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幾萬粉絲的,還是幾千甚至幾百粉絲的自媒體作者,都出來分享做自媒體經驗,你怎麼看?

上帝之鵬


2017年,自媒體門檻比較高的情況下,需要一批有一定文化學識廣度和深度的文化人去耕耘。結果大出風頭,大有取代官媒趨勢。讓官媒刮目相看,紛紛入住頭條。

2018年,全民自媒體,沒有門檻了。人人都是自媒體人,人人都是作家,10秒就可以成為一個音樂家。我把全民自媒體當成過去聊天群在玩。現在自媒體,就是聊天自媒體。結果魚龍混雜,低級東西充斥。許多頻道變成街頭小報 多次約談,人們開始與自媒體保持一定距離。

2019年自媒體。也許是門檻高自媒體和無門檻自媒體的平衡點。這個點與國家政策指導要求和風險投資給多少錢決定。與自媒體自己沒有多大關係。也許一個新的中高端的自媒體會應運而生。


馬源華


我看這個問題的角度,可能和大家不太一樣:

粉絲的數量,不完全代表號主的能力。

1、我公眾號幾萬粉、十幾萬粉的好幾個,但我頭條現在只有23位“元老級粉絲”。

2、我做傳統媒體有19年6個月21天2小時20分鐘了(剛對照了時間),做自媒體也5年2個月20天11分鐘了,對傳媒領域和自媒體夠熟悉了吧?可我現在就差一個“優質問答”沒通過,卡在這裡不上不下的,你能說我不懂自媒體嗎?哈哈哈哈是不是!

最後一句老話與君分享: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戒飯教瘦


其實他們分享出來看看也是好事,大家可以相互學習,更容易發現自己不足的地方,並且在這些領域上面去創新,去挖掘新的題材,只要分享出來的東西我都會去看看,也許新人的思想觀點,他們的對自媒體有更好的方向也說不一定,自媒體是一個大的平臺,可以容納很多的人,所以對做自媒體的前輩要有足夠的胸懷去接納他們,萬花齊放才是春,何況現在都是抱團取暖的時代,大家共同挖掘,把互聯網真正相互連接起來,對大家未嘗不是一種好處


豬喂瘋


這個應該沒問題。基於以下幾個理由:理由一、粉絲的數量並不能說明經驗的多少。經驗是需要總結提煉的,不會總結的人經歷再多也是一團漿糊,所謂經驗只能呵呵。理由二、不同的創作者關注方向不一樣,分享的經驗自然也是各領風騷。理由三、願意分享是值得鼓勵的好事,不論是分享經驗還是教訓、成功還是失敗、理論還是實踐,只要你足夠有心,都可以從人家善意的分享中得到啟發。支持分享,從善如流!


五講四美六熱愛


我覺得先想好自己喜歡或者擅長的領域,然後堅持自己寫原創拍原創。不要搬運哦,現在的搬運沒前途。選好領域以後,可以多看看和自己領域相關的頭條作者,看看他們是怎麼做的,吸取經驗。我現在這個是新號,以前弄了個搞笑號搬運,感覺真沒前途,還怕扣分,自己做原創就是好,而且以後粉絲多了,收益也高哦,原創的收益是搬運的十倍,一起加油吧


濤哥在深圳


我是豆豆笑談,為你分享點滴。

我覺得自媒體挺難做的,因為要一直做某個領域的文章和視頻,像我這種上班特別忙,下班又忙的,很難做得好的,但是我還是去做,當成自己的興趣的。當然,肯定是想賺到錢的,但是賺不到錢也不會怎樣的,這樣想自己就不會那麼累,你覺得呢?歡迎評論區留言。


豆豆笑談


這是好事。不是說你幾百萬粉絲的經驗就是合適我的,也不是說你的粉絲數少你的經驗就一無是處,可能對一些人沒用,對另一些人就有用了呢。為什麼自媒體這麼流行,是因為試錯成本低,我們可以大量的去嘗試,找到最適合自己的路。這個時代,只要不是違法的,你的觀點,你的思想就是值得的。


牧生活


分享是正常的,人的經驗都是通過自己和其他渠道得來的,但是轉載也得問一下人家,反正是我這裡有一部分是從(黃帝內經)(周易)裡面摘抄的,我自己也不可能有那麼多的知識含量,更何況中國文字千變萬化,有的一個字都不能少,但是儘量分享一些自己原汁原味的觀點,可以形成自己的風格。不要去盜版轉載哪怕就一個粉絲,沒有閱讀量,沒有贊,這就是你真正的自己。


牛酒酒牛人牛人好好人


我剛加入自媒體,


河南小莉


多聽取別人的意見,然後自己摸索,畢竟別人都是過來人。能讓你少走不少彎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