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基層行業的寒冬

工作八年後我毅然放棄了那個高大上的外表,脫下那層面具看到更真實的自己。

辭職有兩個原因:拿的不多,心裡不痛快。這兩點原因在我這裡都實現了,曾經有機會留在某券商總部,基於北京的房價要上天,我這個二線小城市尾巴還是回到了自己的溫室打拼在了一線營業部,工作的八年裡先後從業過兩個券商,一個五年一個三年。可能做員工的都要抱怨沒有個好領導,我也抱怨過,領導人不行,尤其第二個券商。

最終促使我離開的當然還是自己,從業的八年時間裡,我乾的最多的就是客戶經理,投資顧問和資產管理業務也對應幹了三四年。每一個在銀行基層或者券商基層幹活的人我們都叫自己金融民工,對於金融民工來說客戶和資源以及資產就是自己的全部價值。

曾經假設了很多次,畢業了沒有幹什麼所謂高大上的金融,就從一個小企業的出納幹起,八年的時間也不至於讓這寒冬冷透了心。男怕入錯行,如果拿現在的我來對應,這話簡直就是真理。從入職第一天就在開發客戶,離職的最後一天,只要你還存在那個崗位上,你就離不開KPI指標,你也離不開那些種類繁多的考核。八年裡我目送很多人離開這個所謂的券商大軍,八年裡也迎接過許多新人抱著太多的幻想進入這個行業,然後新人換舊顏,舊顏已惘然。

昨天看到有人問作為金融畢業的學生,畢業了到底去哪個金融單位上班?我呵呵呵笑了一下,作為一個老學長和行業的過來人,我很想給點建議,其實我最想說的是如果能進入到總公司的某部門完全可以考慮,如果在基層幹金融民工,我很想勸其離開。

金融基層行業的寒冬

再次我說三個行業,券商和銀行以及保險。

我對這個行業的總結應該挺典型:富二代乾的行業。我金融專業,畢業的很多人去了銀行工作,宿舍裡六個人三個在銀行工作。銀行典型的資源為王,你有存款你就是王,昨天還開玩笑說,你有一個億的存款,即便你剛大學畢業,你照樣可以當行長,工商銀行裡的那些白頭趴櫃檯的行員著實讓人看著有點可憐,同樣的舍友銀行工作了四年喝酒痛風,這是職業病。券商基層是典型的割韭菜,割完一層走了再換一層來割,想要完美的幹下去你就別放著你那高傲的姿態自娛自樂,把自尊埋到土裡,然後才能開出花兒來,不要臉、厚臉皮、求人成了這個基層行業的標配,你也別給我提什麼高大上的專業,專業對於基層營業部的人來說連屁都不是,資源為王,我再次重申。保險的營銷渠道當然有些傳銷式的擴張,每個人都經歷過,不想再吐槽。

不能一棒子敲死這個民工充斥的行業,至少那些彎路才是人生中最重要的,走的彎路多了你才懂得怎麼走路才能走的更直。讓我離開的是這個行業的下坡路,乾的時間越久越差。不管你是金融民工也罷還是民工的老總也罷,考核在那裡,KPI在那裡,似乎誰都逃不掉這個行業寒冬將至的命運。

我喜歡這個專業,興趣給了我許多學習的動力,我收穫最多的就是證券投資分析的學習,以至於今天我可以放棄那些微薄的薪水,不去看那些陽奉陰違的臉色,我自我自私的可以活在自己的世界裡。這就是專業的魅力,你可以整日向著那無邊的知識進擊,你也可以時常反思自己的修為,你更可以獲得你想追求的自由。

感謝我的離開,感謝那些曲折,感謝那些往日的不痛快。

the winter is coming!


分享到:


相關文章: