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和古龍最好的一部作品是什麼?

笑酒窩007


金庸、古龍在武俠文學中的地位猶如江湖中的少林武當一樣,堪稱泰山北斗,只有有華人的地方,就會有人是他們的粉絲,只要打開電視頻道,就會有他們作品改編的電視播出。


不過,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因此,每個人心目中最喜愛的金庸、古龍作品都不會一樣。

按照時間順序來看,金庸一共寫了十五部武俠小鎖,分別是《書劍恩仇錄》、《碧血劍》、《射鵰英雄傳》、《雪山飛狐》、《神鵰俠侶》、《飛狐外傳》 、《倚天屠龍記》、《白馬嘯西風》、《鴛鴦刀》、《連城訣》、《天龍八部》、《俠客行》、《笑傲江湖》、《越女劍》、《鹿鼎記》。

對金庸來說,這些作品猶如自己的孩子,每一部都凝聚了無數的心血,但對於讀者來說,卻也很好奇他最喜歡的是哪一部?

金庸的回答很有意思:長篇比中篇、短篇的要好,後期的比前期的要好。

不得不說,金庸這個評價非常到位,也非常切中要害。

因為對於任何創作者來說,寫作的技巧都是在不斷寫作的過程中得到磨鍊和提高,金庸雖然偉大,同樣不能例外。

所以,比如《書劍恩仇錄》,雖然是金庸的成名之作,但肯定不是他的最滿意之作品。

這部小說,就寫作技巧而言,刻意雕琢的情節過於明顯,就人物性格而言,基本上顯得平面單薄,就武功路數而言,書中還像舊派武俠小說一樣,一板一眼的寫了很多招式,完全沒有後來令狐沖使出獨孤九劍時,“無招勝有招”的暢快淋漓。

其實,金庸寫這部小說時才31歲,就像書中的陳家洛在西湖面對乾隆及眾多大內侍衛時一樣,西湖邊上,“登時人人振奮,呼聲雷動,俯身致敬。”

這樣的硬碰硬鬥爭方式,在金庸以後的小說創作歷程中,將會逐漸消失不再出現。

如果讓我評價的話,金庸眾多小說中,最好的一部武俠小說,無疑是《天龍八部》。

“天龍八部”的書名來自於佛經,有“世間眾生”的意思,按照佛教的說法,人生有八苦,即:生老病死、求不得、怨別離、愛憎會、五蘊熾盛苦。

天龍八部把小說背景設立在北宋年間,北宋、契丹、大理、西夏諸國並立,正是風雲激盪、英雄輩出的江湖。

然而,金庸卻把主要筆墨落在一個個人物的痛苦上,用陳世驤先生的評論就是:有情皆孽,無人不冤。

段譽喜歡的女孩子不是同父異母就是不喜歡自己,喬峰從人人仰慕的大英雄變成人人唾棄的契丹狗,慕容復一輩子痴心復國最後眾叛親離癲瘋成魔,段正淳一生處處留情,最後兒子卻是隔壁老王的,虛竹一心向佛最後發現方丈就是自己的父親。

等等等等。

想要的總是得不到,得到的偏偏不想要、不如願、不珍惜。

古希臘以來,偉大的文學作品,通常都是悲劇,把最喜歡的、最珍惜的毀滅於讀者面前,才有最大的感染力。

蕭峰的死,無疑正是本書最大的亮點。

此外,《天龍八部》的回目都是由金庸自己填的詞組成,比如《少年遊》,“青衫磊落險峰行,玉壁月華明。”,《破陣子》,“塞上牛羊空許約,燭畔鬢雲有舊盟。”,《洞仙歌》,“解不了,名韁系嗔貪。卻試問,幾時把痴心斷?”

