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振寧和李政道在有生之年還可能“和解”嗎?

大雪如濤風如刀


楊振寧和李政道的決裂已經不是他們兩人之間的事情,而是物理學界的一大遺憾、一大損失。兩人的決裂具體孰是孰非已很難考證出細節,很多人試圖去調解他們也無果而終。從決裂至今已半個多世紀,兩位都是九十多歲高齡。說實話,現在和解已經沒有多少意義。即使和解了也只是他們兩人之間的事情,不會上升到物理學界,更何況兩人也不可能和解了。保持現狀,讓時間、讓歷史磨去恩怨也許是最好的選擇。


兩人因宇稱不守恆一起登上諾貝爾獎的領獎臺,他們是中國人的驕傲,是無數中國學子的偶像。也許正是因為考慮到這一點,他們決裂時曾有約定不對外說出原因。最先打破沉默的是李政道,之後楊振寧才做出回應。從兩人的交鋒中可以看得出兩人主要爭論的是使他們獲得諾貝爾獎的弱相互作用下宇稱不守恆誰的功勞大。綜合科技史工作者掌握的信息看,李政道目前處在是非不利的位置。事實的真相到底如何,也許會永遠是一個迷。

和牛頓、萊布尼茨的微積分之爭比起來,弱相互作用下宇稱不守恆之爭簡直不足掛齒。兩人已經因此獲諾貝爾獎了,爭論的是誰的功勞大,誰該排在前面。有一些人認為是他們各自獨立有了宇稱不守恆的想法,並在最開始各自獨立的展開了研究。因為在當時,困擾粒子物理學界的τ-θ問題只有兩條路可走,要麼認為τ和θ是同種粒子,這樣宇稱就不守恆;要麼認為宇稱守恆,τ和θ是不同的粒子,這樣就無法解釋為何τ和θ粒子的性質如此相同。但即使這樣的想法是如此的清晰,半個多世紀以來也沒有使他們和解。幾十年後,他們間的恩怨自會消失。


刁博


依靠我的判斷,不可能!不可能!不可能!兩位老人家都是倔強的脾氣,都是固執己見,而且分手超過50年。1964年,楊振寧和李政道就正式分手了。如今,二老年事已高,也不可能緩解矛盾了。除非有一方先鬆口。《北京青年報》今年初剛剛採訪過楊振寧,記者在結束採訪的時候,對楊振寧說,聽說您堅持在任何場合都不提李政道,但是我還是希望您談一談。楊振寧聽了,沒有說話,用了很久的時間斟酌,最後一字一字的用堅定的語氣告訴這位記者:我堅信我沒有錯。可見,李政道給他帶來的傷害。

而關於楊振寧和李政道二人矛盾的起源,我在另外一篇文章裡面已經詳細的論述過。很可能源於二人的夫人之間的矛盾。而在公眾面前首先挑起矛盾的,是李政道。李政道把發現“宇稱不守恆”的所有功勞,都攬到自己身上。這才激起楊振寧的反駁。科學研究者發現李政道的說話前後矛盾,他闡述的發現“宇稱不守恆”的過程是有問題的,而他所聲稱的論文署名順序問題,完全不存在,如果要深究,倒是李政道每次都搶功違反慣例。

想當初,李政道剛剛展露頭角,而楊振寧已經是系裡面公認的天才,一直是楊振寧提攜李政道,之後楊振寧傷心的與李政道分手,裡面的恩恩怨怨,我們已經無從知曉。由於《李政道傳》作者季承與李政道私密,所以傳記內容對楊振寧予以了貶低,嚴重缺乏客觀公正性。

歲月如風,一切恩怨都會消逝無蹤。幾十年後,後人不會關心他們的八卦,只會記住他們的科學貢獻。


懷疑探索者


我覺得很有可能,概率在70%。

據說,諾獎成果,是李先提出的概念,然後楊李共同驗證,最終,兩人在諾獎排名問題上產生分歧,並齟齬至今。

楊比李大四歲,從兩人的履歷中,基本可以判定,當時楊的科學經驗比李豐富一點,師兄幫師弟,是大概率的事情。

後期,也確實楊的科學成就更大一點,但異議也更大一點。

之所以我覺得可能會和解,因為兩人都是大智慧的人,無非都在等一個機緣,可惜,各種機緣都錯過後,可能就只剩最後一個,比誰活的長了。

所以,我認為,如果沒有子女親屬的干擾,兩人大概率,在誰也抵抗不了的輪迴前,相逢一笑泯恩仇。


大雪如濤風如刀


楊振寧與李政道2個老來俏的“老頑童”,要問他們會不會和解。哪得看有沒好玩的,關於宇宙相關的值遇。且看下文:

