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明朝時才傳入中國,在這之前中國人是穿什麼禦寒過冬的?

feng569661700


沒了張屠戶,就吃帶毛豬?

古人才不會這麼傻!棉花在元朝時期就已經傳到了中國,但是真正的大面積種植並且形成一定的市場確實是在明朝時期!也就是說明星之後老百姓才真正的教棉花應用在了生活的各個方面,包括棉襖,棉被,棉褲等製品。


在解答明清時期前的人們如何禦寒這個問題之前,首先回答一個問題,為何是明朝時期棉花的種植得到了推廣!

很多人應該都知道,地球上的一切都不是恆定不變的。包括溫度。地球會進行週期性氣候變化。這一點已經被科學驗證。也就是說地球上的氣候在明清時期達到了一個較低點,中國的歷史學家們稱其為明清小冰河時期。


這下大家明白了吧?棉花原在元朝時期便進入了中國,為何在明朝時期才得到了廣泛的種植和推廣,並且形成了一定的市場規模。這是因為明星時期的氣候較為寒冷,人們對於抵禦寒冷有了更為切身的體會和要求。

言歸正傳,在棉花沒有得到推廣之前,人們主要禦寒的方式分為以下兩種。有錢人和普通人!

有錢人永遠是有錢人,穿貂臥裘,綾羅綢緞!

古代畢竟不同於今天,在中國古代時期,飛禽走獸依然可以隨處可見,山野原林之中遍佈豺狼虎豹、兔狐熊鹿,很多人從事獵戶這行當,另外農耕文明下的百姓家中牛羊馬匹豢養眾多,食其肉,寢其皮,自然是大戶人家再尋常不過的事了!因此富貴人家一般都是以動物的皮毛做成抵禦寒冷的長袍穿在外面,裡面依然穿著用絲綢做成的衣服。

尋常百姓穿粗布麻衣,內部填絮,睡樹葉褥!

尋常百姓人家自然是沒有大戶人家那麼有錢。穿不起絲綢製品,因此麻便走進了尋常百姓的生活之中,麻是取自特定草本植物的韌皮纖維,經過浸泡、晾曬、揉搓成麻線。因為麻富含纖維因此十分耐用,缺點便是不怎麼禦寒,寒氣和冷風可以輕鬆地穿過麻線,因此到了冬天,平常百姓人家會去收集一些蘆葦花絮,或者其他植物的花絮,填在兩層麻衣之間,做成襖。當然這種好事沒法跟棉襖相比的,更無法跟動物皮襖相提並論。


而普通人家冬天過冬,床上則是用蘆葦杆、高粱稈編織的席子(部分地區稱之為:bo)。上面在用大號麻袋裝填進植物樹葉(或者秸稈)來抵禦寒夜裡的寒風。

從來都是有錢的人吃肉,沒錢的人吃糠!洗洗睡吧~


珞珈山的貓


題主同志,棉花是明朝傳入中國的嗎?

棉花在亞歐大陸上也有,棉花原產地是亞熱帶的印度、東南亞和非洲。不是像玉米、菸草、辣椒一樣原產自美洲的,所以要等哥倫布發現新大陸(1492年)之後,才有可能傳入中國。、

中國很早就有棉花,我好像記得漢代墓葬就出土過棉布,只不過不是很普及種植,宋元時代有了大規模的棉花紡織業,這個問題不是考證棉花的傳入中國路線,就不多談了。

不管是宋朝還是明朝,棉花普及之前有幾千年的歷史,我只說我熟悉的先秦商周這一段時期古人是穿什麼衣服御寒過冬的。

其他朝代不是我專攻範圍,我也不敢亂說。

(注意;此文中引用古代的經典文獻,我用繁字體)

-------------------------------------------------------

人類是在非洲熱帶進化的,所以體表沒有毛,有汗毛和汗腺散熱,使得人類能夠長途奔襲追趕獵物。人類甚至是進化出「跑步高潮」來獎勵這種行為,英文叫做:Runner's High——跑者快感。


