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愛好者都是什麼樣的人?

見微而知著


看到這個問題,就特別想回答,因為這個問題本身已經超出了軍事的單一範圍,還涉及到了社會,心理等等。筆者本身也是讀過不少心理學書籍,尤其認真讀了幾遍戴維邁爾斯的社會心理學。簡單的說說我對軍事愛好者的認識。以及對“愛好”這件事本身的認識。

其實說起軍事愛好者,可能老一代人,特別是50後,60後,70後中的很多人對這個還真是有些不理解。一方面不明白為什麼愛好,再一方面也不知道具體愛好哪些。這跟老一代人的生活環境密切相關,在上個世紀相當長的時間裡,我國在軍事科技領域並未取得多少引起世界關注的軍事科技成就。在諸多領域,特別是常規武器領域是存在長期落後的情況。因此談起軍事,似乎除了熱血和愛國,沒有太多的可說的東西。人稍微老點,沒了熱血,自然也就不是軍迷了。但現在不同了,軍事已經牢牢的跟科技掛了鉤,很多軍事愛好者,換個角度講,其實也是科技愛好者。很多喜歡物理的人,多少都對飛機,火箭,坦克車輛產生興趣。因為這些機械都是物理技術的集大成者。裝備的進步,培養了大量的軍迷。

接著說題主的疑問,從心理學和社會經驗的角度看,愛好不能決定一個人是什麼樣的人。習慣上都說東北人豪爽愛喝酒,其實東北也有很多不能喝的。都說湖南人愛吃辣,事實上也有不少湖南人不怎麼吃辣椒。這其實都是刻板印象造成的結果。一說起理科生,總覺得好像不解風情,其實不一定,我看到的很多理科畢業的反而比文科人還活潑。有軍事愛好,只能說明這個人性格里有一些強勢的成分和傾向,但這種強勢有多強,因人而異。別的都不能說明。

最後,在說說愛好本身,其實愛好的產生,從心理學角度分析,是一種需求。這種需求可能來自於好奇,也可能來自於心理的不平衡,也可能來自小時候的潛意識。小時候看到軍人的英姿,潛意識裡可能有了這個好感,長大後產生了實現的想法。也可能是對強大和力量的一種嚮往,也可能是對自己內心柔弱的一種補充。筆者雖然是個武器裝備愛好者,但也喜歡畫畫,讀文學歷史,攝影,登山,彈鋼琴,看演唱會和音樂會等等。愛好只是個參考,能看出性格傾向,但不能定義群體和人。


兵說


隨著信息交流的越來越頻繁以及我國軍事裝備的大量更新,許多人開始關注軍事。那麼,謝謝軍事愛好者都是什麼人呢?

首先,軍事愛好者更多的是男性。因為男性天性比女性更喜好鬥爭。

其次,軍事愛好和軍迷稍有區別。什麼叫軍事愛好者,就是對軍事有所愛好,比如兩個男人談起軍事,一個說:馬島戰爭時英軍打掉了阿根廷的所有飛機,而阿根廷的飛機無一架擊落英軍飛機。好吧這是愛好者,他愛好這個東西,他有所關注,但愛好有深有淺,他這是隻知其一不知其二。另一個屬於軍迷的告訴他:當時的情況是阿根廷的超軍旗戰機攜帶的都是對艦導彈,根本沒有想攻擊英國戰機的意思,他們的目的是擊毀英國的航母,而超軍旗在近距離纏鬥中佔有優勢,英國的鷂式戰鬥機雖然是垂直起落,但他的四個噴管會釋放出更多的熱量,一旦被敵人的導彈鎖定,則很難擺脫,即使放出曳光干擾彈,被擊中的幾率也要比常規起飛的戰鬥機中彈幾率大得多。如果超軍旗攜帶了空空導彈,那可能就是另一種結局了。



最後,軍事愛好者一般都是大學生或者有一定經濟基礎和知識基礎的人。也就是說,在當前社會,大部分的社會人士都應該屬於軍事愛好者。


瀚海都護


一群空有鬥志無法實現的人。重所周知我們目前很多黑科技早期都來源於戰爭,戰爭對科技的促進遠高於普通的研發。從計算機到火箭技術,瞭解了最新軍事發展也是在憧憬未來生活。

另外,他們也是一幫相對清閒關心國際關係的人,也許出於好奇,也許天生鬥志旺盛,也許關心國家大事,也許經常有不同的見解,也行恨天生我才沒地發揮。反正他們來源不同,確都有很強的主見,莫名其妙的走到了一起


華智觀點


作為學生代表 !家族三代當兵! 根正苗紅!在從小到大成長的過程中 受到家人的 為人處世 舉止談吐 處事之觀點 個人愛好和習慣 的薰陶 潛移默化中 忠黨愛國 四字便已 流進血液 刻入骨髓 從此伴隨一生 !


公子小白3


動物界有雌雄二種,人也是同樣的,男人都是。動物界雄性就是保衛種族的天生角色。如果不,則是雌激素過多。這樣的簡單


趙撿子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371e0011112f545981eb\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