所以,《天龍八部》足以傲立他作品的最巔峰。

相比之下,古龍一生寫了70多部小說,有的是他自己寫的,有的是別人代筆完成的,在這些小說當中,最為優秀的一部,無疑是《多情劍客無情劍》。

有讀者曾經這樣評價,如果你只想讀一本古龍的小說,必定要選《多情劍客無情劍》,還有人說,沒有讀過這本書的,不好意思說自己讀過古龍。

有人說,古龍就是李尋歡,李尋歡就是古龍,一生與酒為伴,落落寡歡,獨來獨往。

金庸成名比古龍要早,也是古龍早期的模仿對象,這一點古龍本人也毫不諱言:

我自己在開始武俠小說時,就幾乎是在拼命模仿金庸先生,寫了十年後,在寫《名劍風流》、《絕代雙驕》時,還是在模仿金庸先生。

然而,古龍最終能成為武俠小說的兩大巔峰之一,還是在於他走出了自己的路,找到了適合自己的武功。

因此,古龍後期的書中,往往運用大量的對白和心理描寫,寫出了大大小小人物的掙扎、情緒和內心感受。

比如書中,李尋歡與阿飛有一段對話:

他不願阿飛再想這件事,忽然抬頭笑道:你看,這棵樹上的梅花已開了。
阿飛道:嗯。 
李尋歡道:你可知道已開了多少朵? 
阿飛道:十七朵。  
李尋歡的心沉落了下去,笑容也凍結。因為他數過梅花。

這樣的細節,往往更能感染和打動讀者。

此外,無數讀者在閱讀古龍時,感受到的是江湖,是快意人生,是美酒,美女,屬於男人的江湖。

在《多情劍客無情劍》中體現的尤為明顯,我認為這部書更像海明威的《老人與海》,一個人,你可以消滅他,但不能打敗他。

所以,書中的阿飛和郭嵩陽同樣值得尊敬,讀者能看到的,是他們如何被擊倒,又如何站起來的勵志故事。

最後說一句,金庸以文學修養見長,古龍卻在他的小說中為我們留下了無數的經典名句,比如“世上還有什麼能比一個赤裸的美麗女人更能令男人變得軟弱迷糊”。

不過,無論古龍也好,金庸也罷,總之一句話:古龍逝去,金庸封筆,此後再無武俠經典。

PS:相比於金庸小說無數次改編為電視電影,並再次貢獻出無數經典影視形象,古龍的小說實在是太難改編,因為任何人都沒法演出書中的那種感覺。

謝謝閱讀,歡迎點贊並分享您的寶貴觀點。


小奔說史



答:這個問題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就我自己而言,也很難取捨。

如果要硬選,那麼,必須進行切割——即把“最好的一部作品”切割成:“寫江湖最好的作品”、“寫人最好的作品”、“閱讀起來最愉悅的作品”、“以及我最喜歡的作品”四種。

為什麼要進行這樣的切割呢?

因為,在我心裡,兩位大師都沒有一部作品可以把以上四種統一在一處,所以,單評“最好的一部作品”,好難。

以金庸作品論,“寫江湖最好的作品”無疑是《笑傲江湖》。

黑白二道,正邪兩派,看似涇渭分明、不共戴天,實際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寫世情、寫人性,入木三分。

但是,這部作品對主人公和主人婆的性格刻畫是失敗的。

儘管作者口口聲聲強調主人公令狐沖是個心胸開闊、風流倜儻、玩世不恭、放拓不羈的江湖浪子,但是,作為閱讀者,我根本感受不到這點。

當小師妹嶽靈珊移情別戀,愛上了小師弟林平之,即從第一部到第二部書,大部分篇幅,令狐沖都是一個自怨自艾、愁腸百結、患得患失、優柔寡斷的人物,甚至多次自暴自棄,只求早死。

