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世昌在晚清宦海為何會有“水晶狐狸”之稱?

兔大聖公社


既做過晚清封疆大吏,又做過民國大總統的只有兩人,一個是袁世凱,另一個就是徐世昌。袁世凱是梟雄,亂世縱橫自然不在話下,那始終未握有嫡系槍桿子的徐世昌又是憑的什麼呢?

第一、徐世昌有君子的一面,處事向來謹小慎微,絕無肆意驕矜的時候,在晚清到民國的官場中,這樣的做派讓他少有敵人,多有朋友;第二、徐世昌有智者的一面,很懂得兼收幷蓄,既能緊跟時代潮流,又從不真正疏遠與舊派的關係,這一點讓他總能左右逢源,上下暢通,不管舊派掌權,還是新派主宰,誰也忽略不了他;第三、徐世昌有小人的一面,每臨大事,從不暴露自己,只居在幕後起主要作用,很會取功,更會避禍,避非議。

正因為如此,徐世昌在官場才會有”水晶狐狸“的名號。少許有一些貶義,但更多地是不得不佩服。

1855年,徐世昌生於河南衛輝府,父親早死,母親堪比孟母。他這個母親,為了孩子成才,不惜典當財物請師教子。家中若有三份食物,寧願扔掉一份,也不讓孩子滋生貪多之心。族人勸她投奔富貴親戚,她則以貧困能磨礪孩子振奮圖強之心一口拒絕。

徐世昌很幸運,真真有一位偉大的母親,這一點決定了日後他雖有小人圓滑之舉,但人格始終是立著的。

讓母親欣慰的是,徐世昌不僅好讀書,也能讀好書,二十來歲,就有了大才範兒。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他遇到了一生中最重要的朋友,也可以說是人生貴人。

袁世凱。

24歲那年,一次偶遇,讓袁徐兩人一見傾心,相見恨晚。因為由衷欣賞徐世昌的才華,不善讀書的梟雄當場盛讚:”菊人(徐的號),真妙才也。“

袁世凱看人向來老辣,注意他盛讚徐世昌的這個”妙“字,日後”水晶狐狸“的味道可以說都在這裡了。

袁世凱見才就籠是他一貫的梟雄手段,這一次也不例外。得知徐世昌囊中羞澀後,袁世凱當場贈銀百兩,助他去應天府應試。

這是兩人半生風雲攜手的源頭開端。

有梟雄百兩銀子相助,徐世昌隨後的科舉之路一帆風順,最終高中進士。

但由進士進翰林後,徐世昌卻迎來了十年的冷寂時光,直到袁世凱邀他做北洋新軍的首席智囊。

由翰林到前途未卜的北洋新軍,單論官場仕途,這是順著臺階向下走。但人生的大機會往往就是走下臺階,進而迎來廣闊天地。

無疑,徐世昌當時的眼光、魄力是一流的。

一到北洋新軍,徐世昌的八面玲瓏隨即就派上了用場。當時,袁世凱正因剋扣年餉、誅殺無辜遭人彈劾,眼見要被查辦,結果徐世昌用他的人脈,稍一走動,一場彌天大禍立馬消彌於無形。

從此,袁世凱對他是感激不盡,信任有加。

北洋梟雄和文膽的最佳拍檔從此橫空出世。

隨後,這一對北洋文武雙雄共同應對了三件大事。

第一件,維新變法。據說袁世凱曾遊移不定,最後是徐世昌果斷建言:”與其助帝而致禍,寧附後而取功名。“

於是,袁世凱堅決站隊榮祿以及榮祿背後的慈禧。

所謂審時度勢,莫過於此。

第二件,光緒、慈禧相繼離世後,攝政王載灃先欲殺袁世凱,後強令袁世凱回籍養病。此時的徐世昌正在東三省總督任上。得知此事後,徐世昌當即辭職避險,此舉既有自保之智,又有與袁共進退之義。