「跑者快感」和性交和吃美食的快感一樣,是大腦分泌內啡肽物質的「獎勵機制」。

那到了冷的地方,我們就用我的理性智慧才克服不利的環境,否則人類身體構造,離開非洲到歐亞大陸高緯度地區就凍死了。

憑常識想,在紡織業還不是很成熟的史前時代,人類肯定是用獸類的毛皮禦寒,舊石器時代的原始骨針骨線發現很多。

後來人類的經驗慢慢積累,漸漸懂得了製作精美的裘皮衣服的技術,「制裘鞣革」也是一門遠古就傳下來的手工業。

(我只知道制裘要用硝石這種物質做防腐處理,其他則不是很懂,懂的人請指教)。

史前骨針


所以,先秦古人都是用動物的毛皮來禦寒的。先秦貴族和士人階層一般都穿「裘」禦寒過冬。

另外,制裘和製造用於戰爭中皮甲、革盾的很多工藝是相通的,殷墟侯家莊大墓中就出土過殷商時代的皮甲,不過只留下了殘片和銅飾。

其實瞭解先秦時代的古人,最好的史料就是我們的「漢字」和「漢語】。

一個漢字、一個漢語成語和典故,從字源和詞源上追溯就是一部文化史。

所以,下文從「裘」字開始切入,討論並回答題主的問題。

我們來看漢字古文字中的「衣」,華夏文明衣服是「交領右衽」,呈y字形。

漢字之是抽象符號表現得不是很明顯,漢字「衣」的甲、金、篆三體:

但是出土文物可以證明,比如殷墟出土的玉人和陶人很明顯就是右衽:


而三星堆不屬於中原文明,就是「左衽」:「束髮右衽」在古人的心目中華夏文明人的造型,「左衽披髮」是野蠻人,殺馬特的造型。

再來看漢字「表」和「裘」:古文字「表、裘」為同一字,從「衣」從「毛」,都是取像於獸皮製成的裘衣,:

《說文》:表,上衣也。從「衣」從「毛」,古者衣裘,以毛為表。小徐《《說文繫傳》:古以皮為裘,毛皆在外,故衣毛為表,會意。《說文》段注:上衣也,衣之在外者。

所以,這是一種事物,從兩種角度造字:

  • 「表」是會意:有毛的一面是衣服的表面

  • 「裘」則是象形:用毛皮製作成衣服。裘是後起形聲字,從「衣」,「求」聲。

「表、裘」的演變過程:

引自:李學勤主編,《字源》(2012,天津古籍出版社),頁739、頁730

我們再來看傳世經典文獻怎麼說的:

《周禮·司裘》:司裘掌為大裘,以共王祀天之服。中秋,獻良裘,王乃行羽物。季秋,獻功裘,以待頒賜。。。。。。。。凡邦之皮事,掌之。歲終,則會,唯王之裘與其皮事不會。

「司裘」就是為周天子製造裘皮大衣的官員,就是「皇家裁縫」和「皇家皮匠」,製造裘給天子穿,或者由天子賞賜給百官。

「司裘掌為大裘,以共王祀天之服 」——

經學家鄭眾注:「大裘,黑羔裘,服以祀天,示質」。

天子祭天的時候穿「大裘」,「大裘」就是顏色一致的黑羔裘,說明質地非常好。

因為古代一件裘衣要多張皮子拼湊,這種五顏六色對古人來說不夠莊重。

所以,天子穿顏色一致的紫黑羔裘。

羊羔本來就小,黑羊羔可能很少見,做一件顏色一致的黑羔裘要多少隻黑羊羔?(我也不懂畜牧業,我只是猜測黑羊羔是不是很少?)