主人婆任盈盈的性格特徵就是“沒有特徵”,在書中只隨處可見她的名字,卻沒有靈魂,行屍走肉,很蒼白,很虛無,是金庸小說主要人物中塑造得最失敗的案例。

還有,該書的基調灰暗、陰冷,讀的時候可以刺激人神經緊張,一章接一章地追看,但全書看完,都沒有勇氣再看第二遍。

尤其是在西湖池底幽禁、青木崖的決鬥等等情節,詭譎、恐怖,讓人背脊發涼。

所以,它不能成為“閱讀起來最愉悅的作品”。

而書中嶽不群的最後“變臉”,簡直是顛覆我少年時代的世界觀,也就不能成為“我最喜歡的作品”了。

金庸“寫人最好的作品”,當屬《天龍八部》;《天龍八部》中寫人最成功的案例,當數喬峰。

喬峰那種俠肝義膽、英雄情懷、凜凜如畫,那種“雖萬千人,吾往矣”蓋世豪氣,讓人拍案叫絕。,

金庸“閱讀起來最愉悅的作品”,應該是他歸隱前的封筆之作《鹿鼎記》。

小說中的主人公運氣超好,左右逢源,無往而不利,看得人連呼過癮。而且,書中的笑點頻出,精彩紛呈。

但我最喜歡的金庸作品卻是《神鵰俠侶》。

《笑傲江湖》、《天龍八部》、《射鵰英雄傳》的開頭都有一個缺點,就是拖宕冗贅,久久沒能切入正題。

《神鵰俠侶》沒有犯這毛病,一開始就把小說發展的主線牢牢系在主人公楊過身上,以楊過的視覺來寫江湖,以楊過的成長和經歷徐徐展開宋、金、蒙三方爭雄的歷史大畫卷。

當然,本書最牽動人心的就是楊、龍之間的愛情,唯美得令人窒息。

那十六年之約後的重逢,讓人百感交喟,喜極而泣。

說完了金庸作品,發現篇幅展開過長了,那麼,對古龍的作品,我就只能長話短說了。

古龍“寫江湖最好的作品”:《絕代雙驕》。

古龍“寫人最好的作品”:《多情劍客無情劍》。

古龍“閱讀起來最愉悅的作品”:《楚留香傳奇》(含《血海飄香》、《大沙漠》、《畫眉鳥》、《鬼戀傳奇》、《蝙蝠傳奇》、《桃花傳奇》、《新月傳奇》和《午夜蘭花》)。

我最喜歡的古龍作品則是:《陸小鳳傳奇》(含《金鵬王朝》、《繡花大盜》、《決戰前後》、《銀鉤賭坊》、《幽靈山莊》、《鳳舞九天》、《劍神一笑》。)


覃仕勇說史


金庸老師,一路走好!

飛—《飛狐外傳》清乾隆

雪—《雪山飛狐》清乾隆

連—《連城訣》晚清

天—《天龍八部》北宋後期

射—《射鵰英雄傳》南宋

白—《白馬嘯西風》清朝

鹿—《鹿鼎記》清康熙

笑—《笑傲江湖》明中

書—《書劍恩仇錄》清乾隆

神—《神鵰俠侶》南宋末

俠—《俠客行》明中

倚—《倚天屠龍記》元末

碧—《碧血劍》明末

鴛—《鴛鴦刀》清朝

不知道最好,但是觀眾心中的,始終是天龍八部,神鵰俠侶,笑傲江湖,以及倚天排在前面,要我說,天龍八部最值得推薦,人物特色有血有肉,有喬峰這樣的,俠義大者,為國為民,有段譽這樣的,多情又痴情的漢子,有虛竹這樣的一心向佛向善,有慕容復這樣的成就一心成就霸業的復國夢,追夢之人,還有各種人物性格都描繪的很到位,結局也很到位,寫出了整個人生哲學。慢慢體悟吧!