一,兩位“老頑童”,在他們有生之年裡,人類要是在物理界與宇宙新臺階的出現等,能激起他們的“頑皮好動的心”,我相信他們會和好的,因為他們的心裡都有不可說的,關乎人類進步的秘密。兩位大尊對人性的弱點還是很明瞭的。

二,兩位“老頑固”,若果一個科學家沒有頑固的個性是不可能有成就的。我說這樣的話,每個世界裡的科學家心底都清楚的。所以他們沒有接到新的命令是不會和好的☺哈哈二老您們說是不?請容我調皮一下!

個人還是希望,二老能不記前嫌,明心見性瞭然一朝…

他日同歸同桌而座暢笑會堂😛





土豆薯條咖喱醬


和解是不可能的了,因為從上世紀五十年代就鬧矛盾,過去大半個世紀了,已經沒有意願去和解,基本老死不相往來了!不僅不能和解,本世紀初臺灣作家江才健出的楊振寧轉,裡面有很多詆譭李政道的內容,比如書中稱李是楊的學生。李政道針對該書還專門答記者問出了一本書,算是回應!這些書我都看過,字裡行間火藥味極其濃厚。想想,出書是新世紀的事情,鬧矛盾是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事情,也就是過了幾十年矛盾不僅沒有緩解,反而加深!

在雙方內心深處早已成為骨子裡的傷害,沒有任何和解可能!都這麼大年紀了,肯定是老死不相往來了!


椰子牛


引用奧本海默另一句話,“李政道可能無法再搞高能物理了”可見傷害李政道之深,後半句“楊振寧則該去治療精神病”足見其卑劣到啥程度,能讓老師對自己最喜歡的學生說出這麼憤怒和失望的話。😏😏😏


235188


1.這個當然是楊李兩老的痛了。至於能否和解,我難以預料,盼望二老能相逢一笑。不過,這應該是人家兩人之間的私事,應該與我們無關。

2、我認為提問者這個提問,來者不善,未安好心。

一是如果你是外國勢力的代言人,挑撥離間,干擾楊先生的注意,干擾楊先生的環境。這都可以理解,但是,這種手段太小兒科了。你們不怕丟人現眼嗎?!我們很清楚,楊先生又不是什麼公職人員,我們沒有必要知道楊先生那麼多事。我們主要在意的是楊先生對人類的貢獻,對我國己做的貢獻,和將發揮的巨大餘熱。其他都是雞毛蒜皮之事。

二是如果你是我們的科技高層人士,你早應醒醒了,你的心眼也太小了。如果不收手,遲早會栽的。我們討厭這種潑婦性的行為。你小心將你剝的精光。

三是如果你是李先生的親朋好友,那我無話可說。只是二老的糾葛己半個多世紀了,誰是誰非任人評,我們沒必要揭二老的痛,都是高齡了,應忘記過去了。何況,現在還有個民族大義因素在內。你們如果還承認是中華兒女,就罷休了。

四是如果你是一般人,我勸你休息吧。這不是鬧著玩的,這是水深的不見底的鬥爭和陰謀。別瞎摻和了。


魚磊衛靜


其實兩人的科研能力已經被當時同校的導師說得很清楚了,楊振寧腦袋瘋了,李政道離開楊振寧將再也不會有成果了,這些話經過這麼多年都已經應驗了呀。至於和解問題,要和解早和解了,不會等到死。至於道德問題,我覺得他們不是聖人,牛頓、來布尼滋都有。


冷眼瞧瞧


李政道從心裡鄙視楊的人品,這種鄙視現在應當是更強烈了


大河風3


從楊娶翁的事件可以看出楊的人品很差,楊不是真正學術研究人員,楊的優勢是熟悉學術界人際關係。李政道悔不當初讓楊加入那課題,署名還排後面,楊說按年紀大小排,是啊,當時也不知道會獲獎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