天子穿紫黑羔裘,而古代的諸侯大夫就穿一般的羔裘。

西周的禮制規定是非常嚴格的,禮崩樂壞的東周才沒有那麼多講究。

看經典文獻的記載:

  • 《詩·鄭風·羔裘》:羔裘如濡,洵直且侯。
  • 《論語·鄉黨》:緇衣,羔裘;素衣,麑裘;黃衣,狐裘。
  • 劉寶楠《論語正義》:鄭注云:緇衣羔裘,諸侯視朝之服,亦卿、大夫、士祭於君之服。’……經傳凡言羔裘,皆謂黑裘,若今稱紫羔矣。

  • 《韓非子·外儲說左下》:﹝ 孫叔敖 ﹞冬羔裘,夏葛衣,面有饑色,則良大夫也。

【黑羔裘】並不是最珍貴的,只是因為禮制的規定非天子不能穿。

最好的裘是狐狸腋下的毛皮,所以成語有「集腋成裘」:比喻珍貴美好的事物積少成多。

狐狸腋下和腹部那一塊是毛皮白色的,所以叫「狐白裘」。

「狐白裘」也可以表意珍貴難求的東西。李白詩【五花馬,千金裘】就是狐白裘。

  • 《史記.孟嘗君列傳》:“此時孟嘗君有一狐白裘,直千金,天下無雙。
  • 《墨子·親士》:“江河之水,非一源之水也;千鎰(益。二十四兩)之裘,非一狐之白也。

「羔裘、狐裘貂皮」都是貴族穿的「奢侈品」,今天也是一樣。

那古代普通百姓穿什麼呢?

中國的歷史大體上可以輸是帝王將相史,對於普通大眾的記載是很少的。

但是,文獻中仍然有隻言片語,可以窺見一斑。

如漢代《淮南子·齊俗訓》:貧人則夏披葛帶索,冬則羊裘解札

「羊裘解札」就是用一塊羊皮摳兩個洞,然後一根繩子當腰帶裹在身上,可能就是陝西老大爺穿的那種老羊皮襖,是非常典型漢族服飾,今天也能看到。

對比一下,那個更像貴族一目瞭然。

所以,一般普通人穿的比較普通的羊裘,再者就是鹿裘。

何以見得呢?當然還是「漢語、漢字」可證。

「鹿裘」在古代典籍文獻中的隱喻意義就是「簡樸、平常」,反義詞則是「錦衣」。

有個成語叫做「鹿裘不完」,比如名士有簡樸的美德,

《後漢書·虞延傳》:“昔 晏嬰 輔 齊 ,
鹿裘不完, 季文子 相 魯 ,妾不衣帛。以約失之者鮮矣。” 李賢 注引《晏子》:“晏子 布衣鹿裘以朝,公曰:‘夫子之家若此其貧也,奚衣之惡也?

「鹿裘」也是古時「終南隱士」的標準行頭,相當於「戶外運動的衝鋒衣」。如「鹿裘高士」的典故:


《列子·天瑞》:孔子游於太山 ,見榮啟期行乎郕之野,鹿裘帶索,鼓琴而歌。

「鹿裘」也是一種喪服:

《禮記•檀弓上》:「鹿裘衡、長、袪。」孔穎達疏:「鹿裘者,亦小祥後也,為冬時吉兇衣,裡皆有裘。吉時則貴賤有異,喪時則同用大鹿皮為之,鹿色近白,與喪相宜也。」

孔穎達註解《禮記》說「喪時則同用大鹿皮為之,鹿色近白,與喪相宜也」,就是指的白鹿裘服。

今天,在野外看到野生鹿,比看到外星人還難,但是,在商周時代可能跟老鼠一樣多,《詩經》中關於鹿的詩句很多,說明當時中原地區很多。

甲骨文中記載商王打獵,最多的獵物就是鹿,商代農民是把鹿當做吃莊家的「害蟲」驅趕、殺死的。就跟澳大利亞人殺兔子和袋鼠一樣。

比如甲骨文合集10197,記載的是商王一次田獵捕獲的獵物:有「犀牛、野豬、兔子、老虎、野雞」,最多的就是「麇、鹿」共148只。

10197釋文:兕一、鹿二十一、豕二、麇百二十七、虎二、兔二十三、雉二十七。十一月。

古文字學家和殷商史專家胡厚宣先生有一篇非常有名的的論文《氣候變遷與殷代氣候的檢討》中做過商王田獵捕獲獵物的統計:

因此,鹿皮是非常容易得到的獸皮,所以比較普及常見。

那麼,也就是說,商周時代羔裘、狐裘是貴族的禦寒衣物。

羊裘、鹿裘是古代平民比較常見禦寒衣物。

其實還是有「虎、豹、熊」做成的裘皮衣,西周金文中經常出現天子賜給大臣虎豹熊製成的裘衣,也就是上文說的【皇家皮匠:司裘】造的。

但是那不具備普遍性,也就不一一舉證介紹了。

-------------------------------------------

除了羊裘、鹿裘以外,還有一種比裘薄一點的厚衣服叫做「袍」,也就是相當於平民階層穿的「衛衣」或者「棉襖」:

是描寫秦國軍隊中戰友情誼的,相當於今天的《夢駝鈴》,不過有點讓人感覺「基情澎湃」!還有諸如「執子之手,與子偕老」是描述戰友情的。

「與子同袍」的「袍」就是一種中間夾著「綿絮」的厚衣服,這個「綿絮」不是「棉花」,是「蠶絲」,有時侯也用「麻、葛」纖維。

  • 《說文》:袍,襺也。從衣,包聲。《論語》曰:衣弊縕袍。
  • 《急就篇》:絳緹絓紬絲絮綿。顏注:漬繭擘之,精者為綿,粗者為絮。今則謂新者為綿,故者為絮。

這個問題我也懶得打字,直接引用許嘉璐先生的考證:

引自:許嘉璐,《中國古代的衣食住行》(北京出版社,2001):頁24

說簡單一點:

  • 「袍」是中間夾著【舊絮:粗糙蠶絲綿絮】的低級厚襖,

  • 「襺」則是夾著【新綿:精紡蠶絲綿絮】的高級厚襖。

秦始皇兵馬俑出土的陶俑,完全符合《詩經》的描寫,秦軍普遍著袍服:

兵馬俑中梳歪髻、穿軍袍秦人,相比峨冠博帶,袍服不拖泥帶水,有輕便、靈活的優點:

漢承秦制,漢代軍服跟秦代是差不多一樣的「袍服」,所以漢語中有「戰袍」「同袍」一詞,就是沒有「戰裘、戰褲、同秋褲、同內褲」,因為這都是有典故的有來歷的。

因此,孔子說:不學《詩》,無以言,還是有點道理的。

綜上所述,商周一直到秦,是動物毛皮製作裘皮衣,有蠶絲絲綿夾層的袍服御寒過冬。

其實,漢代西域地區已經有少量的棉花種植了,漢代的棉布叫做「白疊布」,棉花在漢地普及種植和棉花紡織業興起是在宋元,當然這就是另一個問題了,這裡就不討論了。


小漢字見大歷史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棉花早在隋唐就傳入中過了,大面積種植是在南宋,不是明朝。

在棉花大量出現之前,中國人冬天主要穿著這些東西。

第一,皮毛。

古代蒙古高原上,生存的幾百萬遊牧民族為什麼不會被零下30度凍死?

就是因為他們有皮毛衣服。

即便現代化的二戰期間,很多北方作戰的軍隊仍然穿著皮毛衣服。

因為這種服裝極為保暖。

甚至生活在極圈內的因紐特人,也是穿毛皮。

有意思的是,毛皮的種類很多,甚至中國常見的狗皮也能做衣服。

所以,皮毛的來源還是有的。

第二,麻衣。

中國種麻有上千年曆史。

麻衣的缺點是保暖性不如棉,必須穿的很厚才行,裡面還要放一些填充物。

今天我們看古代冬季的中國戰士,多穿的很臃腫,這就是麻衣了。

第三,知道古代最好的保暖方式是什麼?