所謂左右逢源,莫過於此。

第三件,武昌起義後,袁世凱、清廷、南方革命黨三方博弈。咱們看到的多是袁世凱如何腳踩兩船,巧奪天下。這其中,徐世昌的獻計獻策其實功不可沒。

所謂圓滑巧妙,莫過於此。

袁氏當國後,徐世昌的表現依舊可圈可點,他從未真正走在袁世凱的後面,而是一直聰明地走在袁世凱的一側。

見袁世凱當國穩妥無礙,他才慢半拍出任國務卿,不要小瞧這慢半拍,實乃官場大智慧。

見袁世凱有違人心、盡失人心,他不是從背後叛離,而是很有分寸地從一旁走開,不要小瞧這一後一旁之區,同樣是官場大智慧。

袁世凱死後,北洋各派爭雄,你看徐世昌,從沒見他有清晰站隊之舉,只是靜等唯他不可的那個時機,進而問鼎大總統。

當然他也明白,鷸蚌相爭,漁翁之利自是一時之利,所以直皖相爭最終分出勝負,曹錕大勝後,他亦能做到淡定而去,過他的寓翁餘年。

你瞧黎元洪就不這樣,他總想堅持點什麼。正因為如此,有人評價黎元洪是民國偉人,而徐世昌不可能得到這樣的評價。

因為世人看得很真切,徐世昌乃廟堂人精也。

不好不壞,值得佩服。


黑句本


在晚清民初的政壇上,徐世昌可是舉足輕重而又叱吒風雲的人物,他與袁世凱私交匪淺,是北洋系的重要智囊,同時又與宗室保持著良好的關係,因此,在決定徐世昌的職務任命上,即便是最保守的滿洲宗室也不會太過反對。但是因為徐世昌八面玲瓏、沉穩內斂的性格,他也被稱為政壇上的“水晶狐狸'”。

在徐世昌沒有出名之前,他在翰林院做了十幾年的編修,也正是因為翰林院的經歷讓他變得沉穩內斂,他真正發家是從加入袁世凱的小站練兵團隊開始的,此後一路飛黃騰達。1905年,徐世昌被升為軍機大臣,徐世昌系北洋人馬,而當時同在軍機處的瞿鴻機是一直主張限制北洋勢力的發展的,瞿一度主張收回袁世凱所練的北洋新軍六鎮,還參劾與袁世凱保持密切關係的慶親王,希望能以醇親王載灃替之。但是就這樣一個非常痛恨北洋的人對於徐世昌卻是非常讚賞的,史料記載瞿鴻機“獨信徐世昌”,這就足夠說明了徐世昌的人緣是非常好的,不然不可能獲得這麼多人的讚賞。

進入民國以後,政治更加波譎雲詭,但是每每在政治危機中,徐世昌都能全身而退。比如袁世凱稱帝的過程中,徐世昌雖然受到袁世凱的重用,但是卻對帝制保持一定的距離,所以不管發生什麼,火都不會燒到他身上。1918年,在經歷了張勳復辟,府院之爭後,徐世昌登上總統大位。而在徐世昌執政的四年時間裡面,主導北京政府的軍人集團也從皖系換成了直系,但是徐世昌的位置並沒有受到影響。

縱觀徐世昌的一生,他在夾縫中謀取生存空間,在各個政治勢力之間縱橫捭闔,所以他能行穩致遠,所以他被稱為“水晶狐狸”。


青年史學家


民國時期,是政治動盪風雲四起的時代。在那個兵荒馬亂的年代裡,似乎書生只能作為看客,沒有什麼真正的用處。說到民國的大人物,大家會想到孫中山、袁世凱、馮國璋等等名人,卻忽略了徐世昌這位文化人。他與袁世凱是老鄉,在袁世凱支持下考取了進士,後來成為袁世凱的謀臣。

袁世凱很尊重徐世昌,不僅平時稱兄道弟,也將特別重要的工作交給他。其實,單說個人能力,徐世昌並不比袁世凱差。當年,袁世凱擔任直隸總督,而徐世昌擔任的是東北總督。兩人的官職差不多,但是徐世昌所在的東北環境錯綜複雜,有日本人勢力,有俄國人勢力,還有當地的土匪,多種勢力縱橫交錯,令徐世昌特別頭疼。

別看徐世昌是一位文化人,卻牢牢地將東北的大權握在手裡,沒有丟失一塊土地,更不會讓大清失去自己的根基。儘管他與袁世凱的私交很好,可是當袁世凱想稱帝時,他卻是極力反對的。可是袁世凱一意孤行不聽勸阻,沒有辦法,徐世昌只能默默離開。當他得知袁世凱病死後,又出來為袁世凱收拾殘局。

大家都知道,袁世凱很圓滑,做事情也很高調。他從晚清到了民國,騙過了慈禧與李鴻章,將北洋軍閥管理的特別成功。能被他看得起的人,寥寥無幾。但是他對徐世昌敬重又害怕,將徐世昌看作是很重要的人。在他死後的四年裡,徐世昌出面力纜狂瀾,擔任四年的民國大總統。

這段時間裡,他每天都在想著如何保護中國的每一寸土地。當他卸任總統職位之後,被日本人拉攏卻嚴詞拒絕。在拉攏的過程中,日本人也想暗殺徐世昌,可是他的威望太大,日本人不敢動手。

徐世昌是袁世凱的好朋友好兄弟,在袁世凱創業期間,他站在背後默默支持著他,這是兄弟情義。但是極力反對袁世凱稱帝,是識大體的表現。更不畏懼日本人的拉攏與威脅,這是真正有民族大義之人。他是大家眼裡"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卻成為了最牛的總統。靠著一己之力,絞盡腦汁地去保衛國家的每一寸領土。他是偉大的人,在四年任職中,他沒有弄丟一塊土地。


讀唐史


他自從小站練軍開始登上歷史舞臺,辛丑條約、清末新政、北洋逼宮、南北議和,以及後來的洪憲帝制、【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巴黎和會等歷史大變局,徐皆是恭身入局之人。

------ 我覺得對於絕大多數北洋系的人物,只要地位還可以,壽命足夠長【能活到20年代,不要像袁世凱那樣提前掛了的】,都能參與你所謂的上述歷史大變局,而且就上述歷史變局來說,徐世昌似乎都沒有扮演主角角色,有的甚至連配角都算不上,唯一影響略大的似乎只有協助袁世凱小站練兵。 在徐執政期間,中國經濟飛速發展,被譽為資本主義發展的黃金時期。



------- 徐世昌執政時期為1918-1922年,中國經濟在1920年之後由於一戰刺激的結束陷入蕭條,北洋時代的經濟發展黃金時期一般都認為是在袁世凱手裡。
據《劍橋中華民國史》提供的數據,北洋時代經濟增長相當緩慢,的確給人以“低沉”之感,要說黃金十年,那也是國民黨執政的1928~1937年。


曉木曰兮歷史系Ljl


從清朝到民國,能夠以清朝總督出身做到民國總統之位的只有兩個人,一位是袁世凱,而另一位就是袁世凱的死黨徐世昌。徐世昌此人寒門出身,卻在清朝做到了協理大臣,在民國做到了大總統。他的成功憑藉的就是他的政治警覺性和八面玲瓏,所以人送他外號“水晶狐狸”。水晶指的是“八面玲瓏”的性格,“狐狸”指的是狡猾,陰險了,你還別不信,我舉兩個例子你看看就知道了。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

1911年五月,清廷宣佈要預備立憲,五年之內必然改制,同時成立了責任內閣,徐世昌此時被任命為協理大臣,在當時算得上是很高的地位了。但是,徐世昌堅決不就,為什麼呢?因為他早已把自己的利益和袁世凱綁在了一起,所以他以體弱多病為由請辭,讓另一位協理大臣舉薦袁世凱,讓清廷毫無辦法。


辛亥革命坐收漁利

辛亥革命爆發以後,清廷迫於壓力不得不啟用袁世凱,最終袁世凱以全權大臣的身份剿滅叛亂,鎮壓革命。1912年袁世凱做上了中華民國大總統,但此時徐世昌卻選擇隱居青島,因為在他看來時局並不明朗。

1914年,袁世凱通過新約法坐穩了大總統之位,責任內閣製為總統制。袁世凱此時邀請他出任中華民國的國務卿,徐世昌欣然的接受了,因為在他看來袁世凱已經坐穩了,自己應該不會錯。



綜合這兩件事情,我認為說徐世昌是“水晶狐狸”還真的沒錯呢?不知道大家同意我的看法嗎?大家可以在評論區留言哦。我是頭條作者一樹梅花一放翁希望大家點個贊關注一下,謝謝各位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