大革命的風暴中上了斷頭臺。1792年大革命中,法國國庫遭到劫掠,這顆藍鑽石一度去向不明。在這期間,西班牙畫家戈耶曾畫過的一張西班牙皇后瑪麗亞·露易莎的畫像上,戴著一顆寶石很像那顆失蹤的鑽石。當時有人推測,或許是法國保皇黨人在國外得到它後送到西班牙人手中,或者是西班牙人從盜賊手中買下了。

1830年這顆失蹤38年的藍鑽石重新出現在荷蘭,屬於一個鑽石切割人威爾赫姆·佛爾斯所有。為防止法國政府追尋,他將這顆鑽石切刈成現今的樣子,重量為44.4克拉。後來,佛爾斯的兒子漢德利克從其父那裡將這顆鑽石偷走,並帶到了倫敦。在那兒,他自殺了,無人知道自殺的原因。

幾年之後,英國珠寶收藏家亨利·菲利蒲侯普用9萬美元買到了這顆鑽石,從此這顆鑽石得名“希望”。因為“侯普”(Hope)這個名字在英文中意為“希望”。1839年,老侯普暴死。他的侄子托馬斯·侯普繼承了“希望”鑽石。小侯普與他的前人不同,沒有把這顆鑽石藏於密室,而是放到水晶宮展覽館公開展出,據說他後來壽終正寢。


世界上24顆最罕見的鑽石(1)


“Supreme Purple Star”

這顆罕見的彩色鑽石現在在倫敦,2002年的時候,在倫敦由 英國寶石協會(British Gemological Institute in London)進行鑑定,被命名為Supreme Purple Star(頂級紫色之星),顏色評定為深紫色和深鮮紫紅色,2-5 克拉。有人猜測,4-5克拉的重量可能更加合理。

這是一顆比紅色鑽石更為罕見的鑽石,絕無僅有的色彩讓它的價格非常之高,據說達到了每克拉400萬美元。


世界上24顆最罕見的鑽石(1)


奧洛夫鑽石

關於Orlov鑽石最早的記載是在18世紀,印度馬德拉斯附近考維裡河中的島上有座神廟,Orlov鑽石就鑲在廟宇中的神像上,被當作神像的第三隻眼睛。一個法國駐外軍的逃兵在神廟中發現了這顆鑽石,便討好廟中的僧侶,當上了這座廟的管理人之一,然後他偷走了鑽石潛逃,以2000英鎊的價格賣給一位英國船長,這位船長回到倫敦又以12000英鎊的價格將它轉賣給了珠寶商。

1773年,格里高利·奧洛夫伯爵(Orlov)從阿姆斯特丹珠寶商拉薩列夫(Lasarev)手中買到這顆古印度的名鑽,價格為40萬金盧布,相當於9萬英鎊,外加每年4000英鎊的年金,鑽石由此得名為Orlov。奧洛夫伯爵曾幫助他的情人葉卡捷琳娜二世策動政變,並於1762年使她成功登上俄國的王位,但不久後,女皇又移情別戀,奧洛夫買下這顆鑽石就是為了贏回她的芳心。這顆重達189.62克拉的大鑽當然是送給女皇的絕佳禮物,葉卡捷琳娜二世立刻被這顆稀世罕有的鑽石給迷住了,她欣然接受了鑽石,並向奧洛夫伯爵致謝,但仍不接受他。奧洛夫伯爵因此大受刺激而精神失常,最後被送進了精神病院。但Orlov鑽石卻從此成為俄國皇室的珍藏,被鑄進一個純銀的座中,鑲嵌在象徵著王權的沙皇權杖上,並在俄國大革命中也幸運的被保存了下來。

“奧洛夫”鑽石在18世紀之前的歷史已無從知曉,而至於其原石的出產年代也並無確切記載。據推測“奧洛夫”鑽石可能與名鑽“光明之山”同樣切割自巨鑽“大莫臥兒”(Great Mogul)。因為“奧洛夫”與“光明之山”同樣都是帶有淡藍色調的寶石級金剛石,而且比起現代的鑽石切割法,古印度的切割方法更傾向於使鑽石在切割過程中重量損失最小,所以根據歷史上對於“大莫臥兒”鑽石重量(787.50克拉)的記載,“大莫臥兒”同時切割出兩顆200 ~300克拉的鑽石也是比較合理的推測。

還有一種說法認為“奧洛夫”的原石出產於十七世紀,重309克拉。

“奧洛夫”鑽石一直保持著古代的高玫瑰花形切工,高27mm、長35mm、寬32mm,具有非常美麗的淡藍色。這顆鑽石還有其它的名字:阿姆斯特丹(Amsterdam),拉薩列夫(Lasarev),權杖(Scepter)。鑽石目前仍鑲嵌在沙皇權杖上,保存在莫斯科克裡姆林宮的俄羅斯鑽石庫(Russian Diamond Fund)中。


世界上24顆最罕見的鑽石(1)


泰勒—伯頓

1966年,在南非的"普列米爾"(premier)礦山發現了一顆重240.80克拉的優等鑽石原石,1968年被美國寶石商哈里·溫斯頓(Harry Winston)買到此鑽,並讓人琢磨成一枚杏仁一般大小、重69.42克拉的梨型飾鑽。

這顆寶石級金剛石,經過精心設計,被切割、加工和琢磨成十幾顆鑽石,其中最大一顆鑽石,重量為69.42克拉,呈梨形,成為世界罕見的十大名鑽,排名第九位,經美國寶石學院交易實驗室鑑定為無暇級,顏色為無色,色級達D 級,淨度極高,為FL級,光彩奪目;極為漂亮,極為珍貴。次年,哈里·溫斯頓(Harry Winston)將鑽石賣給美國女富翁哈里特·艾姆斯夫人(Harriet Ames)。兩年後,這位夫人又將鑽石拿到紐約的蘇思比·帕克·伯內特拍賣行出售。