就是兩個赤裸的人擁抱在一個睡袋裡,不過古代沒有睡袋,只有被子了。呼呼。


薩沙


棉花的在全國範圍內的推廣是在明朝初年,朱元璋年少貧寒,吃盡了飢寒交迫的苦,他在全國範圍之內以強制性的手段推廣這種經濟作物,為的就是能讓窮人能穿上不算太貴又能保暖的禦寒衣物。

棉花產自於印度或者阿拉伯,在它傳入到中國之前,“棉”這個字的意思就是用來填充枕頭的木棉,這東西是不能用來織布的。宋朝之前,漢字之中只有“綿”字,“棉”則最早出現在宋書之中。史學家推測,棉花的傳入可能在南北朝或者更早的時期,只是剛開始只有邊疆的人民會種植。一直到了元代初年,棉花才漸漸走進中原。

在沒有棉花的時候,我們的先民也有辦法禦寒。對於有錢人來說,獸皮就是最好的選擇。黃帝出軍訣之中有這樣一段記載,黃帝沒有攻克蚩尤,夢見西王母派了一個穿著玄狐之裘的道人“以符授帝”。《韓非子》中雲:婦人不織,禽獸之皮足衣也。

裘皮之中也有高端低級之分,有錢人穿的都是貂皮、狐皮或者羊羔皮,特別是貂皮是貴族的特有之物,從明朝開始就規定了商人或者下層人民不能使用貂皮大衣,為的就是防止社會上的奢靡風氣。稍微有錢一點的平民則會選擇穿麂裘,也就是鹿皮製作的白色皮衣,這是民間最為普通的衣服。此外,平民們也會穿羊皮大衣,但是羊羔皮就是高級貨了,只有貴族才能穿得起。

(絲衾,湖北江陵馬山一號戰國楚墓出土)

還有一個用來保暖的東西就是被子了,其實在北宋以前人們理解之中的被子其實是可以披在身上的厚睡衣。說文解字之中就很好地解釋了這個字的意思“被,寢衣,長一身有半”。當年孔子的居家服也是這樣,按照孔子的身高,這睡衣大約要做到2.5m以上。而填在裡面的東西基本上就是絲綢碎片或者蠶絲。對於一般人家來說,將舊衣服剪成隨便填在裡面即可。更窮的人家則是用蘆花填充。至於獸皮,古人們一般不會用來蓋在身上,而是用來墊在下面驅除寒氣。

詩經之中有很多地方提到平民製作衣物所用到的布料,除了絲麻葛之外還有一種叫做褐,這些都是當時窮人家用來避寒的布料。褐這種東西是用麻或者毛捻成線編制的粗衣裳,很重也很粗糙,最重要的是不保暖。但是每每到了寒冬臘月,依然有農民“無衣無褐”,這和“取彼狐狸,為公子裘”的貴族生活相比,實在是太過淒涼。


木劍溫不勝


棉花傳入中國之前,確實沒啥好的禦寒方法,也許正是這個原因,我們不願佔領那些所謂的苦寒地區。也就是長城以外的地方。但並不等於說我們沒有禦寒的方法,準確說,我們禦寒的方法很多。取暖就不說了,木炭,火爐是少不了的,但煤的大規模使用比較晚。這裡但說防寒。

富人和窮人防寒的方法是不一樣的。過去富人的防寒方法現在很多的土豪也比不了。一是動物皮毛。高檔的有狐裘,貂裘,一般的有羊皮。二是絲綿,就是用蠶絲當棉花用。好像沒聽說古人用羽絨的。羽衣跟羽絨可是兩回事。窮人家的禦寒,是蘆絮,稻草,麥秸。蘆絮可以做棉襖,稻草麥秸可以做被褥。至於柳絮,木棉,應該用的極少扒拉,畢竟產量擺在那裡。這裡了還有個奇怪的地方,為啥古人沒發明火炕。


鳳凰花兒開


題目有誤,棉花早在宋末便傳入中國,元朝時棉花種植和紡織技術已相當厲害,但棉製品的真正普及確實是在明朝,人們以前是如何穿衣取暖呢?

棉花製品如今無處不在,是我們冬天保暖禦寒的利器,也是最親民的禦寒衣物,但在棉花沒有傳入和普及的古代,人們為了穿衣禦寒,真是無所不用。

對皇室貴族、高官富人來講,禦寒取暖不是問題,各種裘皮獸毛大衣就是最好的禦寒衣物,也是各地進貢的重要特產,不過這些毛皮都是穿在裡面,叫做襦或者襖,外面還要罩上一件外衣,就如同現在的保暖內衣,效果很好。直至如今,皮衣仍然是最好的禦寒衣物。

現代人除了裘皮獸毛,還有羽絨服,古代也有類似的衣物叫絲絮,就是使用蠶絲絮蓄到衣衫裡,做成類似如今的“羽絨服”,不過這種東西也只有有錢人才能享受。

但對普通人家來講,裘皮獸毛是享受不起的,就連絲絮填充的“羽絨服”也是奢侈品,他們只能想其他辦法度過嚴寒的冬天,比如填充一些陳舊或者下腳料的絲絮,禦寒效果很差,有的甚至在冬天擼起袖子就能看見胳膊肘,這就是成語“捉襟見肘”的來源。

除了“保暖內衣”,外套也很有講究,有錢人穿的外套都是皮毛做的,窮人就只能穿麻之類做的低檔織品,單薄粗糙,毫不禦寒,學名叫做“褐”,意思是平民百姓穿的外套,這種情況發展到後來,平民百姓的孩子參加科舉考試入仕做官,就被叫做“釋褐”,意思是脫下象徵貧寒的麻衣,穿上象徵官員的高檔服飾,從此徹底翻身了。

在沒有棉衣禦寒的古代,嚴寒的冬季對普通百姓的考驗可想而知。唐代大詩人杜甫一生仕途失意,沒有穩定收入,他的老婆孩子就跟著受苦,尤其是冬天真的很難過,杜甫的詩曾真實描述這種難熬的日子“布衾多年冷似鐵,驕兒惡臥踏裡裂”,想想就讓人心疼。


但社會一直在進步,普通百姓擺脫這種冬日嚴寒的難熬日子要感謝兩個人。

第一個感謝的是黃道婆,她在棉花種植已經在江南普及的情況下,創造性地改進了棉紡織技術,在她的努力下,棉紡織技術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科技的進步讓棉製品從少數達官貴人才能享用的奢侈品,一下子成為日常生活用品,飛入尋常百姓家,讓蘇浙一帶成為全國的棉紡中心,也讓一句俗語流傳天下:松江棉布,衣被天下!

第二個感謝的是朱元璋,元朝末年,棉花只是在江南種植,北方極為少見,但北方恰恰是最需要禦寒的地區,朱元璋出身貧寒,知道百姓貧苦,他想要百姓吃飽穿暖,但棉花如同大米,只能產在江南讓人十分糾結,最後朱元璋用了一個最簡單粗暴的辦法:全國強制種植!

如何強制?朱元璋規定,有地的都必須種棉花,種多了減免田賦,不種的充軍流放!

其實,棉花的生命力很頑強,大江南北都可以生長,但如果不是朱元璋的強令,北方農民是不會種植這種外來品種的。在朱元璋的強令下,大江南北很快掀起種植棉花的熱潮,結果就是棉花在大江南北四處開花,棉花種植業和棉紡業在全國有了長足發展。

到洪武末年,河南、河北、山西、山東等地,都已成為是棉花的重要產地,日益發達的棉紡技術讓棉花織品更加物美價廉。從這個時候起,棉製品這種傲嬌的事物終於走入尋常百姓家,從此一直伴隨在我們身邊。

我是專注歷史文化的狄飛驚,歡迎關注我!


狄飛驚


我是作家、歷史研究者煮酒君,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首先糾正一點,棉花並非明代傳入中國的,而是更早之前宋末元初。關於棉花傳入我國的記載是這麼說的:“宋元之間始傳其種於中國,關陝閩廣首獲其利,蓋此物出外夷,閩廣通海舶,關陝通西域故也。”由此可見,棉花並非明朝傳入中國,而是宋末元初,並且在這之後,迅速的成為了我國古代先民的禦寒材料。那麼在棉花傳入中國之前,我們的先民們都用什麼東西來禦寒的呢?

最古老的禦寒衣物——裘。早在原始社會時期,尚未開化的人類先祖就懂得用動物的皮毛來禦寒。在原始社會時期,裘並不是像現在這樣價值千金。那個時代,即使是平民百姓,也穿得起裘衣。 《韓非子》:“冬日麂裘,夏日葛衣”,可見在先秦時期,鹿裘並不是什麼很稀罕的東西,它和葛草製成的衣物一樣,都是平常百姓消費得起的。只是隨著社會的發展,野生動物減少,動物皮毛做成的衣物變得越來越貴。慢慢的,裘成為了上層貴族才能享用的禦寒衣物。

最大眾的禦寒衣物——麻。中國古代製作衣服的材料,大概可以分為兩個階段。一個是前3000年的絲麻,兩個則是宋朝之後的棉花。在棉花傳入中國之前,我們的先民們穿的最多的就是用麻做成的麻衣了,也就是我們俗稱的“布衣”。白居易《秦中吟·重賦》詩說:“厚地植桑麻,所用濟生民。”可見在棉花之前,麻在農業生產中就及其普遍。

最美好、最具階級性的禦寒衣物——絲。中國的絲綢可謂源遠流長,相傳早於三千多年前,黃帝的妻子嫘祖就開始“養蠶取絲”。絲綢在古代,是財富和地位的象徵,同時也是美好事物的象徵。達官貴人們,可以把絲綢當成禦寒的衣物。但是尋常百姓卻只能逢年過節才能夠拿出來穿一下。甚至於有的朝代,絲綢還成了身份地位的象徵,只有那些當官的才能穿絲綢做的衣服,平常百姓和商人都不允許穿絲綢做的衣服。

除了裘、絲、麻之外,還有蘆葦絮、稻草、葛草、樹皮、雞鴨禽類的羽毛等等也是古人冬天禦寒的重要材料。總之古代先人們的智慧是無窮無盡的,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他們做不到的。

看完朋友,記得關注隨手煮酒君哦~每天都有精彩有趣的內容等著你~~~


煮酒君


在公元前5000年的時候,棉花就已經在印度河流域栽培成功了,棉花的原產地不在中國,但是早在唐朝的時候,中國人已經開始在花園裡種植棉花了,當時把棉花當作花來觀賞。

到了南宋的時候,開始出現了棉紡織品,元朝的時候,朝廷設置了木棉提舉司,來徵收民間的棉布,並把徵收上了的棉布、絲織品當作夏稅,說明中國的老百姓至遲在元朝的時候,已經開始普遍穿著棉紡織品了。

所以,“棉花在明朝的時候才傳入中國”的這種說法並不嚴謹。

那麼宋元以前,中國人穿什麼材料的紡織品禦寒過冬呢?其實是絲綢!

絲織品的種類很廣泛,有綾、羅、綢、緞、錦,還有綿、絮、絨等等,蠶絲不僅可以製作綾、羅、綢、緞、錦這樣的外衣,還可以當作綿、絮、絨這樣的填充物,填進衣服和被子中來禦寒。

(唐朝的婦女們正在製作絲綢,搗洗已經煮熟了的絹。)

最早的“綿”,其實是絲織的綿,而不是棉花的“棉”;羽絨可以當“絨”,絲絨也可以當“絨”。

當然,在中國古代的時候,絲織品非常的昂貴,是貴族的專利,普通人穿什麼衣服御寒了,可以穿一些劣質的獸皮大衣,如羊皮、狗皮等等。

富人在獸皮大衣上則比較講究,可以穿貂皮、狐皮、虎皮大衣等等,皮衣在中國古代統統稱之為“裘”。

棉衣後來為什麼取代了綿和裘呢?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在於棉花是一種植物纖維,易於廣泛種植,取材方便,而且保暖性絲毫不亞於綿和裘。

但是棉衣有一個缺點,比較厚重,不如綿和裘輕巧,隨著時代發展,今天的人們又開始使用羽絨服、羽絨被來禦寒了,羽絨服、羽絨被絕大部分的絨都是來自於鴨絨,既輕巧,又保暖,還能大規模生產。


騰飛說史


首先棉花並非是明朝傳入中國的,而是宋末元初。棉花在全國推廣開才是明朝,是朱元璋強制性推廣的。

棉花的原產地在印度和阿拉伯,在棉花傳入之前,中國人禦寒除了用絲麻,有錢人會穿動物皮毛,各種皮裘,還有的窮人會穿便宜的羊皮、狗皮。雖然禦寒效果不如棉花,但也沒別的辦法,對窮人來說,冬天是非常難熬的。每年冬天都有很多窮人被凍死。

杜甫的詩裡就有過這樣的描述:布衾多年冷似鐵。意思就是說冬天被子裡冷的跟鐵板似的。

古代人會種桑麻等植物,然後取出纖維織成麻布,夏天就直接穿布衣。冬天的話就在裡面加上絲絮填充來保暖。什麼是絲絮呢?就是蠶繭打成的絮狀物,跟棉花很像。

古人很早就學會了利用蠶繭,好點的會用來織布,做成絲綢。而差一點的,做絲綢剩下來的邊角料,就被拿來做棉衣用。

到了後來,邊疆的幾個省份通過經商等途徑,慢慢的傳入了棉花,最早是海南、新疆、雲南等地,當時還是奢侈品,能享用的人非常少。棉花的優點被他們發現後,就上供給了皇帝。

一直到明朝之前,棉花雖然已經傳入中國,但是種植量很少,只有少數人能享用的起,普通老百姓還是用不起的。真想讓棉花推廣開,為老百姓解決禦寒這個難題的人就是朱元璋。

朱元璋是窮苦百姓出身,深知冬天有多難熬,於是就決定強制推廣棉花。當時規定有地的農民必須至少拿出半畝地種棉花,地多的就要相應的種更多棉花。不種的輕則坐牢,重則流放。

從此以後,棉花的產品成倍的增加,從小眾的奢侈品,變為了人人享用的起的尋常物品。棉布也取代了其他的布料,成了最暢銷的布料。普通百姓才算是真正的解決了冬天禦寒的問題。


漂浮菌


新時期時代時,禦寒用品是火和用骨針縫製的獸皮。

周代時,流行穿動物皮裘,甚至成為禮制的一部分,天子著黃裘,諸侯著青裘。孟嘗君被困秦國,就是靠手下給昭王妾偷到一件白狐裘才告脫身。

普通人就穿羊皮、狗皮,再窮的人也有辦法,衣服中填充蘆花、木綿湊合。閔子騫的繼母虐待他,就是讓他冬天穿填充蘆花的衣服。我國宋代之前雖然沒有棉花,但有木棉,也是常常被用來做棉衣的,效果很差就是了。

若是再窮一點,冬天就很難熬了。從詩句中也能看出一二。杜甫說“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白居易說“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願天寒”,都說明冬天對窮人來說絕不好熬。日本也是一樣,甚至有靠多穿幾層紙衣服來對抗寒冬的。

棉花宋末元初時傳入我國,最開始在江浙、西南等少數地區有所種植,明朝時大面積推廣,才使棉花這種保暖材料得到廣泛應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