心欲無痕


金庸和古龍均為武俠小說宗師,金庸作品不算多,絕大部分為精品,很難說哪一部最好,只能說個人喜歡哪一部。而古龍小說非常多,但良莠不齊,優秀作品堪與金庸精品相比,垃圾作品也不少。以下排名僅為個人喜好,不服歡迎來噴。

金庸:

1、射鵰英雄傳

這部作品的男女主角可謂街知巷聞,俠之大者的郭靖直接為新派武俠小說重新定義了“俠”的概念。黃蓉更是男女皆愛,小編身邊的女性親戚朋友中,多數是黃蓉粉絲。

射鵰作為金庸早期作品,從寫作水平上來說比不上中後期作品,但由於小說內容熱鬧,反而更受大眾歡迎,五絕、周伯通、丘處機、江南七怪、梅超風等配角人物性格鮮明,也廣受喜愛。

值得一提的是,這部作品圍繞南宋末年曆史大背景,出場人物很多都是真實歷史人物,如王重陽、段智興、丘處機、尹志平、黃藥師(原型黃孽師)、成吉思汗、拖雷等,讓人讀後有小說與歷史難以分辨之感。

小編是射鵰鐵粉,二版看了八九次,新修版也看過2次。

2、笑傲江湖

政治寓言,內容雖多影射時事,卻能寫盡人性,堪稱金庸最高水平的作品。

本書的流行,也讓嶽不群逐漸成為偽君子代名詞,左冷禪成為野心家代名詞。女豬腳更成為屌絲們意淫的重要對象。

當然,這部小說,一眾配角遠比男女豬腳更具魅力,更凸顯人性。

3、鹿鼎記

反武俠的武俠小說,由於是金庸的封刀之作,他在這部作品中行文更大膽隨意,神龍教、洪教主和夫人的故事完全寫活了,寫出了人間真相。而女主雙兒也成為直男們的大愛。

本書唯一美中不足是為了美化康熙、醜化李自成大量捏造歷史,讓人讀後頗為不快。

4、倚天屠龍記

如果說射鵰是金庸名聲鵲起之作,那麼倚天就是金庸的封神之作,本作品一方面炒紅了明教,另一方面四美究竟誰最適合做老婆也成為眾屌絲們爭論的焦點。

5、飛狐外傳、雪山飛狐

如果說郭靖是俠之大者,那麼胡斐就是俠之勇者。

每次讀到"吃螺誤為吃鵝,祖廟破兒腹明冤"一段,就忍不住潸然淚下,作為屌絲的小編路見不平,也只能背後罵一聲。而胡斐為了一個陌生人一直追殺鳳天南,不考慮愛情、不考慮友情、不考慮金錢,這大概是民間大俠的最好詮釋。

6、碧血劍

一部碧血劍,袁承志形象模糊的很,卻成了袁崇煥的翻案證據,這些不提也罷。

私以為夏雪宜才是真正的主角,只是他的女兒當女主角太牽強了,還是阿九形象更有趣。

7、連城訣

寫盡人性黑暗,小編每次閱讀時總不免背後發涼,尤其是砌牆那一段,十分瘮人,金庸功力由此可見一般。

8、俠客行

更像喜劇而不是武俠小說,每次看到石破天被叫狗雜種,白自在每天自吹自擂什麼都第一時,實在忍不住要笑。

9、天龍八部

天龍八部最成功的在於把喬峰樹成了神,可惜整部書內容繁雜,支線情節過多,替金庸代筆的部分與主線銜接糟糕,導致整體來看頗為失敗,如果刪掉線索人物段譽,可能會好許多。

段譽也是整部小說的最大敗筆。

10、神鵰俠侶

對楊過和小龍女的愛情完全理解不了,主要是對小龍女實在沒啥好感,大概還是屬於禁室之戀吧。

11、書劍恩仇錄

金庸的開山之作,風格是梁羽生的,卻學的有些不倫不類,還未形成獨立的金氏風格,質量在金庸小說中屬下乘之作。

12、白馬嘯西風、鴛鴦刀、越女劍

與金庸其他作品相比,屬於垃圾

古龍

1、白玉老虎

都說古龍善於寫人性,一部白玉老虎卻是武俠無間道小說的上乘之作。

小編對趙無忌無感,卻大愛扮演趙無忌的姜大衛,更愛這部書的詭譎情節,幾乎每讀一章都在猜測到底誰是臥底,還有多少臥底。

這部書也是目前小編看過的神話唐門最厲害的書,唐家三兄弟,每個人的形象都比趙無忌豐滿,武功最高的唐傲是個典型的家族叛逆少年——只學武、不屑於用毒;胖子老二唐缺是gay,老三唐玉是個女裝癖。

2、風雲第一刀

小李飛刀,例不虛發,牛逼至極。最牛逼的是百曉生的兵器譜,像極了催命符。

3、絕代雙驕

十大惡人盛名之下其實難副。

4、陸小鳳

不知為什麼,最喜歡的是劉德華版本的葉孤城,改編甚至優於原著。

葉孤城劍法與西門吹雪不相伯仲,能死在旗鼓相當的對手劍下,大概是最好歸宿。

這部書的多個配角形象都比陸小鳳更豐滿,更精彩。

5、楚留香

天天帶著一幫美女到處玩,卻從來不說跟男主有親密關係,實在讓人費解。

6、蕭十一郎

連城璧戴著綠帽還被蕭十一郎虐,明明是受害者,實在不知道還有很多讀者為什麼要喜歡蕭十一郎。


散仙讀史


對於金庸和古龍的小說,不敢說每一部都看過,但最少絕大多數是認真閱讀了的。以我的水平真的沒有資格去評價哪部小說是他們最好的作品。我只能說哪部小說是我最喜歡的。金庸小說中我最喜歡的是天龍八部,裡面刻畫的人物蕭峰,段譽,虛竹性格都極為鮮明,頗具魅力,而武功的描述也生動形象,蕭峰的降龍十八掌,段譽時靈時不靈的六脈神劍,凌波微步等等都成為經典。古龍小說則最喜歡的是楚留香傳奇。盜帥楚留香電視劇讓大學同學們逃課追劇的回憶仍歷歷在目,猶如昨日。古龍小說最讓人歎服的是用詞,精煉簡潔,情境渲染得讓人身臨其境一般,至今沒有一部電視劇或電影能夠讓我體驗到那種感受,所以說,文字的力量魅力是無窮的,沒有特效可以表現,因為那直擊心靈深處。


蕭看風雲談牛仔


‘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金庸先生窮盡一生為我們譜寫了一個‘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的武俠世界,太多的人物情節大家耳熟能詳,至於他最好的作品,金庸先生最衷愛的是他的封筆之作《鹿鼎記》,韋小寶這個人物在他看來塑造的是最有血有肉的,金先生也借這部作品控訴時弊,可謂耗盡大量心血寫出了最接近現實的武俠人物。他最不滿意的是《神鵰俠侶》,按照他的意願應該把小龍女寫死,讓楊過和郭襄在一起,奈何為了迎合讀者不得已讓小龍女復活,這可能是他畢生的遺憾。

‘小李飛刀成絕響,人間不見楚留香’,這是古龍先生英年早逝,讀者對他最高的評價,但是古龍先生最中意的人物應該是《天涯·明月·刀》裡的傅紅雪,個人覺得,古龍先生一生放蕩不羈,恃才傲物,可能最接近他的就是傅紅雪,恩怨分明,快意江湖。本人最喜歡的還是小李飛刀李尋歡,可能是人人都奢望一種完美的人生,卻總有一點點感情的遺憾吧。


衛兵浦


飛狐一刀畫彩虹,雪山絕頂凌雲峰。

連城寶藏引妄念,天龍八部嘆眾生。

射鵰英雄今何在?白馬依舊嘯西風。

鹿逐天下誰定鼎?笑傲江湖任縱橫。

書劍恩仇實難忘,神鵰俠侶有真情。

俠客島上威名震,倚天屠龍霸業成。

碧血劍出光華現,鴛鴦雙刀保太平。

越女吳宮卸兵甲,武俠永存蓋世名!

先用金庸大師的作品鎮樓!

說實話武俠這個題材非常的窄,是註定要沒落的。“文以儒亂法,俠以武犯禁”半句話就把武俠給概括了。金庸提出“俠之大者,為國為民”,拔高了武俠的高度;古龍加入懸疑推理的情節,拓展了武俠的寬度。這兩位已經把武俠給寫滿了。

從兩位大師的作品來說,大眾公認最好的一般是金庸的《天龍八部》,古龍的《多情劍客無情劍》,這兩部作品也確實是代表作。但個人而言最喜歡的是金庸《笑傲江湖》和《神鵰俠侶》,古龍《楚留香傳奇》和《陸小鳳傳奇》。特別喜歡兩位大師在這幾部作品裡塑造的人物。令狐沖,楊過,郭襄,楚留香,陸小鳳,西門吹雪……

喜歡令狐沖的光明磊落又灑脫不羈;

喜歡楊過看似風流倜儻實則一往情深!

喜歡“風陵渡口初相遇,一見楊過誤終身”的遺憾;

喜歡“公子伴花失美,盜帥踏月留香”的瀟灑;

喜歡四條眉毛的靈犀一指,紫禁之巔的劍神一笑……

塵事如潮人如水,只嘆江湖幾人回!

PS:古天樂和李若彤——完美的神鵰俠侶




野史小書生


金庸和古龍都是一代大家,他們二人所寫的武俠小說很多都堪稱經典,很多都是不錯的。也有不少都翻拍過電視劇和電影,而且不止翻拍過一版。

金庸的小說很多都是有著一些聯繫的。個人最喜歡的是《射鵰英雄傳》。裡面有著靖哥哥和蓉兒的愛情,有著郭嘯天和楊鐵心的兄弟情,有著老頑童與瑛姑的孽債,有著郭靖與丐幫的愛國之心,有著北丐與西毒的鬥智鬥勇,有著楊康與穆念慈的悲劇.....寫的絲絲入扣又引人入勝,看完之後,完全被裡面的故事所驚歎,同時也為金庸老人家的文筆所吸引,不愧為一代大家。看過射鵰英雄傳,感覺從心底升起了一絲不捨,彷彿自己也置身其中,在那個草長鶯飛的江南也邂逅自己的靖哥哥,然後一起攜手闖江湖!

古龍的武俠與金庸的有很大不同,不在意一招一式,故事情節是千迴百轉,結局總是那麼出乎意料。很多的作品詮釋著古龍這個武俠小說的奇才。個人最喜歡的就是《小李飛刀》,瀟灑不羈的李尋歡,溫文爾雅的林詩音,一代梟雄的龍嘯雲,傾國傾城的林仙兒,江湖的愛恨情仇,那種無招勝有招,多情劍客無情劍的世界讓人嚮往。仔細品讀,這不僅僅是一本書,更是一種人生,那種讓人慾罷不能的五味人生。

其實沒有哪一部作品是最好的,各有所愛吧,個人的喜好不同而已。如果有時間,希望能重新好好讀一讀。不要看電視劇和電影,還是原版的書籍才是真正的作品!


愛唱歌的Miya


到底金庸哪部小說好看點,這個每個人看法不一致。根據年齡,心情,等等,喜歡的書也不太一樣。之前最愛笑傲江湖,現在比較喜歡倚天屠龍記,其實連城訣葉挺好的。如果噴哪部小說,可能被其他金庸迷口水,但每個人想法不一樣。

看逗笑,要看韋小寶,看兄弟感情,玄幻,看天龍八部,看人性泯滅,看連城訣,金庸的書裡每個主角不像其他小說,都有缺點,所以這才更像現實中的人。張無忌左右搖擺,軟弱,令狐沖鍾情小師妹,蕭峰愚人之勇,楊過到處留情,感覺上這是英雄嗎?但這就是,好像現在的復仇者聯盟,每個人都有弱點,這就是人性的東西。初看金庸,看熱鬧,再看,分析情節故事,再看回味,再看品味世人。感謝金大師。

最後說說古龍吧,也是大師,他的書看的不多,比較喜歡蝙蝠傳奇的推理過程。


一介平凡草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