與此同時,正在為自己的妻子——好萊塢傳奇影星伊麗莎白·泰勒(Elizabeth Taylor)尋覓一顆上等鑽石作為生日禮物的理查德·伯頓(Richard Burton)對這顆梨形飾鑽發生了興趣,並經過輾轉購得。1972年, 當理查德·伯頓的愛妻伊麗莎白·泰勒過40歲生日的時候,理查德·伯頓將這顆極為美觀的鑽石贈送給伊麗莎白·泰勒,故這顆鑽石被命名為——“泰勒一伯頓” (Taylor--Burton)

伊麗莎白泰勒與理查德·伯頓的愛情被人們稱為跨世紀的絕世之戀,後來發現“泰勒-伯頓”鑽石的普列米爾礦主托馬斯為紀念兩人的戀情,在1980年推出了泰勒伯頓鑽石品牌,並讓此高貴血統有了傳承。


世界上24顆最罕見的鑽石(1)


世紀鑽石

戴比爾斯鑽石公司成立於1888年,在其成立100週年之際,即1988年3月11日,在南非著名的盛產寶石級金剛石的“普列米爾”(Premier)金伯利岩管發現了一顆重599.00克拉的特優質寶石級金剛石,被命名為“百年”。這顆金剛石純潔無瑕,顏色極佳,呈淡玫瑰色,異常美麗,是難得的稀世珍寶。

“百年”金剛石,經過高級專業切磨師耗用三年的時間,精心研究、設計,並切割、加工成一顆重273.85克拉的巨鑽,被命名為“世紀”(The centenary diamond)鑽石。該鑽石頂部有75個切面,底部有89個切面,腰部有83個切面,總計有247個切面,致使這顆毫無瑕疵的巨鑽終於展露萬丈光芒。按重量來說,“世紀”鑽石的重量僅小於Cullinan-1鑽石(530.20克拉)和Cullinan-2鑽石(317.40克拉),居世界第三位。目前“世紀”鑽石由戴比爾斯收藏,估計價值1億美元。


世界上24顆最罕見的鑽石(1)


藍色之心

世界上24顆最罕見的鑽石(1)


KOH-I-NOOR“科.依.諾爾”

在印度莫臥兒王朝創建者巴布爾回憶錄《巴布爾納瑪》(BABURNAMA)中第一次出現了有關這顆鑽石的文字記載。1526年在帕尼巴特戰役中,巴布爾以一萬之眾打敗洛迪的十萬大軍並擊斃了洛迪,獲取了洛迪所擁有的珠寶,其中包括科·依·諾爾鑽石。民間還流傳這樣一個傳說:當時巴布爾派他的兒子胡馬雍專門尋找科·依·諾爾鑽石,在王宮的藏寶庫中沒有找到。當胡馬雍下令不許士兵凌辱宮中嬪妃時,洛迪的母親為表示感謝,向胡馬雍獻上了一個金盒子,裡面盛著科·依·諾爾鑽石,因此當時被稱為“偉大的莫臥兒鑽石”,或“巴布爾鑽石”。當有人問這顆鑽石的價值時,胡馬雍說:“這樣的寶石不能用錢買,只能用利劍奪取,應該作為神賦君權的標誌。”王朝的傳國之寶,傳了八代皇帝,其中包括修建了泰姬陵的沙賈汗。

1739年,伊朗國王納迪爾沙攻佔德里,大肆劫掠莫臥兒王朝的寶物,花了幾十天的時間把所有寶物裝載在七百隻大象和數萬匹馬和駱駝背上,準備運回伊朗,但仍找不到科·依·諾爾鑽石。後經莫臥兒皇帝穆罕默德·沙的一個妃子告密,納迪爾沙得知那顆鑽石就藏在皇帝的包頭巾裡。於是他召來穆罕默德·沙,提出要交換包頭巾,這本來是穆斯林之間一種友好的表示。穆罕默德·沙明知其中有詐,但作為階下囚不得不換。納迪爾沙當即打開換來的包頭巾,其中果然藏著這顆大鑽石。納迪爾沙第一眼看到這顆鑽石禁不住驚呼:“KOH-I-NOOR!”波斯語意為:山之光。當時這顆鑽石重191克拉。

後來,納迪爾沙14歲的孫子繼位時,為尋求庇護,將這顆鑽石賜給了護國大將軍艾哈邁德。艾哈邁德憑著鑽石回到阿富汗稱王。艾哈邁德死後,他的兒子扎曼沙又因先得到這顆鑽石而在兄弟爭王中獲勝。但不久又被印度旁遮普錫克王國的創建者,人稱“旁遮普雄獅”的蘭季特·辛格奪走。英國殖民軍攻佔旁遮普時,又從錫克人手中奪走這顆鑽石。當時的英國駐印總督達爾豪西勳爵派人秘密將鑽石運回倫敦,獻給了維多利亞女皇。女皇對原來的切工不滿意,花了八千英鎊僱能工巧匠用38天時間重新切割成橢圓形,重量減為108.93克拉。以後科·依·諾爾鑽石就做為大英帝國權力的象徵鑲嵌在英皇的皇冠上。現在的女皇伊麗莎白二世於1953年加冕時就用的這頂皇冠,平時就在倫敦塔中向公眾展出。


(內容過多所以小編決定拆分成兩篇文章來跟大家一起分享,感謝小夥伴們今天的閱讀,謝謝!不過不要忘了明天來真庫看看剩下的11顆罕見鑽石是什麼喲!)

愛珠寶的你,快來真庫吧。

世界上24顆最罕見的鑽石(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